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十二项举措确保高考安全平稳顺利进行
2020-07-0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今年湖南共有高考考生53.6万人,比上年增加3.7万人,增长7.4%。其中应届生46.8万人,占考生总数的87.31%,往届生6.8万人,占12.69%;文科考生19.4万人,占36.19%,理科考生25.1万人,占46.83%,职高对口类考生9.1万人,占16.98%。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等提前录取的考生外,全省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近40.7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全省14个市(州)共设123个考区、272个考点、1.44万间考室,考试工作人员近5万人。省委、省政府坚持“保平安、保质量、保公平”和“零差错、零事故”的方针不动摇,全省各地狠抓疫情防控,突出考试安全,积极担当进取,努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突出抓好疫情防控。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关部署,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省教育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结合我省实际,联合出台了《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疫情防控实施方案》,针对试卷运送分发、考前准备、考务组织、评卷复核、招生录取等不同环节的特点,细化了疫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为切实保障考生生命健康,考试期间,各地卫健部门均派人入驻考点担任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

二是深入排查考试风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指示精神,按照考前、考中和考后三个阶段,对高考组考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风险分析和排查,制定了应对化解风险的具体措施。

三是精心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全面梳理考务工作细则,对有关考务规定进行再优化、再精简,制定了周密细致的高考组考工作方案、安全工作方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强化了听力考试安全和应急处置,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确保考生和考试安全。7月7日、8日两天,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主要领导将在省高考指挥中心坐镇指挥,省委宣传部、省国家保密局、省公安厅、省无委、省卫健委等部门将派出精干力量参与值班值守。

四是严格确保试卷安全保密。按照《湖南省国家教育考试试卷安全保密工作管理办法》(简称“60条”)的要求,严格执行试卷安全保密“一把手”负责制,严格执行试卷流转环节管理,严格执行试卷保密室相关管理规定。

五是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制定严密详细的应急预案,汇编各类突发情况的指导性案例,组织进行案例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对考点及涉考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和培训,确保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岗位职责清楚,处置方法和步骤正确,处置措施得当。

六是开展全覆盖式考务人员培训和专项培训。配齐配强考试考务人员,加强警示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集中开展专项培训,加强“新人”培训、保密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和防疫组考培训。

七是强化技术防范措施。全省高考全部安排在升级后或新建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考前对考点设备进行了全面排查、运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各项设备配置到位、运行良好。今年,我省对网上巡查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考试期间继续在省级平台实时监控全省各地所有考室的情况。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了更加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

八是着力优化考试环境。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考试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共同抓好考试环境治理。大力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做好舆情应对和维稳工作,全力为考试安全保驾护航。

九是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成立了全省高考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教育厅厅长为副组长,省教育厅分管领导、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各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各市(州)、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一旦发生责任事故,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十是加大巡考督考力度。6月23日至7月1 日,省教育考试院会同公安、保密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对全省各市(州)考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在7月5日至7月8日期间,省教育厅与公安、保密、卫健等部门将派出由厅级领导带队的巡考组分赴14个市(州),对各地各考点考试组织实施情况进行巡考督查;派出省级督考员到一些考区、考点进行定点督考,并组织若干个工作组随机进行“暗访”。高考期间还将组织中央和省内主要媒体记者分组随机进入考点进行监督。

十一是扎实开展考风考纪建设。通过宣传《刑法》《教育法》《两高司法解释》、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发放警示教育宣传资料等方式,把诚信考试教育融入考生报名、考试全过程,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舞弊可耻”的良好氛围。加强高考期间各本科高校在校生管理,严格请假制度,逐一确认离校学生去向,严防在校大学生充当替考“枪手”。严格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在此要特别拜托媒体朋友们继续帮忙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引导考生诚信参考。

