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吉林省将于6月14日举办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
2015-06-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随着加试外语专业口语的考生陆续走出考场,吉林省2015年高考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据悉,我省高考成绩预计23日左右发布。届时,考生可通过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b.jledu.gov.cn)、吉林省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jledu.gov.cn)、吉林教育电视台网站(网址:http://www.jletv.cn)和各地区招生办查询高考成绩及录取结果。

另外,6月14日8:30—14:00,吉林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将在长春理工大学举办。届时,全国百余所重点院校的招生负责人将集中介绍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招生政策,考生家长也可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计划。

今年我省首次实行高考网上填报志愿。第一次填报的时间为:6月24日至26日。填报志愿的范围及参加第一段录取批次的院校为:提前批、农村专项计划、特殊批、第一批(A、B段)、第二批(A、B段)、第三批和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对口升学本、专科院校。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时间为:8月上旬。填报志愿的范围及参加第二段录取批次录取的院校为:专科(高职)提前批、专科(高职)批。

2015年,提前批、农村专项计划、第一批(A、B段)、第二批(A、B段)、第三批和专科(高职)提前批、专科(高职)批,对口升学本、专科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省教育考试院将向社会公布网上征集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填报网上征集志愿。实行网上征集志愿时,同一批次原报志愿无效。网上征集志愿后仍有院校及专业未完成招生计划,继续(再次)公布征集志愿或同时降分征集志愿,是否降分,在公布网上征集志愿时向社会公布。

