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陕西:2021年高考录取正式启动
2021-07-0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21年我省高考录取今天正式启动。

为确保今年高考录取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实施,今天上午我省召开2021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动员会。省招办主任、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辛华同志就高考录取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组长刘振涛同志就高考录取工作纪律提出要求。省教育厅副厅长高岭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高考,作为教育领域具有政治意义和全局意义的系统工程,承担着为国选才、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发挥着人才蓄水池、就业缓冲器的重要作用。全力做好高考录取工作,是考试招生战线心怀“国之大者”、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实际举措。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扛起肩上担负的政治责任,确保实现“平安考试”“阳光招生”工作目标。

今年高考录取现场分为:会务组、计划组、信息组、艺体组、录检组、打印组、纪检信访组等7个工作小组

会务组:主要负责录取现场安全保卫、通讯联络、证件办理、公文处理、邮寄新生录取名单等工作。

计划组:主要负责管理、核实各学校招生计划,受理普通高校计划调整等相关工作。

信息组:分四个工作小组,分别为档案调配小组、院校联络小组、数据管理小组、技术支持小组;主要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放、各类录取相关信息发布、数据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

艺体组:主要负责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投档、录检工作。

录检组:主要负责除艺术类、体育类院校外退档、预录信息的审核检查以及督促院校按时完成录取任务等相关工作。

打印组:主要负责打印各院校录取新生名册和为录取新生名册加盖录取专用章。

纪检信访组:主要负责对录取过程中招生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及录取期间信访接待等相关工作。

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

1.高考进入录取阶段,招生诈骗将进入多发期。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多加注意,及时通过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陕西考试招生”微信订阅号和新浪微博了解录取相关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2.7月5日—8月16日间,如果有关于高考录取的相关事项,可以致电029—88812909咨询,也可以前往陕西宾馆10号楼信访接待室。

