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南昌32995人参加2012年高考
2012-05-2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南昌市今年有32995名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了5394人,是我省11个设区市中唯一高考人数增加的城市。5月24日,记者从南昌市召开的2012年高校招生考试布置会上获悉,南昌市设立的1093个考场首次实行标准化考场。

  14人保送清华北大

  据了解,今年南昌市有32995名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增长了19.54%,其中普通高中考生32784人(含少年班考生61人),“三校生”考生211人。“今年,其他设区市参加高考人数减少,唯独南昌参加高考人数增加,是因为当年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学生,今年全部参加高考。”南昌市高招办主任熊彪说。

  此外,南昌市有185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保送至全国54所高校,其中清华大学(招生办)9人,北京大学5人。还有138人获得了68所高校自主招生的资格,其中有14人取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5名考生取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另有11人入选艺术特长生,49人入选体育特长生。

  红谷滩新区首设考点

  南昌市共在莲塘一中、南昌市实验中学等学校设立22个考点,1093个考场。据了解,所有考场都安装2个摄像头,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毕,正进行全市联网联调。“标准化考点将在今年高考期间投入使用,这也是南昌市首次全部使用标准化考场。”熊彪说。

  同时,南昌市今年在红谷滩新区首次设立高考考点,选定的地址为南昌二中红谷滩校区,此考点有68个考场。熊彪介绍说:“在红谷滩新区居住的市民越来越多,往返老城区考试较为不便,于是申请在此地设立考点。”

  考点附近地铁站停工

  与往年不同的是,目前南昌正在进行地铁施工,许多站点都临近高考考点。根据南昌市高招委的要求,6月6日至8日,所有考点周边的建筑单位停止机械作业、道路开挖、管线架设等,其中包括离考点较近的地铁施工。高考期间,周边商店、饭店、歌厅等场所禁止向外播放歌曲和燃放鞭炮。

