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甘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0年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通知
2019-11-1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随着国家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民航各运输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飞行技术专业人员。根据民航2020年招飞计划会议精神和我院发展规划,2020年我院拟在甘肃省联合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具体实施如下:

一、招飞计划

具体招飞计划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最终面向社会公布数为准,学制四年,本科提前批录取。

二、培养目标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民航运输飞行员

三、招飞条件

1.招飞对象和范围:招收参加2020年甘肃省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男性文、理科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年龄16—20周岁(2000年9月1日——2004年8月31日),外语语种英语。

2.政治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品德优良,志愿献身民航飞行事业,符合《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标准。

3.身体条件:身体通过我院指定的民航体检鉴定机构招飞体检鉴定。

4.心理品质条件:参加民航局组织的飞行员心理选拔测试,其心理品质应满足民航飞行职业需求。

5.文化条件:高考成绩须达到本省高考总分60%及以上(不享受任何政策加分照顾),英语单科成绩90分及以上,控制线上考生按计划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四、招飞程序

1.报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考生,须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登录招飞系统(http://gaokao.chsi.com.cn/gkzt/mhzf或http://mhzf.caac.gov.cn),进行考生注册、填报招飞志愿、信息查询以及参加预选初检、招飞体检鉴定、心理测试、背景调查、系统招飞志愿确认等高考前选拔工作。

考生通过招飞系统确认的“有效招飞志愿”,将作为考生填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高考志愿的依据,即 “有效招飞志愿”。系统中未确认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本校志愿的,将视为无效志愿,我校将不予录取。

根据民航招飞工作流程,招飞系统于高考前一年10月15日开通考生注册功能,高考当年5月31日停止信息更新录入。

2.学院将协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飞工作人员前往部分学校,对报名考生进行目测筛选、初步检查,考生可就近选择学校参加初检,初检前详细阅读《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自荐标准》(附件1)。

3.学院将协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通过初步检查的考生进行招飞体检鉴定和心理测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对招飞体检鉴定和心理测试合格的考生将进行背景调查。未经招飞初检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招飞体检鉴定和心理测试;招飞体检鉴定实行单项淘汰制。考生往返路费、食宿自理。

4.对体检鉴定和心理测试合格考生,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到考生所在中学及父母亲单位进行背景调查。

5、体检鉴定、心理测试、背景调查合格,报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的考生,高考前要有通过招飞系统确认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有效招飞志愿”。对达到民航招飞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根据填报志愿(招飞系统“有效招飞志愿”和高考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缺一不可,且须一致)、高考成绩,按公布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择优录取。

录取考生必须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培养协议。

五、工作要求

1、民航招飞工作是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局招飞体检鉴定新规范(MH/T7013-2017)已经正式发布,部分身体条件放宽,特别是视力标准大幅下降,意味着更多的优质生源能够报考飞行技术专业。因此,希望各市州招生办公室高度重视民航招飞工作,要有领导主管,并安排专人负责招飞工作的组织、管理、宣传等工作;各普通中学应指定专人具体承办招飞事宜。

2、我院和各级招办将加强对招飞各环节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招飞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按照“阳光招生”的要求,规范管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强化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对违反招生纪律和规定的,将按《教育部关于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

附件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自荐标准

联系地址:四川省广汉市南昌路四段46号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生处

邮政编码:618307

附件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自荐标准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报考:

1、男生身高不足168cm或者超过185cm。

2、体重过重或过轻,体重计算方法:(身高-110)±10%。

3、颜面五官明显不对称。

4、骨与关节疾病或明显的“O”型或“X”型腿、胸廓畸形等。

5、胆道和泌尿系统结石。

6、传染性、难以治愈皮肤病,如头癣、湿疹、牛皮癣、慢性荨麻疹。

7、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阳性。

8、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

9、胸腔脏器手术史。

10、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11、病毒性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肝脾明显肿大。

