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高考阅卷11日开始 在山大山师济大进行
2011-06-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9日高考结束后,省招考院组织的各科试题阅卷工作随即展开。6月10日,本报特派记者赶赴济南,对高考阅卷点进行了现场探访。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山东高考阅卷工作选定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大学三所高校内进行,并定于6月11日正式开始。据了解,高考试卷评阅工作预计持续一周左右,而参与阅卷的人员主要是山东几所高校的一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此外还有一部分高中教师。如果家长对高考阅卷有啥疑问,可以给本报发送电子邮件,记者将帮您打听。

  高考阅卷选定三所高校

  6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看到,学校图书馆楼上已经挂上了“山东大学高考评卷点”的横幅,旁边还挂有两个横幅,分别写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认真细致严格标准”。

  据一名参与阅卷的老师介绍,今年数学和理综的阅卷工作将在山大中心校区进行,具体地点是在图书馆三楼的计算机中心。随后,记者来到三楼看到,这里已是大门紧闭,而楼上和楼下仍正常开放,学生们均可自由出入。

  “从前天开始三楼就封闭了,已经提前进入了警戒状态。试卷运抵后,现在学校公安处、物业等安保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据该校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山东高考阅卷地点还是选定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大学这三所高校。其中,语文 、数学、理综试卷的批阅在山东大学进行,外语和文综安排在山东师范大学,而基本能力测试卷则在济南大学批阅。

  “阅卷老师阅完考卷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但由于考生数量逐年减少,也有可能会提前,具体时间现在还不好说。”据一名阅卷老师介绍,他们的阅卷工作结束后,成绩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汇总和其他程序,最终以原始成绩的形式对外发布。

  文综今天将进行试评

  据一名理综阅卷老师介绍,今年参与高考阅卷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几所高校抽调出来的研二和博二的在校研究生,例如,生物系的研究生参与批阅理综生物类题目 ,而数学阅卷工作则主要由数学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担任。此外,参与高考阅卷的还有部分高中老师。“理综阅卷老师明天报到,下午进行培训。”这名阅卷老师介绍说。

  “今年英语和文综阅卷设在山东师范大学,今天上午文综的阅卷老师已经到现场报到了,下午开了动员大会和分组大会,并公布了标准答案和具体的评分细则,给分和扣分都有标准。”一名参加文综阅卷的老师介绍说,11日上午,他们将开始对文综试题进行高考阅卷试评,这也是高考阅卷的第一步。

  据介绍,所谓试评,就是从全省考卷中抽出有代表性的试卷,分为优秀 、中等和较差几个类型,然后由专家根据答案对这几个类型分别进行打分,阅卷老师以这几个类型的打分为参照,以便给出一个更加准确、客观的分数。

  ■答疑

  家长有疑问本报来解答

  据悉,今年省招考院将在 6月25日前公布高考成绩,具体时间由省招考院通知。届时,考生可通过两种方式查询,一是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网址为http://www.sdzk.gov.cn或http://www.sdzs.gov.cn,此外还可通过168声讯台查询。

  为了解答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阅卷问题,本报将开通阅卷问题解答邮箱,如果您有关于阅卷方面的问题想咨询,可以将问题发送至邮箱,本报记者将带着这些问题采访阅卷老师,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邮箱为 chenmeijie1016@163.com。文/图 特派记者 陈美洁(本报济南6月10日电)