十二是全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在高考工作的各个阶段,通过电话、网络、媒体、声讯平台、官方微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高考的相关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禁宣传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严禁张贴与高考相关的雷人标语、横幅,重点规范信息发布和管理,从源头上防止炒作。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志愿填报指导、信访查询等服务工作。切实保障考生交通安全,搞好考点周边道路交通疏导和维护,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考生平安出行、顺利参考。切实保障考点食品卫生安全,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坚持以考生为本,精心做好咨询点、医疗室、休息场所、标识指示、饮水、降温、防暑等服务,进一步做好残障等特殊考生的考试服务,营造安全、温馨的考试环境。继续向社会公布违规举报热线电话(省教育厅举报电话为0731-84720554、84714915.省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为0731-88090301)和咨询电话(0731-88090456),及时处理考生和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尽力满足考生和家长的合理诉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解决在当地。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学院◆湖南省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学校“众创梦工场”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湖南省教学管理强校、学生管理强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湖南省唯一高职院校)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75年,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背靠会龙山,面向秀峰湖,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沙市星沙设湖南湘绣产业科技教育园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长沙基地。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益阳市七•二一工艺美术大学和成立于1981年的湖南省服装技工学校。益阳市七•二一工艺美术大学先后更名为“湖南省益阳工艺美术大学”和“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湖南省服装技工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省服装工业学校”和“湖南省工艺美术设计学校”。1999年,学校开始举办三年高职教育。200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校设有八院一部,构建了刺绣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5大专业群,包含3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学校秉承“致用致美”的校训精神,贯彻“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人本发展”的办学思路,坚守“德育为魂、能力为本、精艺为径、致用致美”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湖湘特色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为国家特别是湖南文化创意和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优秀湖湘文化的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以来,学校学生在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281项,其中国际级奖励4项,国家级166项、省级111项,在校生参加2019全球技能挑战赛时装技术项目赛项夺得金牌,学生创业团队入围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斩获铜奖。2018年,非遗专业毕业生中7人获得湖南省“湘绣优秀工匠”“湘瓷优秀工匠”称号,5人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建校45年来,学校培养了4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毕业生中现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2人,全国知名艺术设计师200余人,校友自创资产过1000万的企业达1200家,涌现出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设计总监黄建成、上海世博会副总工程师吴国欣、广州亚运会服装设计总监金惠等一大批行业精英。学校现有教师500余人,拥有教学名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高级职称教师205人,建成了国内高职院校首个大师工作室群,聘请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刘爱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黄永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实行教授、大师同堂授课教学模式。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4项,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成功立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近五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2018年,学校牵头发起成立“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湖南开放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019年,湖南传统工艺研究院在我校成立,对于加强传统工艺的研究与建设,不断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校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新湘绣、新湘瓷等文创产品680件,改进工艺51项,产生效益4.68亿元,研发的湖湘工艺美术品、非遗作品先后在美国、智利、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家展出,向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输出标准12项。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品牌凸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拥有单独招生资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单位、湖南省卓越和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曾任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前身“湖南私立修业学堂”始建于1903年。民主革命先驱黄兴、教育家徐特立、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学院早期教师的杰出代表,培养了革命先烈毛泽覃、国家领导人王首道、“国歌之父”田汉等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才。   学院占地面积2470亩,分两区一场一基地,即东湖校区、马坡岭校区、产学研示范场和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有图书馆2座,带400米标准跑道的足球运动场2个,建筑面积8500平米的大型体育馆1个,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场地30多个,各类实验实训场所117个,教学和生活服务设备设施完备。现有教职工1000人,其中正高37名、副高199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6名、国内访问学者20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9名,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9项,省科技进步奖7项,全国农业丰收奖2项,专利98项。  学院设植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科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八院两部,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开设农林、制造、车辆、财经、商贸、食品、人文、电子信息八大类共41个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精品专业4个、教改试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训(教师培训)基地5个,省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   学院与隆平高科、新五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建有长沙都市花乡、动物医院、百通机电公司、机电驾校、机动车检测中心、生物产品检测中心、现代农机产品展示推广中心等7个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400多个院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兽医院、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食品研究所、藤本植物研究所等技术服务平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拥有“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培训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湖南省退役士兵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基地”、“芙蓉区大学生创业辅导培训基地”等培训平台,是解放军直招士官定点院校,“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业教育集团”和“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组建和理事长单位。  学院坚持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农业,走产学研深度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道路。近几年,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十佳优秀农民创业培训基地”、“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获全国一等奖十多项,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对学院的改革发展均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遵循“为时养器,器为时用”办学宗旨,励练“务本崇实,修德精业”校训,办学特色和示范作用日益凸现。当前,正在努力建设一流职院,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建立一流机制,争创一流业绩,朝着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稳步迈进!
  • 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市岳塘区