热门院校

  • 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市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学校简介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2021年1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专科层次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具有通用航空产业特色,以培养航空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以培养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与教育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辅,服务省内乃至全国航空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吉林市职业教育园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48万平方米,园区内现有12个公共实训基地,门类齐全,可以辐射通用航空领域大部分产业方向,另有文体活动区和生活区11万平方米左右为中高职共享。学院目前开设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地面设备维修、民航通信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智能焊接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航空物流管理、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护理等17个专业。2021年首年招生实现开门红,学生规模1600余人,创省内新建院校首年招生人数之最。结合职教园区现有专业优质资源,学院计划5年内逐步调整与增设航空运输类、航空装备类、航空服务类等30余个相关专业,办学规模达到6000人以上,形成航空类办学特色。 吉航职院将通过“稳步运行、规模拓展、提质创优”三个阶段实现快速发展,努力将学院建成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同步、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对接的省内知名高职院校。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借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有利契机,积极推进中高职合作、专本合作、职普沟通、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学校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探索吉林市职教园区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双区一体化”发展模式,使专业服务行业、学科服务产业、学校服务区域,形成高职引领、中职为基、中高职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逐步将通航职院打造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型学院、同区域航空产业相融合的产教融合型学院、人才培养灵活高效的创新型学院,引领全市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 学校简介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于1958年,当时隶属省卫生厅。1962年下放地方并调整为中专。1985年以来先后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等三所高校开展联合办学。1998、1999年先后晋升为省部级重点校、国家级重点示范校。2001年与吉林大学共建吉林大学白城医学院,2002年白城粮食学校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专科学校。同年6月,原白城铁路医院划归学校作为附属医院。2011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上划省管,成为吉林西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唯一一所省属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5.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71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04人,生师比16.56:1。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02人,占专任教师的40.0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37人,占专任教师的47.02%;“双师型”教师317人,占专任教师的62.90%。省级高层次人才10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等10名专家为学校名誉校长、特聘教授。学校在省内外建立实习基地198家,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学生课间实习需要。学校牵头成立吉林省医学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成员单位107家,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学校设有护理学院、口腔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家政学院、眼视光学院、医学美容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4个学院。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眼视光仪器技术、视觉训练与康复、针灸推拿、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医学营养共23个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8344人。建校60多年以来,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6万多名医药卫生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满意。2021年,学校党委提出了创办医学本科大学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双创”目标,开启了全面申建医学本科大学的新征程。同时,学校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规划建设“三馆一场一中心”的康体中心;校企合作、校院合作、产教融合的康养中心;集宿舍、食堂、教学为一体的康教中心,全面启动医教大学城建设项目,为创建医学本科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先后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学校、绿色生态校园和吉林省劳动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吉林省文明单位、全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16年被评为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17年获批国家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2018年荣获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校、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荣获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中华职教社改革创新实验校。2020年,荣获国家级“模范职工之家”、获批省级“双高”校。2021年7月荣获“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是全省唯一一所获此称号的高职高专院校。
  •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是一所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学院坐落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区开阔秀美,布局合理,各项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学院始建于1951年,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战车编练基地、装甲兵技工学校、第五坦克学校、装甲兵技术学校、1999年更名为装甲兵技术学院。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市南关区
    学校简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建于1952年,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与认证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综合性职业技术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147.01亩,建筑面积39.7万平方米,教职工1080名,全日制在校生11391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2.8万元。学校设立了信息学院、机电学院、汽车学院、食品与生物学院、旅游学院、商贸学院、现代农学院、艺术学院等8个学院64个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招生。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20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2%。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秉承“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练出“铸诚精艺”的校训精神。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被授予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等称号。学校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百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陈至立等曾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给予较高的评价。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校根据吉林省、长春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卫星及航天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设置18个专业群64个高职专业,涵盖13个专业大类和5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示范专业点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0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群7个、省级特色专业(群)8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序列,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62个。 师资建设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4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到62.8%,有博士12人。学校拥有全国最美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首席技师”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1人、“长春工匠”25人。学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中国第一代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等大国工匠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3个。先后有2名教师获得吉林省劳动模范,2名教师获得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 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是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实验校。有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实训中心、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全部通过了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校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28个,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达100%。 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学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参与建设9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出版教材200余部,其中“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2部、“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9部,1部教材获全国教材建设奖。近五年教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奖项8项。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43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76项,学生竞赛成绩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居全国前五名。先后有13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吉林省十佳大学生、长春市十佳大学生称号。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省赛金奖7项、银奖13项。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香港华夏基金会职教师资培训单位,是吉林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是长春市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国际、国内培训认证机构,每年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4万人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2%。 对外交流广泛活跃。在赞比亚设立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二百多名专业教师赴海外培训、研修、访学,聘请了近百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近百名学生通过“免费交换”“奖学金”等项目赴外留学,招收20多个国家的二百余名留学学生,一百多名毕业生实现海外就业。
  • 学校简介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的省属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建立的普通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在建校之初和1978年恢复高考时期,两次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建设,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能力不断增强,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技术技能型教育为主,兼有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涵盖工、农、经、管、医五大学科门类的装备制造、汽车工程、粮食食品、信息通讯、建筑测绘、服务管理、生物制药和健康护理八大专业集群的多学科专业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经过60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传承了 “厚德精术、知行合一”的校训;凝练了“求实、踏实、朴实,自我革新、主动更新、勇于创新”的“三实三新” 和“一把锹”精神;形成了“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严谨、奉献”的教风和“笃学、善思、修身、强技”的学风。学校坚持 “德育为先,技业并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有理想、爱国家,讲文明、守纪律,能吃苦、稳基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7万余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校占地面积3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在编教职工41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5人,现有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教师161人,“双师型”教师17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4人,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6人。一支教学有名师、实践有技师、管理有专家的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学院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学科和专业,设有粮食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医护学院等12个教学院(部),开设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制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子商务、高铁客运乘务、护理等42个专业。学校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设施完善,实验仪器齐备,现有多媒体教室147个,专业实验室73个,计算机机房22个,计算机1050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3个,并配有各种数控机床、拆装汽车等实习实训设备65台。其中,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实训中心为吉林省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200多处,图书馆藏书33万册。学校建有全国计算机等级、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等10个考试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站)6个,可为生化药品提取工、汽车维修工、数控机床操作工、食品质量检验工、车工、电焊工等30个工种做职业技能鉴定,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取得所学专业的职业上岗证,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现有省级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16门,近几年来共承担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9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编写教材、论著近300余部。迈入新时代以来,新一届学校党委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高校工委、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作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学校第一次党员大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新思路、新战略,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技能型大学”建设总目标和“有理想、爱国家,讲文明、守纪律,能吃苦、稳基层,实践动手能力强”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大力实施学校“三步走”战略、“六化”发展思路、“十大”计划;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 “12345”思政工作新思路,实施“六位一体”思政教育新模式,以“弦歌六十载·奋进新时代”建校60周年为契机,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计划”,加快完成“两年改观、三年见效、五年形成特色”的“七大平台”建设目标任务,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吉林工程”文化,塑造“吉林工程人”形象,展现“吉林工程人”心系学校、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和优质就业思路,校企合作注重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作用;产教融合着重强调专业设置紧贴产业发展需求,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紧贴职业标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紧贴岗位能力形成过程要求,教学环境营造紧贴生产现场实际场景。通过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施“一院、二群、三品”专业特色办学举措。(注:“一院两群”是指学校设置的每个二级学院都要打造“一个专业群,一个企业群”,每个专业群依托并服务一个企业群,企业群支持专业群,实行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专业办学模式,专业群按照大类培养,学生入校一年后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就业需要选择专业,每一个专业群背后至少有3至5个企业集群支撑,合作办学;“三品”是指每个专业群至少有一个省级以上的优势品牌专业,每个企业群至少有一个规模以上的国内500强的品牌企业,每个学院至少有一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品牌项目,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熟练掌握至少3种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目前,学校与维柴动力德国博世公司、珠海鼎立集团、凤凰卫视教育集团、百度集团、吉林国文医院、天津坤宏海事教育集团、一汽富维、一汽佳宝、中粮集团、海尔集团、北京京东方、苏州佳世达、浙江吉利汽车、南京熊猫、益海嘉里集团、宁波舜宇集团、吉林敖东制药等150余家大型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签订了长期用人协议。近年来,学校每年都举办大型校园供需洽谈会,每年进校招聘企业达300家以上,岗位信息供需比达5:1以上,就业多在东北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5%以上,超过全省高职和本科平均比例,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既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又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注重对外交流和学习,有多名教师先后到美国、德国、日本、新西兰、台湾等地进修和学术交流。学校现在正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