热门院校

  • 滨州医学院烟台市莱山区
    学校简介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241人,其中本专科生15306人、硕士研究生1525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留学生410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秉承“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弘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风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独立办学4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5.6万名各类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涌现出如美国科学院院士孟祥金等一批学术大家、行业翘楚以及救死扶伤的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13年,在山东省高校中率先以“6年完全认证”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于2020年获批认证期延长至10年;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为国家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3”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万名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特殊教育 1985年,学校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招收视障学生,2018年招收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30多年来,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为社会培养了1300余名残疾人医学人才,为促进国家进步文明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为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基地、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专业 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生物制药等3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临床医学致力于“卓越医生”培养和新医科建设,开办“院士新医科实验班”,目前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批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药学学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积极服务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技术创新中心(筹)2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厅局级科研平台22个,直属附属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9门、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科学研究 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0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5项;出版著作114部、教材558部;发表完全知识产权SCI、CSSCI、卓越期刊等收录论文250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刊物发表合作文章10篇;获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参与开发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肿瘤新药—爱地希注射剂。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3项。主办《中国医院统计》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6730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252人;教授(含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6人,副教授(含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82人;博士58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引才工程专家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8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0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泰山医学家)和青年重点科技人才3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优秀教师(研究生指导教师)1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条件设施 现有烟台、滨州两个校区,占地1718.17亩,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7.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亿元;图书馆藏书144.2万册;有直属附属三甲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8所。滨州附属医院是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5.6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开放床位2802张。烟台附属医院是烟威地区首家省属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亿元,开放床位1690张。附属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筑面积30.3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16张。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编制口腔综合治疗椅位260台,为国家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滨州市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设置床位550张,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交流合作 先后与美国田纳西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柏林健康与运动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医科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日本学校法人育英馆等40余所高校和医疗机构,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荣昌制药、美宝集团、愉悦家纺等大型医药集团,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资源共享、高层次人员交流、联合培养人才、学术科研攻关、海外引智引才、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果。
  • 学校简介·人文、科技、梦幻、经典·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打造比肩国际的世界百年名校山东省招生代码:14709 学院性质:全日制统招航空类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三年制: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五年制:参加中考的山东省应届初中毕业生(含中职三年、高职两年)单独招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必须参加山东省普通高考报名并取得考生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参加山东省普通高考报名或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报名并取得考生号。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泛美教育集团在中国北方成立的首所航空类高职学院,是青岛莱西航空产业新城的核心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9亿元,规划总占地2045亩。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学院以“人文、科技、梦幻、经典”为核心规划理念,以英伦风格建筑为特色,校园内拥有超大的生态农场以及观赏景观,农场已经被评为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学院整体建成后将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打造比肩国际的世界百年名校。学院实训中心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建立了飞行类、维修类、乘务类、地面安全与保障类22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包括B737-800飞机模拟舱(静态)、A320飞机模拟舱(静态)、机场安检设备、舱门模拟器、厨房设备训练、钳工与钣金、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实训设施设备,功能完善,可满足各专业实习实训需求。学院目前开设的专业有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民航运输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通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航务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专业。以适应随着高科技发展民航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学院高薪聘请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民航行业专家、航空院校专家教授、学术技术带头人,组建了包括飞行、空乘、空保、飞机维修、民航安检等专家团队,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院隶属于四川泛美教育集团,与国内外数百家民航及非民航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几十家单位建立的定向人才培养基地。集团就业中心为毕业生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际国内航空公司和民航机场以及世界500强企业,涵盖飞行、乘务、空保、无人机驾驶、飞机维修、安检、航空物流、贵宾服务、值机等各类民航岗位以及高端服务、行政管理等岗位。学院坚持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秉承“以人为本,突破文本主义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跨岗作业能力,培养现代绅士与淑女”的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实行标准化军事化管理。实行“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同质、融合发展”的校企融合新模式,把培养符合航空服务类企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满足航空服务产业日益增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倾力打造质量优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航品牌职业院校,为青岛建设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和区域经济升级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力求实现毕业生就业与民航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把学校打造成有影响的高素质航空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我国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 学校简介山东警察学院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前身为山东省警官学校,创建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创建的第一所警察学校。