    学校简介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是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单位。湖南工程学院于2000年6月由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51年,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合并组建而成。1958年至1963年,湘潭机电高专的前身“湘潭电机学院”曾开办过5年本科教育。学校2000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形成了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副主任单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有主校区和南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30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文明高等学校”“文明校园”。学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机电、纺织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涵盖工、管、文、理、经、艺六个学科门类。现设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2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3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7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建有3个现代产业学院。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工程,现有教职工1284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人,高级职称教师3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5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教育厅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级教学名师、省部级优秀教师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4人,“湖湘高层次人才”、省“百人计划”、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4个;省级校地合作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5项、横向科研项目1007项,科研经费总额4.9亿元,获科研成果奖励32项(其中省部级16项),授权专利56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43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546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已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3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了2个本科专业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2019年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学校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历经70年工程教育积淀、21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1年“卓越计划”的深度实施、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18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秉承“团结、严谨、诚信、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全校师生员工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大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传承地质文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秉承“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校训,根植自然资源行业,对接自然资源主业、土木工程产业,明确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两个统一’”的建设发展思路,正着力推进自然资源专业集群、工程建设专业集群、现代服务专业集群等三大专业集群布局发展,努力构建“一龙头三重点四支撑五发展”的自然资源特色专业体系,奋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的“两基地一中心一智库”,全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自然资源鲜明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院。在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已建设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和“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占地面积600余亩,总资产5.73亿元,全日制在校生10000多人,教职工700多人,其中“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为86%,高级职称200余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名,省级骨干教师8名。学校设有测绘地理学院、自然资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建设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工程设计学院、现代经贸学院、生态文旅学院、基础课部、思政课部、机械研制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十院两部一中心”,设置了32个专业。目前,学校拥有工程勘测1个省级一流专业群,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工程造价2个央财重点支持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2个省级特色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3个省级精品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优良,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8个,校内实训室116个,其中,学校5个专业实训区被国家、湖南省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湖南省工程造价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工程测量技术实训基地”、“湖南省建筑工程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湖南省环境地质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技术技能型工程人才。学校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与专业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院与吉首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等签订了专升本协议,毕业生可升入相应本科院校就读。学校连续六届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评估中获得优秀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2018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立项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 吉首大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学校简介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先后成为国家民委与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一本批次录取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教学学院22个,一级学科41个,本科专业78个,覆盖了12大学科门类。有省重点学科5个(其中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17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省级一流课程48门。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共30余个。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干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芙蓉学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共5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学校现有各类在籍学生3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共2万人。学校构建了“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砺炼、自我塑造”为体系的“立人教育”体系,学生动手能力强、社会实践活动多,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比赛、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大学生少数民族艺术团多次赴美国、香港等地演出,影响广泛。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和“西部计划项目优秀高校”称号。办学60余年来,共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毕业生30万余名。学校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了一大批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学术研究形成了自身特色。社会科学研究以民族传统体育、民族生态文化、民族历史、区域经济为重点,差异哲学、民族学、人类学、民族艺术、沈从文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自然科学研究以武陵山片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重点,提出了“三带”理论,研发了“米良一号”猕猴桃品种,在以杜仲、猕猴桃、大鲵为代表的农、水产品,以及矿产品、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学校打造的由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沈从文纪念馆等六大文化场馆组成的“湘西民族文化博览园”,获批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学校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与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实施了教师出国(境)研修、学生出国(境)交流及交换学习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曾庆红、尉健行、贾庆林、刘云山等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肯定“吉首大学具有特殊价值”,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看到了吉首大学,就看到了武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进入新时代,吉首大学正在抢抓机遇,提升内涵,努力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