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2012年普通高校英语科目听力口语昨日开考
2012-03-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日,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二次英语科目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在省内各州市考点举行。上午是听力考试,下午考口语。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英语科目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已于去年9月24日至25日进行。今年的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采用全国英语等级二级考试试题。听力考试放音方式仍沿用磁带或校园广播方式,口语测试则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

  对于参加两次高考英语科目听力考试的考生,将取其成绩好的一次作为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全省共20余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蒋若梅)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云南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高校,现有在校生31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下设9个二级学院,34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应用型国际化大学。荣誉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并被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示范学校”、“省级平安校园”、“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并同时获批云南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定位学校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秉承“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宗旨,恪守“自强、卓越、报国”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培养政治可靠、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具有良好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合作学校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聚焦名企资源,建立起广泛的校企合作,与华为、京东、360、Adobe、科大讯飞、金蝶、特斯拉等行业一流企业建立了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打通了从人才培养到实习实践,再到就业转化的畅通渠道。并连续三年获得华为“优秀ICT学校”称号,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被华为列为前1%的合作伙伴。展望“十四五”时期,云南工商学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云南省“三个定位”、“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党建、控规模、调结构、抓内涵、提质量、出特色、创品牌、上层次”为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培育师资队伍为保障,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为云南建设“教育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云南警官学院始建于1950年4月(前身为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市军管会公安部公安学校、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公安学校、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云南政治学院、云南省公安学校、云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和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历史时期。1978年开始中专学历教育,1984年开始大专学历教育,2003年4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全国县市公安局长培训基地、公安部禁毒警察训练基地、公安部科技信息化教育训练基地、公安部警务保障培训基地、东南亚警察训练基地、全国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培训基地、全国武术段位考试点、全国自卫防身术培训基地、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测评基地。先后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两次。2013年取得招收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2014年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质,2017年通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突破,拓宽了办学空间。学院设有禁毒学、法学、治安学、侦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经济犯罪侦查、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内设9个党政管理机构,禁毒学院、反恐怖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治安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研究生部等教学部门和6个专业学生管理机构。公开出版学报和校报。学院致力于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等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并推进“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设有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禁毒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等科研机构。建有云南毒品问题研究基地、云南禁毒研究中心(省级智库)、云南禁毒教育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有3个国家(省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门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涌现出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3名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名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1名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11名省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教学团队,100多人成为省(部)级专家。国家社科支持科研项目位居全国公安院校前列。 学院坚持公安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协调发展,紧密结合全国公安机关总体部署和阶段性任务,完善在职民警教育训练体系建设,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作出了贡献。弘扬“忠诚、责任、奉献”校训精神,致力于服务社会。师生在全国大中专志愿者“三下乡”暑期实践等活动中多次受到表彰。在参加99昆明世博会、“昆交会”、昆明国际旅游节、昆明民族服饰博览会、GMS会议、北京奥运会火炬昆明站传递、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 、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南博会”、“商洽会”等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及重要节点执勤等工作中,在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全保卫、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首届全国公安院校培训基地师生文艺大赛等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素质和精神面貌,连续3次被公安部记功表彰。重视与周边国家,欧洲、美洲、非洲部分国家内政部、警察机构、警察教育机构交流合作,与泰国皇家警察尉官大学、柬埔寨警察学院、老挝人民警察学院、缅甸中央警察训练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推进合作共赢。保持与多所国内外著名大学、警察机构、警察教育机构等建立的良好交流合作关系。累计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70多个国家培训禁毒、边境管理和交通管理中高级执法警官近3000人。建校以来,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迄今为止,已为全省各级政法公安部门及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培养输送各类专门人才8万余人。全省16个州(市)公安机关及所辖129个县级公安机关绝大部分领导干部都是学院毕业生或在学院接受过中短期培训。同时培养出明正彬、陈新民、龚志华、和贵华、杨丽胜、柯占军等一批杰出的英雄模范。近几年来,教学改革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发展成就、师生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办学成效先后被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人民公安报》、《云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发展警察职业教育、在职民警及外籍警察培训,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立足公安,服务社会。坚持立足云南,服务全国及东南亚。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针,大力弘扬“忠诚、责任、奉献”校训精神,巩固教育训练工作中心地位,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地位,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基础地位,夯实基本设施建设保障地位,持续推进现代警察大学建设进程。
  • 昆明文理学院昆明市五华区
