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南:今年异地高考报名政策公布
2014-02-1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6日,省招办公布我省今年高考报名政策,省外考生只要有正式学籍,并提供父母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及父母一方在当地就业证明等,就可在我省参加高考。

◎五类考生不得报名

我省2014年普通高考统一报名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考生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报名流程及时间安排,各地将对申请报名的考生,依据规定条件进行审核。

以下5类考生不得报名参加我省2014年普通高考,即使已完成报名信息采集,报名仍然无效: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报考少年班的考生除外);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考生;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各地还有部分漏报考生。省招办规定,对符合报考条件的漏报考生,各地须在2月20日前完成信息采集,省招办将于2月底前验收报名数据。

◎外省籍考生需提供父母一方就业证明等

我省规定,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报名,均须提供考生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

在户籍地就读的考生,在户籍所在的县(市、区)招办报名。在非户籍地就读、确需在就读地报考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经就读地的县(市、区)招办核准其学业水平考试考籍,并由负责学籍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出具中学学籍证明,可在学籍所在地报名。

外省籍考生除上述手续外,还需提供父母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及父母一方在当地就业的证明。

“按照省政府文件规定,就业证明只要能证明在当地就业即可,可以是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可以是个体经营者提供的营业执照、街道办事处开具的证明。”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说。

◎考生信息要在班级和学校公示

今年,我省对考生资格审查将更加严格。

我省规定,对报名及资格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考生资格方面的问题,必须彻底查清。对往年已被高校录取未报到入学的考生,如考生未在学校报送的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名单中,考生须提供录取院校出具的未报到证明,县(市、区)招办须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新生学籍查询系统”查询核对,确属未注册的,方可接受其报名,否则,不得接受报名。

报名结束后,各地须分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打印考生基本情况表(包含考生的姓名、照片、身份证图像、民族、应往届类别等基本信息),由班主任和语文、数学、外语任课教师签字确认,一式两份,分别在学校和班级进行公示;在县(市、区)招生办报名的考生的公示信息,由县(市、区)招生办负责,在辖区各中学张榜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4年3月17日至3月23日,省(0371-68101503、68101523)、省辖市、县(市、区)三级招生办举报电话同时公布。公示期满后,由报名点负责人(中学校长或县级招生办主任)分别签字确认。

特别提醒

今年起我省高考加分项目“瘦身”

从2014年起,我省将执行新的加分政策,高考加分项目将全面“瘦身”。

我省规定,高中时参加由中科协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参加高考可加10分,不再具备保送资格;获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和加分资格。

从2014年开始,我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也从20分调整为10分。我省规定,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全省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高考可加10分。

