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关于做好2023年招收定向培养军士工作的通知
2023-06-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南昌警备区、各军分区,各设区市教育局,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军委政治工作部、国防动员部《关于做好2023年招收定向培养军士工作的通知》(军政〔2023〕357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2023年定向培养军士招收工作明确如下:

一、报考条件

报考定向培养军士的考生,应当参加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200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志愿至少服现役满5年,其政治和身体条件按照征集义务兵的规定执行。

二、招生计划

我省共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招收定向培养军士1739人,其中女军士11人(招生计划见附件1)。在我省招生的高校有30所,包括: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昌职业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三、招生宣传

招收院校通过印发简章、发布信息、开展咨询等形式,向考生及家长、教师宣传报考的条件、程序、专业、数量、培养目标、待遇、未来工作方向等相关信息;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以下简称征兵办)积极配合招生考试机构开展宣传;各级招考办和中学教育引导广大考生树立献身国防的远大志向,积极鼓励考生报考定向培养军士。

四、招生组织

定向培养军士招生,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执行专科提前批录取政策。

(一)志愿填报。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于6月29日9时至7月2日17时,考生得知分数、排位后,在提前批高职(专科)直招军士平行志愿栏中填写相应高校“定向培养军士生”专业,期间允许考生修改一次志愿。

(二)确定对象。省教育考试院从报考定向培养高校相关专业的上线考生中,按照考生志愿和专科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照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参加体格检查的对象。参检对象确定后,名单由省征兵办下发各设区市,并于7月5日前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jxeea.cn)公布体格检查分数线。

(三)体格检查。由各设区市征兵办统一组织,7月13日前完成。体检前3-5天通知参检考生,并告知体检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等。体检按照义务兵征集标准执行,不搞单科淘汰,一次上站完成全部体检项目,体检表格统一采用《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体格检查前要认真组织风险评估,针对性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体检全程安全有序。体格检查费用由各设区市征兵办从年度征兵工作经费中支出。

(四)政治考核。体检合格考生参加政治考核,由考生报考地县级征兵办组织,统一使用《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见附件2),7月25日前完成。

(五)投档录取。7月28日前,省征兵办将体检、政考合格考生名单抄送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合格名单,在考生的电子信息中标注合格标志(特殊条件按规定标示),依据考生分数及所填报志愿,从高分至低分按照招生计划执行数1:1比例投档,招收高校按计划择优录取。当志愿上线的考生录取数量不足时,从参加体检和政考合格的、上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中补征志愿录取。8月10日前,省教育考试院将录取名单抄送省征兵办。9月底前,省征兵办将录取名单抄送招收部队,并将《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移交定向培养高校,进入学生档案。

五、联合培养

定向培养军士学制3年,毕业后取得大专学历。前2.5学年由定向培养高校负责培养;后0.5学年组织入伍实习,包括入伍训练和岗前培训,由招收部队负责。

(一)教学管理。高校应当单独组建定向培养军士对象教学班次(每班不超过50人),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基础体能训练和日常管理;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征兵办应当加强对定向培养高校的指导督促。

(二)淘汰。定向培养军士对象入学1个月内,定向培养高校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征兵办应当指导定向培养高校组织身体复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定向培养资格,由所在定向培养高校按照普通地方生调整至其他班次学习。定向培养军士对象在校学习期间,因身体原因不适宜服现役的,由定向培养高校按照普通地方生调整至其他班次学习;因个人原因未完成在校课程、考试不合格,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或者违法犯罪,以及拒绝入伍经教育无效的,取消其定向培养资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所在定向培养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予以处理。

(三)毕业。定向培养军士完成入伍训练的准予毕业,毕业时不返回定向培养高校,由招收部队通报定向培养高校直接为其办理毕业相关手续;未完成入伍训练,或者入伍实习期间因政治、身体等原因不适宜服现役的,经招收部队具有相应批准权限的政治工作部门批准,由定向培养高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注销其入伍手续,定向培养高校负责接回并按照普通地方生予以复学。

六、入伍办理

定向培养军士对象完成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由定向培养高校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征兵办会同招收部队结合上半年义务兵征集组织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符合服现役条件的,由定向培养高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办理入伍手续,入伍时间为毕业当年的3月1日。招收部队派出接兵人员,会同定向培养高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完成档案交接,将招收的军士统一接入部队。

