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2015年一本征集志愿将于7月20日进行
2015-07-2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工作安排,一本征集志愿工作将于7月20日进行,具体时间为7月20日8时至7月20日20时。

本次征集志愿包括提前批次的昆明医科大学(怒江定向)、云南中医学院(怒江定向),国家专项批次、地方专项批次和一本批次。本次征集志愿只针对各批次的文、理科缺额计划进行。

成绩要求如下:

国家专项批次、地方专项批次和一本批次要求文科不低于540分,理科不低于500分。另外,文科470分(含)以上的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基诺族、独龙族、德昂族考生可填报一本批次中南民族大学。

文科470分(含)以上,理科425分(含)以上怒江州考生可填报提前批次的昆明医科大学(怒江定向)、云南中医学院(怒江定向)。

只有国家专项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才能填报国家专项批次志愿。只有地方专项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才能填报地方专项批次志愿。自动放弃录取、已投档和录取的考生不参加本次征集志愿。

考生可通过云南省招考频道(www.ynzs.cn)登录“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参加征集志愿。填报志愿相关操作参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http://www.ynzs.cn/ksxz/201506/t20150626_13066.html)。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愿景:树职教典范 立百年名校校训:崇德精术 仁爱济世学风:志存高远 知行合一教风:为人师表 一丝不苟校风:求真务实 技道相融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中心,以爱育人,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办学有优势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全日制医药类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昆明和安宁两大校区,基础建设投资达6 亿元,教学科研仪器价值7000 万余元,目前建有实验实训室129 间,拥有专业的基础实验(训)中心、口腔医学实验(训)中心等多个实验室。学校在实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的引领下,致力于培养服务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助力云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师资有水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50%,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 48%,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58%。学积极引进各大高校、医院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到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学校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学校教师获各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授权专利、产学研项目等共128 项。专业有实力学校设有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类)、针灸推拿(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中药学和康复治疗技术、体育保健与康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科专业。升学有平台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为在校学生搭建良好的升学平台,让广大学子在获得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可通过“专升本”和“专本套读”的方式提升学历。出国有渠道学校秉承国际化办学理念,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多渠道的出国学习交流平台。目前已开展出国学历提升项目、出国就业实习项目、出国前语言培训、跨文化适应能力课程教学、短期海外游学、培训等。实践有基地学校建有附属医院1 家,实习基地63 家,实习医院63 家,教学医院3 家,教学实践基地2 家,产学研合作2 家。现已形成了“校院一体、医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在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就业有保障学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保障毕业生实现就业。学校还提供奖助医保服务,设立“翰文教育助学金”,为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未来有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支持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的目标,结合云南省开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局面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专业 + 非通用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真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 学校简介昆明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89年来,培养的10万余名全日制和10万余名非全日制高级医药卫生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卫生健康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现有呈贡(主校区)、人民西路、平政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82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702人,其中本科生15268人,硕士研究生4396人,博士研究生534人,留学生504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28174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全日制高等医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毕业后教育、医学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有在编职工6732人(校本部1616人,直属附属医院5116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2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3人,兴滇人才奖2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入选其他省级人才项目597人次。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351人。 学校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33个。有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课程项目3门;有省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一流课程30 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口腔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4个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相关专业认证,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2个专业通过国际认证。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设立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部委级科技奖励17项。“十三五”以来,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省级科技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35项,位居全省前三,年平均科研经费1.5亿元;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31个。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干细胞临床备案机构3个,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1项,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实验室(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基地等101个。《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建立了由4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7所教学医院、42所实习医院、15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和76个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第一、二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是云南省水平最高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和口腔专科医院。 学校与2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9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发起成立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是云南省“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招收国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学校,已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在校留学生生源国达27个。 学校重视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医学及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地合作,开展教育、医疗、科技和文化对口帮扶。获全国文明校园、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云南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先进单位和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是国家公共机构节约型示范单位。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昆明市东川区
