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讯详情
宜宾学院2021年各二级学部简介及各专业介绍
2021-06-15 00:54:24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简介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成立于2009年,其前身是建于2001年8月的管理系。学部现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和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余人。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85人,其中正副教授39人,客座教授8人,2名硕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及博士高层次人才占比专业课教师的62%。有校级教学名师2名、十佳教师3名、师德标兵3名,宜宾市学科带头人2名,1名教师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同志被四川省委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学部被评为“四川省党建标杆院系”,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获得“宜宾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学部紧紧围绕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战略、四川省南向开放战略布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宜宾市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以及“南向开放桥头堡”等经济社会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围绕“国际商务”加强“四川省教育厅水运经济研究中心”、“四川省长江上游航运物流协同创新中心”、“宜宾市现代产业发展研究智库”等科研平台建设。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撰写论(编)著1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市、校科研课题100多项;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学部以社会服务带动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强化国际化办学。物流管理是学校优先发展学科,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双创”成绩突出,紧密结合地方“港口与航运”打造专业特色;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学校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专业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和应用示范专业,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建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学校培育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同时招收跨境电商方向留学生;旅游管理专业实行3+1培养模式,大四学生可以赴国外实习。财务管理是宜宾学院学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开办“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项目班”,该班学风优良,成绩优异,获得很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刘晓琴在F6(Taxation)全球统考中取得中国大陆单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学部承担了1项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2门省级精品课程项目,3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曾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学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有专业实验室17个,实习基地18个,就业基地23个,“双师双能”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2017年,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该成绩在四川省同类高校名列第一。近年来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获得国家级、省级奖30余项。承办“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考点,成功举办两届“四川省大学生白酒品牌营销策划大赛”,在四川省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已经成为我部对外交流的名片之一。

这里是国家公务员的诞生地,准经理的摇篮,商界人才的基地,经济管理类师资的园圃,这里是您理想的学苑,是您美好未来的起飞之地!

2021年招生专业:工商管理(本科)、财务管理(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物流管理(本科)、旅游管理(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5097、3530982

1、工商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通过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引进国外优秀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实行中外专家合作教学、中英文双语教学,正逐渐形成国际化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强,专业教师团队获得过四川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宜宾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承办了四川省“大学生白酒品牌营销策划大赛”等。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就业去向: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如企业营销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企业文化专员、办公室文员、统计分析人员、财务经理、运营经理、采购经理、生产现场管理专员等;通过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等在机关任职;或在金融机构成为专职财务人员;自主创业等)。

2、财务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强,专业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高,设立有“企业讲师进课堂”制度;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重视实验室建设,引进多种主流软件用于实验教学,教学计划安排有较多实践与实验课;注重执业资格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普遍能考取相关资格证书,ACCA方向班学生在全球考试中成绩优异,通过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核心课程: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软件、成本管理会计、税收实务、审计。

就业去向: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管理、税务、审计等工作,以及考取财政、税务和其他机关的公务员等。

3、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多学科交叉联动,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厅水运经济研究中心等专业发展支撑平台。充分运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仿真操作软件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省级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建设,建立了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和核心课程教学体系。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经贸英语、跨境电子商务等。

就业去向:在机关、事业单位,进出口企业,海外投资企业,外资企业,金融企业等从事外贸管理、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物流、初级财务及业务管理等工作,可从事国际市场调研、策划及国际贸易纠纷调解的辅助性工作,从事各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4、物流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学校将物流工程(口岸经济与港口物流学科群)确立为优先发展学科,力争建设成为四川省高校“双一流”学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多个物流综合实验室、物流ERP沙盘、物流操作及仿真软件;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8个,“双师双能”培训基地1个;注重项目驱动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有1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国家、省级学科竞赛获奖15项,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获得国家二等奖(在四川省同类高校排名第一)。

核心课程:物流学概论、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第三方物流管理、数字物流与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金融物流运筹学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多式联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

就业去向:在港口、自贸区、物流园区、外贸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及企业物流等行业,从事运输、配送、储存、加工、装卸、客户服务、信息服务、订单处理、流程计划、国际货运代理等方面的岗位工作。

5、旅游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依托四川省旅游资源最富集区域,与地方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专业老师承担完成多项地方旅游经济课题;构建校企合作的“3+1”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旅行社、旅游景区、米其林餐厅、国际酒店业集团、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研究院所、海外旅游企业成为专业实习基地,拥有3D旅游综合实验室、餐饮、客房、茶艺、调酒等多个校内实践平台。