定向培养军士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招收军士入伍批准书》、《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以及入伍之前建立的学生档案、党(团)员材料等。

七、任命和待遇

定向培养军士入伍实习结束后,由所在部队按照招收军士首次授予军士军衔(含警士,下同)级别有关规定,授予军士军衔,军衔时间自毕业当年的9月1日起算。定向培养军士批准入伍后至首次授予军衔期间,按照第一年度义务兵标准发放津贴、保障伙食,享受相应医疗、保险和抚恤等待遇;授予军士军衔后,自军衔起算之日起执行军士工资及相关待遇标准。

附件:

1.江西省2023年定向培养军士招生计划

2.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式样)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军区动员局

2023年6月15日

附件1

江西省2023年定向培养军士招生计划

定向培养高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计划 理工 文史 备  注 招收单位
合    计 1739 1195 544 含女军士11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小    计 20 20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 5

武警部队
500201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5 5

武警部队
500203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10 10

武警部队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90 50 40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30 20 10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00306 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 10 5 5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00301 航海技术 20 10 10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10 5 5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500308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20 10 10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15 15


510102 物联网应用技术 10 10

空军
510302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5 5

空军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55 38 17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 14 6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10205 大数据技术 20 14 6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5 10 5
火箭军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40 25 15

420305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10 3 7 女军士2/文史 陆军
440602 给排水工程技术 15 7 8
火箭军
440402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5 5

火箭军
440301 建筑工程技术 10 10

火箭军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55 30 25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20 10 10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10 5 5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460303 智能控制技术 10 5 5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00301 航海技术 10 5 5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5 5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40 20 20

500203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10 5 5
武警部队
500301 航海技术 20 10 10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0 5 5
武警部队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30 21 9

4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10 7 3
火箭军
5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 7 3
火箭军
5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 7 3
战略支援部队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404 264 140

460601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44 30 14 机务兵 海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32 23 9 机务兵 海军
460611 导弹维修技术 38 26 12 机务兵 海军
500410 飞机电子设备维修 21 15 6 机务兵 海军
460601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40 28 12
空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1 7 4
空军
460611 导弹维修技术 15 10 5
空军
500410 飞机电子设备维修 130 75 55
空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8 13 5
火箭军
420810 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 55 37 18
火箭军
定向培养高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计划 理工 文史 备  注 招收单位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135 68 67

420703 应用气象技术 30 15 15
火箭军
420301 工程测量技术 50 25 25
火箭军
420303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55 28 27
火箭军
南昌工程学院 小    计 185 185


510103 应用电子技术 50 50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20 20

火箭军
460306 电气自动化技术 20 20

火箭军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20 20

武警部队
500203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30 30

武警部队
510204 数字媒体技术 20 20

武警部队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25 25

武警部队
东华理工大学 460306 电气自动化技术 70 70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小    计 15 10 5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15 10 5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滨州职业学院 小    计 10 5 5

520201 护理 10 5 5
战略支援部队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20 9 11

440301 建筑工程技术 5 2 3
战略支援部队
460306 电气自动化技术 5 2 3
战略支援部队
5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 5 5 女军士2/理工1文史1 战略支援部队
威海职业学院 小    计 35 35


5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5 5

火箭军
5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 10

武警部队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10 10

武警部队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10 10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50 30 20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0 6 4
陆军
500203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5 3 2
空军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 3 2
空军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5 9 6
火箭军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 3 2
火箭军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10 6 4
军委国防动员部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15 7 8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 2 3
空军
530802 现代物流管理 5 3 2
空军
500203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5 2 3
空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小    计 60 35 25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5 3 2 水面舰艇人员 陆军
500308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5 3 2 水面舰艇人员 陆军
500301 航海技术 5 3 2 水面舰艇人员 陆军
4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5 3 2
战略支援部队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5 3 2
战略支援部队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5 3 2
战略支援部队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5 3 2
战略支援部队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5 3 2
联勤保障部队
530802 现代物流管理 5 3 2
联勤保障部队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5 3 2
联勤保障部队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10 5 5
武警部队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35 20 15