3.有关考籍办理的相关事项,仍在西安市碑林区含光北路40号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考籍管理接待室办理。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直属陕西省教育厅,面向全国招生。学校位于中国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处于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建校63年来,学校秉承“尚德躬行、笃学擅用”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为国家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明德敬业、严谨求是”的校风。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1979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隶属于空军,1985年改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更名为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2001年由空军移交陕西省管理,升格大专并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通过了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百所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还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高职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国防部、教育部确定为陕西唯一一所空军、陆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被教育部遴选为“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项目院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确定为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被陕西省遴选为优质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南、北、东3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多亩,在校生13000余人。设置有航空维修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航空管理工程学院、航空材料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士官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并创建了通识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等6个教学单位,1个航空制造工程中心,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三全育人”研究院等2个研究院,开设了通用航空、航空维修、制造、材料、管理、人工智能、自动化、汽车等门类齐全、航空特色鲜明,紧跟时代发展的高职类专业50余个,涵盖了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管理服务、交通运输营销等职业门类。学校现有波音737-300等19架飞机,拥有教学实验室184个,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14954台(套),依托航空产业的校外实训基地297个。建有集航空人才培养和航空科普于一体的航空科技馆,国家重点支持的数控实训基地,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联办的“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合作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开展IHK证书培训。学校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8项;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中也在全国名列前茅;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交通运输类专业示范点。学校获批建设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建设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拥有设施完备的塑胶田径运动场、大学生体育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生均达1.5万元。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现有专、兼职教师810名,其中二级教授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杰出教师各1名,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2项,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依托阎良航空产业区位优势,大力选聘行业领军人才、知名企业家、企业高管、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来校兼职,聘请了(飞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试飞英雄黄炳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薛莹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600余名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近年来,学校积极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陕西省‘挑战杯-彩虹人生’大赛”等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学生在技术技能水平、岗位创新能力、创业成功率等方面稳步提升,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50余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00余项,其中一等奖49项;近五年双创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1项金奖,实现该竞赛陕西高职金奖零的突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银奖2项、铜奖2项;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银、铜 奖共53项,连续两年获得职教赛道冠军;“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奖项14项。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泰国私立大学联盟、柬埔寨暹粒地区理工学院、韩国大林大学、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和韩国新罗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泰国金士顿芭堤雅职业学校签署留学生培养项目协议,与菲律宾共设航空教育创业基金、共建航空教育创业中心,助推中菲航空教育合作交流。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学校近三年累计选派110名教师赴德国、泰国、柬埔寨、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习培训。曾接收新加坡理工学院126名交流生来校进行航空维修实习,累计派出多名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活动。积极对接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项目”平台,多次承办“中美未来职业之星联合研习营”西安站活动。接待来自泰国、新西兰、韩国、菲律宾、非洲、美国等国家的院校、企业、机构等来访团组,共计21批219人次。2019年,学校被遴选确定为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202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并成功入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院校、“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院校。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建立了有效沟通交流机制,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航空学会等行业组织,担任“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常任主席单位,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单位;牵头组建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及陕西西安航空城职教联盟,探索实践“政军行企校”多元参与的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了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引领作用。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定期举办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目前已形成了由空军航空维修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企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企业、民用航空企业、航天企业、装备制造业等500多家企业组成的稳定的就业基地。学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每年约有60%的毕业生签约大中型国有企业,近40%的毕业生签约中航工业、空军装备维修、民航运输、航天科技等行业企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5720工厂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为部队、航空工业企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学校站在“双高”建设的新起点上,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军民融合”战略,根据国家“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要求,为建成航空特色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而努力奋斗。(数据截至2021年6月)文 化 理 念校训: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校风: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教风:崇德仁爱 守正致远学风:勤学精进 明辨笃行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办学思路:跟进基地,增强实力,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教学观: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学生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西航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精神及阐释一、“西航精神”概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地处素有“中国西雅图”的美誉的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这里是亚洲最大、中国唯一,集飞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国航空工业基地。学院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随航空而强,植根航空,情系职教,亦厂亦校,军民融合,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具有部队优良传统和军工文化基因,对接融合校园文化,形成了一整套符合高职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凝练提出了“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的校训、“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的校风、“以学生为中心 以就业为导向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的教学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的学生观以及“艰苦创业 团结奉献 育才树人 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为学院创新发展,追赶超越,争创“双一流”优质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追求、思想保证和文化浸润。二、“西航精神”阐释:1、办学理念: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提炼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创新创业,倡导扬长教育,培育“百花园”,努力培养一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专业设置、课程标准等环节对接岗位需求,学习与就业充分结合,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更好地体现人才的尊严和价值。