  据记者了解,在重要路口和考点,南昌市交管局将安排交警进行疏导,除高考专用车辆外,严禁一切车辆阻碍考点的交通,其中6月8日14时45分至15时30分,通过考点周边的车辆不得鸣喇叭,以免干扰外语听力考试。6月6日下午考生看考场时,进行外语听力试听。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Jiangxi Wuyuan Tea Vocational College)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茶命名的公办特色高职院校,坐落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宜学宜教又宜居。立德树人、目标明确。学院秉承“穷理笃行”校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教育,以培育学生“匠人精神”为己任。特色引领、融合发展。学院立足现代服务业,做强做大茶文章。2013年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的本科教学管理经验。学院为国家级茶艺师、评茶员等职业资格考评鉴定单位,2019年成为江西省茶叶学会支撑单位,与香港茶道总会等国际组织机构合作走向深入。国控专业“学前教育”喜获教育部批准招生。2020年本校与南昌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合作。产学研用、硕果累累。师生共同研制的碧玉茶、碎香茶、玫瑰茶、“婺绿春”等先后获得新加坡国际博览会、上海国际博览会金奖等奖项。在全国技能大赛和行业大赛上,师生屡获大奖。五育并举、丰富多彩。党建引领团建,社团建在专业。依托婺源的独特优势,各种大型活动尽展才华。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火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贯穿始终。新时代、新使命,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将朝着建设全国一流茶业特色院校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 学校简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林业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学校地处的江西省赣州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城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宜居宜学。学校创办于1953年,是江西省老牌的职业院校。历经赣州林业学校、江西共大油山分校、江西省第一林校几个阶段,2002年4月,升格为高职院校并更名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江西省首批升格的高职院校。2011年12月,升格为副厅级单位,是全省9所升格的院校之一。2015年起,开设应用技术型本科班,连续四年招收本科学生,本科生教育和管理进展顺利。在2022年赣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积极推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和赣南师大科技学院合并转设本科高校。”经过69年的办学积淀,学校现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西省高水平职业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已跻身江西及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前列。环境优美学校校园面积813亩,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学校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为目标,“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人在林中、林在校中、校在画中”式的森林校园。校园里现有各类树木千余种(其中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百余种),形成了15个树种区域和5个植物群落,绿化覆盖率达70%。学校还建设有生态湖、生态苑、生态长廊、立雪湖、立雪亭、求知广场、鲁班广场、名人广场等一系列校内景观以及全省高校中最大的生态科教馆,方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条件优越专业设置齐全。学校根据行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学科专业设置。现下设林业学院、园林与建筑学院、工业与设计学院、商学院、通讯与信息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汽车与机电学院、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家具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有8个联合培养专升本专业、59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双高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示范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共23个。现有专升本、联合培养本科、三年制大专等各类在校学生17077人。师资队伍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43人,校外兼职教师20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硕士学位教师528人,双师素质教师584人(统计截止到2021年8月)。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6个,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5名,省级骨干教师16名,国内外访问学者1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名,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团体担任委员以上职务的有20余人。教师教学能力较强,现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8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28项;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立项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4部,立项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教材9部。教学资源丰富。校园面积867亩,建筑面积42.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4372.95 万元,校内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148个,校外共建实训基地 193个,实验实训设备总值12843.17万元,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的综合实训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投资7000多万元的新图书馆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学校还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132家企事业单位,牵头组建了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职教集团,学校联合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著名企业组建了华为ICT学院等一批冠名学院以及”格力电器班”、“宁波数绘班”、“金力永磁班”、“北控水务班”等30余个校企合作“订单班”,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丰富了教学实训资源、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生活设施完善。学校建有两栋共5层大型学生食堂,菜肴美味可口、价格实惠,满足广大学生舌尖上的需要;学生宿舍4-6人每间,均安装有空调和网络宽带,有独立卫生间和热水洗浴,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实行“人车分流”措施,保障师生的校园交通安全;东江源紧邻通天岩、方特等景区,距离市中心仅2.5公里,多路公交车直达繁华商圈;红旗校区紧邻赣纺及多个商圈,交通便利。学校建设有文化中心、图书馆和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各类体育场馆,正新建大学生活动中心和风雨球场,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特色鲜明学生管理特色。学校通过打造辅导员队伍、政治辅导员队伍、心理咨询队伍,全方位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通过“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提升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通过“党建进宿舍”等举措,强化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学校现有大学生艺术团、环境保护协会、茶学社等30多个学生社团,通过把“社团建在专业上”强化学生社团的建设,为学生的课余活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创新创业特色:构建了“基础普及+孵化培育+成长锻炼+菁英提升”的四段式双创人才育人模式,助力创客成长;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扶持及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务;建立了“就业导师”跟踪服务机制,实现毕业生就业“一对一”帮扶,确保跟踪对象充分、高质量就业;构建了“校省国世”四级从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三品蝶化”创业教育模式。近年来,学校获双创大赛国赛奖项10项,学校近三年的就业率稳居江西高校前列。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秉承“立艺树人”的校训、“坚毅敏行”的办学精神,大力弘扬“求知求真 立德立行”的校风、“名匠树心 启源躬行”的教风、“乐学崇技 明德笃行”的学风,坚持以师生为根本,遵循特色办学、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办学理念和生态为根、质量为魂、创新为重的发展理念,以建设高水平院校为契机,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生态文明、铸造工匠精神为主线,构建了独具学院特色的“红色铸魂、绿色滋养、蓝色浸润”红绿蓝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开放办学特色。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互学互鉴,促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学院与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知名大学实施或即将实施合作办学,已有数十批学生赴国外留学,获得国外高校的本科及硕士文凭。学院已开启泰国智慧林业项目,做好对境外专业培训和国际汉语培训,招收来华留学生。推进加蓬共和国木工培训、英国UK NARIC专业认证等对外合作项目。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职任教,共建专家工作室。组织师生境外研修,大力培养国际化师资团队。荣获“亚太影响力50强”、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WFCP)“教育可持续发展”银奖,成效显著。学生获奖。2022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其中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10个。学院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高职)榜单位列全国第八,江西第一;在2017-2021年全国“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位列全国第七,江西第一;在2017-2021年中部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位列第三。积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院曾璐锋选手代表中国斩获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这是我国在该项目的首枚金牌。