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上海:2015年春招高校自主测试确认2月1日开始
2015-02-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文化统一考试已经顺利结束,招生高校的自主测试将于2月14日、15日进行。考生若要参加高校自主测试,须进行两次相关确认:

第一次时间为2月1日10:00—2月11日17:00,考生须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确认参加有关高校的自主测试。未上网确认,视为考生自动放弃参加招生高校的自主测试,即放弃春招录取。

第二次时间为2月12日,有关高校公布自主测试资格线后,已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确认参加高校自主测试并达到有关高校自主测试资格线的考生,须根据有关高校的要求,登录学校网站进行自主测试时间的选择或确认。

 

热门院校

  •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2022年2月14日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学校新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学校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大科学中心。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实行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国内外著名教授。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已选聘622位教授(特聘教授291位,常任教授到位312位,教学教授19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0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7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位。2014年学校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8届2884名本科生,2021年面向全国18个省(市)选拔招录了430名本科生。2013年-2016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从2017年起,学校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9届5047名研究生,其中1421名已转博。学校规划在校生规模为本科生2000名左右,研究生4000名左右。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共有在校生4995名,其中本科生1712名,硕士研究生2304名,博士研究生979名。学校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办学使命,建立了学研结合、学创结合,书院学院协同育人的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同时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本科生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突出“通(通识教育)、专(专业人才)、新(创新创业)”特色,不断完善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培养体系。强化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科技文明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所有本科生必修数、理、化、生、信息自然科学通识课,打下坚实理工科基础;专业课程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教参。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书院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学校注重将创新实践融入培养全过程:全体本科生前往全国11个省16个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体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前往102家企业和园区开展产业实践活动。学校与国际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资助优秀本科生海外学习交流:2016年至今,共有161名本科生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参加“3+1”交流项目;2017年至今,共有45名本科生赴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顿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参加暑期科研交流项目;2015年至今,共有361名本科生赴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等参加暑期课程项目。2018年至今,学校共有4届1114名本科生毕业并获得上海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截止2021年9月,已毕业的本科生中,约34%到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学位,其中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占比20%,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占比34%,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比83%;约44%的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约20%的毕业生到微软、特斯拉、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证信息、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学校结合“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坚持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实行实验室轮转制,扩大研究生对学科专业、导师、课题的选择权,扩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坚持以硕博连读为主的连贯培养,实行严格的博士生资格考试。遵循“科研中成长”的研究生培养规律,探索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人才培养聚集的新机制。结合重大科学设施和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特别开设围绕大科学装置设施的专业课程、讲座报告、上机培训。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研究平台和尖端的技术手段,与导师共同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学校积极拓展与国际名校的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研究生国际访学、参加国际会议,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已开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STEC项目、宾夕法尼亚大学交流项目、牛津大学交流项目、基于导师实质性科研合作的博士生国际交流计划等。2016年至今,学校已有6届硕士研究生、4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并授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2020年,首届83名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并授予上海科技大学学位。截止2021年9月,已毕业硕士研究生中,约84%到百度、华为、联影、国家电网、和辉光电、AMD、强生、3M、药明康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约14%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康涅狄格大学、马普煤炭研究所、慕尼黑大学、东京大学、香港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约34%到耶鲁大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密歇根大学、南加州大学、鲁汶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做博士后,62%到华为、百度、华力、药明康德、联影、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工作。学校瞄准物质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领域,同时开展教授个体科研和围绕重大目标的团队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学与国家级科研机构融合,构建科技进步驱动产业发展的完整创新价值链,针对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探索基于科技创新的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已建立378个研究组,科研人员共参与发表科研论文858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642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Cell、Adv.Materials、Cell Stem Cell、JACS、Angew.Chem.Int.Ed.、Nat Comm.、TPAMI、PRL等领域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逾800篇。2020年我校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23篇重大科研成果,其中16篇是以上科大为第一单位和主要完成单位。学校全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参与中科院牵头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全面科研合作。2017年10月,超强激光光源联合实验室实现10拍瓦(1拍瓦=1千万亿瓦)激光脉冲输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6月,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暨活细胞成像等线站装置研制成功并取得首批实验数据,当年12月生物成像实验站、表面化学实验站和超导转变边X射线探测器完成工艺测试,性能指标全面达标,标志我国在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束线站研制和使用方面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学校积极推动科教与产业的融合,与多家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一系列进展。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明确指出上科大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承担重要任务。目前,学校正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负责或参与建设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纳米自旋与磁学线站、高性能膜蛋白晶体学线站),牵头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规划和建设,承担“未来医学中心”、“未来科学中心”等科创中心重点建设工作,力争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学校积极投身教育国际合作,与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在学生培养、合作科研、学术交流、课程共享、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并积极拓展与国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等欧美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院校还在不断增加。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上海市宝山区