500308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10 5 5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500303 轮机工程技术 25 15 10 水面舰艇人员 武警部队
定向培养高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计划 理工 文史 备  注 招收单位
武昌职业学院 小    计 85 50 35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10 6 4 女军士5/理工3文史2 陆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5 9 6
陆军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0 12 8 水面舰艇人员 海军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0 6 4
空军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5 3 2
空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5 3 2
火箭军
510209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5 3 2
火箭军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5 4 1 女军士2/理工2 火箭军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0 4 6
战略支援部队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小    计 5 4 1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 4 1
战略支援部队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55 30 25

4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5 5

陆军
510103 应用电子技术 5
5
陆军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10 5 5
陆军
460701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10 5 5
陆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5 5

陆军
460101 机械设计与制造 10 5 5
火箭军
510103 应用电子技术 5 5

火箭军
440301 建筑工程技术 5
5
火箭军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小    计 30 15 15

570303 运动训练 10 5 5
火箭军
570303 运动训练 20 10 10
武警部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55 37 18

500412 通用航空器维修 5 3 2
陆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0 7 3
陆军
500410 飞机电子设备维修 10 7 3
空军
460608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 5 3 2
空军
460611 导弹维修技术 10 7 3
火箭军
460607 飞行器维修技术 5 3 2
武警部队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0 7 3
武警部队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55 36 19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0 7 3
陆军
460601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10 6 4 机务兵 海军
460306 电气自动化技术 15 9 6
空军
460604 航空发动机装配调试技术 10 7 3
空军
500409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10 7 3
空军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30 25 5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5 3 2
火箭军
510103 应用电子技术 10 7 3
火箭军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10 10

战略支援部队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5 5

战略支援部队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15 15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5 5

陆军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10 10

武警部队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小    计 20 16 4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0 8 2
空军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10 8 2
武警部队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小    计 10 10