1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或畸形,如肾炎或血尿,蛋白尿。

13、结核病,如肺结核等。

14、精神分裂等精神病家族史、癫痫病史。

15、使用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6、眩晕病史、晕车、晕船。

17、口吃、中耳炎病史,听力差,经常耳鸣。

18、裸眼视力低于C字表0.1(相当于E字表4.0),矫正视力低于1.0,屈光度数超过450度;行角膜屈光手术时未年满18周岁或手术时间未满6个月。

19、色盲、色弱、斜弱视等。

20、恶性肿瘤,可能影响功能的良性肿瘤。

21、直系亲属有违法犯罪记录或参加邪教组织者。

22、身体任何部位有纹身者。

热门院校

  •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兰州市城关区
    学校简介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创建于1998年,是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建有和平、兰州新区两个校区。和平校区位于兰州市和平开发区,占地面积近300亩,建筑面积13.5万多平方米,在校学生11900余人,教职工400多人。学院新校区坐落在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占地1350亩,规划建筑面积86万多平方米,新区校区主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本科层次为主体,辅以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新校区建成后,将成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硬件一流、环境和谐优美的全日制职业大学。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己任,结合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不断优化结构,专业特色日益凸显。学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设有7个二级学院,现开设学前教育、小学英语教育、护理、药学、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空中乘务、应用英语、应用日语等51个专业(方向)。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以“12345”专业建设技术路线为抓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方案升段晋级”、“课程建设升段晋级”为改革创新点,努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持续培育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持续提升。20多年来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4万多人,奋斗在甘肃乃至全国生产、管理、建设第一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奉献着青春和力量。学院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荣获40多个重要奖项。2009年6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2年、2018年两年在甘肃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规范化评估中获得5A级称号;2015年12月,通过甘肃省教育厅专业抽查评估;2017年4月接受省教育厅对学院基本办学条件的全面核查,核查组对学院的基本办学条件给予充分肯定。2018年荣获甘肃省首届“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学院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建设工作室”。
  • 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市安宁区
    学校简介【办学历史】甘肃政法大学是甘肃省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正式成立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7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开办国际生教育,同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2019年6月,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机构设置】学校设有15个学院,建有省部、厅局批准设立的研究基地13个,独立设置的在编科研机构5个,校级非在编科研机构6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5个,各类智库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办学条件】学校现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兰州市安宁万新路校区、兰州新区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66.59亩,校舍建筑面积40.0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5.5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22.83万元,现有纸质图书143.14万册、电子图书98.83万册,建有现代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建有专业教学本科实验室65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95个,能够满足办学需要。【人才培养】自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7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8人,其中本科生10902人,硕士研究生1567人。2016年以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近两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9项。【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科专业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60.1%,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91.5%。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5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13人,“甘肃省园丁奖”1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1人,陇原师德先进个人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2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33人。【学科专业】学校现有3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有法学、信息安全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建有3个省级一流学科,其中法学学科为甘肃省优势学科,证据科学、工商管理等2个学科为甘肃省特色学科,另建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近五年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7项,其中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2017年-2021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项目33项。主办《甘肃政法大学学报》《西部法学评论》2份专业学术期刊,其中《甘肃政法大学学报》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国际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哈萨克斯坦法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及吉林大学、青岛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加入了亚洲法庭科学学会,作为成员单位发起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2017年10月,经教育部决定,由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我校。【智库建设与社会服务】学校积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主动服务法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主动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疆治藏治边方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实用人才支撑;二是发挥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智库作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开展国别法治比较研究,积极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四是发挥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司法鉴定中心、犯罪心理测试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公正司法提供科技服务。【办学定位】办学类型定位:高水平政法大学。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打造法学高峰学科,强化证据科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特色学科,大力发展公共管理、国家安全学科,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实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整体推进学校专业水平,加强“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文科与理工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培养具有远大抱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崇尚法治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发展目标定位:西部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政法大学。
  • 学校简介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于魅力铜城白银市,毗邻兰州,横跨黄河。学院占地650亩,总投资13亿元,现在籍学生2000余名。学院开设专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健康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十个专业。学校环境优美,建筑为中式风格,宏伟大气、古风蔚然、温馨典雅、小班教学、学有所获、图书馆藏书丰富、高端智能;教室智能明亮;实验实训设备完善;订单培养,毕业后获得集团内部就业岗位,高薪体面。学生公寓舒适温馨,六人公寓、上床下桌,配有独立卫浴、洗衣机和直饮水;美食广场精致典雅、饭菜口味南北兼顾;运动器材一应俱全;校园网络无死角覆盖;各类教学、生活设施完备,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理想之地。