    学校简介昆明文理学院(原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确认为独立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昆明文理学院。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中心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建成现代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具备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设有11个二级学院(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文、管、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校学生16000余人,占地约720亩。学院建有两个校区,龙泉校区位于昆明市北市区龙泉路中段,杨林校区位于昆明嵩明职教新城,距离长水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1亿元,图书馆藏书187万余册,校外实习基地165个,建有图书馆、室内外体育场馆、学生公寓、食堂、学术报告厅等教学、生活配套设施,实现了“智慧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人才强校,名师执教。学院建有一支职业品格高尚、专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并聘有国内外名校名师、行业导师等外聘教师300余人。其中,教育部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2人,教授83人,副教授263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优才计划”“海外博士培养计划”“中层管理青年干部研修班”“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专业带头人培养项目”“校级教学团队”等师资培养项目,大力支持教师提升学历、职称、业务能力与水平。目前学院已资助46人攻读博士学位,培养出“云岭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师德标兵”3人、“卓越青年教师”2人,访问学者3人。专业建设,特色突出。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是省内开设外语语种最多、唯一开设农学门类的民办高校,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建设专业集群体系,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文、理、工等学科门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重点推进外国语言学类一流学科群、经济管理类和智慧城市建设类重点学科群及文产传媒类特色学科集群。现已建成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培育学科1个,云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院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特色专业2个,云南省高等学校转型提升服务产业示范专业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1门,云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个,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立德树人,提升质量。学院围绕德育目标和“三忠于、三热爱”主题教育内容,依托体育、美育和学科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和生师互动性的第一课堂为基础,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国际视野培养、在线教育、终身学习等六类课堂。近五年考研、考编、考公上线率居同类院校前列,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70%以上,远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2021年西班牙语专业升学率达25%,法语、日语、朝鲜语、泰语等小语种专业考级通过率领跑同类院校。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在各项文体技能等代表性大赛中学获全国性奖项270项、省厅级奖项489项。2021年,学院原创舞蹈作品《小村寨,大村官》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作为云南省舞蹈类唯一代表节目,获艺术表演甲组一等奖、艺术表演类优秀创作奖。学院连续多年在云南省教育厅年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荣获“一等奖”,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达40000余人。毕业生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学生人数690余人。2019年至今,学院连续三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优秀西部计划项目办”。此外,校内建有STUDIO和“文理创业梦工场”两个创业平台,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配有创业培训教室、创业训练中心、创业项目路演室,平台设施完备,先后获得“云南省创业平台”“昆明市众创空间”称号。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学院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5项。教研并举,成果突出。学院科研、教研、大创三类项目的高级别立项数稳步增长。教师累积主持省部级项目20项、地厅级项目124项;出版专著、教材135部;发表学术论文上千篇,其中,被SCI、CSSCI、CPCI、EI等收录128篇;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项。2021年获批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其中,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开创了同类院校获批该类项目之先河,省哲社社会智库项目和规划科普项目分别实现了民办院校获批省级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零的突破,教科研成果在同类院校中位列前茅。国际交流,卓有成效。学院开设有英语、泰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等专业,并为学生提供朝鲜语、德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等多个语种选修。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曾莅临学院对11个外语语种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对“语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葛策博士Dr.Clemens von Goetze代表团于2019年访问学院,就学院在德语教学、德国的语言文化和人文交流中做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学院先后接待西班牙驻华大使、日本驻重庆总领事、法国驻成都总领事、泰国驻昆明总领事等到访,国际交流频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中方合作单位,学院与亚太地区、欧洲、非洲、美洲等11个国家的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交流、深度合作的教育文化联合体,与西班牙、韩国、日本、泰国、法国、德国及东南亚各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及国外20多所高校保持密切联系。学院毕业生依托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就业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同时积极投身著名央企、国企单位服务国家战略和当地发展。学院先后3次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会议、全国高等院校法语教学大会、德国外交部“环境与冲突博览会”、东欧-中国高等教育论坛年会等国际会议,不断扩大学院在国际合作领域的影响力。学院是云南省内第一所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并成立研究机构的民办高校,成立于2018年的“一带一路”沿线文明比较研究中心聘请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国际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佳娅特利•C•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教授为中心主任,并聘请了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京都立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近二十名知名专家为特聘研究员,开展“一带一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同年,学院加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持续为国家倡议提供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党建铸魂,思政育人。学院党委隶属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党建铸魂有效路径。学院围绕“五个基本”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体系在2018年4月8日云南省高校党建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发言,2018年5月13日云南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学院党建思政工作经验。经济学院党总支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被云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创建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2021年“两优一先”评选活动中荣获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识教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被选树为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第二批“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马列部直属党支部被选树为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第三批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工商管理学院获得云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项目立项。学院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合力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为着力点,获批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2项。此外,学院获全国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是全省同类高校唯一殊荣。成绩斐然,口碑载道。学院先后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教育优秀院校”“云南省民办教育发展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平安学校”“5A级优秀社会组织”“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荣获腾讯网“十年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新华网“新华教育论坛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独立学院”称号。2014年5月,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评估。2015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得“A”级办学水平评价。2021年位列艾瑞深研究院校友会网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第17名。学院将坚持“文理并蓄、中外交融”的内涵特色发展之路,以教育对外开放优先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围绕“二十年行动纲领”建设任务,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狠抓内涵建设,为把学院办成“现代高水平创新型大学”而奋斗。(数据截至2021年12月)