    学校简介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1903年,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大学”;1984年,张惠莉女士传承爱国教育先驱的教育理念创办了“震旦教育”。在完成了对民办教育的初步探索之后,张惠莉不忘初心着力举办高等学历教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学院秉承马相伯先生倡导“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讲教理”的校训,育就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震旦教育”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19年我校成为上海市首批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的高职院校。2018年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及《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和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为有利于学校发展,学校选择了机制体制相对灵活的营利性学校属性。学校将继续秉承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宗旨,将学校办成高水平的、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职院校。党委书记黄晞建教授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名誉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校长冯伟国博士1994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二级教授。是上海市著名职业教育专家、三届上海市“双名工程”职教名师基地主持人、入选“上海市改革开放职业教育40年40人”杰出贡献名列。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占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较高,教师赴国外培训近100余人次。2009年以来学校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市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教育部骨干专业3个、上海市085重点专业5个。学院一贯重视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学院建有占地面积50亩“震旦创谷”,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和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合作,享有临港特别优惠的税收政策及震旦教育基金会提供的创业基金双享扶持,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了舞台。学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需要的本土人才。迄今已与十多个国外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1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合作办学《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1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同年获批与美国锡耶纳赫兹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营造氛围 打造品牌学校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以本校的校训、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在师生员工中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转化为共同愿景、奋斗指南和行为规范,从而提升本校文化软实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27个注册社团会员2200余人,各类社团活动参与率高,达90%以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等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每年以学生会团委27个社团组织开展了社团文化节、社团专场汇报演出、社团招新、社团嘉年华等社团活动。天使之翼社团连续十二年传承上海悦苗寄养园、罗福养老院爱心志愿行动,满天星青春健康同伴社连续三年承接中国计生协“与爱同行”青春健康高校项目等。武道社参加2021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获得3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以及上海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高校本科组中荣获8枚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的佳绩。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亚军、2020年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21年JFC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华东赛区季军、2021年再次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15-2019年读上海市红十字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全国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先进典型佳绩频传,红十字会社团参加2021年上海市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暨第六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初赛4个项目均荣获一等奖,决赛获团体二等奖和救护演讲项目三等奖。多途径专升本学院本着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愿望,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设计了多渠道深造的路径:1. 助力升本:毕业前参加“专升本”考试2. 绿色通道:艺术类考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一等奖免英语4级参加面试专升本3. 入伍复员升本:上海兵源服役两年后,可免试专升本入学,毕业后可落户上海政府及学院奖优帮困政策学院认真执行国家及本市有关学生资助的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优秀学生可申请奖学金(详见下列表格),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毕业后可在上海就业毕业生毕业后学院可推荐在上海就业,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在缴纳社保6个月后,就可以由个人到居住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办《上海市居住证》。获得居住证后,再由单位为其申请居住证积分,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具体政策详见上海人社局网站)就业方向学校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力度,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用人关系,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8%左右,且专业对口率高、起薪标准高,大量优秀毕业生已就职于知名企业。面向世界,国际视野学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迄今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爱尔兰、瑞士、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十多个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元化的出国深造渠道赴境外带薪实习的机会直接感受国际先进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硬件设施学院建有食品营养与检测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国际商务实训中心、新闻演播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中心、物联网技术实训中心等9个实训中心、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中心、4个上海市教委教学高地,23个实验中心、109个校内实训室(涵盖所有专业并得到上海市教委专项经费支持)、175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占地面积200亩,建筑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3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3余万册、报刊杂志360余种以及电子图书855GB;拥有完善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建有400米标准化田径场、室内篮球场、1200座大礼堂、100余座实验小剧场、影视观摩厅、体育艺术活动中心、文化长廊、教育超市、咖啡吧、面包房和生活服务一条街等。学院为学生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学生公寓室内置有上床下橱、写字台、空调、电扇以及供应冷热水的卫浴间。
  • 学校简介国家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系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的上海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贤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学校现有虹口、崇明两个校区,虹口校区地处市区东北部,毗邻上海外国语大学;崇明校区地处崇明区陈家镇,新古典主义和托斯卡纳风格的优美建筑与特有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虹口校区)(崇明校区)雄厚师资与特色教研体系背景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了以语言、商科类学科为核心,艺术学、教育学及法学等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6大学科门类2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8500人。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弘扬“贤者惟德、达者善事”的校训,紧紧围绕“具有高尚情怀、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英语+”“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新文科建设,强化国际化特色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以英才计划为引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2018年起,学校实施“英才培养计划”,配备高层次教授队伍,为品学兼优、具备发展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起,学校设立学生管理服务中心,下设学生发展部与学生事务部,坚持落实“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企合作资源丰富,全球知名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先后与东方国际集团、华东建筑设计集团、锦江旅游集团、用友新道、尚清实业、日本伊藤忠物流、松下电器、携程国际旅行社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际化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与世界知名高校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教育之路,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师资团队中引进了50%以上的优秀海归教师,并先后与英、美、加、澳、德、法、西、瑞士、日、韩、埃及、约旦、阿联酋、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学校通过学分互认、带薪实习、公费交流生、政府奖学金海外学习、本科双学士学位和本硕连读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海外学习、实习机会,感受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近3年来,平均每年有26%左右的学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地处“985、211”高校集聚区,跨校跨专业学习条件优越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全英语、双语分班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参与东北片(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为学生跨校辅修、选修课程创造条件。创新、灵活、开放、包容,创建国际化知名应用型大学学校不忘初心,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坚守公益性办学方向。目前,学校正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内在的发展潜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市松江区
