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本科提前批录取4394人 香港高校在渝录取52人
2014-07-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重庆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今(15)日,记者从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全国共有103所高校在本科提前批录取重庆新生4394人,比去年增加176人。需要提醒的是,明天下午6点到后天早上8点,本科第一批将开始二次征集志愿,请考生注意把握时间。

免费师范生超额录取

据了解,在提前批招生的院校包括军队院校、公安院校、航天航空院校,以及一些普通高校。今年全市共4394名新生被提前批录取。其中,文史类录取1291人,比去年增加153人;理工类录取3103人,比去年增加23人。提前批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共录取考生73人。

从录取情况来看,今年免费师范生招生超额完成。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5所高校免费师范生计划招生397人,实际录取422人,其中文科31人,理科352人,艺术39人。

在提前批实施的全科教师专项计划也完成较好。记者了解到,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5所市属高校在我市招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计划1100个(含贫困单列计划100个),实际录取了1048人。

香港高校在渝录取52人

针对备受关注的港校,今年香港高校在渝共录取52人,比去年增加3人。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分析,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平均分数,和去年相比均有一定提升。

具体来看,香港科技大学理科录取最高分664分,香港大学文科录取最高分654分、理科录取最高分658分,香港中文大学文科录取最高分643分、理科录取最高分647,香港城市大学文科录取最高分647分,理科录取最高分635分。

首次实施贫困生单列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今年首次实施了贫困生单列计划,全市共有6所高校投放200个招生计划。

其中,重庆医科大学招全科医生100个,重庆师范大学等其余5所高校共招全科教师100个。据悉,贫困生单列计划只招收经相关部门审查资格合格的零就业家庭、农村建卡贫困户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的考生,实行免费培养、定向就业。

首次在提前批二次征集志愿

此外,军队、武警和国防生院校近年来首次全面完成招生计划。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共有48所军队、武警和国防生院校在我市计划招生692人,实际全部完成招生计划,当中还录取了17名女生。

市教育考试院表示,今年我市首次在提前批实施二次征集志愿。今年本科提前批次征集志愿共公布380个计划,其中文科计划153个、理科计划227个,共有1092人填报征集志愿,保证了招生计划的完成。