  • 学校简介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是2016年2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兰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一所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整合市属十所中职学校,实行中高职一体化统一办学管理。学院地处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总占地面积2708亩,建筑面积100. 3万平方米,下设教育艺术学院、理工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农林科技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八个二级学院。为满足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用人需求,学院共开设护理、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园艺技术、旅游管理、空中乘务、应用老年保健与管理等38个高职(专科)专业和54个中职专业,截止2020年12月,学院在校生数2.3万余名。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0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75人(不含外聘教师),双师型教师308人。专兼职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340人,高校讲师职称415人。学院有全国职教先进个人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省“园丁奖”获得者 6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人、省市名班主任1人、金城名师4人、兰州市青年专家1人。学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主动适应兰州新区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快构建产教融合机制,深化专业学科建设,整合优质资源,突出办学特色,积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学院办学水平。未来的兰州现代人,将秉持开放包容,勤业思行的校训,努力将学院打造成办学理念新、实力强、特色鲜明的中高职一体化综合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兰州财经大学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学校作为黄河上游西部地区重要的财经大学,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和枢纽位置,财经类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办学影响较大。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东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3.0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508.75万元。校园绿化面积31.54万平方米,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5.73万册、电子图书677.98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万人,硕士研究生2077人,博士研究生28人,继续教育学员5827人,留学生60人。学校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务传媒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亚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MBA教育中心等19个教学单位;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智能财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1个(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有学报编辑部、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等12个校级科研机构,有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31个内设科研机构。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27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58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48人,引进项目博士43人、岗位博士27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次)。学校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强化商科优势、注重交叉融合、践行商务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统计学、应用经济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有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等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商管理、会计、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新闻与传播、税务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甘肃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MB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资格,具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单位资格;有本科专业61个,其中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3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和视觉传达设计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贸易经济、新闻学、工商管理、审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艺术等1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等16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等35个专业为甘肃省“一本”招生专业;有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5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3人,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4人、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2个、省级首批“众创空间”1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慕课3门。经过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为重点,法学、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构筑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和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三大平台”建设,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以政府决策咨询、现代商贸流通、文化产业发展、地方法制建设为主的特色研究方向和融入发展、智力支撑、协同创新的服务路径,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1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1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17篇,出版专著128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9项,其中一等奖6项。依托重点科研创新团队和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与省直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省内外企业、事业单位等共建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服务地方成果获得政府部门肯定性批示或采纳证明共36项、申报科研服务社会提案类成果11项、申报科研服务社会内参类成果20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分别与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国内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努力推进校际之间本科生交换培养和学分互认,促进校际教育资源共享。学校重视挖掘校地合作资源,分别与甘肃省定西市、兰州市城关区、浙江省松阳县等1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广泛的协同创新、合作育人、创业就业战略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率先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和“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被国家外专局列为“西部中青年干部英语强化项目”重点培训基地,成为美国美中教育服务机构(ESEC)英语培训项目在华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先后与英国、法国、美国、白俄罗斯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联合建立了“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建国内首个全日制“1+2+1”项目中美大学实验班,荣获“1+2+1” 项目10周年特别贡献奖。成立了“中亚商学院”和“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与新加坡孔子学校合作建设“新加坡丝路孔子课堂”,打造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合作学术平台。 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商务实践”和“陇情认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为龙头的校园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51项,省部级奖励543项,获得省级以上团学类表彰奖励1000余项。学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一体化融合推进党建、思政、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师德师风、干部作风、学风校风建设等,不断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学校先后被中共甘肃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第一届“甘肃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建校近7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学校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甘肃省高校前列,学校被授予“甘肃省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新阶段、新兰财、新使命、新作为。站在“十四五”规划全新开局的新起点上,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切实增强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努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高层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甘青宁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研究咨询的重要智库、丝绸之路商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扎根西部大地、矢志财经教育,四新共举,五育并重,六园同创,奋力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支撑西部财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