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福建:2024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批历史科目组第二次征求志愿8月16日填报
2024-08-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今年我省普通类高职(专科)批历史科目组仍有缺额计划须进行征求志愿(具体附后)。请考生在填报征求志愿时注意以下事项:

(1)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填报相应批次科类的征求志愿。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福建省内民办高职院校第一次征求志愿投档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可在专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在第一次征求志愿有填报该校专业志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第二次征求志愿投档录取办法与第一次征求志愿相同。

(2)本次填报时间为8月16日8时至18时。请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s://www.eeafj.cn/)—“数字服务大厅”—“高考高招”栏目进行填报,填报完成后须点击提交确认。

(3)有关高校的办学地点、收费情况、报考条件等,请考生参阅《福建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有关政策规定和该高校的招生章程等。

此外,考生可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数字服务大厅”—“高考高招”—“高考录取信息查询”栏目,查询相关录取结果。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闽南理工学院创办于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月,我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台湾海峡西岸、滨海城市石狮宝盖山风景区,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学校以“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为办学定位和“融入泉州、立足闽南、面向福建、辐射全国”为办学面向,学科专业定位为:以工为主,以理为基,经管文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商务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资产评估、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休闲体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阿拉伯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艺术教育等46个专业,形成理工、经管、服装艺术三大学科群和专业群。学校秉持创办人许景期董事长提出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并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培养面向基层的“能说、会做、好就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管理服务型人才。目前,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6个,省级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3个、培育项目1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学徒制项目1个,省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等。学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省级各类奖项1500多项。学校长期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东北大学流程工业自动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柴天佑院士工作站”,与厦门大学签订《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协议书》,与福州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学校自1998年办学以来,长期得到长春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惠州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大力支持。同时,学校与国内260多家大、中型企业、单位签定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近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多次在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获“优秀”成绩,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15年以来,学校先后承办了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九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绿色生态合作研讨会、福建省第二十次鼓岭科学会议、首届海丝建筑文化高端论坛等重要活动。已连续五年承办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学校曾获省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泉州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 学校简介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是由三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前身是2005年5月成立的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由原三明业余大学、卫生学校、轻纺工业学校、财经学校和三明师范部分教育资源整合形成。 2016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院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快速提升,育人水平显著增强,成为全省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新建高职院校之一。现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校园、教育部首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荣获福建省首批5A级“平安校园”、三明市“平安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021年,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综合排名全省第12位。一、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800亩,校舍面积29万㎡。固定资产总值6.8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7个。承担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项目2个(机械、数控),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项目1个(纺织染整)、中职项目2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5个,其中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区域性(三明市)公共实训基地1个。二、专业建设。现有全日制在校大专生13359人,已建成医药卫生、财经商贸、人文教育、工程设计等4大专业集群45个招生专业。其中国控专业4个,国家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中职、高职各1个。获批梅园商务、健康养老、永智智能制造等3个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承接纺织染整、生物医药等4个市级技术服务平台。三、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634人,其中高级职称231人(正高24人)、硕士以上学位165人,“双师型”教师203人、兼职“双师型”教师22人。同时,还有外聘兼职教师226人和附属医院一线临床兼职教师120人。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4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承接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开展横向研发项目50余个,校企合作开发教材6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2014年以来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7项。四、教学质量。学院注重加强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从业素质的培养。历届大专毕业生参加从业资格考试保持较高通过率,护理、助产专业始终保持在98%以上,师范类专业达到96%以上,均位居全国全省同行的前列。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获全国奖24项、省级奖150项,16次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技能竞赛,其中,临床技能、企业沙盘模拟经营、会计技能、电子商务、染色小样工等成为我院夺冠的优势项目。创新创业项目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其中,“爱创意”“浩睿云”两个项目获得三明市优秀创新创业资助项目;“健康环保的家居产品”项目获得首届“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战组第一名及网络最佳人气奖,获得100万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和20万元奖励。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留明就业率稳定在35%左右。五、社会服务。学院坚持综合类、地方性、就业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牵头组建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并主管三明职教园。成立现代制造类、商贸旅游类两大职教集团和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联创旅游酒店管理多元投资职教集团。先后与省监狱管理局、香港思嘉集团、福建南纺股份公司、青创未来(福建)教育集团、厦门虎剑科技集团、福州高动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福州国德养老集团、福建三钢集团、天元国际以及省内100多家行业、企业(单位)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岗位需要的在职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技术类的培训教育,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20多个专业工种的中高级技能鉴定服务。