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给艺术统考摄影摄像类和编导类考试时间重叠考生的温馨提示
2019-01-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月9日摄影摄像类笔试与编导类面试时间重叠的考生,可凭9日的编导类《考试通知单》于1月10日上午8时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参加上午的编导面试,面试只能参加一次,逾期视为放弃考试。

另,两者面试单元时间重叠的考生,可提前两天到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或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点办公室申请调整。过期不再受理。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2019年1月3日

热门院校

  • 长沙学院长沙市
    学校简介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学校坐落于浏阳河畔,占地约1970亩,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36亿元,藏书148万册。现有1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5632人,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23人。学校秉承“力学笃行”的校训,弘扬“崇德求真,实干担当”的长大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坚持“两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和多科性)和“一体两翼”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有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34个,建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我校现有教职工1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2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38%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拥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90余人次。学校重视和鼓励本校学术骨干兼任外校研究生导师,目前有85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省委省政府“两山”(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与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共建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生源质量好,高分段考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校在湖南省内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录取;2021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我校在湖南省历史类、物理类各专业组平行一志愿投档线均位列省内新升一本院校首位。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197项,其中全国性一等奖144项、二等奖245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在2017-2021年的综合排名中,居全国第218位、全省第7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4位;其中,我校2021年单年在全国排名第110位,比2020年排名上升了159位。近五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近90%,居全省高校前列。2014年至2020年,连续三届荣获“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称号。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有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6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052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亿元。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2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2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6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省科学技术奖18项(包括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旅游类)优秀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0项。学校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和使命,紧密围绕现代化长沙建设的战略目标,近五年来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415项,实现本地转化应用205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累计70余亿元。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长沙智能制造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国际影响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近30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100多名。近年来先后有200多人赴海外访问、留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接服务湖南省强省会战略,服务省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三升三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由原铁道部创建于1956年,原名株洲铁路机械学校。2004年铁路主辅分离,学院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移交株洲市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业务主管,2005年3月升格为全日制高职学院。2013年8月,学校首批搬迁至云龙示范区职教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514亩,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拥有师生13000余人。是一座生态宜学的“两型”校园。学院按照“重点走好两条钢轨、重视走出两条钢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三走”发展战略,根植铁路办专业,对接需求育人才,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设有铁道机车学院、铁道车辆学院、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铁道工程与信息学院、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5个二级学院和基础课部、思政课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招生专业共26个,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央财支持的建设专业,3个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学院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丁荣军、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志辉在内的行业领军人物、客座教授、技能大师等16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湖南省技术能手2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省级芙蓉青年学者1人,省级芙蓉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优秀教师3人,湖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1人;全国铁道行指委专指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2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市级名师大师工作室9个。学院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实训中心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106个,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正在打造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产教融合型的“轨道交通国际共享实训基地”。学院采取与用人单位“双主体”育人方式,实行“订单”或者“定向”培养,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推行“毕业证+技能证”双证毕业制,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5%以上,连续7次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学院是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国家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物流管理和第二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湖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首批大学生示范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学校和株洲市产教联盟发起学校。学院是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单位,是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党建先进高校、湖南省创先争优示范单位、全国诗词进校园优秀学校,入选湖南省高职院校服务贡献10强、学生管理10强、教学资源10强、文化建设10强。入选2019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0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50强”“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优秀单位”。近年来,学院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和社会公益培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项目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融合联动的特色发展之路。
  • 湖南工商大学长沙市岳麓区
    学校简介湖南工商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南朝岳麓,东顾湘江。她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1999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6个一级学科连续两年入选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进入前10%,分别居省内高校第1、2位。学校始建于1949年,校园占地1432.08亩,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现有总值1.8亿余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0万余册的图书馆藏书。设有23个二级学院、115个科研机构。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有4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个省级“双一流”学科;1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长沙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1个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有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0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36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2016年与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全面合作试点。学校有教职工1780人,专任教师1316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53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7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09人,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委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教授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1人,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芙蓉学者计划”首届特聘教授1人并荣获“芙蓉学者”贡献奖,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6人,湖南省新型智库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5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6人。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3项,尤其是学校教师牵头获批的“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实现我省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零的突破。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量在湖南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公开发表论文2362篇,其中,在Nature、《管理世界》《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8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222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265项。近10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获奖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大满贯高校,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1项、湖南省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以及其他省部级奖39项。学校遵循“至诚至信,为实为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最美湘女”肖霞同学十八年如一日照顾远征军人遗孀,“湖南好人”徐守宝等6名同学入选湖南省“2017年度十大教育人物”。面向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近年来年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先后与爱尔兰、荷兰、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关系。
  • 学校简介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吉利控股集团投资创建,以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成立于2012年,坐落于长沙南郊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湘潭市九华经开区,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定的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多人,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湖南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等殊荣。学校下设汽车学院、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3个二级学院,涵括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系、软件技术系、智能制造系、管理系、人文系、英语系7个系,开设有20个专业。其中,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入选“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培育项目”。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学校形成了“好品格、好习惯、好技能”的“三好教育”办学理念,创新了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励志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尊重、鼓励学生发展健康兴趣爱好,成立有各类学生社团,其中,雷锋班成为志愿服务的靓丽旗帜,该班团支部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赛车协会被评为“全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百强社团。学校高度重视就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了吉利就业、行业就业和自主创业三重就业平台。部分毕业生通过积极努力,走上了创业之路,还有部分同学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湖南科技大学、湘潭理工学院等本科高校继续深造。新时代,学校将立足湖南,面向中西部地区,全力打造“西部标杆、国内一流”的汽车职业教育基地,努力为振兴民族汽车产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创办于1958年,为中国电信旗下的大专高职院校。建校以来,为全国输送信息通信人才逾6万,被誉为“湖南邮电行业黄埔军校”,是培育信息通信行业大国工匠的摇篮。学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2011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8年入围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南湖路沙湖街128号,占地25.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学院对接产业与行业,工学融合,构建“以信息通信类专业为主,人工智能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设有信息通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开设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20个专业及方向,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三大专业群均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达55人次,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达267人次的优异成绩。 学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力开展在职培训、在线学习、继续教育及技术研发服务,致力搭建综合智慧培训服务平台,助力合作客户价值提升,近年来,培训各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120万人,荣获“全国优秀培训教育机构”称号。 学院秉承“文明、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践行“教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