核心课程:旅游学、管理学原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法规等。

就业去向:在国内外旅游企事业单位担任职业经理人,从事旅游教育、旅游电子商务、景区管理、会展管理、休闲娱乐管理、旅游行政管理(公务员)、旅游规划、旅游服务等工作,推荐优秀学生到发达国家就业及自主创业。

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简介

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下设文学与融媒体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学部现有专业课教师10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3人,硕博士70人。现有汉语言文学、音乐学、广播电视学、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舞蹈表演等六个本科专业,语文教育专科专业,在校本专科学生2100余人。

学部有四川省教学名师、突出贡献专家、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新诗全球华语最具实力诗人等各类高层次人才;有四川省一流学科、卓越人才培养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近20项;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各级各类专业学会会员70多人。

学部教师近年发表科研论文700余篇,出版专(编)著60余部,主持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0余项,教学科研获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四川省社科联重大委托项目《唐前帝王诗文校注》填补国内空白;另有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奖、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荧屏奖、“孔雀杯”全国高校声乐比赛获奖、“凯撒保•珠江钢琴”全国高校声乐比赛获奖、“长江钢琴杯”全国钢琴比赛获奖等。

学部注重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建有江岚文学社、影视协会、学生合唱团、民乐队、古谱诗词演艺团、声乐、器乐、舞蹈协会等学生社团13个,学生立项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奖项100余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50余项。舞蹈《风雪赵一曼》获全国高校廉政文化艺术作品一等奖、合唱获第十届全国魅力校园合唱比赛大学组二等奖,音乐剧《情结》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

学部拥有6000平方米艺术教学大楼,建有现代化演播大厅、VR虚拟仿真实验室、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MIDI音乐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室等实验实训教学场所。

学部与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音乐学院交流学习,三年来已有三批师生共50余人到俄罗斯访学深造及就读研究生。

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遵循学校“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办学格局,集合文学、音乐、表演、影视、新闻五大要素,以声音、文字、图像为载体,培养优秀人才,创作高水平视听艺术产品,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助力,为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学部而不懈奋斗!

2021年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广播电视学(本科)、音乐学(本科)、音乐表演(本科)、舞蹈表演(本科)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5202、3545093 0831-3530908、3530098

1、汉语言文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中国艾瑞深大学专业排行榜区域一流学科。历史久,积淀深,师资强,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学生就业面广,优秀校友遍布省内外。培养厚人文、善表达、懂技术(摄影、摄像、数字媒体编辑)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与新闻传媒专业融合产生复合优势,就业好。

核心课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国文学、商务与政务写作、创意思维与演讲口才、摄影、摄像、新闻采写、秘书实务、文化产业研究、古代建筑与古镇研究、文艺理论、语文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

就业去向: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业办公室文员;各级各类中学语文教师;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各类媒体业从人员;企业营销管理人员;广告文案策划人员。

2、广播电视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

专业特色: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入选四川省新闻与传播卓越人才计划,是四川省优势学科,与广播电视编导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传媒操作能力和语言文化表达能力,学生就业供不应求。

核心课程:新闻摄影学、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编辑制作、新闻学原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栏目策划、舆情分析、网络传播技术、媒介经营与管理、创意思维与演讲口才等。

就业方向: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记者;广告、音像出版社策划、编辑人员;企业文案编辑与制作;各类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等。

3、音乐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师范

专业特色:具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师资队伍强,师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与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音乐学院合作办学培养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学生就业好。

核心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声乐、钢琴、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合唱指挥法基础、合唱训练、钢琴即兴伴奏、自弹自唱、音乐学科教学法、中小学课堂乐器演奏、歌曲作法等。

就业去向: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艺术团体、文化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

4、音乐表演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入选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重点建设项目,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体系与创新型应用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师资队伍较强,师生器乐表演与声乐表演节目多次在国际、国内专业比赛中获奖,与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音乐学院合作办学培养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

核心课程: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和声学、音乐赏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合唱基础、合唱指挥法基础、舞台表演与重唱与表演唱、形体舞蹈、钢琴即兴配奏、舞台礼仪与化妆等。

就业去向:各级各类专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文化机构、媒体宣传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文艺宣传部门、中小学音乐教师等。

5、舞蹈表演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与创新型应用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创编各类大中型舞蹈节目,师生创编、表演的大型舞蹈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在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中受到一致好评。