70多年来,学校三迁校址,十易校名,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开始招收青年学生,举办中专教育,1983年学校改建为山东公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山东警察学院,被誉为山东公安民警的摇篮。2016年以来,学院先后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集体”,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二等功2次,被山东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2次。山东警察学院为全日制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实行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公安厅共管,以省公安厅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职能是招收培养全日制公安类本科学生,为公安机关输送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公安专业人才;承担全国、全省公安机关领导骨干培训及民警专业培训和国外高级警务人员培训任务;承担公安专业理论及技术研究任务,为全省公安机关教学科研基地,公安部确定的全国县市公安局长培训基地,公安部、商务部确定的国家援外培训基地。2020年,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公安学被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学院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7个本科专业,其中,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法学、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11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开始与山东建筑大学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近三年来,学院先后举办全国县市公安局首任局长政委培训班、公安部各警种业务培训班、公安部东西合作素质强警培训班、全省派出所所长培训班等各级各类培训班103期,培训人员近12000人次。学院现有明水和文化东路两个校区,分别为济南市章丘区章莱路2555号、历下区文化东路54号。法定住所地为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54号。明水校区主要承担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任务,文化东路校区主要承担国内民警培训和援外培训任务,两校区占地1730.93亩,校舍总面积24.15万平方米。建有42个专业实验室、2个警务实战训练馆、2个射击馆和1个泅渡馆。另外,在全省建有53个教学实习基地和18个教学科研基地。校园局域网分别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公安信息网”互联互通。图书馆藏书80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38.28万元,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11991.7平方米。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学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能够适应公安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需要的师资和管理队伍。现有教职工58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3.4%,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2.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公安部部级津贴获得者1人,入选公安部、省公安厅专家人才库29人次,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7人,省部级教学名师8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4931人。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3. 41%。学院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服务公安一线。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61项,其中,某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被列为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学术论文192篇,出版学术著作23部;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4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6项。《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度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8年度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连续5届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多次组团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南非、古巴等国家警察机关和警察院校,接待多国警察机关和警察院校的访问。与香港、澳门、台湾警方和省内外公安实战部门、警察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关系。积极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访学,举办“国际警务学术讲座”“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2006年开展外警培训工作以来,共承办147期国外警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六大洲97个国家和非盟反恐中心等国际组织的3008名中高级警察官员,派出教官团到约旦、埃塞俄比业等国家举办“特殊安全技能培训班”等援教活动。院领导曾率公安部外警培训项目管理者代表团访问英国,并多次参加公安部和俄罗斯联邦内务部干部培训联合工作组会议等活动。长期以来,学院秉持办学初心,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公安专业人才,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平安山东、和谐山东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潍坊市潍城区
    学校简介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为主。2001年,学院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教育部“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组织认定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目前,学院拥有浮烟山、滨海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0490余人,开设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机电工程、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生物与化学、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商务外语、艺术传媒设计等11个专业群57个专业,其中有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2”专本贯通培养4个。学院是山东省智能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省工业设计中心、省行业技术中心、中非国际人才培训机构、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省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 人才强校 特色兴校 依法治校”发展战略,创新实施“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强化内涵建设,打造职教品牌,凝聚了“产学研一体,职场化育人,国际化办学,现代化治理”的办学特色。坚持产学研一体办学。学院建设有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携手西门子公司合作共建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携手一汽-大众、潍柴集团、烟台万华、歌尔集团、北汽福田、联想集团等500余家龙头骨干企业构建起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工作平台。学院与一汽-大众、浪潮集团、中安联合集团、歌尔集团、鲁泰集团共建二级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办学模式,建有山东省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校企合作项目与技术服务项目300余项,争取经费5800余万元,承担国家级项目 2项,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软科学、省人文社科、省社科规划、山东省高端智库项目等省级项目35项,承市厅级科研立项项目249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95项。学院成为潍坊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中心,拥有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金蓝领”等17项培训基地品牌,每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服务3万余人次。创新职场化育人模式。学院创新实施了职场化育人模式,动态确定每级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开展职场化教学,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拥有3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89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2014年学院启动“互联网+”背景下的行动导向课程改革,开展现代职教课程改革,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教”与“学”,目前学院有813门课程实现了改革。学院信息化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案例,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方位做好硬件设施和服务软环境建设,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近三年,我院学生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5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5项;“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山东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被授予“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院荣获“2019年度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强化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品德培养。