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军队院校和国防生在湘招收计划下达
2016-06-1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红网长沙6月16日讯(时刻新闻记者陈宗昊 通讯员向富生 欧阳健 周仁)记者今天从湖南省军区招生办公室获悉,今年军队院校在湘招生计划和普通高校在湘招收国防生计划已经下达,全省计划招收青年学员和国防生共937名,其中男生理科895名、文科16名,女生理科23名、文科3名。

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24所军队院校计划在湘招生605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39所普通高校计划在湘招收国防生226名。武警工程大学等3所武警院校计划在湘招生106名。招生政策上,较去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是招生规模较去年总数压减了152名,其中军队院校减少75名,国防生减少84名,武警院校增加7名。

今年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收的条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普通中学应、往届毕业,未婚;政治条件符合《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院校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政联〔2001〕1号),年龄均不得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报考今年8月31日);身体条件达到《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后卫〔2015〕904号)规定要求;报考机要、潜艇、飞行、刑侦专业的,还应符合相关专业政治条件、身体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院校招生章程会作具体明确。

今年湖南军校和国防生招生体检面试,全省按地理区域划分为长沙、衡阳、常德和邵阳4个体检面试站。在长沙、株洲、湘潭、岳阳报名的考生到长沙站参加军检,在衡阳、永州、郴州报名的考生到衡阳站参加军检,在常德、益阳、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报名的考生在常德站参加军检,在邵阳、怀化、娄底报名的考生在邵阳站参加军检。体检、面试时间为6月30日至7月5日,具体日程安排以各军检站通知为准。6月26日以后,考生可登录“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网址www.hneeb.cn)查看具体日程安排。考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高考《准考证》及3张同底一寸正面免冠照片,到指定地点参加体检面试。