现为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福建省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三明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尤其作为福建省监狱系统干警培训基地,开展服装、鞋类生产技术与管理业务培训近8000人,深受好评。六、校园环境。学院地处三明市区,前依麒麟山城市公园,背靠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城市绿道绕校而过。校园依山而建,层层登高,林木葱翠,空气清新,这里孕育了闽师源流,成为三明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学院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校园公园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来都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 学校简介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由南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为建阳师范学校、南平经济贸易学校和南平业余大学。现为福建省就业创业先进单位、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南平市文明校园和南平市平安单位。学院设立教育系、设计系、管理系、信息系、食品系等5个系、30个专业,现有在校生8803人,教职工223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5个,校内实训基地1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25.6%,研究生或硕士占比61.6%,双师素质占比52.2%,共有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省级优秀教师6人。学院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以上。学院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技能大赛获国家奖项2项,省级奖项130余项。大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2021年荣获福建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3个,第四届“创响福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福建省众创空间”。学院坚持“服务需求、人人成才、融合创新、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发扬“躬耕力行、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学院精神,秉承“笃行善思,致用创新”的校训,对接南平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南平“3+4+5”产业集群和“五个一”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将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成“闽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闽北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高地,闽北职业培训的高地,科技服务闽北乡村振兴基地,闽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闽北职业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的办学定位,创新产教融合办学机制,组建了喜马拉雅产业学院、元力产业学院、圣农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培养了一大批闽北产业需求、企业满意、岗位胜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开展应用技术创新和职业培训,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学院致力于服务闽北乡村振兴,率先成立建瓯市、松溪县两个乡村振兴学院,组建了乡村振兴学院专家服务团,积极选派100余人次科技特派员参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企业技术革新、农村合作社技术指导、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升,成为科技服务闽北乡村振兴基地,深受社会广泛好评。
  • 学校简介厦门医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福建省三所医学类本科高校之一,也是闽西南唯一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办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在鼓浪屿创设的医学专门学校。学校传承“德厚立人、术湛立业”的校训,凝练并弘扬“阳光、大气、善良、感恩”的校风和“忠诚、团结、实干、创新”的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厦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致力于为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学校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厦门经济特区,依山临海,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备,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成果显著。校园总占地面积885亩,其中现有校本部面积520亩,二期规划用地365亩,目前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5亿元,图书馆藏书近65.9万册,电子图书达56.4万种。学校师生数已达万人。学科专业建设已具规模。现有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护理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与医学技术系、基础医学部、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教学机构,设有继续教育部、图书馆、信息中心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等4个教学辅助机构。现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海洋药学、医学检验技术、麻醉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助产学和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等15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药品生物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健康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技术等10个专科专业,已形成“医、护、药、技”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并面向全国招生。2021年起,学校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师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医护员工2787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23人,有博士学位122人,硕士学位2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有正高职称81人,副高职称1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4%;另有外请教师1400余人。学校聘请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为呼吸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附属第二医院名誉院长。学校共有33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青年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厦门市“双百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厦门市杰出人才、厦门市本土领军人才、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厦门市台湾特聘专才、厦门市杰出青年、厦门市创新创业人才、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等人才和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先后获得一批教育教学荣誉和成果。国家级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实训基地3个,全国健康服务类、养老服务类示范点各1个,国家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省级包括教学成果奖4项,本科教学团队2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立项建设专业12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一流课程34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5项。市级重点专业5个。2018年以来,在第四、五届全国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在2021年全国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在福建省第四、五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2021年福建省首届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专项奖3项,成为全省唯一包揽三项专项奖的学校;学校三度获“最佳组织奖”。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现有国家CMA认证的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3个。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立项654项,横向课题76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及厦门市医学创新奖等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194项;发表自然社科类和社会科学类论文1856篇。医教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建有2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和口腔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1所教学医院和91个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率近50%,上线率51.65%,录取率31.39%,高于全国录取率7个百分点,录取院校共45所,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双一流院校18所。