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吉林:2019年高职分类考试考生关心问题答疑
2018-12-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什么是高职分类考试?

答:高职分类考试是吉林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组成部分,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简称高职对口升学)考试与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简称高职单招)考试,属于国家教育考试,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在学籍注册、收费、学生管理、毕业待遇等方面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考生待遇完全相同,已经被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不得继续参加当年秋季高考。

2.如何报考参加高职分类考试?

答: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自主选择高职分类考试。报考参加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只能选择高职单招;中职毕业生可以在高职对口升学与高职单招中,任选其中一项考试。所有参加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必须在高考报名中自行选报高职对口升学或高职单招考试类型。

报考高职分类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吉林省普通高考统一体检。考生须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规定相关专业的身体要求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

3.实行高职分类考试后高职单招的试题如何命制?

答:高职单招考试由文化素质考试与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高职单招的文化素质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与高职对口升学文化素质考试命题范围相同,以省教育厅颁发的《吉林省高职分类考试文化基础课考试纲要(试行)》为准。职业技能测试命题制卷由招生院校自主实施,具体命题范围及方式可到招生院校网站查询。

4.2019年高职分类考试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1)高职对口升学考试时间为2019年3月2日—4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公布时间为准),其中3月4日上午进行汉语文考试(使用朝鲜族语言文字答卷考生参加)。

(2)高职单招的文化素质考试时间与高职对口升学文化素质考试时间相同,同步施考。

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时间为2019年3月19日—20日,由招生院校自主实施,具体的测试方式及内容由招生院校自定。

5.如何查询高职分类考试成绩?

答:高职对口升学考试各科目成绩与高职单招的文化素质科目成绩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公布,考生可于3月13日左右(具体时间以届时公布为准)通过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www.jleea.com.cn)查询。

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成绩以及录取成绩由招生院校负责公布,查询方式及时间详见院校《招生章程》。

6.实行高职分类考试后的高职单招的录取政策有什么变化?

答:首先,省教育考试院将统一划定参加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资格线,合格考生方可参加招生院校单独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其次,高职单招招生院校未完成计划全部实行网上征集志愿。第一轮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按规定在本校网站公布全部剩余计划,组织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招生院校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并按照本校的招生章程完成征集志愿录取。

7.实行高职分类考试后对报考高职单招考生有什么益处?

答:首先,考生可于所在地区参加文化素质考试,不需要到报考院校所在地区参加文化素质考试,方便考生就地参加考试。其次,对招生院校未完成的计划全部实行网上征集志愿,增加符合条件的院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8.实行高职分类考试后高职单招的录取成绩如何构成?

答:招生院校可依据经审核公布的招生章程,按照文化素质成绩与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所占比例核定录取成绩。高职单招的文化素质考试满分450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总分300分,招生院校可采取笔试、面试、机考、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