今年考生加分的照顾项目,县级招办审核后须报上一级招办审核,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招办报省招办审核。各类照顾对象考生情况,省招办汇总后将在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集中公布,长期公示,接受监督。□首席记者 赵媛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焦作师专”)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是河南省最早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之一,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专科学校。建校以来,一代代师专人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秉承“厚德、进学、明辨、笃行”的校训,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基础设施完善,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新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三个校区,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近1亿元,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27.09万册,电子图书47.28万册,建有现代化的智慧校园平台和功能齐全的实习实训场所。学校现有教职工67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7人、副高级职称17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0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专业布局合理,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设有12个学院、45个专业,围绕区域教育事业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布局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文化与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群。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1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5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4项。近三年来,学生先后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3个,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省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6个。科研特色鲜明,服务地方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51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和SCI、EI、CSSCI收录论文322篇;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市厅级课题845项;出版著作(教材)237部;获取专利239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346项。深入开展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工作,牵头成立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签订校企(政、校)合作项目114项,技术合作5项,积极服务基础教育和中小微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20年,学校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是该项目设立以来获批的唯一一所专科院校项目。办学成绩突出,社会声誉持续提升。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毕业生。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获批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性单位、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示范基地,被确定为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省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师范生)培养单位、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建设单位以及省电子商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暨企业孵化平台、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进入新时代,焦作师专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持续建设区域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29年3月,先后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历史沿革。1998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学校由水利部划归河南省实行省部共建。办学积淀深厚,广受社会赞誉。学校历经90余年的办学与发展,形成了“技术人才摇篮、创新服务基地”的办学理念、“以工为主、以水为特,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专业定位和“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定位,所培养的近20万名毕业生始终活跃在祖国的大河上下、大江南北,被誉为黄河流域的“黄埔军校”。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赞誉学校为“黄河技干摇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到我校视察时,对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评价。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到校调研职业教育时说,“希望你们继续当好标兵,创出经验,带动全省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视察学校时说:“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长期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优良、技术服务能力较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的全国先进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4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30%,博士、硕士占70%、“双师型”教师占81%。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建设28个大师工作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50余人。校企合作建设209个校内实训室、479个校外实习基地。馆藏图书115余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现有普通本专科生、留学生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600余人。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学部)、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水利、测量、机器人、大数据、跨境电商等60余个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示范、综合改革试点等重点专业12个。拥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学校是国家级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之一,有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830余项。其中,获得世界级团体奖项3项、国家级团体奖项177项、省部级团体奖230项。“工程测量”国赛连续7次获得一等奖,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十次斩获全国冠军。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产教深化融合,科技服务成果丰硕。学校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了一系列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先后与国家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封市人民政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水电第十一工程局,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等校、政、行、企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黄河明珠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创业孵化器1个。拥有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市级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近年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授权专利203项。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在赞比亚成立了大禹学院,培养当地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启学校海外办学新纪元,是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首家海外分校。在南非成立第二所大禹学院,标志着我校“1+N+M”中外分布式大禹学院办学模式取得新成功。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55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美国西北密歇根学院开办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35个国家和地区招收留学生500余名。学校当选中国-中东欧职业教育国际联盟(中国区)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工作成绩突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1+1+N”双螺旋“双创”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专创融合”课程开发,开发完成1门国家级创业慕课。投入1.3亿元支持创新创业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建设30个校级创客空间,打造了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三级”联动的“黄河之星”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同步提升。近两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国赛1银、2铜,省赛18金、11银、17铜的佳绩。学校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职院校双创示范校等荣誉。办学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学校依托水利、服务河南,根植中原、走向世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校荣膺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教学资源50强、学生管理50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案例典型”、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称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水院人秉承“守诚、求新、创业、修能”的校训,围绕创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绘就新的篇章!
  • 学校简介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是省教育厅直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河南省会郑州市,现有三个校区,在校生17997人。学院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培养方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办学质量和效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历史沿革 2001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并与2001年开始录取招生。2017年3月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17]26号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等5所高校的通知》,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正式从郑州轻工业学院剥离,独立设置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学科专业 学院三个校区共开设58个普通高等专科专业(专业方向66个)及4个五年一贯制专业。鑫苑校区18个普通高等专科专业,分别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广告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影视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网页和移动端界面设计方向)、书画艺术、工艺美术品设计、摄影与摄像艺术、公共艺术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动漫设计、陶瓷设计与工艺、民族美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文化创意与策划、影视编导。嵩山校区27个普通高等专科专业。分别是:大数据与会计(注册会计师)、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展示艺术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现代造纸技术、酿酒技术、人物形象设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网络直播与运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表演艺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园田校区21个普通高等专科专业,分别是: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网络艺术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画视频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外环境设计方向)、家具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皮具制作与工艺、工业设计、产品艺术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金融科技应用。