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记者打探院校招生新特点 提前批志愿填报15日截止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日至本月15日下午5时,我省考生可估分填报提前批本科、专科志愿。记者为您打探各大高校提前批招考信息——
免费师范生招生数下降
记者从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校园开放日暨高招咨询会上获悉,2007年以来,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高校招收免费师范生;目前,我国有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可招收免费师范生,但今年总体招生人数下降。
据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非师范类专业的志愿都在提前批填报。今年华中师大在鄂本科招生计划为1498人,其中文史类516人,理工类751人,艺体类231人。据了解,该校在鄂招收免费师范生460人,较往年600人左右有所下降;同时,继去年停止在鄂招收免费师范生,今年北师大仍保持原政策,但在鄂首次投放实验班计划。
据了解,北师大今年在湖北招生计划总共78人,其中统招普通生70人(理科生45人,文科生25人),国防生计划6名(理科生4名,文科生2名)只招男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2名。
据悉,该校今年在鄂共投放专业22个,其中教育学部按教育学大类招生,并首次在湖北直接投放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招生计划。招收理科实验班2人、经济学实验班2人,实验班学生前期共同修读公共基础课程,升入高年级后,根据个人兴趣选读专门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
北师大今年免费教育师范生仍需入校后申请:入学1个月内,经新生个人申请,学校专家组考核合格者即可转为免费教育师范生;其余新生则作为非师范生在原录取专业学习。
该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该校去年在湖北的统招计划为75人,加上追加计划和自主招生,一共录取97名湖北考生,今年录取人数有望超过去年。
华东师范大学今年招收免费师范生文科7人,理科7人,其中学前教育、心理学、物理学和地理科学都是首年对湖北招生。
语言类:
有些专业性别限招
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在鄂提前批招生计划:法语、日语和朝鲜语专业各招3人;其中,法语文科限招女生,日语文科限招男生,朝鲜语文科限招男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前批在鄂招生18人,理科9人,文科9人,涉及几个大语种外,还包括阿尔巴尼亚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北京语言大学提前批在鄂招生31人,文科13人,理工18人。记者 李佳
艺术类:
武汉纺织大学自行划定文化线
武汉纺织大学走出了不少斩获各类大奖的模特,这也带热了该校的艺术类招生。据了解,该校艺术类录取,在鄂实行自主招生,即根据生源情况自行划定最低文化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该校按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同时,英语单科成绩达到150分制的60分。记者 李佳
国防生:
在鄂共招生226人
武汉理工大学空军国防生在鄂共招收35人,培养目标有空军导弹总体技术干部、空军气象技术干部、空军航空机务干部等。除2个女生计划,其他全部招男生。
据介绍,招收条件要求:男性162厘米以上、女性160厘米以上。男性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性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报考指挥类专业的考生,还对裸眼视力有严格要求;同时,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
据介绍,填报了国防生志愿,但不具备国防生录取条件或因计划限制未能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正常志愿的录取。
各校具体招生计划如下:
武汉大学32人,其中女生1人。
武汉理工大学35人,其中女生2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1人。
中国地质大学5人,其中女生3人。(2011年停招1年,2012年重新招生,2010年录取分数线与一本线持平)。
国防科技大学71人(第一次招女生,共4名)。
上海交通大学7人,其中女生1人。
中国政法大学5人,其中文科3人,理科2人。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北医药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坐落在“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十堰市中心——“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水都丹江口”所在地。学校占地574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17228人(含独立学院),留学生684人。学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4年独立设置定名为郧阳医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评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结论,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开始举办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同年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学校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方阵。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湖北省全科医学教育和免费医学生培养基地、湖北省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学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济世、励学育人”之精神,恪守“厚德、勤学、求实、创新”之校训,坚持“尚医德、崇人文、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才。现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预防医学、智能医学工程等2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或特色建设专业、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或品牌(建设)专业;建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门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2项国家“卓越医师培养计划”项目、7项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一批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向好,高于全国、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各级各类医学人才近11万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04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69名,高级职称教师282人,博士211人。建有1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国家级、省级人才112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6人。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干学科临床医学2017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1年晋升为前5‰。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现代医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生物与医药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等10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建有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个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拥有国家中西部地区结合部最大的医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30多万册,购买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智立方》《万方医学网》《SCI(Web ofScience)》,以及ProQuest平台下的《PHMC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2个中外文数据库。《湖北医药学院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是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0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省部级项目110项,获评省级科技奖励33项、市级科技奖励172项,并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授权专利452项,出版学术著作76部;发表高质量论文1410篇,其中刘忠武教授、李健教授在《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起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主持完成的《湖北省健康扶贫调查报告》《关于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议》分别获得湖北省、贵州省主要领导批示采纳。学校高度重视政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丹江口市、房县等政府、骨干生物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70项、承担合作项目56项,选送36人次参与省“三区”人才计划,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建成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医药学院分站。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是秦巴山区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先后聘请162名海内外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并以柔性方式引进10名海外学者,其中8名获批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目前,与美国杜兰大学、莱特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英国莱斯特大学、德蒙福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外高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累计选派500余人次骨干教师、优秀学生出国(境)访学深造、学术交流。