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高考成绩3种方式可查询
2012-06-2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考生了解招生政策、高考成绩和录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级招生机构、中学以及高校网站和咨询电话。

  考生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招生考试报》和招生考试信息网等渠道查询

  我省的高考试卷阅卷工作已完成,备受关注的高考分数正在进行最后统计,各位考生预计能在22日晚可以查分。

  昨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考生可从网站、电话、电视节目3个渠道了解到高考信息。今日,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具体的考分查询电话。明晚,我省将公布高考成绩、分数线及各类单招录取控制分数线。

  查询渠道:电话、网络、电视均可

  明日出分以后,25日12时前,对高考成绩有疑问需查分的考生,可到县(市、区)招办登记申请查分。高考志愿(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6月28日12时前填报,其中提前批志愿在6月24日17时前填报。6月25日-26日进行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面试、体能测试;6月27日-29日进行军队、武警院校招生面试和军检;6月28日前,将公布我省艺体文考成绩控制分数线。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考生了解招生政策、高考成绩和录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级招生机构、中学以及高校网站和咨询电话。同时,考生和家长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www.四川省教育考试院.cn或www.四川省教育考试院.中国)、《招生考试报》和招生考试信息网等渠道查询。此外,今年省教育考试院与四川电视台合办的《高考360》节目将会发布招生考试和录取信息,该节目将在每天19时45分播出。

  今日,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具体的查询电话。根据往年情况,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在高考成绩刚公布时,如果众多考生和家长集中在零点通过网络或电话查询高考成绩,可能给服务器造成压力,出现网络不通或电话繁忙,所以请考生和家长尽量避开查询的高峰期。

  填报志愿:可据一分段统计表找准位置

  为利于考生填报志愿参考,在公布高考成绩的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高考原始成绩的全省前100名统计及以后的一分段统计表。今年,我省艺体考生填报艺体本、专科志愿时间为通知成绩后、6月26日17时前。

  由于我省全部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考生首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必须更改密码。每个考生的报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密码,是唯一准入填报志愿系统的“钥匙”,考生需妥善保管和保密,不可泄露给他人,以免对自己的填报信息造成影响。因考生密码管理不善造成的考生志愿数据偏差由考生自负。

  网上填报时间截止前,考生可随时登录系统,修改自己的志愿信息;网上填报时间截止后,考生在网上保存的志愿内容视为正式填报数据,一律不得改动。按教育部规定,按志愿录取后一律不换录、不退档,务请考生慎重选填志愿。考生填报完毕后一定要按正常退出模式选择安全退出,否则造成一切后果考生自己负责。