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744人,专任教师5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7人,工艺美术师及以上为40人。学院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学院实施了“双师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采取自培与选派、长期与短训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已拥有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学院面积 学院现占地面积266.34亩,其中鑫苑校区47.34亩、园田校区76亩、嵩山校区143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办学条件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790万余元;建有多媒体及语音教室40个;图书馆藏50万余册;学生宿舍1613间,其中鑫苑校区331间、园田校区626间、嵩山校区656间。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场所9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4个;学院设有三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对52个职业工种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学院发起并成立了河南省职业教育工艺美术职教集团和轻工职教集团,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近年,学院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轻工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社会服务 学院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之间的互通交流力度,探讨了与国外学校合作的模式。积极探讨与国外教师沟通交流的形式,积极探讨与国外学校互为培养的方式。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丹麦、瑞典、韩国等国院校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派出教师团队到柬埔寨等国进行考察交流和教学交流,组织优秀学生赴美国、英国知名高校研习交流,赴港澳台等地开展夏令营活动。加强了交流,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程度。校园文化 学院积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指导,营造高品质、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及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等。同时,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建学生社团近50个,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 学校简介操作>>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享有“华夏龙都”“中华帝都”盛誉的河南省濮阳市,2017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685亩,校舍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6500余万元,馆藏图书81万余册。学校教职工553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75人,中高级以上职称293人。在校生10000余人。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建有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站、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室等设施。学校现设有临床医学系、基础医学部、护理系、药学系、康复医学系、医学技术系、思政部、公共教学部和成人教育部九个教学系(部);建设有基础医学、临床、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口腔等7个实训中心;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中医养生保健等26个专业及方向。学校现拥有附属医院两所,其中一所三级附属医院正在建设中。学生实习基地省内实现18市全覆盖,现有“三甲”实习基地35个,基本满足了学生就近实习的需要。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师生多次在河南省和全国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最美建筑”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尚德、弘医、精学、笃行”的校训,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高等技能型人才。坚持创新、开放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先后与省内外多所知名医学高校对接洽谈,成功联办临床、护理等专业的成人大专、本科教育,新乡医学院在我校开办研究生班、共建共享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我校教师提供培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培育优秀的医护人才队伍。
  •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市平顶山市新城区
    学校简介河南省平顶山市别名“鹰城”,建市于西周应国遗址之上,究其起源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坐落在古应国遗址(滍阳)西面,位于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长安大道西段,在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熏陶中,传承着中国传统经典的艺术文化;在几十年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中,延续着平顶山新生蓬勃的建设力量。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的平顶山市师范学校。1978年,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平顶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1980年12月改为平顶山市教师进修学院,1986年3月更名为平顶山教育学院,至此,学校整体架构初现规模。2003年9月至2009年12月,平顶山教育学院先后整合平顶山市师范学校和平顶山市文化艺术学校,在办学标准、管理服务、教科研工作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8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命名为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目前,学校共有两个校区(新校区和园丁校区),总占地面积5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学校学科齐全,设有中文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计算机系、教育系等16个教学系(部),61个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9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0余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市级拔尖人才9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省教育厅批准命名的河南省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项建设单位1个。教师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学术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来,共出版专著83部,发表论文649篇,其中核心期刊133篇。有省级科研课题42项、省级科研成果34项,市级科研课题265项、市级科研成果151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所获荣誉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215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不断努力下,在校学生共获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一等奖295个、二等奖266个、三等奖197个,其中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13个。教师获得各级教学技能大赛奖励150人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677个。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百佳艺术类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河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安全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书证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制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2020年,学校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并获得了考核站点资格。其中,计算机系、美术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和财经系等11个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2020年,学生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高达84%。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初现成效。学校与河南新文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产教融合科技有限公司(云时代)、上海琴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友坚力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君勋如舞国际贸易公司、宁波鲜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涵盖计算机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系、财经系和中文系等教学系部的24个专业,在校生达2796人。2021年1月,计算机系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师生提供培训及华为终端服务门店岗位学习、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华为全场景智能终端服务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岗位能力,达到学生就业率90%以上的高标准,成为学校特色办学成果之一。社会贡献在60余载的办学岁月中,学校承载历史使命,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先后培养中小学幼儿园师资3.1万余人、大专毕业生3.5万余人、中师中专毕业生1.2万余名,被称为鹰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中小学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被认定为平顶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平顶山市初中校长培训基undefined地、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为了促进平顶山市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学校领衔成立平顶山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加大与幼儿教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借助学校专业的优势,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促进和繁荣地方文艺事业的重大使命,连续十余年参与市春节联欢晚会,积极响应全市大型文艺活动。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建设,领衔成立“平顶山大香山文化研究会”“平顶山市尧文化与尧山旅游研究中心”,凝心聚智,为平顶山市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也因自身的广泛影响而获得“影响鹰城市民生活100品牌”的荣誉称号。发展目标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的办学发展之路,围绕地方产业着力打造契合需要的特色专业群,突出办学的“服务性”。按照“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思路,不断丰富专业建设内涵,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学科专业;按照“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一流师资队伍;按照“以人为本、生态绿色、开放智慧共享”的校园建设思路,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安全舒适、具有特色”的省内一流现代化校园。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学校将以提质培优项目建设为突破,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增强内涵建设,紧抓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教改革,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以“双高”标准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优化1+X证书制度,依托国有企业、大型民企建立示范性企业实践流动站,推动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大力培育“双师型”教师,全面推动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和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公开制度。学校将以人才兴校和围绕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契机,谋划职教本科专业,深入推进校园建设和专业建设,全力打造适应平顶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有现代办学理念、基础扎实的职业教育新高地,为我市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市,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奋力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建设新胜利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厚植4000年古应国文化传统,秉持60年学校发展核心理念,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十四五”规划蓝图为方向,以建设“特色鲜明、业内认可、省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为发展愿景,紧跟国家职教政策要求,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乘风破浪,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