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日渐成为生活必备品,大学生更是人手一机,“手机依赖症”成为这一群体的集体症候,终日几乎手不离机,刷微博、发微信、玩游戏……甚至在上课时也不例外,这种现象不免让老师们为之担忧。
小高是苏州大学文学院的一名女生,正在读大三的她坦言,“手机依赖症”的症状她全有:除非是手机落在宿舍,不然肯定是随身带着手机的,上课也一样。公共课时,会用手机看电子书,专业课上,她会自制许多,但仍会无意识地掏出手机,刷一刷微博、玩玩微信。“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会影响听课,可有时候就是管不住。”小高形容说这是一种“瘾”。
虽然智能手机所具有的多种功能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少便利。可以及时记录下老师当天的讲课内容,有疑惑的时候可以直接上网寻求解答,“有了它就不再需要计算器了”,“沟通无所不在”……但老师们也普遍反映,同学们这种对手机的过度有瘾让现在的课堂慢慢变了味儿。
为了调整这样的状况,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从2013年下学期开始,苏州大学文学院开始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索。学院向全院师生发出了“无手机日”的倡议书,倡议大家从‘无手机课堂’做起,“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世界,低下头倾听书本的声音”,让良好的学风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随着倡议书的发出,学院首先在个别班级进行了课堂试点,通过班长等同学课前敦促同学上交手机的方式,让同学们上课时远离手机。“虽然起初有不少同学表示不理解,甚至还有学生到办公室跟我理论……”文学院学工办主任纪金平老师谈起此次“无手机课堂”的实施过程感概良多。但通过两周的试验,活动慢慢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支持,“上交手机”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
日前,记者来到文学院 “比较文学概论”课堂一探究竟。一进教室就看到在最前排左侧的课桌上,放着一个橙色的小收纳盒。同学们来到教室后会自觉地将手机关机或静音放入收纳盒。但也有个别同学还是坚持把手机带在身边,“我需要看时间,而且想把老师上课的ppt拍下来,但我不会在上课期间用手机娱乐。”
一堂课下来,记者发现,同学们听得都很专注,认真的做笔记,对于老师的提问也积极响应,老师说到好玩的地方也会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刚开始我也挺不习惯的,手机上交后上课老想着,时不时的会不自觉的摸摸口袋。一周下来就慢慢习惯了,上课专注了,觉得挺好的。”班长钱佳甜同学对于学院的这项倡议活动很是支持。“以前一到教室同学们就开始各自玩手机,现在手机‘上交’了,课前大家会翻翻书本,预习或者回顾下课程内容,上课时听讲也不会总想着不时的玩玩手机,课间同学之间的直面交流更加的频繁和融洽,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我觉得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不玩手机,这首先是对课堂、对知识的最起码的尊重,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疑惑的时候同学们不再依赖百度,而是自己动脑筋思考或者相互讨论,边听边想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文学院比较文学概论任课老师吴雨平对无手机课堂也很赞成。
吴雨平很感慨地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站在讲台前认真投入的上课,而学生们坐在座位上不时的埋头看手机,刷微博、玩微信、逛淘宝、看电子书,上课容易走神,与老师没有互动,自己在课堂往往变成次要角色,而手机反倒成了主角,“现在总算像个课堂了。”
但学院的这一新举措也有不少学生吐槽表示不理解,“大学了还让我们上交手机,真是对大学生自制力的侮辱。”此外,也有不少同学反驳,“如果老师上课内容足够吸引人,足够精彩,我们也不会去玩手机啊。”
“许多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未成熟,因而不能对他们的自制力理想化,在他们管不住自己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制度和措施的约束,来避免可能发生的不规范行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健谈起这一举措的初衷时感叹,采取这样的方式只是一种手段,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能慢慢养成上课不玩手机的习惯,让提倡变成一种习惯,渐渐戒除“手机瘾”,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据悉,苏州大学文学院目前已在全院推广“无手机课堂”举措,学校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也在本周开始试行“无手机课堂”,之后还有可能在全校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