——以质量求生存,就是要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追求精益求精,使之成为学院生存之道,竞争之本,发展之源。——以特色求发展,就是要教育师生员工树立“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不甘平庸,勇攀高峰,争创一流。2、校训:学校在总结悠久办学历史和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炼了“尚德、躬行、笃学、擅用”的校训,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同。“尚德”意为崇尚道德。语出《论语-宪问篇》“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寓意着学校重视立德树人,以德治校。体现了学校积极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天下为怀。“躬行”意为身体力行,亲身实行,强调实践应用能力。语出《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躬行”与学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相符合。“尚德 躬行”是对学校师生的宏观要求,即培养高尚道德、锻炼出色技能,为更好地做人、做事奠定基础。“笃学”意为专心好学,刻苦专研。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即学生要以学习为天职,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做到精通业务,钻研学问。“擅用”意为学以致用,能够灵活、正确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把文化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和企业经营的现实生产力。即要学以致用,专注专业,注重应用,基于岗位,提高动手能力,对接未来职业,突出职业精神。“笃学擅用”是学校师生对待文化知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西航职院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3、校风:“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的校风是学校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同化力、感染力和约束力。明德,光明之德。出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启迪人心的一种温暖力量与正面教育,学会审视自我,不断地朝着光明前进,追求美好精神境界。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教师要在注重完善自我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不断提高和完善人格修养,追求卓越、力臻完善的师德风范。严谨,指科学规范,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也指严于律己,从严治学等职业道德。严谨是对学校“从严执教,从严治校”管理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西航人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即探索真知,寻求真理,实实在在地办事。“求是”者,不论经历多少艰难,仍要坚持不懈地探索真理。4、教学观“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着力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确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观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5、学生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西航精神”:在学校校训校风和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把部队优良传统和军工文化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总结凝练出“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其中蕴含了学校建校60年来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核心理念、价值追求、文化自觉。在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弘扬过程中,学校将继续传承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秉承“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航空精神,推进“五个发展”战略,培育和塑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现代高职院校气质风范的学校风尚。7、教风:崇德仁爱 守正致远2014年9月9日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对人民教师的期望,好老师的共同特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崇德”:崇尚道德。出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仁爱”: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守正”:恪守正道。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语出《道德经》:“笃守正道,以新制胜”。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致远”:凝神、致力于远大理想。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8、学风:勤学精进 明辨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勤学”,即学习要珍惜时间,刻苦勤奋。学识来自逐步的积累,勤学才能收获满腹经纶,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勤奋。“精进”,即在学习时要精益求精,勇于钻研,追求进步。一心扑在工作上,专心致志于眼前所从事的工作,从而达到砥砺人格,提高修养的目的。“明辨”,即明辨是非,明白事理,形成清晰的判断力,能够抓住事物的规律和奥妙所在,能够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笃行”,就是要认真地去实践,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在品行方面,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做事方面,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不空谈,做到知行合一。省 级 以 上 重 要 荣 誉 一 览 表时 间授予部门荣誉称谓1983年劳动部确定西北五省区示范技工学校1984年西安市政府西安市绿化先进单位1993年陕西省政府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1994年陕西省政府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市文明学校1995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市文明小区1996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级卫生先进单位1998年空军航空工程部系统先进党委2000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省级文明校园2002年国家七部委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教工委陕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陕西团省委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为优秀等级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100所高职高专示范建设立项建设单位2008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西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系统201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2013年陕西省爱卫办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2014年陕西团省委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2015年陕西省教育工会委员会五一巾帼标兵岗2015年国防部、教育部空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2016年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中国青年报社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院校第一名2016年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项目院校2017年共青团陕西省委全省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优秀单位2017年国防部、教育部陆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2017年教育部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7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17年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平安校园2017年陕西省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教育部全国高职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20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18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教育部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 学校简介西安翻译学院由我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先生于1987年创办,坐落在西安市南郊风景秀丽的终南山北麓、太乙河畔。学校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接受陕西省委、省政府巡视诊断,同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陕西省“管办评”试点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翻译专业获批2019年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第一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民办高校;2021年新增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省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最多的民办高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也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成为民办高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领跑者。西译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4位、陕西民办高校第1位。据软科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西译的办学实力稳居陕西民办高校前茅。经过三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西安翻译学院已发展成一所以文、商科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民办大学。西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平安校园”,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西安市“安全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连续8年被中央六部委授予“全国食品安全百佳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还获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和“最具就业质量奖”等荣誉称号。中央及省市领导多次到学校考察,高度赞扬我校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央及省市权威媒体相继对学校的办学情况予以正面报道。西译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率先打破民办教育家族化传统,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实现了民办高等教育科学规范管理的重大突破,对调动学校各方积极性,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融合发展道路具有深远意义。西译以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一流民办大学为阶段性发展目标,始终秉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积极践行“高尚教育”理念;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不断创新“外语+专业+现代技能”和“专业+外语+现代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严格的“全封闭、准军事化”学生管理模式。