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省招办解读高考志愿及其注意事项
2012-06-0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天健网消息(记者金东淑)省招考办普通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有关填报志愿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填报高考志愿前应了解的主要信息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充分利用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决策的过程,多方面了解和掌握信息是合理填报高考志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一般来说,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至少应了解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招生形势

  了解招生形势,有助于考生和家长从整体上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形势包括今年我省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政策调整、新的管理办法、全省各科类的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的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

  招生政策和规定

  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首先要了解我省今年的招生政策和有关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比如我省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先录取照顾政策、录取程序、各批次投档办法、高考体检(军校军检、公安现役院校军检、公安院校体检)指导意见等。

  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

  招生章程是高校对本校基本情况、招生政策、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所做的政策性介绍。内容包括高校的地理位置、学校建设、校区、历史沿革、院系和专业设置、学科特点、办学性质、师资水平、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规模、奖(贷、助)学金设置情况等。考生和家长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自己准备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充分了解报考院校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各高校的招生章程请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

  各批次分数线和院校调档线

  考生和家长要注意研究近年来我省各批次分数线和各院校在我省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等信息。因为我省实行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办法,所以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本中学、本地区的升学率,结合自己的估分成绩,预测自己在本学校、本地区和全省的大致位次。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考生和家长分析各高校的录取情况。

  相关科目的高考成绩

  所谓的相关科目,就是与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科目成绩优秀,有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反之,所报专业的录取机会就会减少。各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会对高考相应科目成绩做一定的要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收集、研究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院校及专业就业情况

  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搞清所报考的院校是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院校及专业将来毕业就业情况等。虽然目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但不同的院校和专业在就业范围、就业机会上是有差异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如果能了解院校和专业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可能更有助于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应考虑的因素

  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某类、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后,能否被较为满意的高校和专业录取,考生填报的志愿将起决定作用。因此,每个考生都必须十分重视志愿的填报。填报志愿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确定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志愿以及科学合理地安排它们的顺序,确实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但是,填报志愿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1.正确估分是填报志愿的基础。我省今年继续实行估分填报高考志愿的办法。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是考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正确的评估。考生在估分时一定要客观,要实事求是,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妄自菲薄。2.了解备选院校近年来招生录取的最低分数线以及近年来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人数、实际录取数、录取分数线等数据,作为自己填报志愿的一个参考。另外还要根据考生本人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的临场发挥情况,推断自己在本校、本地区考生中的位次,再结合往年该位置被录取的情况,来确定自己应该选择哪一类、哪一层次的院校。3.要详尽掌握《体检标准》,根据考生本人身体条件,确定有无限报的专业。这些都是每位考生和家长选择志愿的重要依据,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清形势,找准位置,确定目标,实事求是,不可好高骛远。

  考生填报志愿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升学、就业、学校和上学成本应该是考生和家长考虑最多的因素。

  升学因素

  重点考虑这一因素的考生,一般是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把其它因素放在其次,这一般是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确保升学的考生。因此在大学的专业选择面上存在一些局限,甚至很多人宁可报考“冷门”,也不愿冒不必要的风险。这种考虑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现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保证能够被录取的情况下,仍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能否通过学这个专业得到更大发展,选择面虽然少,但仍有选择。一方面,在有限的选择中,去选择更适合自己潜能发展的专业,无疑为自己今后的发展选择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虽然不能进入符合自我潜能发展的“最佳”专业,但如果进入相近专业,同样为今后“最佳”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就业因素

  近年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考虑就业是一部分很有把握被录取考生的想法,能否顺利就业,也是考生家长非常关心的。但如果过于看重就业因素,而忽视个人潜能的发展,也有可能得不偿失。原因有二:一是职业“特点”变换很快,难以把握。当你认为很“热”的时候,可能快到“冷”的时候了;二是即使找到了需求很大的专业,如果学得不开心或不够出色,或者说不适合这种职业,同样也容易被淘汰。因此,家长和考生们切莫被眼前某些专业“火热”的就业形势所误导,在充分考虑就业前景的同时,别忽视了自我潜能是否能在这个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

  学校因素

  非名牌大学、非一流大学不去,这是一部分“尖子”学生的普遍想法。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炫耀和光彩,而和自我潜能发展的专业相去甚远,可能获得的只是暂时的“面子”。在报考名牌大学、一流大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的选择。因为专业将可能终生与你为伴,而学校只与你相处短暂的时光。未来社会虽然需要通才,或复合型人才,但专业更是立足之本。选择了更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或职业,你的人生目标就会更明确。

