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
2021-12-1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市(州)教育考试院:

为切实做好我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以下简称高考体检)工作,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我省有关文件规定以及目前我省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现就高考体检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与管理

高考体检工作由市(州)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共同组织和管理,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高度重视,主动协调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共同组织好今年的高考体检工作。

1.加强疫情防控。各地高考体检工作要在确保安全公平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考生、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各地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成立体检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订疫情形势下的体检工作方案和有关应急预案,明确招生考试机构、体检医院、学校和有关部门具体职责及各环节工作纪律、工作要求以及工作规程等。(2)要主动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或卫生疾控部门沟通汇报,在卫生疾控部门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安排和布置体检场地,加大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力度,加强体检工作场所的通风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3)要专门针对疫情形势下考生和工作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引导考生进入体检场所前测量体温,体检过程全程佩戴口罩(身份验证和个别项目体检时须摘下口罩),并有序开展体检,避免人群过度聚集,尽可能减少风险。(4)要特别注意非本地考生、非在校考生的身体健康检测工作,提前按照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或卫生疾控部门的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有关工作。

2.加强对体检工作的业务管理。各地要站在确保高校人才选拔质量、维护公平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体检工作的重要性。(1)要选派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作风正派、业务熟悉且今年无直系亲属参加高考的人员担任体检工作,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2)要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招生政策、体检标准和疫情防控知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操作程序及工作要求。(3)要会同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共同商定符合条件的医疗单位(原则为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实施考生体检。场地要求布局合理、通风好、采光好、环境安静且符合疫情防控要求。(4)要加强对参检医生和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杜绝违纪舞弊行为。对往年体检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或医德有问题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对在体检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及有关行政法规严肃处理。

3.规范体检程序。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程序,杜绝一切不规范行为。(1)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对考生体检结论的真实性负责。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作出的体检结论无效。对落实工作责任不力造成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遗留问题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要负责综合各科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确保各项目体检结论与总结论相符,对疑难问题要组织专家会诊。(3)各参检医生要认真、准确采集体检信息,避免出现差错,并对本人所检查项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4)在体检过程中,必须组织专家开展巡视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5)要落实专人配合医疗单位严格校核考生身份,防止替检。(6)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应制定告知考生本人体检结论的办法。体检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当检查体检表中所有项目是否都有相应结论,确认无漏检、漏填项目后,体检表交由考生阅知并签字确认。考生无正当理由拒绝签字或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签字确认的,视为自行放弃权利,由此产生的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承担。各市(州)、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应保留好考生自行放弃权利(包括放弃体检或不在规定时间内对体检结果进行签字确认等)的相关证据材料。

4.加强宣传和服务工作。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切实做好高考体检宣传和服务工作。(1)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凡报名参加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包括统考生、单考生、强基计划、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推荐免试生、各类单招、省内公费定向对口招生师范生、中职技能竞赛获奖免试生以及准备参加2022年高职单招的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企业在岗人员等五类社会人员)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检,且须参加规定要求的所有项目检查,并如实填写本人既往病史。要特别加强对报考各类单招、艺术类等特殊类型考生的宣传,避免发生漏检和错检等情况。不参加体检或体检项目不完整,影响考生后续录取的,由考生本人承担后果。(2)各中学(报名点)要认真组织考生参加体检,指导考生如实填写(涂)既往病史(包括是否已治愈、目前相应指标情况等)和残疾状况,如没有既往病史或者残疾状况须填写“无”;考生本人对既往病史和残疾状况真实性负责,录取入学后发现故意隐瞒情况者,高校有权按照招生章程作出处理。(3)要合理安排体检时间、场次,提高体检工作效率,避免考生长时间等待,对参加体检的残疾考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二、体检标准

2022年高考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以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等文件执行。

三、体检时间安排及信息采集、上报

1.今年全省高考体检工作统一要求在3月28日之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自行安排。

2.对体检结果有异议的考生可以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工作由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自行组织安排,复检工作须在4月8日前完成。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考生可以提出仲裁申请,考生须于4月15日前到所在市(州)招生考试机构提出对复检结果的仲裁申请,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协调终检医院对有异议的体检结论做出最终裁定。

