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省属高专院校即日起调剂录取
2012-08-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大江网讯 记者朱正报道:8月27日,大江网记者从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为使部分缺额院校更好地完成2012年高招招生计划,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将于即日起至本月30日组织江西省属普通高职(专科)院校调剂录取。据悉,未被录取、档案“自由可投”状态的考生才具有调剂录取资格,由院校在投档线上自行组织生源。

  高职(专科)层次院校调剂录取时,须严格执行高职(专科)院校实际投档分数线。在调剂录取时,部分按政策降分的公办院校可降分投档,其中农林水地矿油六类院校最低投档线为文史类180分、理工类170分;艺术类文化最低投档线160分;民办高职(专科)层次院校,最低投档线为文史类150分、理工类140分。

  据了解,凡高职(专科)院校录取确认不报到的考生,必须按规定程序先行办理退档手续。退档后的考生电子档案一律归入“自由可投”考生信息库,方具备调剂录取资格。高职“专科”院校组织生源后,需携带考生名单到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审核,凡不提供准考证原件的考生不予录取。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2017年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上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师范分院基础上,整合原上饶师范学校(1939年设立)和原万年师范学校(1978年设立)资源设立,同年5月,在国家教育部备案。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校规划面积810亩,一期建设已完成,占地面积454.31亩,建筑面积21.26万平方米。另外,万年教学部占地面积为132.96亩,建筑面积5.69万平方米。上饶幼专附属幼儿园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9300余平方米,2021年秋季开园。校党政班子成员13人,党委成员12人;纪委委员7人,干部4人,其中纪委书记、副书记各1人。现有教职员工420人,专任教师365人,其中187人具有硕士学历,具副高以上职称教师99人,双师型教师194人。在籍学生已逾万人,2021年招生总计划数3200人,其中定向生761人,本科生200人(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办学),高招计划数2239人。现有乡村教育振兴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基础教育部;初步形成了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主干的专业体系;围绕“两个面向”设置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艺术教育、早期教育、美术教育、舞蹈表演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13个专业(含五年制专业)。学制有三年制(高中起点,面向全国招生)和五年制(初中起点,主要实施江西省定向培养农村小学老师计划)。学校是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专委会委员2名;学前教育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确定为全省高职高专50个优势专业之一;学校已成为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考核站点、江西省1+X证书联盟牵头院校;学前教育和英语教育两支学生团队参加全国、全省技能竞赛分获全国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全省团体第二名和个人一等奖,在全国幼专排名并列第8,省内高职高专排名第19,省内师范类高职高专排名第一;1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在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五项铜奖;连续三年获得全省高校大合唱比赛高职高专组二等奖;江西省体育局、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定向越野比赛中,勇夺团体总分第二;学前教育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团队获2020年度上饶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师生在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活动、江西省学校共青团“微团课”大赛等赛项中再创佳绩;学校获得上饶市第九届“文明单位”和第二届“文明校园”双文明称号;学校招生扩大到全国22个省、市、区,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落实了毕业生中建档立卡户子女充分就业;师生志愿者服务队在上饶市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广泛宣传了党的政策,服务了农村和农民,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得到了社会的良好赞誉;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网站、上饶幼专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坚持宣传和报道学校大事,传播了上饶幼专好声音,展示了学校新形象。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和现有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云教学平台、网络运维中心和三维智慧校园投入使用,智慧校园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现有20间语音测试室、14间学前教育实训室、9间微格教室、2间语音教室、1间录播室、1间智慧教室,每个教室配备了教学多媒体设备,校外各专业实习基地96个,其中学前教育专业55个。电子图书50万册,纸质图书37.1万册。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想。学校制定出台了学校章程等百余项涵盖多方面的管理制度,依法治校基础正在巩固。树立了质量、科研和品牌意识,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围绕以教学、学生发展和服务社会为中心,明确了抓教学、促质量,抓科研、促提升,抓服务、促发展的思路。结合《上饶幼专“十四五”规划》,我们提出四个新目标:打造一所“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制定上饶市区域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新标准,拥有区域性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的话语权,助力上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基础教育发展;培养合格的乡村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为上饶市各县市区培养高质量的定向生,助力区域乡村教育振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饶幼专发展态势较好。在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学校正抢抓大好的历史机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时乘势,主动作为,为上饶教育贡献幼专力量。
  • 学校简介始建于1958年的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西省机电行业办学实力最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坐落于英雄城南昌、赣江之滨(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铁1号线途经),周边有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区域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校内各类设施齐全,食宿环境舒适温馨,人文底蕴深厚,是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承“崇德尚能,知行致远”的校训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连续4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14年被评为“江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4月,学校获批全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有下罗和青云谱两个校区,占地2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72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推进赣江新区职教园新校区建设。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基础课部、思政理论课教学部2个教学部,开设专业39个,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优势特色专业。近年来,为助推江西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校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等特色新专业。在2019年公布的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成为首批汽车运用与维修证书试点院校之一,并认定为省级办公室驻点学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2016年,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开办职教本科班;2018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合作开办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2个国际班。此外,学校还主动引入《悉尼协议》范式,从“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专业建设范式,推进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进程。