  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对准备填报的高校,考生应查询该校的招生章程内容。如果没有查询学校的招生章程而填报了自己条件受限的学校志愿,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县(市、区)招办采集考生志愿信息后,将按照省统一编制的软件打印《四川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志愿表》,交由考生本人核对。考生在认真核对无误后,须在《志愿表》上签字,对自己的志愿信息予以确认,并对所填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一经确认,信息不得更改。因输入、填涂、确认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记者 肖笛)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是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和四川旭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校园占地1000亩,现设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艺六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1500余人,教师1000余人。百年川大底蕴,千年东坡文脉。学校以“创全国一流本科大学,建中国式的小常青藤”为办学目标,践行“学生为本、通专并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恪守“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校训,弘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锦江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注重素质教育,创造性实施“五大素质养成计划”,率先在全国实行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品格优良、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新兴产业,优先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形成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管理、国际经贸与金融投资、土木工程及管理、白酒与绿色食品七个专业集群。学校注重教学建设和改革,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四川省地方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4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提升计划项目3个、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项、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获批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6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 项;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项。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科大讯飞、用友新道、京东等知名企业合作,组建了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项目班;牵头成立了泸州老窖、水井坊、四川食品研究院、四川酿酒研究所等30余家酒企、科研单位参与的“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2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3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标准建成建筑信息与仿真、电子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实验中心,以及商科、融媒体、文化创意等实训中心,共59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技术实验中心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科实训中心被列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学校与京东、科大讯飞、泸州老窖、宁江机床集团、华西建筑集团、中国电信、华西都市报、四川电视台、工商银行、育碧娱乐软件、黑蚁设计等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70余个。学校开设“锦江大讲堂”名家讲坛,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营造学术氛围,开阔学生视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外交部原副部长周文重、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著名哲学家陈来、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杰出院士伊恩•普尔教授、德国总统科技顾问马克斯•多曼教授等百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做客“锦江大讲堂”。学校大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00余项,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学生在全国及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3078个奖项。近五年来,学校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成绩突出,名列四川省参赛高校前10位。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2+2”、“3+1” 本科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3+1+1”、“3+2”、 “4+2”等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以及“3+1”、“3+1+1”专升本、专本硕连读项目。开展了赴境外交换生、冬夏令营、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暑期海外带薪实习等项目。搭建“锦江东方论坛”国际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学术年会。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先后成立了南丝路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白酒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院、东坡文化普及教育中心;学校获批成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高校团体会员。学校“东坡文化普及基地”获批“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彭祖养生文化’科普作品开发”获批四川省“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计划”立项。近三年获四川省社科项目9项、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项目4项、眉山市科研项目10余项。建校十六年来,学校办学成效显著。生源质量稳步提升,近5年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次录取中,调档线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3%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学生深造率居同类院校前列,共有2409人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学生被美国马里兰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书香校园”“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十佳心育学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7年位居中国校友会网全国独立学院百强排行榜前3名。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市东兴区
    学校简介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内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市属综合类高职院校。自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德立人,以职立教,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传承“自强博爱,严谨勤勉,合作共进”的办学精神;遵循“厚德、精业、行健、致远”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逐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地方性专科高等院校。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学校位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风景如画、素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内江。学校地处内江中心城区汉安大道东段、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距高铁站仅4公里,5分钟车程,40分钟可直达成都、重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62人,专兼职教师46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33人,“双师素质”教师232人,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内江市学科带头人”4人,“内江市拔尖人才”2人,“内江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2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总占地面积864亩,规划建筑面积26.7万㎡。固定资产总额8.3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8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12939元。拥有实训场地总面积13749.58平米,总投资近10亿元。现有校内实训室10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训基地126个。建有公共教学大楼、实训大楼、教学工厂、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完备的教育教学场地。学校教学体系完善。现有8个二级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现代农业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智慧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建造学院、文化艺术与旅游学院、通识教育与公共服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部:中专部。设有图书信息中心、实训中心、教学质量管理与督导办公室3个教辅部门。现有专业38个,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1+X”试点证书考核站点16个。学校育人成果丰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立德树人根本,坚持“双核并重、贯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600余项。2021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92项,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4位。2021年106人获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生,88人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位居全省高职高专第一名。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月平均待遇达到4000元以上。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47人,其中高职10324人,中职595人,技工128人。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骨干、优秀企业家和重要岗位领导。学校教学满意度、学生就业率、毕业生薪资水平、企业满意度、校友推荐度、社会认同度等主要育人指标均保持逐年稳步上升态势。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围绕内江市“5+5+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布局,坚持不懈推进“六方合作”,办学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是省“双高”建设培育学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省教育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单位、全省首批“党员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先后获得了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大学生思政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围绕“双高”培育建设目标,对标竞进、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优质高职院校。
  • 阿坝职业学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学校简介阿坝职业学院(原四川民族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四川藏区公办综合型高职学院,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学校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富集的阿坝州,坐落于中国古羌城—茂县,距成都157公里,国道213线、成兰铁路(成都—兰州)、茂北路(茂县—北川)、茂绵路(茂县—绵竹)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已融入成德绵“2小时”经济圈。校园环境优美,地势平坦宽敞,空气清新,文化气息浓厚,是广大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学校占地面积26.3万㎡,已建成校园面积13.4万㎡,校舍建筑面积10.2万㎡,校外实训基地1000余亩。建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和实训大楼,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开阔标准的运动场,藏书15万余册的图书馆。学校设6系3部,即农牧系、教育系、医学系、工程技术系、艺体系、经济与管理系、基础课教学部、继续教育部和中职部,开设高职专业:生态农业技术、畜牧兽医(高原畜牧业方向、藏兽医方向)、民族表演艺术(藏羌歌舞方向)、民族传统技艺(唐卡绘画方向)、旅游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小学教育、护理、软件技术、休闲体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学前教育、导游等14个专业,开设中职专业:幼儿保育。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用一体的发展方向,按照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