各位考生及家长如有高职分类考试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发送邮件到省教育考试院高招部邮箱(jlksygzb@jleea.com.cn),我们将定期为您回复。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学校起步于1946年7月东北银行总行举办的银行干部训练班,经历了东北银行干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吉林财贸学院、吉林省财贸学校等几个历史时期,1978年5月恢复吉林财贸学院,1992年5月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学校是我党在东北创办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是国家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一,是国家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税务本科大学。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的净月潭畔,校园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收藏纸质图书166万册,电子图书127万册,外文原版期刊84种,中外文数据库63个。自然、典雅、厚重、博大的校园环境和宽敞、明亮、向阳、舒适的学生公寓,为莘莘学子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软科2021年大学排名中,位列财经类大学排名第23;在校友会2021吉林省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为目标,着力推进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75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守 “为党和国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财经英才”,培养输送了10万多名奋战在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金融、财税等重要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业界精英、行业翘楚,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吉林振兴发展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有第一个会计学女博士、第一批金融学博士等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985和211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传承血脉,继续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财经人才。学校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近14000人。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设计竞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学校着力搭建起“思想充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的德育教育平台,涌现出一批致力社会爱心事业的公益典型:连续24年照顾孤寡老人“爱的接力”团队、“妈妈老师”吕金华、全国“十佳孝贤”之首张尚昀、连续22年的“代理妈妈”、“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张爽……书写了吉林财经大学学子爱心奉献的感人佳话。多年来,学校一直保持着生源和就业优势,毕业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年度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被誉为“银行家的摇篮”“税务系统的黄埔军校”。学校坚持学科立校,着力构建“突出优势、扶持新兴、坚实基础”的学科生态体系,形成了以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有吉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8个,其中“一流学科A类”1个,“一流学科B类”1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1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5个;经济学科为“2019年度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工商管理、法律、税务、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会计、审计、金融、公共管理、保险、新闻与传播、图书情报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吉林省研究生工作站7个;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是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学校现有3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新文科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7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10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吉林省高校“金课”建设项目7个,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省级高校“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省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个。学校是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项目的省属高校;是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示范性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亚泰工商管理学院为“中国十佳MBA商学院”。学校坚持以人才兴校为重点,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精英荟萃,名师云集,著名学者、专家袁孟超、余性元、王思立、赵希献、胡继纯、宋冬林等先后在校任教。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57人。教师中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评审专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统计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有省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拔尖人才10人、省教学名师6人;列入吉林省“18条”人才政策分类定级人才77人。学校坚持以科研创新为抓手,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建有中宣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有吉林省“2011计划”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3个,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2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学校主办《当代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两个学术期刊。其中,《当代经济研究》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的会刊,现为中宣部重点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类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税务与经济》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近年来,学校有十多人次受聘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在省委、省政府、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的重大规划、重大决策、重要文件起草制定中发挥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吉林振兴发展需要,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重点在金融、财税、产业经济等领域咨政建言,有40余项决策咨询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一些成果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现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白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5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开展学者互派、科研合作及学生联合培养等交流活动。1988年,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9年开启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目前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合作举办会计、金融和电子商务专业3个本科办学项目。2002年起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赴日本帝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1年起与北海道文教大学等3所日本大学开展本科生“2+2双学位”研究生“2+1”留学项目,2007年起与京畿大学等6所韩国高校开展“3+1”留学项目。2013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学校作为中国13所高校之一与俄罗斯1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学校目前为“吉林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资格院校、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吉林视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主战场,坚持“两个更加合理”(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更加合理),“四个显著提升”(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四五”稳步开局,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成绩。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组织育人方向承建单位,1个学院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节专题党课入选全国“精品党课”;一个党支部在教育部办公厅举办的两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中,获微党课特色作品、推荐展示十佳精品成果各1个。有1个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全省党建标杆院系,3个全省党建样板支部,1个“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全省高校精品e支部。1人入选全省十九大宣讲团成员,9名同志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37名老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风雨砥砺继承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明德崇实”的校训,坚守“尚学致用、择善鼎新”的精神,发扬“善治、善教、善思”的校风,传承“正己、正学、正人”的教风,弘扬“唯真、唯志、唯行”的学风,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建设国内一流财经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是一所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学院坐落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区开阔秀美,布局合理,各项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学院始建于1951年,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战车编练基地、装甲兵技工学校、第五坦克学校、装甲兵技术学校、1999年更名为装甲兵技术学院。
  • 学校简介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因光而生,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6位院士曾在校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由学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追光而行,在强化特色中推进内涵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大光电学科体系,光、机、电、算、材主干学科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0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学校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5亿元;现有各类学生总数340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76人、硕士研究生5128人、本科生16778人、留学生134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15人,其中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8个。砥砺奋进,在深化改革中提升办学质量。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建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43名。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所有普通本科专业全部在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荣誉。在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评价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地位和声誉、学科发展与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勇于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担当作为。学校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了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防科技创新组成的创新体系,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在北斗工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目前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5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叶企孙”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等一批高水平项目。学校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着力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海纳百川,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走向世界。学校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广泛而紧密的国际合作网络,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挪威、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纳米技术”方向中方牵头院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项目院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合作举办“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建有1所孔子学院。立德树人,在党旗引领中践行初心使命。