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西:将出资2000万元资助2.8万贫困大学新生
2013-08-0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人民日报南宁8月4日电 (记者庞革平)记者今天从广西教育厅获悉:今年广西提高了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标准,区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500元,区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同时,自治区财政对该项目的投入由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今年预计将资助约2.8万多人。

  2007年以来,广西启动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补助政策,每年自治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每位建立了高中贫困生档案并考入大学的学子都可申请获得400至600元不等的入学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资助。5年来,广西财政已投入5000万元,共资助贫困大学新生约11万名。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全国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院校。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10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训基地2个;柳州市级千万元实训基地2个。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生1.7万余人。学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八桂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8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个,全国模范教师1个,全国优秀教师2个,全国十佳创新创业导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先模创新工作室3个,校级优秀人才工作室30个;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6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1人,“广西技术能手”11人次,“龙城技术能手”9人次,柳州市拔尖人才6人次,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次,柳州市“个十百人才工程”人选9人次;1位教师评为享受柳州市特殊津贴名师。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共52个专业。现有“双高计划”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创新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X”证书制度试点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学成果7项;国家级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备选库)建设1个,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6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4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学校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机电项目)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智造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中职、高职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试点单位、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柳州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柳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全国机械行业职教系统能力评价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中级工、高级工以及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认定26个工种。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超过4万人次。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服务。学校深化国际化办学,积极搭建平台,与英国、德国、美国等18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教育部-DMG MS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FANUC数控系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德国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项目,通过与国际型企业共建上汽大众广西培训中心、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客户培训中心等引入国际型企业标准;通过与德国工商大会合作共建柳州市德国AHK职业培训中心,通过实施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SGAVE),与英国瑞尔公司、欧洲侍酒师学校、美国饭店协会学院等合作,引入不同专业标准及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升级。2019年,学校与沙特卡坦尼集团、柳工集团共建沙特卡坦尼学院,2021年与柳工、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合作,共同以“中国标准”培养国际工匠,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专业领域首个实现标准及资源国际有偿输出的高职院校。学校牵头联合地方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广西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广西汽车集团联合建立“青年创新实践基地”,与上汽通用五菱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基地”与“新能源汽车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先后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联合组建柳州市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柳州市蔡鹤皋机器人院士工作站,建成广西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市工信局、世界500企业、国内500强企业联合组建柳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培育基地和ABB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主动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共建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院士工作站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市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机器人产业集群培育基地1个,市双创示范平台1个,市级第一批微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1个,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高端科技支撑和核心技术服务。学校积极开展双主体办学。与企业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华育中航学院、恒企管理会计学院、百捷互联网学院和尚云客软件工程学院,校企一体化育人,推动校企深度交融,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先后成立“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智能云财税产业学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学院”“直播电商产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7个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 获批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学校率先引进美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率先制定职教版的卓越绩效质量评价标准,大幅提升现代化管理质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政府等)满意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学校获评2019年度第六届柳州市市长质量奖。学校在广西高校首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响应、全方位覆盖。引入CRP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立云计算中心和智慧校园,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连续21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突出)单位”。培养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柳滨,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获得者袁茵,全国优秀教师甘达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华、房九林,奋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工程师陆利雁,投身南极科考的技术专家韦勇豪,广西“最美导游”黄杰,柳钢化学分析技能专家、广西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黄芝敏,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肖杰夫,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切接见的黄浩等一大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贡献着柳职学子的智慧,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以“匠心文化”品牌项目获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广西优秀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唯一)、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学校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聚力‘双高’,彰显特色,建成国内一流高职名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向“成为受人尊重的高职名校”的愿景奋力迈进,为世界职教贡献“柳职智慧”。
  • 学校简介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围绕建设“办学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发展定位,以“新工科服务新产业”为使命,秉持“明理精工,返本开新”的校训和“德技并举,立业立人”的办学理念,坚定“执着理工,创新理工”的特色自信。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学校现有壶兴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58.15亩,全日制在校生20884人,专任教师1103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1.4亿元,图书共计125.47万册。学校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商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政教学部、公共教学部等2个教学部;开设高职专业49个,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5个专业先后成为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3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0个,其中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是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校是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自治区住建厅关键岗位培训基地、崇左市本级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崇左市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崇左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在2018年-2021年连续四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在2022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17-2021全国一般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全国排名41位;在2017-2021年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高居全国第2位,同时也是唯一一所进入榜单前20位的广西高校;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22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35位,广西第2位。2021年荣获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3项,其中“职业院校‘四方协同、四化驱动’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等2项获一等奖,1项获二等奖。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雄厚的办学实力和为地方服务的能力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先后荣获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中国职业教育创新示范单位、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新工作突出单位、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崇左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 学校简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为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拥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是国家“1+x”证书试点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广西无机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广西糖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公司、中科曙光、新道科技等国家级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经过长期积淀,凝练形成了“启智育人、博识敦行”校训,“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荣校”办学理念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办学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科师人奋发进取的“科师精神”。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共1617.1亩,其中主校区来宾校区1010.1亩,柳州校区60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各类留学生68人;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5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31个、专科(高职)专业10个,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学科。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构建了“教师教育类、电气工程与电子技术类、食品与生化工程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机械与汽车工程类、经济与管理类”6大特色专业集群,获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项目4个。学校获广西无机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自治区级科研平台7个;学校承担广西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3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7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400余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等10余项,获自治区级科研奖9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20余篇,被SCI、EI、ISTP引收录190余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50余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凝练了“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当前,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围绕“突出‘四得’,做实‘五基本’,实现‘六满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内涵建设,通过未来一定时期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