热门院校

  •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重庆市大足区
    学校简介重庆健康职业学院(CHONGQING HEALTH COLLEGE)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教育部代码:14727),隶属于重庆市大足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学院位于“中国石刻之乡”“西部五金之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地——重庆市大足区。近邻渝蓉和潼荣高速,远靠成渝普线和高铁,多条干线公路环绕,交通十分便利。周边自然环境优美,距离世界文化遗产之地——大足石刻仅13公里。学院沐浴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东风,在原有重庆科技工程专修学院基础上设置重庆健康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500亩,办学规模5000~8000人,一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6.34万㎡,校舍按园林式、花园式布局。学院教学楼、公寓、食堂、室内活动室、办公楼、实训楼、科技信息中心、学生创业园、图书馆、篮球场、形体训练室、美术室、音乐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一应俱全。学院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资料10万册,建有现代化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借阅系统。现已配备专兼职教师共计85人,其中专任教师72名。“双师型”教师26名占总数的30%,副高以上职称11名占15.28%,研究生学历13名占总数的18.06%。至今已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社会体育、健康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老年保健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共11个专业。已购置各专业和公共教学所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目前校内实习实训场地0.3万㎡,已建成的实训室有基础护理实训室、人体解剖实训室、传统康复实训室、物理康复实训室、运动康复实训室、形体训练室、美术室、音乐室、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室实训、语音室、计算机室、物联网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及药品经营与管理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21个。自2022年起,举办方将继续投入7.8亿元,完成学院二期工程校舍建设,增加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到2024年,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20.4平方米。进一步调整优化校园空间,以中草药木本为主调,以集约组团为形式,以山泉河湖石为元素,以医药历史名人文化为延伸,建设校园大型主题雕塑及雕塑群。对原有校园绿化整体实施改造优化,打造国内首例以“海绵城市生态校园”为典范、以“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为特色的立体绿色生态共享校园。同时,学院计划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0万元。狠抓科研团队平台建设,对接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合作办学的北京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将提供专业人才支持和就业岗位支持,通过与学院举办者的双方资源优势,结合“复康园”项目落地,定向输送健康类高职人才。全院教职员工秉承“博学敬业、健康至善”的校训,在理事会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强化大健康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在重庆市健康领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大健康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早日把学院建成以大健康为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而不懈奋斗!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市合川区
    学校简介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获批国家继续教育基地、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互联网+职业教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是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市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获评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2018-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中位列第60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2012-2019年)”中位居第69名,在“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中位居第10名,名列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第1名、全国骨干高职院校第3名、全国“高水平”高职院校第8名。学校是重庆市第二所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比赛的高职院校,是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2名选手入围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学校现有合川、九龙坡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339亩,现有教职工992人,其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的69人,具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的19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43人。学校建有城市建设工程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创新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影视动画、软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电子商务等48个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生近1.7万人。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27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15个,市财政支持建设省级实训基地77个),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02个,充分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承“走出去,引进来”原则,大力营造国际合作氛围,纵深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近年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频频获奖,其中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9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倡导“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优良学风和“励志、修德、育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走“开放合作、内涵发展”之路,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升专业集群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成一所具有“互联网+”特色鲜明的新型高校。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市南岸区
    学校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历经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重庆教育学院三个时期。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重庆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特做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战略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定位。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是“‘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部“云数融合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文明校园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学校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截至2020年底,拥有图书资源总量198.35万册以及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的各种数字资源。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现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已获批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点3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校政企协同、一二三课堂协同的“一中心两融合两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2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755项,其中国家级684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高于重庆市本科平均水平。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建以来,学校引培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7.5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7.96%;双师型教师占比23.77%。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2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领域)1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依托自身办学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需求,以教育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聚焦“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获教育部批复建设“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院,建设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及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和启智众创空间等一批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市发改委和市科技局等研究开发平台。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75项;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24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重庆市科技创新团队7个。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局面深度拓展。以推进产教融合为牵引,通过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等方式合作育人,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建成中兴通讯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与凤凰传媒、中兴通讯、东方宇新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国境外8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开展了交流合作,建成国际学院,引进美国、英国、西班牙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与313家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67年来,学校形成“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和“负重自强创新求真”的校风品格,培育出“正德厚生·博学善教”“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优良教风和学风。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力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将学校建成重庆有地位、西部有影响、全国有个性的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 学校简介【发展历程】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1998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建成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建成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同年被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入选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单位。70年来,学校秉承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乌金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西南大地办职业教育,紧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持续探索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路径,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事业取得持续进步。【办学特色】学院树立“职业本科、工程技术、育训并举、辐射西南、业界标杆”的办学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砺苦、谨信、惟精、弘毅”品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双主体、双特色、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以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体,以测绘地理信息和安全类专业为特色,土木建筑、财经商贸和文化艺术类专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砺苦砺行、崇德崇技、开放开拓、智慧智能”的办学特色。【基础条件】办学地址:学校地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重庆市江津区,交通便利,紧邻渝昆高铁江津北站和重庆市轨道交通5号线滨江新城站。办学规模: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17000余人、国际留学生约80人,成人专科学生约3000人。基础设施:校园占地近1300亩,校舍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近5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近20平方米。图书资料:学校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10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万册,电子期刊近3万册,并建有资源丰富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平台。教学院部: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资源与安全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教学院部。专业设置:学校开设有57个专科(高职)专业。专业全面契合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重庆市智慧重镇、智造名城发展方向,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双高专业群为龙头的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4个,带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市级A类高水平专业群迭代发展。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64.41%,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38.91%。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0余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余名),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近200人;博士5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近500人。教学资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2门,市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产教融合:职教适应性突出,服务重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牵头组建1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2个市级职教集团,是重庆市整体向产教融合型深化高校之一。学校是国家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矿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科研与培训:近2年,累计立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近2年,年均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金额超过3000万元。2021年,培训达到近3.5万人次。【办学优势】人才质量持续攀升。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专业人才,在西南地区煤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中,我校校友占一半以上,学校被誉为西南“煤业黄埔”。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得到全面贯彻,学生2019年获国赛一等奖5项,位列全国第八;2020年国赛奖牌总数全国第三;2021年国赛获一等奖4项,位列全国第一。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获全国银奖2项、铜奖5项,获奖数量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97.8%。雇主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专家能手领衔授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重庆市名师(含重庆英才名家名师)4人,巴渝学者2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同时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担任学校名誉校长,组建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多元办学特色明显。建设“政行企校”四方共建平台,与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协作,形成覆盖广泛的多方合作基础。充分汇聚职教集团办学资源,形成链接紧密的职教共同体,与中兴、新大陆、华为等企业共建中兴通讯学院、新大陆物联网产业学院、华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等3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成华为、南方测绘、阿里创新等订单班,探索出校企之间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团队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特色明显的混合所有制多元办学机制。社会服务紧跟时代。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特色优势、优质资源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建成以重庆市高职院校首个院士工作站——“刘人怀院士工作站”为先导,省部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矿业工程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现代教育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煤矿安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骨架,博士、教授企业工作站为支点的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体系。国际合作自信有为。学校在推动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职业教育广泛交流,助力民心相通,发起成立中泰职教联盟,并做为中泰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与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20余国开展海外留学生培养、技术服务以及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非洲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坦桑尼亚联合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开办“鲁班工坊”,形成学校独创的CEC模式。组建英国BTEC授权中心,实现西南区域高职院校首次突破。建成“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德国5G国际学院”,首度将中国职业教育方案输入欧洲。【办学成绩】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突出贡献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治理体系建设50强、育人成效50强、创新创业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50强、智慧校园50强;获得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 学校简介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创办于1999年,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教发函〔2003〕541号文件),是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合川区城区内,校园古朴典雅、环境怡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三个专业群相互支撑,文学、工学等专业相互促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办学20年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德平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时任重庆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市人大副主任陈雅棠、市政协副主席黄立沛以及教育部、市教委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先后获得“重庆市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2002年)、“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2008年)、“全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2009年)、“重庆市平安校园”(2010年)、“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重庆市平安校园反诈行活动示范学校”(2018年)等荣誉。目前学校在校学生112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学校设有金融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基础部等7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投资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商务英语、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物流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24个本科专业和市场营销、会计、证券与期货等3个专科专业,学校现有1个重庆市级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2个重庆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也是重庆市首批本科高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唯一一所获批的民办高校。学校教学条件完善。建有校园网和图书馆,图书馆藏书丰富,并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常年订有数百余种中文学术期刊、“中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图书文献资料;建有功能齐全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基地)及二级实验(实训)室;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球类运动场和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等。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狠抓教学质量和全面素质教育,增强实践能力。开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未来发展准确定位;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渠道拓宽信息源,邀请用人单位来校选拔人才;鼓励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支持专科毕业生“专转本”,学校考研、专升本率稳步提高。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以素质拓展工作为推助器,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落脚点,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十佳评选、宿舍安全文化月等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同构建了和谐文明、富有挑战、敢于创新的育人环境。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崇实立信、经邦济民”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