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 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2015-10-2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力度,为贫困学子创造公平成长环境的决定,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完善国家学生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及时将有关新政策落实在2015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并取得新成效。截止到9月末,全省共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03亿元,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3.3万人,分别比去年增加8000人和5000万元。

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宣传力度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财政全额贴息、延长贷款年限、放宽还款期限和贷款代偿等政策,省教育厅通过印发《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指南》,由各高校随《入学通知书》邮寄每人一册,并在辽宁省学生资助网上宣传。特别根据我省辽西地区连续2年受灾的情况,将宣传工作重点下沉至乡、镇、村,把资助政策宣传材料发送到户,各县、区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现场制作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宣传板(栏),印发了生源地学生贷款须知单,并在办理现场设有咨询台和资助政策咨询热线电话。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资助政策、懂得资助政策、得益于资助政策。

积极推进县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建设

目前,我省全面开展由国家开发银行承办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业务由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办理。但目前县级经办部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影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省教育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建设的通知》,各县、区教育部门积极落实通知要求,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办公条件,保证了贷款业务顺利开展和学生的贷款需求。

提升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服务水平

为落实2015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本着早宣传、早准备、早办理、早发放的原则,省教育厅在高考前预测了全省贷款需求,制定工作预案。对申请贷款人数较多的县,开展了预申请办法,并实行网上或电话预约,保证了助学贷款工作有序开展。各县、区坚持以人为本,为广大学生提供周到方便的服务,简化贷款申请流程和手续。实现一站式服务,保证学生及家长一次申请、一次办理。对父母身体因病不能到现场办理贷款的学生,县、区经办人员亲自登门到家中办理。通过全省各县、区人共同努力,辛勤工作,实现了我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应贷尽贷”。

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部门承担,并按当年实际贷款数额,支付给经办银行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金。省财政厅十分重视和支持学生资助工作,在财政状况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足额安排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并及时拨付给经办银行,调动了经办银行的贷款工作积极性。2015年省财政厅共核拨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贴息6000多万元。