学校建有6所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三级综合型附属医院。附属太和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拥有鄂西北地区唯一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心。附属东风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具有开展器官移植准入资格。附属人民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三甲示范医院”,是全国地市级医院中首批获得卫生部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业务的医院。附属襄阳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先进单位”,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湖北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附属随州医院是“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附属安康市中心医院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十佳医院”“陕西省文明单位”和“国家爱婴医院”。6所附属医院总床位达15000张、年门诊量近1000万人(次)、住院量超过50万人(次),建有3个国家重点专科、112个省级重点专科。建有50余所临床教学与实习医院。在湖北中西部地区、汉江流域形成了一条700公里长的医学教育长廊。学校是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石林木负势竞上,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每年固定举办5个以上全校性主题文化节和40多项院系专项文化活动,举办学术讲座百余场。设有十堰市示范道德讲堂,建有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及廉洁文化长廊,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杰、付守芝、王新卫;“中国好人”陈怡敏;“中国好医生”桂世澄;“最美姑娘”周丽;“全国优秀教师”姚柏春、杨桂元、杜兴贵、况成云;“湖北省师德标兵”王家宁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北医药学院正按照已绘就的蓝图,满怀豪情,抢抓机遇,克难进取,为实现建设“省属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高水平有特色的医药大学”之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同时也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的职工培训中心。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75年的葛洲坝职工大学,至今已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坐落于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以建筑、电力、交通、环保为特色,集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为一体,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平台。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6人,其中,40%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80%的专业教师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关工作经验,学校还聘请了40余位电力行业及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师教学水平精湛,2019年学校代表中国能建集团参加中电联第二届全国电力行业青年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揽获电建组团体一等奖、三等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职业教育。学校设有电力工程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训中心、中职管理部等8个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9000余人,开办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20余个高职专业,建立了20多个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4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多家企业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推进企业需求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以培养高水平的现代产业工人为目标、秉承“入学即入职、学生即学徒”的培养理念,由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纂教材,将企业的工艺、标准、文化等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打造“产学互动、产教融合、岗位就业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因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成绩突出,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北省“双高”建设学校、宜昌市产教融合典型示范高校,配合中国能建集团成功申报并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葛洲坝集团也获批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首批24家产教融合型认证企业。职工培训。学校是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职业资格中心、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湖北省安全生产培训三级机构、湖北省建筑行业关键岗位培训中心、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施工员与造价员定点培训机构,具备技能培训与评价、安全类、建筑施工关键岗位类、执业资格类、成人学历教育5大类14项培训资质。学校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取证培训、管理培训,开发形成了20余个培训品牌项目。为减少工学矛盾,学校在全国设有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5个培训基地,建立了葛洲坝网络学院在线培训学习平台,可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和“线上+线下”的培训学习模式。每年开展各类培训约3万人次。获得荣誉。学校先后荣获原国家电力部“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湖北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首批“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文明单位。
-
学校简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教育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湖北省首批“优师计划”主培学校和“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湖北省工业学校、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先后于2003年和2009年整体并入。2007年,在湖北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创了省级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先例。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业务指导机构——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响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获批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同创建“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与省体育局深度战略合作,打造体教融合“样板工程”。建校90年来,学校培养培训了3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起,学校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校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723亩,建筑面积49.02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万多人。现有教职工1246人,专任教师82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99人,99位教师受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2人次。累计外聘高层次人才80人次。学校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等4个专业均获有条件通过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现有24个以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名师工作室,5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5个省级试点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59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名师课堂。获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举办行知实验班、复合型人才实验班、创新人才实验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共建华为云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以教师教育和先进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为龙头,结合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文化创意六大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教育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省级重点学科,湖北省太赫兹与光电子学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52项,获教育部、科技部、文旅部和国家民委及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建厅等省厅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版权等200余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19项。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国外参加游学、交换生、社会实践项目或长、短期实习。学校是省教育厅指定的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派出高校,是国家汉办的优质生源学校,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海外开展国际中文教育。近年来,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和“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将秉承“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正己达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二师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锚定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国家需要、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