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获家具制作项目第五名(徐志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我院选手李德鑫和彭洪君包揽家具制作项目金银牌,并获木工、精细木工、水处理技术和园艺项目的优胜奖,其中家具制作、木工、精细木工和水处理技术项目的5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学校获奖。通过69年的持续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先后获得了世界技能大赛家具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俗称“全国就业50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森林校园”、江西省“平安校园”等系列荣誉称号。社会关注。学校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一致认可。最近五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绿色时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各类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播发学校的正面新闻达7200多篇次,被关注的频率在江西高校中名列前茅。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团中央、中国科协,江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江西省教育厅、省林业局、省人社厅,赣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的领导莅校视察时,均对学校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 学校简介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第一所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由国家软件百强企业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创办,成立之初就成功入选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12月18日,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成为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校之一。2019年5月27日,教育部批复更名为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色,牢记“学好软件、报效祖国”使命,秉承“创业创新、知识管理”校训,坚持“校企融合,产学互动”办学模式,实践“三好一专、十一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用企业家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请工程师当老师”“拿真实的项目进行实训”的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学校以国产软件为核心,在交通、能源、卫生、教育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为社会累计培养了五万余名软件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职业本科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首批江西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江西省“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江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学校等多项荣誉。学校座落在南昌市湾里,占地面积1732亩,现有在校大学生16000余人,专职教师800余人。设有区块链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VR与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智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等二级学院以及公共基础课教学部等教学单位。设置了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15个本科专业和32个高职专业。我校坚持职业教育属性,牢牢把握专业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软件职业大学。举办主体特色--软件企业办软件大学。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拥有20多年的软件研发、数据挖掘和软件教育经验。在区块链、国产软件、服务外包、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智慧城市和IT教育等领域得到长足发展,连续十六年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建有南昌软件研发中心、北京研究院等软件研发机构。我校与公司在智慧交通、能源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应用和VR技术等众多行业进行广泛合作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校企深度融合,产学无缝对接。我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企业家的育人理念来培养人才,坚持走校企融合、产学互动、协同育人的发展之路,请工程师当教师,让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用真实的项目给学生做实训。由我校师生研发并推广应用的学校OA系统、学校收费系统、教师考核系统、十一个工程考核系统、网络考试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校园资源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校宿舍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均获得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登记。学科专业特色--信息技术类专业优势突出。我校专注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安全的技术开发,所设专业学科始终围绕信息、软件、网络等IT领域而设置,学生在国内及省内众多信息技术大赛中获得200多个奖项,成为业内较有名气的“黑客”先锋。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置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专业,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块链学院,为进一步推进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今年9月学校与蚂蚁集团共同成立了蚂蚁区块链大学、蚂蚁区块链(江西)研究院已落户我校。社会服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校投资建设的先锋小镇,以军民融合为核心,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引进中节能、华为、北斗科工等一批在智慧能源及军民融合领域的领军企业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评为江西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在互联网经济领域,构建了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立了国内领先的电子竞技人才培养基地和数字出版人才基地。同时由我校主导成立了江西省区块链学会、江西省区块链行业协会,助推江西区块链产业发展。劳动教育特色--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教育。学生通过参与花园式校园建设、宿舍自我管理、校园网格化自我管理以及学生亲手种植郁金香,举办南昌市郁金香花展等多种途径树立劳动意识。
  • 九江职业大学九江市浔阳区
    学校简介校 训: 博学多能 厚德笃行学校办学定位:技师培养基地 教师成长摇篮学校办学理念:学生第一 教师第一 ,行政围着教学转,教师围着学生转人才培养理念:重品行、宽知识、厚基础、强技能学生成长目标:立志、精业、修身、健体、感恩校 风:诚信、明理、求实、创新教 风:博学、善研、爱生、乐教学 风:勤学、好问、慎思、笃行“四个一“人本举措:关心关爱学生从每一餐饭、每一瓶水、每一节课着手,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九江职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九江中学堂,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市属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4月,九江职业大学与九江师范学校合并重组(九江师范学校肇始于1902年建立的九江府立中学堂,源于宋明理学家周敦颐创办的濂溪书院,承续了千年书院文脉和底蕴,有着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和造就了像著名的“五四”运动先驱许德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2009年3月,江西庐山旅游中专整体划归九江职业大学,2015年1月,九江技工学校整体转入九江职业大学。学校现在已成为招收四年制统招本科(职教本科实验班)、高中起点三年制和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是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占地1016亩,建筑面积41.85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院(部),开设有5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面向全国27个省(区)统一计划招生,现有教职工总数800余人,在校学生2万余人。学校现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职业鉴定站1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省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高职实训中心1个、职业资质培训考试点3个。已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15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个,96.34%的毕业生至少获得一项职业技能认证或取得职业资格。学校荣获国家级“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级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立项建设专业院校、全国双新人才计划培训基地、全国志愿助残服务示范基地、全国模范教工之家、全国为侨公共服务示范单位、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江西省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江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在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省“双高”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学生第一、教师第一”的办学理念,面向市场、面向师生、面向实践办学,坚持走文化引领、内涵建设、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全力创建全国一流高职名校,努力达到应用型本科办学水平。