(学生资助中心 供稿)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系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省级示范校。学院地处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30余名,其中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3人,讲师、工程师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66人,全日制在校生6000名,共开设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城市建设行业相关的20余个专业。学院坚持“内涵发展,特色鲜明,治理有序,精品学院”的办学理念,依托辽宁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品牌优势,不断拓展和深化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办学模式。学院先后与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高等级公路建设总公司、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航空港集团辽宁工程有限公司、沈阳白云穗港装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港资)、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辽宁贝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沈阳瑞杰历信行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尊重、信任、平等、互助的“伙伴式”校企合作关系,在省内外建立百余个教学实习基地,聘请百余位省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行业指导和校企双向参与为成功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学院还与十几家企业联合开展了订单培养。学院管理规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办学的根本任务,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双重培养,强化学生发展意识,将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日常学习和校园文化生活中,积极实施榜样引领计划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凝聚学生、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和传承大学精神,学院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工作,现有学生社团50余个,90%以上的学生加入其中,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展示、自我实现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院立足沈阳,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努力培养适应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建设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 学校简介大连外国语大学地处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省属高校,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2016年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并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0名,百分位段全国前5%。学校拥有旅顺校区和中山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6.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3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近200万册、纸质报刊700余种、电子图书90余万册。学校下设20个教学单位,设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1个,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辽宁省一流学科,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学校拥有43个本科专业,覆盖15个外语语种。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3个,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5个,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学校获批辽宁省翻译学领域研究生创新与交流中心1个、辽宁省外语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培育基地1个、辽宁省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单位1个、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3门。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5万人。全校在职教职工千余人,聘请近百名外籍教师。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9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3人。学校拥有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58人。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9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比较文化研究基地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声传译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有34个科研机构,其中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12个。2012年以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1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近500篇,32部教材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8部(套)教材获批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 3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校设有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学校同时主办省级杂志《语言教育》和《东北亚外语研究》。近年来,学校学生共有94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及地区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奥运会、残奥会、夏季达沃斯、亚欧经济部长会议等重要国际大型活动上都活跃着学校志愿者的身影。学校围绕以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中心,建设就业指导和就业市场两个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6万余名高水平人才,毕业生以良好素质活跃在外交、外事、外贸、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毕业生年度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先后有百余名毕业生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235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学校是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单位、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设有教育部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与世界俄语基金会合作建设俄语中心。学校还设有辽宁省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等多个国际化平台。以交换留学、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多语种交流、国际实训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知名院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年均执行国际交流派出项目150余个,派出近900名学生赴20余个国家的国外友好院校学习和参加实践项目。其中,学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8大类公派项目每年派出学生近150人赴海外留学。截至目前学校在海外10个国家设有10所孔子学院,共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学员67300余人次,共派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师及志愿者400余人次。每年接收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近70个国家的1500余人次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学校遵循“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近年来,学校响应国家和辽宁省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和要求,积极向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转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正朝着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 学校简介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始建于1999年7月。2004年3月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07年1月,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金真源集团共同举办。学院位于大连市高新区爱贤街28号,占地面积712.38亩,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教学场所完备,配套设施先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实验室129个,图书52万册,运动场3.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2亿元。学院面向辽宁、北京、天津、贵州、浙江、江苏、吉林、河南、河北、福建、安徽、山西、黑龙江、内蒙古、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宁夏、新疆等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学院现有2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护理学专业获评辽宁省本科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获评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学院依托大连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54人,其中教授86人,副教授112人。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9人。学院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了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并系统建设了临床技能、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和计算机等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及教学基地。学院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院建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素质拓展中心、体育馆、标准体育场。学院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省级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共计636项。其中,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级、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立项112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47项;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102项。其中在辽宁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辽宁省首届本科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总分第二名、大学生“新道杯”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全国二等奖(辽宁赛区特等奖)。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日本.一般社团法人国际医疗福祉人材育成机构开展了护理学专业学生赴日留学就业项目,为提高办学声誉和拓宽办学渠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二十年来,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 学校简介沈阳医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9年的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1958年8月,学校升格更名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本科学校,正式更名为沈阳医学院,2001年迁入现校园。 建校72年来,学校实施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战略,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多门类、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的市属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2009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率先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7年成为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护理学专业认证;2019年通过辽宁省医学类本科专业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48.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59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0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7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232种,电子图书7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个。设有管理机构18个、教学机构15个、教辅机构9个、直属附属单位4个,非直属附属医院18个,实践教学基地150余个。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1个二级学科和领域。2020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大连医科大学联合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设有医学、理学、管理学和工学4个学科门类20个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6个,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特色专业3个,沈阳市重点建设专业6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一流示范课程21门,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0个。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440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97人、副高级职称8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5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达到92.0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占教师总数比例达到50.44%,其中医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占医学学科教师总数比例达到65.41%。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外引进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5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12人,省、市优秀专家3人,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20人。在八届辽宁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共荣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优秀组织奖8次,连年跻身省内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现有学生19867人(其中本科生7622人,专科生2341人,研究生522人,留学生708人,附属卫校学生1221人,继续教育学生7453人)。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0年,学校在辽宁投档分数线高出辽宁省本科控制线124分,19个省投档分数超出本科控制线50分以上,14个省投档分数超出本科控制线70分以上,特别是辽宁、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六个省投档分数线超过本科控制线100分以上。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优势专业生源质量位居辽宁理工类生源前列。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总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91个百分点。在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学校八次参赛,共荣获东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次;东北赛区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辽宁省首届口腔医学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19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在第六届辽宁省大学生护理技能竞赛中勇折团体和个人双桂。实施全员专业志愿服务,倡导爱与责任是医者的灵魂,与汕头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全国率先发起“中国高校专业志愿服务行动”。荣获团中央“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李嘉诚基金会医疗扶贫行动“医者仁心”奖。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建有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是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辽宁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沈阳市先进院士专家工作站。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斐里德·穆拉德工作站。有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9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沈阳市工程中心,2个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人体科学展览馆为省、市科普基地。“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38项,纵向科研经费合计4095.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8项、市级科研项目87项;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合作项目31项,经费413.9万元。获得省、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9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国际、国家授权专利66项;发表SCI等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论文185篇;出版著作40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2004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学校成为来华留学生培养基地,为辽宁省首批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医学教育质量认证,是全国第15家顺利通过认证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得到国际认可,并被载入世界医学教育名录。先后有来自64个国家的222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培养规模位列省内高校前列。十届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73%。在“中国大学留学生比例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六名。 学校与美国印第安纳卫斯理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德国韦森特博士学校、日本驹泽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韩国康氏细胞生物技术株式会社、韩国大熊制药株式会社、东北制药等医药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日本、德国相关机构开展护士订单培养,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大学开展学生互换交流学习。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樊代明院士、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外进修、讲学或开展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代沈医人秉承“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校训,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形成了“埋头苦干、团结拼搏、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沈医精神和“美丽、和谐、活力、现代”的办学理念,积淀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卫生模范单位”“辽宁最人文校园”“沈阳市文明校园”“沈阳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直属附属中心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沈阳市心血管病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附属中心医院为沈阳市西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实力居市属医院之首,编制床位1500张,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沈阳市创伤、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沈阳市医疗、护理、超声、检验质控中心、沈阳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沈阳市慢阻肺管理和预防临床研究中心。以创伤外科为特色,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突出手外科优势特色学科,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利用自体废弃小腿修复前臂缺损手再植术”。附属第二医院编制床位1400张,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中国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全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辽宁直接PCI医院、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沈阳市分中心、国家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以心血管、周围血管和心理学科为特色,以介入医学为技术优势,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手术年均4000例以上。 “十四五”时期,沈阳医学院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紧扣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主线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错位发展主线,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速特色发展、分类评价的改革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主动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创建高水平、有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医科大学而不懈奋斗。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大连市西岗区
    学校简介大连软件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93年,曾三次获得“辽宁省优秀高校”和“全国文明诚信单位”、“大连市特色党组织优秀单位”等多项殊荣,被社会广泛誉为IT工程师摇篮、职业经理孵化园。学院坐落于大连市西山湖公园北岸,风景如画,环境秀美,是莘莘学子汲取知识、勤修德行、乐练技能、放飞梦想的一方沃土。学院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培养软件工程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信息管理工程师;计算机信息管理(小微企业管理)专业——培养职业经理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平面设计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专业——培养动画制作师;计算机网络技术(WEB网站开发)专业——培养网站工程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物联网工程师;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电商企业经理人;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物流企业部门经理;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高级营销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旅游企业经理人;旅游管理(涉外导游)专业——培养涉外导游员;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五星级酒店部门经理等高职和应用本科专业。学院师资雄厚,尤其是“双师型”中青年教师达到60%以上,拥有比较完备的实训设施和项目研发团队。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针对高职特点,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工作”的办学思路,明确“立足大连、直面国际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办学定位,以“外语强、技能硬、综合素质高”为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就业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