政治考核与考生填报提前批志愿同步实施。凡志愿报考军校和国防生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同时,考生本人或家长,到考生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武部填写《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表》(可登录湖南省招生考试信息港下载,并正反面打印,一式两份),由县级人武部组织政治考核。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学校)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地处长沙市万家丽路、地铁5号线北段。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共建共管,是全国第一所以“安全”命名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两种体制、一体化运行”的办学方式。 1984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与我国政府共同创建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2005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向湖南省人民政府推荐,在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基础上成立了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订了“省部共建协议”,共同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和建设。2019年,湖南省核工业技工学校整体并入学校。 学校是全国安全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烟花爆竹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综合实训中南基地、国家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综合实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湖南专业中心、湖南省烟花爆竹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校园面积近500亩,总资产5.22亿元,固定资产总额3.46亿元,高水平实验(训)室10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5亿元。现有教职工42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7人,“双师型”教师201人,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全国和省级应急管理专家39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带头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各级访问学者31名。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下设4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13个党政管理机构、2个群团组织、1个教辅机构,开办了涉及工、文、经、管4个门类的29个高职专科专业,开设有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烟花爆竹技术与管理、测绘工程技术、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33个专业(方向),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400余人。学校连续多年获评湖南省文明高校、省直机关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学校是国家一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国家一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主要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企业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取证培训;应急管理部门的执法能力实训、专题业务培训;全国安全培训机构师资培训;国际组织有关合作项目的培训等,年培训规模达到15000人次以上。 学校秉承“服务安全生产、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宗旨,“立德为先、强技为本、面向人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以“卓越高职院校、一流培训机构”为统领,以“居安思危”为校训,弘扬“公勤诚勇”的精神,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条件建设为依托,以规范管理为保障,统筹推进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积极传播应急安全文化,努力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致力培养服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以及区域经济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学校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7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1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26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教职工23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6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9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余万人,研究生4800余人。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1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40.2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92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06.5万册。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40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达1.1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6项。获授权专利747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512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6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地区)的9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学校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导“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共派出1181名各类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学习,2021年学校国际学生共有112人,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学历生比例达到84%。  建校60余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学校“三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 学校简介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拥有单独招生资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单位、湖南省卓越和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曾任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前身“湖南私立修业学堂”始建于1903年。民主革命先驱黄兴、教育家徐特立、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学院早期教师的杰出代表,培养了革命先烈毛泽覃、国家领导人王首道、“国歌之父”田汉等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才。   学院占地面积2470亩,分两区一场一基地,即东湖校区、马坡岭校区、产学研示范场和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有图书馆2座,带400米标准跑道的足球运动场2个,建筑面积8500平米的大型体育馆1个,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场地30多个,各类实验实训场所117个,教学和生活服务设备设施完备。现有教职工1000人,其中正高37名、副高199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6名、国内访问学者20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9名,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9项,省科技进步奖7项,全国农业丰收奖2项,专利98项。  学院设植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科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八院两部,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开设农林、制造、车辆、财经、商贸、食品、人文、电子信息八大类共41个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精品专业4个、教改试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训(教师培训)基地5个,省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   学院与隆平高科、新五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建有长沙都市花乡、动物医院、百通机电公司、机电驾校、机动车检测中心、生物产品检测中心、现代农机产品展示推广中心等7个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400多个院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兽医院、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食品研究所、藤本植物研究所等技术服务平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拥有“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培训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湖南省退役士兵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基地”、“芙蓉区大学生创业辅导培训基地”等培训平台,是解放军直招士官定点院校,“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业教育集团”和“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组建和理事长单位。  学院坚持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农业,走产学研深度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道路。近几年,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十佳优秀农民创业培训基地”、“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获全国一等奖十多项,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对学院的改革发展均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遵循“为时养器,器为时用”办学宗旨,励练“务本崇实,修德精业”校训,办学特色和示范作用日益凸现。当前,正在努力建设一流职院,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建立一流机制,争创一流业绩,朝着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稳步迈进!
  • 学校简介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电力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为湖南省电力技工学校,长沙电力学校,2005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学院座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12.67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62亿元。办学65年来,共为电力行业及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各类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学院坚持“立足电网、服务公司、奉献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培育“电力工匠”为己任,按照“依法治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文化立校、品牌亮校”的思路,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借助行业办学优势,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转型现代职业教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10人,“双师型”教师115人。近年来,学院依托企业办学优势,持续开展校企人才“双挂”工作,组织优秀年轻教师、企业班组长进行双向交流,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显著增强,20余名教师荣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奖项,1支团队代表湖南省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同时,学院常年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专家、高校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兼职教师。学院专业特色突出。先后开设电力类、动力类、经管类和计算机类等30多个专业。目前,学院核心专业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能源电力专业群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其中,输配电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三(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学院设施设备齐全。建有与生产现场同步、覆盖电能生产到消费全部环节的汽轮机检修、火(水)电仿真、输电运检、输电带电作业、变电检修、配电线路(室外、室内)、电力电缆、配电带电作业、装表接电、“互联网+”营业厅、电力安全等实训场地90余个,拥有智慧教室及多媒体教室80余间,设有国网公司输电带电作业基地,中电联电力电缆附件安装基地、中电联调度评价基地。同时,拥有标准化田径运动场、体育馆,风雨篮球场,现代化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校园环境优雅,是青年学子理想的求学深造场所。学院人才培养一流。积极采用“三入三对接”模式(规程规范标准入课标、入教材、入课堂,教学情景对接生产现场、项目对接生产岗位、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和“师带徒”模式(为每名学生安排企业导师),构建起学院与用人单位“双主体”、专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双面向”、课堂教学与一线实习“双场所”、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双认证”的“四个双元”培养模式。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技能。学生代表队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高职院校智能供配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团体一等奖、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供用电专委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调试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电力行业大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第13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湖南省黄炎培创新大赛三等奖。同时,学院设有经国家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了所有电力行业特有工种和部分社会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院就业前景广阔。设有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全过程进行就业指导,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广泛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方阵(保持95%以上),学院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毕业生大多推荐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深圳能源集团、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各省(市)电力建设公司、华润湖南电力有限公司、长沙轨道运营公司(长沙地铁)、湖南永清环保集团公司等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以及各类新能源技术和新兴行业企业,就业单位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2021年,104人考入国网公司序列,392人考入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公司,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9%。2018年以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定向培养供电服务职工,面向全省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向招录,帮助930余名贫困家庭学子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到属地乡镇供电所工作,将直接带动贫困家庭脱贫出列,也为偏远贫困地区培养出一支“会干活,留得住”的供电服务队伍。“教育+就业”扶贫工作获得省委乌兰副书记批示肯定,被评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2020年产教融合“十佳”案例,湖南日报、中国电力报、新华网、人民网、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获得社会各界认可。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机构、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铸品牌”的内涵发展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正朝着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奋勇前行!
  • 学校简介走进湘环 筑梦生态历代湘环人,吃苦吃亏,承前启后,筑梦生态,秉承“乐山乐水 笃学笃行”办学理念,传承“矢志不渝 艰难创业”学校精神,袭承“树木 树人 济世 济民”校训,持续培植旨在增强幸福感的“三爱三乐”和旨在增强责任感的“三用三为”校园文化。先后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首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优质校(培育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学校、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专业群“双一流”建设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首批职业教育黄炎培优秀学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专业学位湖南培养基地等。校园地理。湘江宛如一条玉带,自南向北飘然而去。依源头而下,南岳七十二峰,如影相随。置身岣嵝,极目眺望,湘江之滨,毗邻一O七国道,耸立一所高等学府,谓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她,依山傍水,交相辉映,建筑错落有致,参天大树环抱,古木成荫,名花斗艳,鸟语花香,有誉生态校园。历史缘由。追根溯源,她的主校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1975年10月创设衡阳分院,1987年4月改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6月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4月更现名,2004年6月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有誉经世积淀。 生态特色。以生态为轴心,积淀成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服务、生态宜居技术、生态产品经营管理和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技术特色专业群,其中,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和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服务三个专业群入选省级“双一流”建设项目。学校设园林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医药技术学院、生态宜居学院和商学院,招生专业34个,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有誉稠人广众。名师荟萃。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及相应职称51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182人,博士11人、硕士432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6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8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6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湖湘青年英才计划1人、湖南省农业科技扶贫专家10人,有誉学儒群集。成就卓著。培育桃李天下、七万有余、成才济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获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1项、省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项目、国家级基础能力提升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园林技术、畜牧兽医、护理和康复治疗技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生态绿化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国家级“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1个(园林技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生态绿化应用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优质共享资源课程1门、国家级网络课程1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训基地1个、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部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1项、部省级174项、地市级585项,出版学术著作和国家级规划教材370部,发表学术论文3799篇,主办《湖南生态科学学报》入选国家级核心期刊RCCSE“A等级”,有誉硕果满枝。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