2019年,作为中国参赛代表队之一,机电学子在第三届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喜获铜牌。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建有“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国家级汽车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10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百余个技术中心和各类实训室,学生实训设备价值近1亿元。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ATA)特许授权考试站、特种作业人员(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基地及Aut CAD认证项目授权培训考试站等站所,实现了教学、培训、产品研制、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功能。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学校师资力量强大。现有专任教师337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112人,硕士146人、“双师型”教师100人,“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占比高达85%,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比例为47%,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首席技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等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近40人。“王伟雄模具钳工大师工作室”、“董理工业机器人技能大师工作室”、“柳荣华数控车工大师工作室”等国家、省、市三级大师工作室,致力于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技艺传承和技术创新,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技术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坚持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先后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江铃集团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与220多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稳定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协议,实施“校企一体化”、“订单式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合作培养方案、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校企人员互兼互派、协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受和推荐毕业生就业,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办学机制,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学生上岗能力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大力提升了学生就业率和竞争力。学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积极打造“双创”导师团队,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搭建“院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四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学校“易辨识矿泉水瓶创意设计”项目在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夺得全省唯一一枚特等奖。目前,该项目已落地转化投入生产。在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全国首届电切削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师生荣获多个国家级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在2017、2018、2019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项中,连续三年蝉联一等奖。在教育部公布的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排行榜”中,学校获奖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匠心智造,筑梦未来。学校将坚持“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倾力打造职教品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书写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奋进之笔”,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全国机电行业有重要影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省优质高职院校。
  •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宜春市丰城市
    学校简介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江西省教育厅直属管理,被列为江西省“十二五”重大民生工程。学校由北京锦绣控股集团和广东理工学院联合创办,是我省唯一一所由企业和高校共建的高职院校,是全面推行订单式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新型高职院校。学校位于南昌大都市区副中心城市丰城市总部经济基地大学城,地处南昌市半小时经济圈内,以“夯实基础、适度规模、提升内涵、彰显特色”为办学方针,秉承“厚德、明理、笃学、尚行”的校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市场化”的办学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着力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设有工程系、经管系、教育系、体育系、护理系等5个教学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基础教学部等两个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两个教学单位。开设高职专业20个,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专业8个。各专业配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为学科带头人,专业师资队伍达30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学校规划用地1500亩,一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完成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生活服务中心、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等主体建筑16万平方米。现有实训室72个,实训室总面积11485.9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1484312元,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值4732.23元,实训室工位数7986。学校以“资源互通,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就业互助”为框架,传承拥有二十多年办学经验的兄弟院校——广东理工学院的深厚积累,依托本科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水平逐年提高,与广东理工学院深度融合,效果显著。“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期间,学院建设总体目标为: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在校生达到12000人,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管理进一步规范,校园文化更加活跃,与社会经济关系更为密切。
  • 学校简介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于2001年7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学院占地700余亩,地处江西省赣江新区共青城市南湖科教城。学院以江西农业大学80年的本科办学经验和优势学科为依托,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覆盖经、管、文、法、工、农、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性新型学院,开设了工商管理等3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0000余人。学院设有财会系、经济系、管理系、人文与艺术系、外语系、计算机系、公共基础课部等7个教学系(部),已建立了一支400余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97%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  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80余间,专业教学实验室60多个,图书馆各类藏书近70万册,在省内外建立了一批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践性教学提供了条件。2012年5月,学院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  建院以来,我院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1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荣誉,500余人次获得省级荣誉,中国青年报、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凤凰网、大江网等主流媒体对我院的教学改革、学生活动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在近几年的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院21个专业参评,其中汉语言、日语、园林、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七个专业在江西省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会计学、经济学、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五个专业排名第二;英语、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五个专业排名第三。总体专业综合评价在全省同类学院名列前茅,学院办学水平与特色日益显现。  学院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战略,坚持通专并重、强化队伍、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井冈山大学吉安市青原区