  成本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一般要考虑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而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如果自己的潜能发展的确可以在这样的院校找到相应的专业,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和自己的潜能发展相背离,则需要慎重考虑。我国已经出台了“贷款助学”的政策,充分利用这个条件进入你的“最佳”专业,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社会实践。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需要把升学、就业、成本和潜能发展等几个因素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事实上,许多家长还有更多的因素要考虑,如考生身体状况、院校或专业竞争状况、地理位置、院校条件等,但无论如何,考生必须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学校底蕴深厚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北方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辽阳市,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学院自1949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为办学方针,围绕“让优秀成为习惯”的校园文化理念和“雷锋式职业人”培养工程,致力于建设特色型、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本领过硬、素质全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师资力量强大学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亿元,在校全日制学生近7000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多人,学生在学期间可考取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40余种。学院建有学生公寓7栋,教学楼6栋,教学实训楼1栋,行政楼1栋,综合实训基地1座,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综合体育馆1座,标准400米塑胶场地1块,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各1块。现有教职工603人,专任教师332人,其中副教授118人,教授3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2人,“双师型”教师232人。学院设有11个院系,建有36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信息工程、现代服务、艺术设计和师范教育等六大专业群。专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学院注重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加大实训设施投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前教育为国家级专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环境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服装加工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基地为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环境及化工类专业基地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办学模式多元学院采取“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全国百余家企业对接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2211”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必备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岗位工作。创建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六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努力做到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教学做一体化。拓宽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办学模式,形成了本科、专科、高职、培训、函授、自考、国际合作办学、职业技能鉴定等多元并举的崭新办学格局。
  • 学校简介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一所由省教育厅主管的以工科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与辽宁开放大学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2017年并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北陵、蒲河和榆林三个校区,共占地374,766.23平方米。其中蒲河校区坐落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新城裕农路70号,占地面积305,836.23平方米。北陵校区坐落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50号,占地面积17,095平方米。榆林校区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榆林大街53号,占地面积51,835平方米。学院建有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博览中心、综合实训楼、产教融合学训中心、实训工厂、文体馆和数字化图书馆。固定资产总值58,799.73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2.84万册。学院现有在校生9056人,教职工720人,其中专任教师364人,全国(辽宁省)高等学院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教职工2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教职工83人。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1个实习实训中心及辽宁省劳动经济学院(辽宁技师学院)。学院紧紧围绕辽沈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链,秉承“崇学尚用,德技双修”校训,树立差异化发展理念,建有智能制造技术、自动化应用技术、汽车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群,下设33个专业,其中:智能制造技术、自动化应用技术、汽车制造技术3个专业群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4个专业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2个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4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3个为新工科专业。学院现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4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徐宝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逐步形成了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相对应的人才供应链,以满足辽沈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努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与大中型装备制造类企业的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实训基地、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学习资源,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到100%。学院建有高水平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包括高端多轴加工、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精密测量、增材制造等多个现代化实训室,建成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2个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和数控技术、嵌入式技术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贫困生就业率100%。建校以来累计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及其服务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学院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教育有效对接,与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等十余家政府部门合作开展非学历培训,多次承办大型赛事,积极服务社会。近年来,学院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十项。在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为国家开放大学、辽宁省职教赛道摘得首枚金奖,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互联网+”大赛突出贡献奖。在省级决赛,我校获得金奖11项、银奖12项、铜奖29项、优秀奖31项,其中红旅赛道银奖1项、铜奖1项,产教赛道银奖1项,主赛道铜奖11项,实现了我校在红旅赛道、主赛道、产教赛道获奖“零”的突破。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全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领域一所知名品牌院校。现为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兴辽卓越院校”“智慧教育示范校”“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院”“国家发改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学院”、中央电教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先进集体”和“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 学校简介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康复技术、健康管理类技术技能人才的省属公办医药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是辽宁省医学科学院,创建于1978年。1984年成立辽宁省卫生职工医学院,1998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试点院校,2000年并入原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分立,成立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更名为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学院主校区坐落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毗邻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本溪校区位于沈本新城。校园总占地面积55.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86.42万元,馆藏纸质图书35.35万册。学院设有医学技术系、药学系、护理系、康复技术系、健康管理系、爱尔学院、医学基础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个院系部,30个专科层次的高职专业。现有在校生12135人,专任教师314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1.53%,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3.82%。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优秀教师3人,教学团队4支,专业带头人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1人。学院注重内涵建设,现有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5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同时获批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资助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0个,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央和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共4项,建有符合高职人才技能培养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及专项实训室。