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潍坊市在学院设立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40名志愿者服务第38届国际风筝会,130人参加2021年中国足球协会U21联赛、全国大学生男子足球高水平乙级联赛等志愿服务活动,818名师生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志愿服务活动,2008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大典、上海世博会、全运会等国家大型活动上都有山科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学院耀眼的品牌与名片,2020年学院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学院团委荣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树立“健康第一,强体铸魂”体育育人理念,创建课堂教学与全民健身、专项技能、竞技比赛、体质测试相融合育人体系,实施“两课堂三结合”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良好体育健身习惯,取得显著成效。男子篮球获全国赛事分区赛冠军1次,山东省比赛高职组冠军11次,蝉联CUBA山东赛区高职组“八连冠”;女子篮球获全国赛事亚军2次,分区赛冠军1次,省级冠军6次;男子排球获省级冠军3次;男子足球获全国大学生男子足球联赛总决赛季军、省级冠军6次,亚军2次;男子乒乓球获省赛男团亚军2次,季军1次;田径获得省级比赛19金24银9铜;跆拳道获国家级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34金13银14铜;武术获省大运会1金3银7铜、健身气功获省级一等奖4项;健美操队获省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学生舞狮队、武术队应邀赴德国参加“中国民俗文化节”巡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近年来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有东非(乌干达)国际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BSC教学工作站、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歌尔越南培训中心,走在了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至今已与德国、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的132所院校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等院校开展6个中外(鲁台)合作办学项目。创新开展长、短期“语言+专业”、“语言+技能”来华留学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懂语言精技能外国留学生。截至目前学院共接收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35个国家的长短期来华留学生2500余名,80%以上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2017年、2019年学院先后两次荣登“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2018年-2020年学院连续三次获得“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荣誉称号。学院是全国高职五所之一、山东高职唯一的国家海外考试中心,设有托福、GRE、韩语TOPIK、日语JLPT、英国剑桥BEC、国际IT等多个海外考点,为学生、社会人员参加海外考试提供服务。undefined致力推进现代化治理。学院将管理体制现代化改革作为学校全面系统改革的突破口,科学研究制定重大决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理念,初步形成了覆盖人权、事权、财权、质量标准、工作流程的全方位、制度化、系统化现代学院管理体制。改革释放出强大能量,为推动学院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实力与品牌铸就了今天的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山科品牌效应形成。深入挖掘“厚德博学 笃志拓新”校训内涵,凝聚形成“和衷共济,艰苦创业;务实奋进,执着创新”山科精神,培养”学赛用互动 用赛学提高”学风,学院师生在职业院校技术大赛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4项,仅在2018年,学院师生就获得国家技能大赛5个一等奖,位列全省第一,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年在98%以上,30%就业于大企业,一汽-大众、潍柴集团、烟台万华、歌尔集团、鲁泰纺织等龙头企业连年预订毕业生,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文明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普通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奋进新时代,瞄准新目标,展现新作为。进入新时代,学院将发挥国家示范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高质量推动学院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肩负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推动学院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优先发展,为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 临沂大学临沂市
    学校简介临沂大学是一所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山东省特色名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学校前身是1941年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支持建设的抗大式学校,后多次迁徙合并,校名几度更迭,历经滨海建国学院、临沂第一师范、临沂教师进修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专、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成立临沂大学医学院。建校80年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培育临大特质,为党和国家培养了3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熔铸形成了浓厚红色基因和鲜明办学特色,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学校是沂蒙革命老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占地约6000亩,在沂水、费县设分校区,校舍面积114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8.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6亿元,为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节水型高校,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021年,学校综合实力居中国大学排行榜253位,居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排名1863位。设有24个学院、5个校级研究机构、5个教辅机构和5个直属机构。在招79个本科专业,涵盖11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2个工程类专业和2个师范专业通过认证。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思政课“金课”2门。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25项、高校思政教改项目4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获得省级以上讲课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7项;获得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5项;获得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优秀成果奖1项。获评省级优秀教材1部。获批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设有4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化学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有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柳琴戏)传承基地。在沂蒙文化、教师教育、肿瘤诊疗、智慧物流、资源环境与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古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在《Nature》《Science》发表中生代恐龙演化和鸟类起源研究论文5篇,“自然指数”曾两度跃居全国高校前十。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30800余人、国际生120余人。现有教职工2694人,其中专任教师20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750余人。现有省部级以上人才54人次,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青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2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计划7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第五批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辽宁省首届十百千高端引进人才入选1人,天山学者1人,楚天学者1人。有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3人。有博士生导师54人、硕士生导师243人。获批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现有省部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组建团队30个,建有山东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批教学名师工作室和山东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牢固树立校地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融入临沂、依靠临沂、服务临沂、贡献临沂,打造了“水乳交融、共生共荣”的校地关系。对接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临沂市主导产业,集中打造12个应用型专业(群),获批5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与市委市政府联合推进城校融合发展,参与临沂市“才聚沂蒙”行动,校地联合成立山东商贸物流研究院、山东沂蒙文化研究院等10余个应用型协同性研究院所,校地联合成立全省高校首个实体建制的乡村振兴学院。成立校院两级理事会,理事单位达到1500余家。强化开放办学,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是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中俄(山东)国际教育合作联盟会员单位。在几内亚与科纳克里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彰显革命老区大学办学优势,获批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承办全国高校党建组织员、山东省“第一书记”和全省大学生选调生等培训工作,发起成立“三山一坡”高校联盟,“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进行了重头报道。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明义、锐思、弘毅、致远”的校训和“实”的校风,按照“一二三五六”的总体思路,即树立“一个奋斗目标”,遵循“两高两有”工作方针,实施“三大办学战略”,采取“五大行动”和推进“五大工程”,坚持“六大原则”和实现“六个转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朝着建设“区域一流、省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学校代码:10452学校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双岭路中段邮政编码:276000学校网址:http://www.lyu.edu.cn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