学校设有22个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通过深入实施“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工程”“党旗引领工程”,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为国防现代化事业服务中,学校积淀形成了厚重的军工文化底蕴,构建完善了军工文化教育体系,“老兵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入选吉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吉林省文明单位,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省级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起点勇担新使命。全校师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引领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长春财经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建校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由长春市文教锅炉厂创办“长春市能源职业学校”;1994年成立“长春市第五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与长春税务学院合作举办“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2004年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长春财经学院。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兼顾法、文、工、教等学科协调发展。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法学、英语、日语、汉语国际教育、小学教育共3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2000人。办学条件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67万平方米,总建筑3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新建27000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为学校地标式建筑,馆藏纸质图书119万册,电子图书143万册,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为主,计算机、外语和法学等学科专业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新建8000平方米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采用目前国内外领先的华为虚拟化桌面云技术,通过虚拟仿真环境下的专业实训与跨专业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高规格的、全天候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计15个实训室,可以满足25个专业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目前在吉林省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获批吉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建600平方米吉林省第一家钱币博物馆,共展出古今钱币800余件。钱币博物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脉络,体会中国货币文化的深邃内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育资源平台和经济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基地。新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最佳的咨询、培训、服务、指导、孵化平台。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被吉林省人社厅评为“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是首批长春市高校“先进创业就业工作站”。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障、专家治学、民主管理”法人治理体系保障下,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博学厚德,自强不息”的校训,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创办百年大学”的核心理念,落实“改革、创新、整改、提高”八字方针,实施“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积淀办学特色,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办学特色突出财经类专业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春雪学院、金恒学院、金蝶学院、吉广传媒学院、农银学院、国融兴华税务学院、清大数字经济学院、俄速通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律师实务学院、鹏腾国际学院、乡村振兴学院12个特色产业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人格品德教育与个性才华培养并重,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通。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注重素质,全面发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全国招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出台考研、读博、访学、低职高聘等激励政策,建设了一支以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高校设置专家、评估专家、省市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为代表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5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3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08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总数135人,“双师型”教师160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教学科研学校获批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人才培养“四个一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9个,占招生专业总数的33.3%;金融学、统计学两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一流建设课程总数位居全国民办大学前列,位居吉林省民办高校首位,省级一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共计29门,全面启动“金课”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热情和成绩大幅度提升,专业覆盖面89%,荣获省级以上奖项450余项,其中国际二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14项、省一等奖120余项,国赛、省赛成绩均列省内民办高校前列。依托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数字经济研究基地和吉林省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发起成立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推动数字吉林建设,赋能东北振兴,获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1项,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6项,吉林省创新创业人才重点资助项目1项,省社科智库项目3项,立项数量均居吉林省高校前列,武书连中国民办高校科研竞争力排名吉林省第一位。国际交流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2014年成为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IAPU)正式成员,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匈牙利、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十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学校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三校共同举办本科硕士连读国际班,三批94名学生已在捷克学习,第四批37名学生将于2018年9月赴捷克学习,已有三届78名学生顺利毕业。第一批表现优秀的4名学生已提前升入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捷克共和国总统泽曼为该合作项目题词祝愿,并亲自前往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看望我校留学生。习近平主席访捷期间亲切接见我校留学生代表。已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提前预定我校国际班学生。中捷美本硕连读项目前景广阔。学校还与泰国博仁大学签署了中文授课本升硕合作协议书,多名毕业学生赴泰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多年来在省内民办高校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前三甲。学校已为社会培养14届共23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通过校政企深度融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及校内外各种招聘活动,多渠道拓展就业渠道,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学生因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考研、出国、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国有企业等高质量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培养的财经类人才,活跃在大江南北。立足基层,扎根行业,支援边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栋梁,在各行各业,展现长财校友的风采。社会声誉办学以来,学校践行“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 历经转设更名、合格评估、转型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国际交流成效显著,社会声誉显著提高。2013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满意度网络实名调查中,取得了综合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5名,吉林省独立学院第1名;教学质量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1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1名的可喜成绩。2021年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民办本科高校第10名,吉林省民办高校第1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学校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振兴吉林和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奋斗目标2018年学校迎来30周年华诞。30周年校庆既是展示长春财经学院历史发展成就的重要时机,也是总结经验、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学校“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从2021-2030年,用十年时间,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继续加大办学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现代化大学办学优质条件,在建校40周年的时候,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前列。从2030-2040年,再用十年时间,追求卓越,在建校50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并更名为长春财经大学;圆百年大学梦,积淀长财文化,彰显长财特色,打造长财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一”是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三”是 2013-2015年,用三年时间,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走在省内民办高校前列”的三年奋斗目标,实现学校转设更名,跻身国家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本科高校行列,实现独立自主办学新体制。“五”是2016-2020年,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五年时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完成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力争在全国民办高校排名进入前20强。“十”是2021-2030年,用十年时间,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继续加大办学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现代化大学办学优质条件,在建校40周年的时候,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前列;从2030-2040年,再用十年时间,追求卓越,在建校50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并更名为长春财经大学。“百”是圆百年大学梦。积淀长财文化,彰显长财特色,打造长财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联系方式学校地址: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擎天树街58号邮编:130122招生咨询电话:0431-84551458(兼传真) 0431-84512713学校网址:http://www.ccufe.edu.cn
  • 学校简介  长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良好社会声誉,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5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0亿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944人,其中本科生8683人,研究生1584人。教职工1092人,其中专任教师68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5人,博士生导师75人,硕士生导师445人。获评国医大师3人,获得白求恩奖章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8人。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已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4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及海内外。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主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8部,主编 “十三五”行业规划教材24部。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金,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体系。现有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吉林省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6项;高水平科研成果524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院士工作站、吉林省中医骨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6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走出了学研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学校建设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长春中医药大学将继往开来,向着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