学校简介 武汉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举办,业务主管部门是湖北省教育厅。学校坐落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官湖畔,校园占地面积1026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学校全日制办学规模一万余人,坚持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面向现代服务业,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学院。 学校有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动画、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软件工程、财务管理、休闲体育、物联网工程、车辆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机器人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经济与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翻译、审计学、运动康复、商务经济学、体育经济与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物流管理(中德合作办学)等28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招生,另有22个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招生。率先在全国开办了赛马专业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0项,其中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8项,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近年来,21项成果分获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70.9%,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32.7%,有享受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0人、“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4人。 学校设有武汉旅游研究院、武汉马产业研究院、商业文化研究所、武汉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武汉流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茶文化与产业研究所等17个科学研究机构,及5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主办有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武汉商学院学报》。2013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承接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研发省、市级地方标准7项,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30余项。 学校坚持“与服务经济共进、与行业企业共赢”,高度重视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先后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蔡甸区、神农架林区政府、武汉市商务局、武汉市体育局等政府机构和东方航空、东风汽车集团、达利马业集团、武汉港务集团、武商集团、中百集团、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通动画等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是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武汉市首个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组织师生成建制地参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运会、全国“两会”、上海世博会、武汉国际园博会、“汤尤杯”羽毛球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志愿服务工作,受到广泛好评,获得共青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最高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连续十年为中国南极科考提供后勤服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评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学校建有楚菜博物馆、国际马术馆。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马术及现代五项赛事将由我校承办。 学校与30余所海外高校或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培养人才。与德国埃森、北黑森大学合作开办了物流管理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先后培养出国家和省市技术状元、知名企业家、人民大会堂国宴主厨和武汉形象大使等大批优秀人才。近几年,学生在国际国内专业比赛中获得百余项团体与个人冠军。学校招生就业“进出两旺”,本科招生规模年年攀升,报到率达96%以上。毕业生总就业率稳定在94%左右。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建有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创业学院和全省首家本科院校微商学院。 学校连续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武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获评省级文明校园、市级文明单位和“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
学校简介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省级“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发展高职教育20余年。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腹地,深耕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结构优良,对接产业板块,建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五大专业集群,培养现代产业紧缺人才,形成了“合作广、影响大、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办学格局。2016年、2017年,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获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走在湖北高职教育的前列。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亿元。学校建有 30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4个,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66亿元。学校设有11大学院、49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3个,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两个本科试点班。现有教职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603人,高级职称教师279人,教授41人,硕、博士以上学历教师422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6项,成功构建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斩获大奖近千项。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武汉电子信息、武汉智能制造、武汉财经商贸、武汉生命健康技术、武汉服装智能制造等六大职教集团,吸纳十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办学,先后与西门子、华中数控、青岛海尔、富士康等近30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厚德尚能、崇实敬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法国工程师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泰国北部大学、芬兰图尔库应用技术大学均有合作交流,与芬兰萨洛市物联网高新技术园区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作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摔跤比赛承办单位,学校校园环境与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4月,学校顺利举办军运会摔跤测试赛暨2019年全国U17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5、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凤凰网、新浪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工人日报、中国体育报等诸多权威媒体报道,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围绕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建设目标,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职业教育梦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加快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