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联合建立了265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7%以上,学院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大幅提升,在国家、省市及行业学会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中,成绩再创新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得省市奖励。学院作为辽宁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大力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有限公司、香港嘉宏国际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北京速康智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医链互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大连春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鲲鹏义齿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型二级学院、实训基地、人才共育、订制培养等建设,与十余家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学院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辽宁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等平台,为社会培养培训各类专门人才万余人次,多次荣获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沈阳教科系统服务沈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将坚持“育素质、强技能、重合作、争一流”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笃学、尚能济世”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医药高职强校。
  •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市沙河口区
    学校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作为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70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5万余名合格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现代教师教育,着眼于学校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向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2人,专任教师118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200余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辽宁特聘教授15人次,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四个一批”人才5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1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6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6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16人。 学校校园现有两个校区(包括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设有21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60个在招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17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3门、一流课程1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4门、一流课程75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设奖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2项;获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6项;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14项,基础教育成果奖2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5项。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海洋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智库,1个市级智库,18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设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和宗教问题研究院。“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605项;出版专著371部;发表论文7749篇,其中被SCI收录923篇;获授权专利16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签订“四技”合同130项;咨政建议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9项。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大平台,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学生的二级学院,是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每年接收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次,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系统质量管理QC成果先进单位,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先后获评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工作、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依法治校工作、来华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文明单位。
  •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锦州市太和区
    学校简介一、学校沿革。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辽宁省第一所职业本科大学,位于锦州市滨海新区,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学校2003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转制为锦州商务职业学院,201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学院,201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本科高校,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二、学校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6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3.8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0.76%,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44人;“双师型”教师190人,占专业教师总数51.63%,企业一线兼职授课教师1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9.72%。三、办学基础条件。学校现已形成校园占地49万㎡,教学生活用房24.76㎡,教学设备值为6061万元,图书77.7万册,校内实训室15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9个,校园绿化面积40%,基本形成满足8000名在校生规模的花园式美丽校园。四、管理体系。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证监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学校机关下设行政、教学、学生等17个处室;下设四个教学部、六个二级学院。逐步推进“学校管理、院系办学、第三方评价”的管理机制。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政治建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质量立校、创新兴校、安全护校,创建名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建立执纪必严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治理效能。学校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机制,充分发挥师生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营造高质量教书育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五、学校类别、属性和特色。学校确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类型,坚持职业教育属性,明确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根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主题,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六、专业建设。学校坚持以新时代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围绕机电、建筑、信息、管理、现代服务等9个专业群的发展方向建专业。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有6个本科专业招生,即: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大数据会计、工程造价等六个专业,2021年教育部批准增加3个本科专业有:建筑工程、大数据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202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有15个专科专业招生。七、文化铸校。一是强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坚持公办民办都是党办的办学理念。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姓党、信马、爱国、为民”的政治立场,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二是举办者倡导的德恒教育理念和德恒育人目标,德恒教育理念:“听党指挥、自强不息、尊道崇德、以律治世。”德恒育人目标:“人心向党、精神向上、品德向善、事业向好。”三是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形成的校园文化共识有:校训:“自强不息、守正创新。”校风:“风清气正、勤奋务实、和谐创新。”教风:“爱生知生、诲人不倦、引领悟性。”学风:“勤学苦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政治理念:“听党指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工作理念:“勤敏用心、尽职担责,创新发展。”自律理念:“学以致用、严实作风、高尚人格。”团队精神:“团结一心、科学规划、锐意进取、创建卓越。”座右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八、办学规模。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我校办学规模为3000人,2010年省政府批准我校办学规模为5000人。202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办学规模为12000人。目前学校本专科在校生为7611人,其中本科生2726人,专科生4885人。预计到2025年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2000人。目前已有15届专科毕业生14147人。学生就业率连续13年在96%以上。九、学校获得的荣誉200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学籍管理先进学校”;2011年学校被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辽宁省优秀民办学校”;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辽宁省教育厅专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2014年学校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学校党委分别被中共辽宁省委和中共锦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在全省43所高职院校业绩考核排名中有2项名列前茅,其中内部治理得分排名第一、党建得分排名第六;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高校,被确定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