  • 学校简介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这里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涌现出了孔子之师苌弘、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等杰出英才,素有“川中枢纽、成渝之心”“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美誉,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2000年升本建院。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践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属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优、学科门类齐、综合实力强,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普通本专科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本科院校。学校在“软科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48名,居省属同类院校首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园”等荣誉称号。办学资源富集,学科门类齐全。学校现占地3115亩(含新校区已过户土地),有校舍88万平方米(含新校区已建成但未交付使用),馆藏纸质图书202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55个),其中师范专业1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研究生19000余人。聚焦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3+2+3”学科建设,小学教育、水产养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工程8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扎实推进振兴本科教育,深入实施“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先后获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2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7个;省级教改项目63项;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建设项目4个;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应用示范课、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36门,省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等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500余项,两次跻身“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300强,在高教学会发布的“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47名。学校坚持培养“三心三能三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人数连续5年列四川非硕士学位授予高校第1位。坚持引培并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441人,其中专任教师1132人,正、副高级职称445人;硕、博士889人,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23人;内江市首批“三百计划”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18人,内江市创新人才团队1个;聘请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专家学者20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坚持协同创新,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现建有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峨眉武术”传承基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数据恢复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拥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近五年来,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60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3000余篇(件);出版专(编、译)著20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服务地方有力,政产学研用全面深化。近五年,学校先后与隆昌市人民政府、遂宁市教育局、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150余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有实训实习基地479个;与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共建地理信息测绘、北斗定位智慧医疗、矿产与工程地质3个博士工作站;建有BIM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工程、页岩气开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实验室等5个内江市工程实验室;10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学校多名教师进入内江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库、担任企业专门科技顾问,有力促进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工程。学校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先后与20余个国(境)外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访、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等系列项目40余个,其中,在泰国、韩国、美国等8个国家构建了国际化学生实践、就业平台。重视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专设“学生国(境)外研修奖学金”,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遴选1%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研修。沱江黉门,弦歌铿锵。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速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奋力建设新时代师范大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四川工商学院成都市郫都区
    学校简介四川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始建于2001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4 年设置为独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5年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建有成都和眉山 2 个校区,分别坐落在成都市郫都区和眉山市东坡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明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守“三心三实”的办学初心,践行“崇工重商、理实兼优”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根植地方、应用为径、开放融合、学以致用”的办学思路,确立“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立足地方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2076.1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1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196元;各类实验实训室239个;馆藏纸质图书231.83万册,图书馆内建有“三苏”文化馆;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83个。网络基础设施完备,校园网覆盖全校。师资队伍 学校在编教职工1170人。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33.61%;硕士、博士学位占比69.43%。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等30余人;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科研团队3个。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1个,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6大学科门类。近三年建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7个;10余次在全国全省专业建设会上作经验交流,30余所兄弟院校来校考察学习;学校承担省(市)级教学科研项目450余项,获得各类教学科研经费600余万,获得省市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4项。转型改革 学校于2016年被列为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实施转型发展“一二三行动计划”,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机制保障”四大工程,实现办学思路“四个转向”。转型改革经验2次被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题报送省委省政府等四大班子,并转发至全省各地(市、州)和各高校学习推广,先后8次在全国全省作经验交流;典型案例10余次被媒体报道。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优秀单位和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建设“以文育人、德才兼修”“开放融合、服务地方”“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三大办学特色。立足“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建设以“三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工程,打造“三苏文化”校园。推行“四个融入”,实施“两个转化”,近三年完成服务地方项目50余个;搭建思政实践育人平台,在凉山州盐源县实施“四百科教帮扶工程”,推广作物新品种及新技术,获得直接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学校成为全省唯一一所连续3年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定点扶贫民办高校。践行“三联四融”创新创业模式,2016年起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8项、双创竞赛获奖111项、学科竞赛获奖60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获省级众创空间等荣誉。人才培养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重点面向“新工科”“新商科”,探索以“产教融合、实训贯通”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开放式办学,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了中兴通信学院等5个现代产业学院;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本科新生报到率均超过95%,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为96.28%,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95%以上。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6万余人。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践行“强化三大建设、凸显四大功能”的党建工作模式,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治校,健全基层党组织,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成效显著。图书馆党支部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通过验收,获“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个学生党支部荣获“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1个教师党支部荣获“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在全省作交流。民办高校“党建改革”获省级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支持建设项目。学校声誉 近三年,学校荣获“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改革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图书馆”“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杰出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在线2019年中学信赖的四川省十大本科高校。2019年“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省域科研综合竞争指数”位列四川省同类院校第一。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连续五年(2017-2021年)跻身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行列,其中2017年、2018年、2020年三年综合实力排行四川同类民办大学第一。面向未来,学校将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内涵建设、转型改革、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施策,认真整改,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全国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