  • 学校简介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电力类高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南宁市高新区核心地带,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五象新区。办学41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笃学 砺能敏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0余人,成为全国电力类高职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实力较强、办学前景好的高校。学校现有教职工556人,专任教师394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75%。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教授担任学校高级校事顾问,拥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南宁市首席技师1人。近三年,教师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86项 。学校设置有电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50个专业,建成对接“发、输、变、配、用”电力产业链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体系。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分别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贺州学院合办能源电力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7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拥有省部级教学成果13项。学校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对接“数字广西”,与清华大学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与中关村软件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高科技企业共建智能化、虚拟化实训教学环境,与中国移动在多校区高速互联、5G+覆盖等方面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教学应用全覆盖、学习应用全覆盖、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的“信息化+电力职教”新生态,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校。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大力实施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 教改工程,深入推进资本融合、技术融合、标准融合、人才融合、创新融合的“五融合”模式,牵头组建广西能源电力职教集团,与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等世界500强电力企业和宝钢、柳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等用电大户在培养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和研发电力技术等方面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服务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学校成为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勉”项目广西唯一的合作高校,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在广西唯一的合作办学高校。是清华大学在广西合作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上海电力大学在华南地区对口支援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广西颁发电力行业火电、变电仿真培训基地资质唯一的高职院校。目前,学校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学院1个、北斗产业学院1个、ICT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校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芬兰、英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学者互访研修、专业共建等各种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企业开展多期培训,实现了技术输出、人员培训、师生交流、学分互认及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新加坡东盟AI中心共建“新加坡东盟AI中心-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与泰国两仪糖业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营”活动。2019年获批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东盟、衔接欧美、对接港澳台的多元多层次开放合作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40%以上的毕业生被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中广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广西50强企业录用,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8%;连续12年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连续8年在广西电网校园招聘录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培养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唐劲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琼,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获得者巩晓阳,广西工匠、“自治区劳动模范”获得者兰海,自治区90后人大代表马宁等一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建成工业控制、移动机器人、电气装置3个自治区世界技能竞赛平台,近三年在校生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60余项。在各类文化、体育赛事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学校龙狮队荣获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高桩冠军、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狮王挑战赛铜奖,并受教育部邀请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慰问演出;学校乒乓球队荣获全国高职院校乒乓球锦标赛亚军、广西学生运动会冠军;学校足球队荣获广西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并进入全国总决赛;学校篮球队荣获广西高等职业院校篮球锦标赛冠军。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技能鉴定与培训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服务了国家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近五年来,学校每年为电力行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万人日。同时,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南宁市上林县、河池市环江县等地开展脱贫攻坚,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首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广西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院校,加快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围绕国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正汇聚全国能源电力行业和区域优质资源,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能源电力高等院校,更好地服务广西乃至国家能源电力产业以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 百色学院百色市
    学校简介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专、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专等阶段。80多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凝练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为社会输送了15万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巨大贡献。学校升本以来,坚持以“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精神办学育人,科学谋划,艰苦创业,经过“明晰思路、寻求合作、创新模式”等探索改革阶段,实现了从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从师范教育为主向产业服务型教育为主的“两个转型”,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是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华文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绿色大学”“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等称号。学校占地面积1833.22亩,拟建百东校区占地2512亩,现有建筑面积47.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8亿元;实验室实训室29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7个,馆藏纸质图书130.58万册,电子图书198.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41人,其中各类教师135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39人,正高级职称教师7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双师型”教师546人。长期聘请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近年来,1名教师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228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1人获得“广西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卓越人才”,4人获“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9位教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有12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3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入选广西“卓越学者”,1人被评为评为广西“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师”,1人被评为“八桂名师“,1人被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学校设有21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高职)专业,设有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即市场营销第二学位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形成以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集群为基础,产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为主导,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学生24311人,招收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索马里、赞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共46人。现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7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个,广西高校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是广西教师教育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以来,共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自治区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2009年以来,共有5691人次学生获得2676项自治区级三等奖及以上等次学科竞赛奖,其中1816人次学生获得604项国家级奖。484名学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2个班级被授予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4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7人次学生获得此项提名奖;266名团员、团干受到上级团组织表彰,学校各级团组织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广西五四红旗团委”10个、“广西五四红旗总支部(团总支)”18个。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全区平均就业率水平之上,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学科专业一体、教学科研互动理念,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现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项目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被确定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7项;科研资助总经费4480多万元。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17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29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近1170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3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0多项,其中省部级3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优秀奖2项,获国家文化部评选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道路,注重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近年来,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与百色市各个县(区)政府和252个区内外企事业及其他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其中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签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输送与合作协议;与德国1所大学、俄罗斯1所大学、美国2所大学、越南3所大学、马来西亚4所大学、泰国12所大学及4个府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其中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泰国程逸皇家大学、泰国清迈皇家大学、泰国沙功那空皇家大学承认我校对应专业的学分。学校先后派遣620多名越南语、泰语、英语、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生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相关大学交流学习、参加学科竞赛,先后派遣460多名汉语国际教育、泰语、英语专业学生到泰国中小学进行汉语教学实习,60多名教师、学生志愿者赴美国、泰国、菲律宾及蒙古开展汉语教学,10名教师赴美国与泰国访学、进修;90多名教师赴国外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泰国如诺大学、程逸皇家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派出师生到我校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成立了“百色学院—马来西亚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中外合作教育基地或中心;先后组团参加9届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到美国、法国、德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高校进行教育考察交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百色学院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在“植根百色,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