460306 电气自动化技术 10 10

陆军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是2002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一所旅游商贸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江西省商业学校(1964年创建)、江西省旅游学校(1987年成立)、江西省核工业技校(1964年成立)。学校是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职院校、中华全国供销总社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省部共建院校、全省首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院校、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国家AAA级景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等。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丁香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1068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120多万册、电子图书30多万册,各种数字资源6.5T。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7000多人,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学校拥有文、理、工、艺术、体育等多种学科,设有旅游、经济管理、会计金融、国际商务、机电与建筑工程、艺术传媒与计算机、体育等7个学院,开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金融管理、国际商务、商务英语、汽车维修、建筑工程、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社会体育等40多个专业。学校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应用技术本科班,并与英国南兰克郡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开办了中英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三个专业。学校紧跟社会与市场需求,面向现代旅游商贸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狠抓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15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近五年来,学校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1名,全国物流行业教学名师1名。我们的学生连续三届入围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营,荣获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96项,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5项、省级金奖10多项。自2002年组建以来,学校经历了规模发展求生存、改革创新促发展、内涵特色树品牌三个阶段之后,2017年开始,进入“优品牌、强特色、提质量”的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文化铸校”的创新发展之路,按照“改革提速、特色发展、内涵建设、校企合作、实干兴校”的20字方针,以特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规范化、精细化、市场化”的办学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实践实训和职教集团优势,加快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贯通融合,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切实增强市场办学适应能力,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构建“理念先进、管理精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为旅游强省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写好新时代旅商职业教育奋进之笔。
  • 上饶师范学院上饶市信州区
    学校简介上饶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上饶师专,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大学,文革期间停办。1977年复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11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594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7.88万平方米,折合在校生数16396人。教职工1251人,其中教授(正高级)职称81人,副教授(副高级)职称249人,博士269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7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3人,“江西省高校青年井冈学者”1人,井岗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江西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兼职博导3人,兼职硕导59人。 学校获批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2个国家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批体育教育、物理学、化学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54个省级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有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教学教辅机构。有朱子学研究所、方志敏精神与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书法教育研究所、南方油茶科学研究所等30多个科研机构和9个学术工作室。有省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各类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基地(中心)7个、与南京大学共建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此外,参与其他单位联合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较为完善,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截止2021年12月,有馆藏纸质图书164万册,电子图书18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总值1.92亿元。近5年来,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31项,出版专著80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42篇,获得专利授权245项,3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十余所高校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办学。 学校文化积淀深厚,践行“政治建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廉洁办校”办学治校理念,形成鲜明的师范性、地域性、多科性办学特色。确定了以成功申硕为中期目标,以创建全省一流高等师范教育和上饶师范大学为中远期目标,全面开启高质量大跨越发展新征程。
  • 学校简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培训职业教育教师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江西省管高校。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学科专业 学校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药学、体育学],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会计硕士)。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1个(化学),江西省十四五“双一流”立项建设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江西省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现有65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13个本科专业实现一本招生。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类、课程思政师范类等课程102项,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国家级或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76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5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2项。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人1738人;其中专任教师1456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2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2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6人。享受国家级、省市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大国·工匠、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金牌教授、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241人次。办学条件 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59.18亩,校舍建筑面积70.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994.09万元,纸质图书274.6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3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9个。其中,文科综合、基础化学、基础物理及金工实训中心等4个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旅游管理教学实训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才培养 共培养了13.3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校生规模2.8万余人,其中专科生831人、本科生26156人、研究生2118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研究生及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121项,2021年我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260位。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连续六年位于江西省前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度高涨,每年学生参与数都超过总学生数一半以上。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1金8银22铜,两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先进集体;在全省大赛中获17金27银24铜,连续6年获评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连年排名江西省高校前列。获评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科技厅“众创空间”。41个专业参加江西省第一轮(2015—2018)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的专业4个、第二的专业6个、第三的专业9个、第四的专业10个,排名前四的专业占到71%。科学研究 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发改委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00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35项;获批发明专利131项。学校编辑出版《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三种学术期刊。《职教论坛》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版、2020版)、2020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7版、2020版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入选中国社科院期刊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案例选编》,2021年获得江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荣誉,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刊物之一。《职教论坛》“继续教育”栏目2020年分别荣获“江西省2020年度期刊优秀栏目”,华东地区“优秀栏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为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栏目2018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地方文化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职教基地 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先后被江西省政府、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教师资格面试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截止2022年4月底,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117期,培训职教师资12532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也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和学术交流。积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与人文交流,2016年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每年开展“汉语桥”夏令营来华交流学习和在线人文交流活动。随着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孟加拉、摩洛哥、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加纳等国家的学生来我校留学,进修汉语、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个核心任务、两大趋势、三大建设、四大提升行动、五个更显色”的发展思路,即围绕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这一核心任务,把握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建设两大趋势,推进学科水平上台阶、教师教育出特色、资源配置更优化三大建设,实施交叉融合、创新培育、强化团队、探索引领四大提升行动,促进人才培养更显师范本色、科学研究更显应用特色、社会服务更显教育担当角色、文化传承创新更显红色基因底色、对外交流合作更显双向开放成色,开启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新征程,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再作新贡献。