    学校简介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建设,把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稳步上升,社会、家长、学生认可度不断提高。学校占地面积659亩,现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在专职教师队伍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学校下设“五院两部”,分别是工程技术学院、经济信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院、思政部和基础教学部,共设置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等51个专业,涵盖了土木建筑、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水利、财经商贸、资源环境与安全、公共管理与服务、能源动力与材料、新闻传播等专业大类,建有汽车与机电技术实训中心、经济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建筑工程与管理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基地、学前教育管理实训中心、高铁、空中乘务实训模拟舱和医学基础综合实验实训室、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室等,设施先进齐备。经过多年的办学沉淀,学校办学成果丰硕。2014年,被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文明办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2015年,被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高等院校”,2015年,经云南省教育厅审定,学校顺利通过“内涵与特色”评估。2016年,成为云南省特色骨干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获批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考点资格,每年组织近1000人的“专升本”考试。2017年,经过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获得云南省高职(专科)单独考试招生资格。2017年10月,经过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被立项为云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2018年,学校连续两年荣获“云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职业院校学生管理15强案例”;学校荣获云南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是云南省民办院校中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院校;学校被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高等院校”,建筑工程学院荣获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生工作部德育教学团队被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2020年,云南省特色骨干民办高职院校项目、云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验收;2020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中《2020中国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评价》课题范围1299所学校,学校蝉联云南省民办专科第一,云南省专科(含公办)第8名,全国1299所学校中排名第429名。2021年1月,被安宁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2021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云南省2021年“铭鼎杯”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优秀组织奖”。 2021年12月,被昆明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无烟学校”。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境内外各高校共建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博乐大学、韩国培才大学、泰国商会大学、泰国吞武里大学等开展合作交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发展。二、办学定位及亮点学校坚持 “立足滇中产业核心区,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工科专业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综合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紧密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建立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整体契合的培养模式,铸造大国工匠精神。通过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系化建设,深化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深度,打造学生专业能对口、岗位能明确、职业能发展的就业竞争力,切实落实“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行动计划”,教授学生生存技能,为学校打造毕业生“就业名片”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三、发展愿景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遵循“识好歹、知进退、懂感恩、守本分、有专才”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秉承“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始终把为云南培养品行道德高、职业素质优、动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办一流的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愿景。四、办学文化校训:识好歹、知进退、懂感恩、守本分、有专才校风:礼貌、整洁、朴实、勤奋教风:敬业、笃学、严教、善导学风:勤学、多思、精技、创新办学愿景:办一流的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宗旨: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先成人后成才办学定位:立足滇中产业核心区,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工科专业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 学校简介云南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高校,现有在校生31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下设9个二级学院,34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应用型国际化大学。荣誉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并被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示范学校”、“省级平安校园”、“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并同时获批云南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定位学校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秉承“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宗旨,恪守“自强、卓越、报国”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培养政治可靠、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具有良好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合作学校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聚焦名企资源,建立起广泛的校企合作,与华为、京东、360、Adobe、科大讯飞、金蝶、特斯拉等行业一流企业建立了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打通了从人才培养到实习实践,再到就业转化的畅通渠道。并连续三年获得华为“优秀ICT学校”称号,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被华为列为前1%的合作伙伴。展望“十四五”时期,云南工商学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云南省“三个定位”、“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党建、控规模、调结构、抓内涵、提质量、出特色、创品牌、上层次”为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培育师资队伍为保障,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为云南建设“教育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是一所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专业为优势和特色,集农业、食品药品、大健康、工程、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等多专业融合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农业部“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是云南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南省农学会、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校下设八院三部(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工程学院、互联网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工作部、公共艺术教育部)。现有教职工541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18人,云岭名师1人,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213人;“双师素质”教师186人,其中98位教师拥有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101项,其中,国家级15项;国家专利107项,农业农村部申报新品种10项。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46项,其中科技进步奖3项。