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率近50%,上线率44.3%,录取率30%。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及海峡两岸各类竞赛,近三年获国家级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58项,优秀奖8项;获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7项,优秀奖10项。学校第一届、第二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其中理论考试通过率均超过90%,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20-30个百分点,临床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均达100%。对外交流合作逐步扩大。已同韩国大田大学、韩国大邱韩医大学、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韩国金泉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慈济科技大学、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广泛开展互派学者、学生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厦门医学院正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坚持党建引领,力争在未来3到5年,办学规模超过一万人,通过高位嫁接,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走出一条“医、护、药、技”多学科特色发展之路,建成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高校。
  • 学校简介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始创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学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其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综合声誉等指标均位列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综合指标跃居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五位,蝉联福建省第一位。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300余万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学校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学校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全体师生共同实践和不懈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学校积极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现设立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大数据学院、智能建造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拥有英语、日语、翻译、法语、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资产评估、金融工程、金融学、投资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建造、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等37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500余人。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3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拥有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9门,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特色教材4本,省级创新创业校本教材1本;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1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1项;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10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才。同时还聘任了5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中国台湾等境外教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提升搭建重要平台。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立福建致公经济研究院、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银行与金融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878项,其中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98项,获授权专利848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在SCI、SSCI、CSSCI、CSCD、EI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400余篇。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最新发布,我校2021年院竞争力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24名,福建省第一名;根据艾瑞深2021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最新发布,我校在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5名,并多年蝉联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名。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面向产业化新发展、国际化新进程、信息化新应用,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推进协同创新。坚持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坚持“跨界融合(Cross-border integration)、产出导向(Output-oriented)、多元培养(Multi-cultivation)”的“C-O-M”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融合“信息技术+”、“外+”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文工交叉,组建数字商务菁英班、智慧金融班、数字创意设计班、现代信息技术班等实验班,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复合培养,带动文科相关专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优化。积极彰显“外”字特色,率先建成省内首家外语诊断辅导中心,推进全员精准诊辅,为全体专业学生量身定制自适应诊断辅导流程,追踪学习路径,帮扶学习缺漏,打造个性化、跟进式、交互式外语自主学习品牌。组建“国际化视野精英班”、“对日/对法贸易创新班”、中外学生同堂的“全英授课国际班”,深入开展“专业+外语”外向型复合人才培养,推进外语、外贸融合融通。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优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打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有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0个,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福建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示范基地,连续五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已取得国赛3银5铜,省赛9金7银22铜的佳绩,先后获得“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仅16所民办高校获此殊荣)”等荣誉。学校大力推动国际化开放办学,并多措并举强化闽台教育交流和融合。是福建省第一所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所具备港澳台地区本科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全国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称号高校,福州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优秀单位。学校先后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阿兰特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法国高等商业与艺术学校联盟、意大利锡拉库萨“罗萨里奥·嘉里亚迪”美术学院、葡萄牙布朗库堡理工学院、比利时列日省立高等专业学院等20多所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交流生、寒暑期研学、教师互访、访学进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我国台湾地区亚洲大学、义守大学、铭传大学、中原大学、逢甲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建立密切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现有来自摩洛哥、利比里亚、几内亚、越南、尼泊尔、老挝、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美国等在校留学生70余名。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办学获得较好的社会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一、二届文明校园”“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首届全国青运会“突出贡献奖”“平安校园”等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台办网站、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作了多角度报道。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应用型转变建设,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机制灵活,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