    学校简介井冈山大学位于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素有“江南望郡”之称、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吉安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撤并和数易校名,2007年恢复更名为井冈山大学,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科技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会商支持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学校2011年开始举办研究生教育,2021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458.7亩,校舍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2余亿元,图书馆藏书214万余册;设15个教学学院(部)和3个管理型学院;有“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所。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其中13个专业列入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2万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12人(教授133人,副教授4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职工104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46人。现有二级教授10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2人、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3人、“双千计划”19(含柔性引进)人;先后聘请了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或荣誉教授。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坚持以本为本,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共4项、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5个。现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各类教学实习基地446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学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井冈山精神 + 学、训、研、赛”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共获奖2100多项;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我校“百年好合——百合照亮乡村振兴路”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坚持学科引领,强化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开启25个学位点建设工程,构筑了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成长学科三类四级“3+6+9+N”的学科架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物学获批江西省“十四五”期间一流学科;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生物与医药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设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8个,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共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旅游局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实验室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等,另有内设科研平台46个。2015年以来,学校获批四大类国家级科研项目15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3项,江西省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3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6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80余部,获批知识产权成果200多项。 井冈山精神薪火相传。坚持以井冈山精神铸魂育人,秉持“广学坚守、勤思敏行”的校训,形成了“红、绿、古、金”校园文化特色。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造了“两场、三馆、六园”,搭建了“映山红”青年学院、国学院、“红医联盟”等多个文化育人平台,努力将井冈山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办学育人优势,力争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我校专家主编的《红色文化》教材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将基础教育类一等奖;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连续演出16年260多场,并与“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活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连续九年受邀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活动,参与2019年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演出,荣获“2019年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排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展现了“负得了重、扛得了冻”的井大学子风貌,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学校努力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传人,打造全国著名红色大学。 社会服务能力与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对外交流合作与开放办学,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深化同济大学与我校对口支援合作,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对口支援四个显著提升”,至今已举办12届“同济学术周”活动;与厦门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6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或研修基地30余个,“映山红干部培训学院”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高校举办培训班近550余期,培训学员2.5万余名。选派科技特派员助力富民强县工程建设,探索出“高校—科技园—企业”的科技服务地方模式,服务成效得到了赵乐际、胡春华、孟建柱等中央领导同志肯定;2015年以来,先后派出6批工作队(组)15名干部赴4个省派、市派帮扶点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合作共建了省级井冈山大学科技园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陆续成立了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等15个地方校友会,不断汇聚学校发展力量;学校与美英俄韩日德等17个国家(地区)39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印度曼格拉姆大学共建首个汉语教学中心,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了印度研究中心(筹)、井冈山大学印度研究所。 立足新起点,学校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坚持立足井冈、服务江西、面向全国,秉承“振兴革命老区、服务地方发展”办学宗旨,贯彻“四敬五每”管理理念,明确“升层次、调结构、补短板、强特色、重治理、提质量”改革路径,坚持创新引领,坚持人才强校,坚持质量立校,坚持特色兴校,坚持开放融合,坚持文化铸魂,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推进应用转型,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建成“区域有贡献、省内有影响、全国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