学校开设专业54个,在籍学生11359人。其中,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工程造价3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园艺技术、工程造价、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财务管理7个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学校现有茭菱校区、小哨校区、马龙校区(云南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校园占地面积超过1万亩。小哨校区拥有700余亩的实习农牧场,马龙校区拥有8000余亩的实训基地。目前,拥有校内实训基地76个,实验实训室126个,校外实训基地188个。建有生猪标准化养殖、现代化无公害蛋鸡养殖、太空蔬菜生产性实训基地等13个省级以上校内实训基地,其中,生猪标准化养殖、太空蔬菜2个生产性示范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园林实训园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食品加工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学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形成了“全真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三农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昆明农业技术学校,1958年分出成立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1962年昆明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云南省农业学校。2002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南省农业学校和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合并组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学校归口教育厅管理,云南省种畜、种禽、原种猪繁育推广中心成建制并入学校并在学校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在117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农业科技人才5万余人。学校的发展与云南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3年朱德元帅曾在学校任体操教习,1929年云南第一任省委书记王德三在此任教,1938-1939年,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文学院和法商学院曾在学院茭菱校区办学,1941-1942年学校原教学大楼曾为飞虎队招待所。 二、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条件 学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扎根农业行业,始终坚守职业教育领域,学校积极探索和创新高等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特色兴校战略的引领下,坚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出发点,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为导向,逐渐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特色评估中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办学特色鲜明。近年来,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院校特色评估,成为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学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行专科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使学生具备“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现代职业素质。学生毕业时,除获毕业证书外,90%以上的学生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连续第9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学校重视并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创业取得可喜成绩,近年来已有近300名毕业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已连续3年获得“云南省鼓励大学生创业先进集体”。2016年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得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 三、学校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社会,坚持依托行业办学,主动融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从和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2009年学校被农业厅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创业试点培训机构,在学校成立了“云南省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学校下设“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门开展社会服务,积极参与了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科技增粮技术指导等社会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生猪综合实验站、油菜综合实验站、玉米综合实验站、马铃薯综合试验站和蚕桑经济研究室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依托学校实施并为全省提供技术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起学校负责了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州市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为基层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2011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原料基地项目——滇陆种猪选育扩繁建设项目依托学校建设。2015年开始,学校承担云南烟草系统职业烟农试点培训任务,已累计培训700期,培训职业烟农76304人。学校还设有“农业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云南省第210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社会和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被教育部 财政部确定为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8年成为云南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南省农学会、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并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负责《云南农业》《云南农业年鉴》《云南省志·农业志》的编辑出版等,学院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2021年成为全国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为学院开展好社会服务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在云南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自2006年以来,分别与泰国、韩国17所农业院校签订了互派留学生、合作办学协议。2006以来与泰国孔敬农业技术学院等10所学校互派留学师生13批次近400人次。学校每年选派30多名学生赴泰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已有20多名毕业生先后到泰国就业。2012年在柬埔寨承建了“中国云南—柬埔寨班迭棉吉现代农业科技友谊示范园”,项目得到了柬埔寨王国副首相高金然的高度赞许。2013年举办了一期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学院由9名院校长组成的农业教育培训班。2016年农业部将“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设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了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家级培训交流平台。2015年以来该中心已经举办缅甸农业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缅甸学员49人。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学校社会服务工作已开始走出国门,辐射东南亚和南亚。 农业职业教育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龙头院校,学校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承担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指出,要“依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农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在东南亚、南亚国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学校将在东南亚、南亚农业科技交流与技术培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办学定位,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社会服务和职业培训并重,推进国际化办学,力争“十四五”末全日制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6000人以上。迎着新时代的曙光,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党的十九大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的新方向,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聚焦“三农”,围绕学生发展下功夫,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双高计划”为统领,以国家优质院校建设为抓手,强内涵提质量,整体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将学院打造成“本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