3.体检信息采集采用两种方式:电子采集导入方式与纸质录入采集方式。电子采集导入方式由体检医院在体检过程中直接通过电子设备采集考生体检数据信息,体检数据须每天进行备份刻盘,体检完成后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将体检数据信息按照系统要求格式统一导入系统,并将每天备份的数据光盘上交我院普通高校招生处;纸质录入采集方式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将经体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盖章确认后的体检表汇总,安排人员通过系统录入考生的体检信息。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可自行决定所属县(市、区)采用何种方式。采用纸质录入采集方式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信息录入与核对工作,建立专人录入、专人核对机制,强化责任管理,克服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确保体检信息录入准确无误。4月15日前各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要汇总所属县(市、区)所有考生的体检信息,通过“高考信息管理系统”上报体检数据,体检数据上报后,原则上不再受理市(州)提交修改体检数据的申请。

4.军事院校体检、直招士官体检、公安院校体能测试等由相关职能管理单位另行发文通知。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1年12月9日

热门院校

  • 湖南大学长沙市岳麓区
    学校简介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学校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历经千年变迁,弦歌不绝,始终保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罕见奇迹。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全国16所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达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亲笔题写“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对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给予高度评价,提出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重大科学论断。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教育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确立了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培育和熏陶了以王夫之、陶澍、魏源、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黄兴、蔡锷、杨昌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才。师生中涌现出39位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学校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拥有本科专业7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7个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6000余人。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1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建有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17项;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银奖20项。学校现有教职工4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93人,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国家级特殊人才6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9个。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00人次,全球高被引学者32人次。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牵头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33个省(市、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攻克了一批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在多个方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一系列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列车、国防航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等近2000家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誉为“中国最诗情画意的高校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从古代书院到近代学堂再到现代大学,湖南大学坚持追求卓越,始终处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一流目标,为把湖南大学早日建成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进。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长沙市雨花区
    学校简介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的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秉承“至诚至公、精业乐业”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校、创新兴校”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成果。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湖南省唯一获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高等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先后荣获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推动机构、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高专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占地面积近千亩,有雨花校区、暮云校区、新校区三个校区。新校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绿心重点区域长沙天心经开区,毗邻暮云校区,将于2022年正式启用。学校立足湖南,对接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面向全国22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3000多人,以高职专科办学层次为主体,2015 年起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生。学校与多所国家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设有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智能装备技术学院、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以轻工信息技术、轻工设计艺术、轻工智能装备技术3个特色专业群为重点,以轻工商贸服务、生物医药2个专业群为支撑的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教职工726名,其中专任教师59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一级美术师、研究员等3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154人,博士(含在读)学位人员12人,硕士学位人员418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400人。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专业教学团队8支。省级学科(专业)带头人9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8名,教育部及湖南省国内访问学者3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4名。学校现有1个国家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名师空间项目课程,12门湖南省精品在线课程,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专业,4个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南省中高职衔接项目,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共有校内实训室150个,与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262 个,完全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牵头组建了湖南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是中国轻工联合会会员单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与服务分会副主任单位、全国轻工大家居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西藏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基地共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主席单位、湖南省皮革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及秘书长单位、湖南省物联网学会秘书长单位、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高职AI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高职英语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长沙移动互联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学校与湖南轻工产业园、长沙软件园、长沙天心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京东集团、天猫、TCL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工、东软集团、中南传媒、吉好地设计公司、老百姓大药房等160余家知名企业园区和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立项课题325项,横向应用课题157项,获得专利2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通过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2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320余篇,其中被SCI、EI、CSCD、CSSCI收录92篇;出版专著84部,教材423本。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先后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法国克莱蒙商学院、泰国西那瓦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所大学合作交流,组织200多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新加坡、日本、泰国、台湾等境外院校进修、培训,60多名毕业生赴英国、法国、印度、爱尔兰、泰国等与我校合作的高校留学深造。学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确定的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全国师资培训基地,近年来共计培训欣欣小学英语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1500余人次。学校充分利用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是湖南省扶贫办确定的“雨露计划”省级培训基地、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省级培训基地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温暖工程农民转移培训基地。近年来,免费培训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村级带头人和创业致富带头人2万余人,为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农民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全国实施温暖工程先进单位”“湖南省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路上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曾得到了刘延东、孙春兰、回良玉、成思危、陈昌智、张榕明、马培华、郝明金、辜胜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肯定。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立足湖南、服务轻工”的办学定位,根植轻工产业,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湖南领先、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卓越一流高等职业学院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97年,原名“湘南文理专修学院”;1998年迁址长沙市岳麓区,更名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筹)”; 200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为高职专科学校;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学校加入宇华教育集团。宇华教育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教育集团之一,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于一体,现有从幼儿园到大学共30所知名学校,校区遍布河南、湖南、山东三省,在校师生总数13万多人。