学校下设英文学院、亚欧语言文化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健康与运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12个二级学院、体育部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学校开设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27个,涵盖文、经、管、工、艺、法、教育、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西安翻译学院与西北大学、延安大学、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等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学校成立了陕西终南学社、陕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陕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和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等十多个研究机构,构建了“一核心、两平台、三层次、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营造全外语氛围,重点打造语言服务、教育服务、健康服务三大服务类应用专业群,建设“语言大数据智库平台”,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5门,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优秀教材奖7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3项;现有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校级精品课程39门,校级教学团队21个,校级教学名师25名,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为提升师资层次和水平,西译设立了“终南学者”和“首席教授”岗位;通过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等,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多年来,学校教师对标“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并进,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我校教师热爱教学工作、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我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9人;教师王媛以“深山寻网、席地成堂”的感人事迹被评为2020年第二期“西安敬业奉献好人”;外籍教师、德国专家张克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三秦友谊奖”。西译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新常态,坚持“四合作、五共同”,深化校企合作,与陕西省贸促会、阿里巴巴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200多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或实施订单式培养,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西译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西班牙、韩国、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西译充分利用外语、商务、旅游等专业教学优势和特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泰国等沿线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学校还成立了新丝绸之路研究中心、陕西口岸发展研究院、非洲研究院、匈牙利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学校有百余名师生先后赴东欧及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和国家公派留学;有1000余人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学位;1500余名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西译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学校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人文氛围,推进各类学科竞赛,强化个性培养和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50多个学生社团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近几届“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选拔赛中,学校先后有郑悦、杨鑫、丁倩雯、弓晨、杨鹏凯5位同学获得代表中国青年随同国家最高领导人参加APEC峰会的资格;师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大学生科技、文体活动竞赛屡屡获奖;优秀毕业生活跃在祖国建设发展的各条战线。西译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要学习到西译”的良好社会声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外语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下得去,留得住,守纪律,善合作”。西安翻译学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继续弘扬优秀办学传统、强化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学校简介我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 “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学院秉承“勤奋、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紧紧把握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理念,运用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电子信息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设有信息工程系、数字传媒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文化教育系、五年制大专部、基础部、继续教育部、对外交流合作部等九个系部,开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财务管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18个高职专业和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及26个成人教育专业,构成了以电子信息类、制造类、财经类、艺术设计传媒类和土建类等五大类专业共同发展的多科性的专业体系。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师德水平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改革创新意识较强、专业基础坚实、教学水平扎实、业务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职业技能较高、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和高职称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学院环境幽雅,设施齐全。校园内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图书馆、体育场、游泳池、食堂、浴室、超市、银行、医院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拥有23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以及电子阅览室、钢琴室、形体训练室、管理信息系统等48个实验实训室和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先进,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文学社、书画协会、电脑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体育运动、计算机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为学生展示才华,提高综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注重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构建了“专业文凭+实用技能+职业资格+行业外语”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校学生可通过考试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的相关专业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近年来,学院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坚持顶岗实习,创建了辐射全国的就业网,组织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快捷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学院将依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以推进教、产、学、研、就(就业)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为主路,深入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家需要、企业认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技术技能型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而成,渭南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的“同州实业中学堂”,学院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陕西省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陕西省高职一流专业建设院校”,渭南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院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0多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广泛分布在教育、卫生、农林、畜牧等各个行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如著名政治家和书法家寇遐,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原陕西省副省长王双锡,原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张克俭,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陈吾愚等知名校友。学院研究员刘寿山编撰的400余万字专著《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开启了近代中药研究先河,被誉为“继《本草纲目》之后又一部综合性中药文献巨著”,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学院地处陕西东大门渭南市,东临华山,西望西安,北依渭水,南眺秦岭,风景秀美,交通便捷,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学院有高新、朝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80亩,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6700余人。现有教职工942人,其中专职教师531人,教授、副教授20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9人,双师型教师441人;聘请兼职教师202人,行业导师60人,客座教授56人;陕西省科技新星、省级教学名师等省市级以上称号人才23人。拥有馆藏图书99.48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600台,校内实验实训室219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基地215个。学院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下设10个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4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6个,涉及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食品药品与粮食、教育与体育、农林牧渔、生物与化工、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等14个专业大类、30个专业类,形成以医药、教育类专业为主干,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两翼,建筑、农林类等专业为延伸的专业格局,基本构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专业体系。