  • 学校简介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创建于1952年的云南省昆明交通技术学校、1965年筹建的云南省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75年创建的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大学三所学校于2001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呈贡、普吉、吴井桥校区,占地678亩,与云南省化工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龙城校区占地67亩,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高新校区占地277亩,另租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495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学校建成了一支具有“双师型+技术研发+国际视野”显著特征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681人,专任教师59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4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3人,“双师型”教师208人。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5个,云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1人;交通部吴福--振华基金(奖教金)获得者2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人,云南省设计大师1人,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1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154人,直接服务交通运输行业的专业数和学生数均超过6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满意度持续上升。学校拥有公路与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云南同济中德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设有与科大讯飞、中兴、广慧金通、实力集团、诺仕达集团等知名企业成立五个产业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交通土木工程检测研究中心等7个经济实体,有交通部“1+32”平台云南交通职工培训中心等多种职业培训资质机构,形成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紧密结合的办学格局。学校开设专业共有79个,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达100%,开办专业数超过60%与交通运输相关。其中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8个、省级骨干专业9个,交通部等五部委确定的交通运输示范专业4个;拥有国家财政支持建设专业3个、交通部支持建设专业1个、省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形成了以公路、汽车、轨道运输为主,兼顾航空运输为辅的“大交通”专业布局。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项,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共40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学校现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生产实训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是国家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职业院校校长培育基地、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3次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次获“国际影响力50强”、2次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被评为“中国一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在泰国设立了两所分校,入选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百千万计划”,成为首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教强强合作旗舰项目”。在老挝万(荣)-万(象)高速公路建立了境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近些年,学校办学成绩显著。2009年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被评为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2017年被评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2018年获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被评为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是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会长单位;2020年获批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2022年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成为云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被评为云南省文明校园。“十四五”时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职业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流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强根铸魂,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协调创新发展,精准、精确地构建“一个体系”,实施“九项工程”,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产业服务型高职学校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昭通学院昭通市
    学校简介昭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云南省昭通市。学校环境优美,毗邻占地一千余亩的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春观花,夏品文,秋赏月,冬戏雪。昭通学院文脉传承,底蕴丰厚,其师范教育传统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创设的师范传习所,历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昭通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昭通师范专科学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百年办学历程铸就了学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崇尚实践、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形成了“大学无疆 大人有容”的校训和“崇德、敬业、务实、创新”的校风。40余年来,昭通学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为己任,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经验不断丰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以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成为昭通及周边地区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传播中心,昭通县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培训基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学校目前设有人文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3个教学学院,4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十多个省、市招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建有实验实训教学中心6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层治理综合技能模拟仿真实训室1个,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示范实践实训基地1个,立项建设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1个。拥有智慧教室及微格教室181间,专业实验室127间,公共教学设施平台中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学校现有教职工676人,其中,高级职称204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462人,另有外聘教师100人。拥有“全国会计名家”“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及“青年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乌蒙工匠”等知名专家学者。学校以“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服务活校”为理念,成立了文学创作学院、苹果学院、天麻学院、马铃薯学院、扎西干部学院(理论教学部),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物理学专业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学前教育专业卓越幼儿教师班、英语专业卓越班、生物科学专业实验班、苹果天麻马铃薯特色班、文学创作特色班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重点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昭通文学、教师教育、红色文化四张特色牌,推动专业建设特色发展,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服务昭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成立了滇东北高原特色农业研究中心、乌蒙山生态保护研究中心、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特色研究,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多项,在国际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40余年来,学校潜心耕作,培养了以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吴建智、全国百佳刑警阚建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和雷平阳、全国优秀教师张英、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冠军马皓等优秀学子为代表的6万多名优秀人才,为昭通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昭通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全面谋划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人民满意的昭通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