  • 学校简介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人文深厚、风景秀丽的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学校创办于1960年,前身为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先后隶属第一、第三、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试点学校之一。1999年,学校由原国防科工委划转至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并升格更名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201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成为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2018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遴选为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承船舶军工优良传统,秉承“德行大道、技承天工”校训,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善于抢抓机遇,勇于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强力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走出了一条服务船舶工业和江西经济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重大建设项目成果丰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一批重要成果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认定,成为全省获批项目最多的高职院校。国家“双高”院校建设强力推进,已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00余项、省级标志性成果700余项。获批“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专业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对接船舶行业和江西产业转型升级,健全了专业动态调整和组群建设机制,整合形成10大专业群,专业设置更趋优化。推进国、省、校三级重点专业(群)建设,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立项省级特色优势专业5个,教育部认定国家骨干专业7个,3个专业获批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三教”改革成果丰硕,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建设4个,建成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入选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5本、工信部“十三五”规划教材5本、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1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6项,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获奖国家级5项、省级35项。开展33个1+X证书试点,牵头省级证书联盟20项,参编证书标准14项。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招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校企双元育人持续深化,联合华中数控等知名企业成立3个产业学院,共建订单班234个,高质量完成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3项、省级试点7项。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美育教育和综合素质拓展实践扎实有效,“天工坊”等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先后涌现“全国自强之星”“全国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西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最美大学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生在国际、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奖1108项,其中国际、国家级一类赛特等奖一等奖36项。毕业生职业证书获取率81%以上,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95%以上。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教师队伍建设提档升级。研究制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等制度22项,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落地见效。建立新入职教师师德宣誓、全体教师师德承诺制度,与白鹿洞书院等单位共建师德教育基地3个,选树校级师德标兵27人,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坚持引育结合、校企共育,引进高层次人才237人,选送攻读博士学位10人,培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增至54.51%。获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和“江西省人才工作示范点”,入选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新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青年井冈学者,省级技能大师、省级教学名师等14人,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各类荣誉45人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科技社会服务增值赋能。科研和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升,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完成省级以上纵向课题200余项(其中教育部课题5项)、横向课题150余项,累计取得专利208项。“育训并举”职责落地见效,各类社会培训年均1万人次以上,社区教育连续4年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帮扶修水县溪口镇义坑村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政行企校联盟建设成效明显,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获批“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入驻园区共建的九江产教融合发展基地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牵头建立的全国机械行业智能检测技术职教集团影响广泛,牵头成立的江西省职业院校G10联盟已成示范效应。科研和社会服务收入年均到款额1500万元,荣获“省级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航空产业产教融合育人示范基地”“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省级大学科技园”等荣誉称号。国际合作交流取得突破。“平台构筑”多维立体,深化与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双边合作,加强与东盟、金砖国家多边合作,加入中外联盟机构16个,建成国际中心3个。“引进提升”多措并举,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引进数字化教育资源1269个,引聘专兼职外籍专家10余人,开展EMI双语教师培训3期。“外延拓展”多元育人,成立泰国“天工学院”、海外员工培训基地7个,培养留学生276人,输出专业标准、课程标准30个,开展国(境)外职业技能培训15870人日,在校学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4224人日。学生参加国(境)外技能大赛累计获特等奖、一等奖等14项。荣获“教育部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泰国教育部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等国际化奖项13项,国际化办学经验多次在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论坛)上交流推广。办学基础条件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更趋完善,育人环境更加优化。建有十里、濂溪两个校区,校园面积近1500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总资产已达15亿元。数字校园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建成两个校区36芯光纤互联、有线无线全覆盖的一体化网络,出口带宽超过40Gbps。建成中高端智慧教室55间,完成校本大数据中心建设,新增业务系统20余个、微服务100余个,基本覆盖教学、管理和服务全流程。荣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中央电教馆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西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等称号。内部治理水平提质增效。以修订和实施学校《章程》为引领,完善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学术治理、社会参与等现代大学制度90余项,多元参与的学校理事会、院校两级的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凸显,民主管理监督和政务公开持续深化,依法办学治校能力显著增强,荣获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单位。院校两级改革稳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深入,人事分配制度更趋科学,基层部门和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建成,首批通过全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复核,工作经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荣获“江西省平安校园”“九江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发挥船舶军工办学特色优势,制定实施《船舶军工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2018-2020)》,“二团四队”“一院一品”建设形成品牌,运动会、艺术节、科技周、文化节特色鲜明,“教工之家”“大学生之家”和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受师生欢迎,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影响深远,船舶军工特色校园文化基本形成。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学校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江西省文明美丽校园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特等奖2项等称号。党建和思政工作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扎实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运行体系不断健全,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铺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统战、群团、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成效更加彰显。连续五年荣获“九江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迈入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江西工业强省、教育强省等重大战略,以江西“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有利契机,聚焦江西数字经济发展,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现代服务等产业,以在全省“立标杆、作示范”、在全国“勇争先、走前列”为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奋力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致力升格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实现“登高”“升级”两大目标。到2035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整体实力跨入世界先进职业院校行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