  • 学校简介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2008年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办学历史: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办学特色: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新路子。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学校锚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标杆大学两个目标,努力建设“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朝着“百年名校”江财梦奋力迈进。  3.办学条件:赣江碧水,滕阁夕霞。有校江财,立于豫章。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不含独立学院共青校区)。占地面积共22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862万册(含电子图书189万册)。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共17个教学学院,国际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  设有《当代财经》杂志社、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财政大数据分析中心、生态文明研究院等7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等7个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等3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创新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财税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现代金融研究院等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  5.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2017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2018年通过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并获评“A级成员单位”;拥有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10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学校自2015年以来共有38个专业参加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23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7个专业排名第二,4个专业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专业数占参评专业数89.47%。  6.教学工作:2002年和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次均获“优秀”等次,2016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中获得高度评价。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1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1个,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拥有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学校于1994年(全国较早)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修双专业(学位)。2007年学校获得普通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7.科研工作:2009年至今,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11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21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10余项研究成果编入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并送中央领导决策参考,321篇研究成果、调研报告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4项,在国际一流刊物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近3150余篇,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60余项。学校现有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级重点智库1个。主办的《当代财经》入选新闻出版总署首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双月刊)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两刊均为CSSCI来源期刊。  学校依托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紧密联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江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建设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相关论文成果多次获得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智囊团”与“决策库”的作用。学校针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积极推进传统成人教育向现代继续教育转型,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学科优势,每年承办国家部委以及全国各地财务、财政、税收、金融、银行和保险系统等政府、企业以及各行业的培训业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8.师资队伍:师德巍巍,师艺煌煌。信敏廉毅,誉满西江。学校共有教职工2313人,专任教师1326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5人;具有博士学位855人;博士生导师159人;硕士生导师843人。国家级人才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人,国家级教指委委员12人,自科、社科基金会评专家7人;江西省“双千计划”16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员20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学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  9.招生就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长期以来投档线和录取平均分列江西高校前列。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生源质量”排名中学校列江西省第一名。全日制本科生2.1万人,各类研究生6千余人。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普通本科生升学率连年创新高,一批毕业生进入全球排名前20的著名高校深造,其中不乏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高校。学校获2016-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2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列第99位;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本科生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校列第138位。2016年江财众创空间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西省科技厅首批“江西众创”,2017年江财众创空间获批共青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19年学校获批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  10.国际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芬兰、丹麦、葡萄牙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先后加入国际交换生组织、国际商学院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太旅游协会、中泰高等教育联盟和北美案例协会等11个国际组织。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获批商务部国际商务硕士项目,2014年以来陆续获批国家留基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1998年获批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MBA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5年获批与瑞典达拉那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7年获批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2016年5月学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获批为全国托福考点、GRE考点、GMAT考点、ACCA考点、CIMA考点、FRM考点、HSK考点。学校2002年成立国际学院,开办本科教学试验班,设有会计学(国际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金融学(CFA方向)四个专业方向,长期聘任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知名高校的教师授课。学校还在相关学院开设了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IMA方向)、金融学(FRM方向)、国际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涉外专业,教学方式和资源与国际接轨,目前初步形成了“教学相长、中西合璧、外引内联、高位嫁接”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自1997年招收第一批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留学生,目前开设了各层次的全英文授课专业,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和获批HSK考点。自2013年以来,有2000余名学生于在校期间分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等国高校长期学习,有1000余名学生毕业后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百余名学生进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深造。  11.党建团学工作:学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学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的人才培养机制;“国旗日日升,党课周周讲,好事月月评,新苗季季育,红歌年年唱”成为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现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  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球ACCA(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课程统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陆第一名、“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特等奖、“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一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学生最高奖、“世华杯”全国股王争霸赛冠军、香港AIA国际双语求职王语文大赛冠军等荣誉,学生社团绿派社获全国“百佳学生社团”、团中央“保护母亲河”项目等荣誉,学生自强社获全国“优秀百强社”,大学生网球队获评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  12.社会声誉:学校连续21年被评为“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军训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大学生思政工作先进高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江西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西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多数学生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毕业生中涌现出了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等大批知名企业家;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国务院副秘书长陆俊华,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荣发,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许宏才,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陈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蒋希伟,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青海省委副书记吴晓军,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菊生、胡强、陈小平、罗小云,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汤建人、张勇,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荣灿,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焯,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董仚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员会主任艾俊涛等优秀党政干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著名会计审计学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著名会计学家、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樊启淼等知名学者。  据资料显示,学校排名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第7名;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第99名;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第109名;A股公司财务高管毕业院校排行榜校友总排行榜第11名、本科毕业校友排行第4名,硕士毕业校友排行第32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数排行榜第28名;中国高管校友大学排行榜第30名;中国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排行榜第45名;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66名;高考生最喜爱的百强大学榜第71名;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第71位;中国大学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第81名;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第88名;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全国第62名;2016—2020年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全国第6名。近三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对学校进行了近千次的报道。
  • 学校简介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成人本科和全日制普通专科办学资质的高等院校,是全省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主阵地。38年来,学校一大批校友已成为省内外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5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64%,“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50%。 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学校正积极创建江西飞行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工、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把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几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专升本升学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今年又将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订单班,招收76名学生。学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航空工业洪都、航空工业昌飞、江西机场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华育中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实行订单培养。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5个,校外实训基地155个,为保证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与省行政中心毗邻,距离南昌西客站约一公里,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学校占地面积655亩,环境宜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进德修业,止于至善”校训,一座现代化的智慧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业校园、生态校园已初步形成,伴随江西飞行学院的成立,学校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