    学校简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创办于2005年9月,是一所以国有投资为主体,同时吸纳部分社会力量和民营资金,混合所有制的新型综合艺术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原名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从原来的复旦大学独立二级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董事会: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财务与资产中心、复旦大学、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报业集团、上海东方明珠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等六家举办单位,以及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等八家出资单位组成,并于2017年末正式设立监事会。 学校位于上海市松江大学城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近千亩,校舍总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水系环绕、芳草如茵,小岛风情、绿树成林。美丽校园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派人文艺术氛围和青春气息。 截至目前,学校下设十个二级学院:视觉德稻设计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美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流行音乐与舞蹈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行政机构设置:院务部、教务部、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科研部、继续教育部;三个业务中心:实训管理中心、图文信息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现有专任教师300余人,专任教授、副教授160余人,兼职教师480余人,名誉、客座、兼职教授80多位,在校学生总数4000余名。 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秉承“忠诚 卓越 创新 和谐”八字校训;借鉴国内外现代艺术学科的培养模式,借助百年名校、实力媒体、著名企业的鼎力支持;坚持“办学校不办学店”的原则;践行“需、学、研、产”一体化的办学道路;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的治学要求;确立“原创性、艺术性、实践性、前瞻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以及课程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将培养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唯一宗旨。 现已开设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摄影”“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绘画”“雕塑”“公共艺术”“表演”“文物保护与修复”“文化产业管理”“流行演唱”和“流行舞蹈”等共计19个艺术类和管理类专业,近40个专业(方向)。 学校和北京德稻教育机构开合作先河,共同打造国际艺术大师本科实验班。从2013年大师实验班首届招生以来,现已有11个专业方向30余个实验班。创新办学模式的探索成效显著,这一合作模式得到国家教育部首肯,2017年被列入“上海市综合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自2005年学校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贯彻“教育家治校、教授治学、学校自主、学生自理”的特色办学方针,在艺术教育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明显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瞩目。 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进入艺术类高考第一批次志愿独立自主招生行列; 2012年12月,正式成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 2013年4月,学校经国家教育部严格考核、全国专家团高票通过,在上海的独立学院中首个成功转设,成为独立建制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2014年6月,荣列上海市教育混合所有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5年1月,学校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实训管理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5年4月,年轻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跃居QS全球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科第71名,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再次荣膺榜单,这一世界排名表明学校的主要学科已开始跃居国际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 2018年12月,召开中国共产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校党委、纪委班子。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内涵发展,奋力争创一流,进一步加快学校迈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综合艺术院校的步伐,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 2009年拥有首届本科生毕业至今,历届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率均超过95%,学生自主创业率超过10%。历年来,新生报到率均高于98%。学校育人成效显著、科研成果丰硕,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Founded in September, 2005, 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s is a university offering undergraduate programs distinctive for art nature. Mainly invest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t is also sponsored by other social capital. It was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in its initial stage. After eight years of development, it became independent of Fudan University in April, 2013 with the ratifi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list issued by QS in April 2015, 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 ranked between 51st and 100th in terms of Art and Design. Since 2009 when we had the first batch of graduates, our employment rate has been above 95% in succession, 10% of the graduates choosing to establish their own business. In recent years, more than 98% new-enrolled students have come to campus for registration. Our students have put on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competitions in a variety of subjec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 学校简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也是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和上海市唯一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建于1960年)与上海第二轻工业职工大学(建于1979年)于2003年联合组建。学院以工艺美术为办学底蕴和优势特色,60余年来培养了3万余名行业人才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大师、工艺大师、艺术家及企业家。学院是百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艺术设计类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和育人成效50强;连续五年位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海第一名,连续三年位列全国艺体类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是上海市“一流高职”建设院校。2019年,学院成为上海市唯一一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2020年,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获批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是上海市首所入选高职院校。学院认真贯彻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精神,以建设特色型高等艺术院校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深植中华文化、独具海派风貌,拥有时代特征和世界视野一流的文化传承与创意人才教育高地。近年来,学院确立“工艺美术+”战略,努力推进工艺美术与时尚生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相融合,设置了手工艺术学院、产品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数码艺术学院、WPP视觉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6个二级学院,涵盖工艺美术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等27个专业,为艺术创作、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娱乐、文化传媒等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创意领域提供优秀人才和服务。学院成立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着力非物文化遗产传承和生产性保护。 学院抓住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建立了“上海市数码艺术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工艺美术公共实训基地”等,汇集“东方学者团队”、国际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民间特艺大师等领衔的大师工作室,逐步形成以生产型实训工场和各类工作室为主体的办学形态。学院不断探索与国际顶级企业合作办学新途径,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学院教育改革项目成果《对接国际顶级企业,创新办学机制培养高端艺术设计职业人才》破解了高职校企合作的瓶颈,获得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院学生多次在国际四大创意设计顶级赛事之一的D&AD大赛、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华人世界最具规模的广告类创意奖时报金犊奖评选、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等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中获奖。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