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求学深造理想之地。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3万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300亩,建筑面积54.8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教授为龙头、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自有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93%,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以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 人。建校20多年,学校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10万余人。学校按照服务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的思路进行学科专业布局,现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了4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同时按照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学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学校视教育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确立了创建“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秉承“至善至美、自立自强”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实行“专业+外语+技能+创业素质”的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诚信务实、自立自强、知能并举、敬业乐群的品格。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取得了突出成绩,现有省级“双一流”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环境设计、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音乐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金课)26门,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研究中心(基地)4个。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得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学校科研竞争力稳居全国民办高校前3位。周强、张春贤、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学校考察指导!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中国优秀民办学校”、“湖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等荣誉称号,在中国校友网、武书连等权威的中国民办大学排名榜上,学校稳居前10位,湖南省第1位。
  • 学校简介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由原铁道部创建于1956年,原名株洲铁路机械学校。2004年铁路主辅分离,学院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移交株洲市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业务主管,2005年3月升格为全日制高职学院。2013年8月,学校首批搬迁至云龙示范区职教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514亩,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拥有师生13000余人。是一座生态宜学的“两型”校园。学院按照“重点走好两条钢轨、重视走出两条钢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三走”发展战略,根植铁路办专业,对接需求育人才,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设有铁道机车学院、铁道车辆学院、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铁道工程与信息学院、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5个二级学院和基础课部、思政课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招生专业共26个,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央财支持的建设专业,3个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学院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丁荣军、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志辉在内的行业领军人物、客座教授、技能大师等16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湖南省技术能手2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省级芙蓉青年学者1人,省级芙蓉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优秀教师3人,湖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1人;全国铁道行指委专指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2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市级名师大师工作室9个。学院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实训中心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106个,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正在打造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产教融合型的“轨道交通国际共享实训基地”。学院采取与用人单位“双主体”育人方式,实行“订单”或者“定向”培养,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推行“毕业证+技能证”双证毕业制,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5%以上,连续7次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学院是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国家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物流管理和第二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湖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首批大学生示范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学校和株洲市产教联盟发起学校。学院是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单位,是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党建先进高校、湖南省创先争优示范单位、全国诗词进校园优秀学校,入选湖南省高职院校服务贡献10强、学生管理10强、教学资源10强、文化建设10强。入选2019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0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50强”“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优秀单位”。近年来,学院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和社会公益培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项目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融合联动的特色发展之路。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常德市鼎城区
    学校简介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始创于1994年,时称常德电脑技术学校;1998年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院校,更名为常德电脑专修大学;2004年升格为国家统招大专院校,更名为湖南同德职业学院;2014年升格为国家统招本科院校,更名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规划总面积2146.07亩。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总面积46.2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3.16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14万余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144.4万册、电子图书89万册。宽带网络、WIFI覆盖全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4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4563人,其中本科学生11499人。学校设有农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就业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艺术中心、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部,开设有园林、水产养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22个本科专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商务英语等13个专科专业。2014年升本以来,学校坚持内外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平台,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先后与湘云生物科技、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1个,建成工程实践基地13个,建成了三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二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吸纳13290名学生到基地实习实训;加强教学资源,尤其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科学整合校内资源,建成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109个,创新创业工作室47个,大师工作室1个,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6个,已构成了以学校七大实验实训中心(实训场)为主的校内实验实训体系,能基本满足学校所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目前,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确定了以农科为特色,工、管为主体,农、工、管、经、文、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思路。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林学”学科获批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水产养殖学、设计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行政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5个学科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英语、汉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学科列为“十四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园林”专业获批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林”“水产养殖学”“行政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等5个专业立项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园林设计初步》《大学计算机》《摄影基础》等14门课程立项为省级一流课程,《装饰识图与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13门课程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学校自开办以来,先后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42000余人,面向社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万余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校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列同类院校前茅,除因疫情影响的2020年之外,学生就业率均在91%以上。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等荣誉称号300多项。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新湖南、红网、湖南卫视、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等国家级、省市级新闻媒体相继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被誉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办学、科学治校,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秉承“博今古、承文明、强技能、事国家”的校训,“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遵循“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以特色立品牌”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