近年来,学院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主参编教材52部,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3部。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学生技能大赛奖155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4项,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11项。连续三年承办陕西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养老服务技能大赛。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2项,市级科研项目55项,横向课题4项;取得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1项;获市级优秀论文成果奖32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30项,校级教改项目102项;发表论文668篇(其中核心论文139篇,SCI 11篇)。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推进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与渭华干部学院等9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渭南本土红色资源和校史红色资源优势,涵育校园文化红色特质,深入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和育人品牌,不断巩固和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学院以“明德、笃行、精技、强能”为校训,秉承“顶天立地、内外兼修”的办学理念,坚持“遵循规律、文化引领、改革创新、开放融合”的办学思想和“面向职业办学、贴近产业办学、瞄准就业办学、政校行企联动办学”的办学思路,不断践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行业、企业、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服务”办学宗旨,全面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应用与开发的重要基地。学院坚持全日制普通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并重、培养与培训并举,搭建在校生、社会考生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立体互通平台,开展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多证书”教育。除独立举办高等成人继续教育外,还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元选择。学院不断优化校企合作运行体制机制,政校行企联动,推进产教融合。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校企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130个、开发教材30余部、制定课程标准200余项,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21个。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发挥医药卫生、农业、教育等专业优势,与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相关院校开展交流合作项目;承接渭南市人民政府对几内亚的援助项目,建设渭南“一带一路”对非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完成几内亚农业技术人员为期一年的留学培养工作,新华社、《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我院对非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成果。学院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多角度、多模式、多举措开展帮扶工作。学院驻大荔县南黄村工作队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做优特色农业发展为目标,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多种方式有效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对帮扶澄城县,以智力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志愿帮扶、信息帮扶、人才帮扶、文化帮扶、民生帮扶等八大帮扶为抓手,持续加大帮扶工作力度,促进县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连续被评为全省高校“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学院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援藏工作部署,主动对接阿里地区。2020年,与阿里职校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从“马背诊所”和“云端幼教”两个精准教培项目入手,为藏区培养乡村医生和幼教师资。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之路,在举办高职教育的16年中,历经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省级示范校建设、国家优质校建设、双一流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提质培优等历程,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目前,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质培优项目为抓手,以服务区域和全省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推进“双高”建设进而发展本科职教为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 学校简介西安培华学院坐落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古都西安,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公益性、全日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女性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传统和特色,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由著名教育家姜维之先生在恢复原“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成立了新中国首家专门招收女性学生,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男女兼收),2007年成为西部首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2014年获批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获批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建有高新、长安、郭杜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3.51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4家附属医院,设有本、专科专业56个,形成了以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维之图书馆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50.15万册,电子图书188.4万册,电子期刊2.3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3个,数字化文献资源总存储176TB,全面实现了24小时电子借阅、阅览。建成了万兆光纤互联的校园网,建有全橡胶标准体育场、体育馆等运动场所。建有由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一级综合性医院——西安培华学院医院。学校是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未来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陕西省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产学融合协同育人项目93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12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先后和1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95个,校外实习基地450个。美国心脏协会(AHA)中国西北第一急救中心、金融会计与财务审计实务协同创新中心、新零售商学院、数字营销聚创联盟(陕西)基地、陕西省非遗产学研基地、会计核算全实景全真实业务实训中心、西部法医鉴定中心等50余个教学科研机构有力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人才培养。学校是新时期女性教育的研究传播中心,学校和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陕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基地”、“陕西省妇女儿童维权示范岗”“陕西省科普示范基地”等平台,女性教育既是对外交流的窗口,也为发展女性素质教育提供了高层次宽领域的主流平台,得到了中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延安大学、中南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是“西北大学—西安培华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学校与国内多所同类院校发起成立了“未来大学联盟”,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办学格局,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学校与空军军医大学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与近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建立友好大学关系,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学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示范。先后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五星级党组织”,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探索构建了“一中心两融合三评价”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育人平台,建立起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政教学体系。现有全国首批样板支部1个、省级样板支部的1个、省级标杆院系工作培育创建单位1个、省级教工支部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社会责任单位、中国十强民办高校、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黄炎培优秀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AAAAA级社会组织、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创新创业示范学院等荣誉称号。校训:校誉至上 质量第一 自强不息 开拓前进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培华精神:科学 民主 自由 公平 创新学校的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西部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 西部首家纳入二本招生的民办高校○ 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 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AAAAA级社会组织○ 中国十强民办高校○ 第三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 中国最具社会责任单位○ 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全国爱心工程示范基地○ 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 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中国爱心大使单位○ 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陕西省平安校园○ 陕西省文明校园○ 陕西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陕西省党建示范高校○ 陕西诚信民办高校○ 陕西省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陕西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陕西省社会实践示范学校○ 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 西安市园林式单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