核心课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体育舞蹈、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技巧、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舞台艺术实践、艺术管理与晚会策划、舞台利礼仪与化妆、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解剖学等

就业去向:级各类专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文化机关、媒体宣传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文艺宣传部门、中小学舞蹈教师等。

6、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

专业特色:川南唯一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创意策划能力,学生享有文化、新闻、传媒三位一体的学科交叉优势,就业供不应求,待遇高。

核心课程:摄影技术、电视摄像、广播电视概论、影视剧本创作、电视节目编导、电脑图文设计、非线性编辑、影视导演基础、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纪录片创作、照明艺术与技术、传播学。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公务员;各类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从业人员;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婚庆公司从业人员;影视制作公司从业人员等。

智能制造学部简介

智能制造学部源于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宜宾学院硕士点支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教育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资源,通过中美校企合作、国际(内)企业的参与,进行机械和电子设备维护、设计、研发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是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部现有18个课程实验室和4个学生创新设计实验室,在福建、成都、宜宾等地建有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电子专业学生可获得到同济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和西南大学为期一年的访学机会;电子和机电类专业在校生可申请参加“德制工程硕士培训计划”,通过德语和专业考核后,可获得宜宾学院本科文凭和德国制式硕士工程师文凭和德制工程师资质。

智能制造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博士20人(其中博士后1人),硕士40人;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宜宾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建有宜宾市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电创联盟众创空间,承担了国家级基金项目、省级项目以及市、厅级和校级科研课题或应用型项目80余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收录80余篇、专利30余项;拥有《EDA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多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在线资源开放课程;长期以来,学生在参加全国、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和四川省智能汽车竞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均在四川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2021年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87099、3587266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突出学生电子应用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原理与系统设计、通信电路与系统等。

就业去向:在电子信息行业、科研院所(校)、行政与技术管理部门、教育和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研发、销售、维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2、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面向工程应用领域,通过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等方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申报第二课堂课题项目、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创新能力。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及应用、信号与系统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通信电路与系统、射频与微波电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电路基础模块实训、电子工程认识实训、电子工艺实训、PLC原理与系统设计、电子系统设计、智能仪器设计等。

就业去向:在IT电子行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教育部门、企业技术部门等从事电子硬件和软件研发、设计、应用以及维护等相关工作。

3、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通过开放慧鱼创新设计实验室、机电创新实验室以及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计划项目中,引进美国应用型高校16门先进课程及教学资源,促进本专业在应用型课程设计、“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显著提升,形成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大学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技术、工程力学、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与系统设计、PLC课程设计、机械CAD/CAM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电传动控制、控制工程基础、机电系统课程设计等。

就业去向:在机电行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企业技术部门等从事机械和电子设备研发、设计、应用以及维护等相关工作。

教育学部简介

教育学部下设教师教育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两个三级学院,其中教师教育学院是市校共建单位。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业课教师49人,教授、副教授31人,硕博士36人,“双师型”教师21人,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特聘教授2人。主持主研数十项省级、厅级科研课题(项目);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教育评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学部是学校最先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单位之一,现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学部现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余人。现已建成1门校级重点一级学科、1门校级重点学科、1门省级思政精品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教育学作为学校三个优先发展学科,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先后获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从2016年起连续五年被艾瑞森校友会网评为“三星级区域一流专业”。

学部先后建立了3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宜宾学院师范生能力智能训练中心,有课堂观摩与教研互动、资源管理与自主学习、教学能力训练与测试三大训练平台;建有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有各类实训室、琴房等75间;拥有“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平台,有乡村教育振兴研究院、乡村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宜宾市基础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中国书法文化艺术研究协会等多个研究机构。

学部具有“胸怀教育理想、拥有教育智慧、践行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的教育情怀,传承着“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亲人、视职业为事业”学部育人传统,践行着“给学生方便、给教师平台”的服务理念,坚持着“求真、向善、尚美”的部训,形成了“敬业爱生、立德育人”的崇高教风和“弘毅、励学、笃行”的良好学风,坚持“三三三制”人才成长模式,获得社会各界赞誉。学部目前已有近两百名毕业生分别考取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大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三千余名毕业生分布在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企事业单位,多数成长为单位骨干。

2021年招生专业:小学教育(本科)、应用心理学(本科)、学前教育(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0571、3532500、3530951

1、小学教育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实施“2+n”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和四年一贯制全程实践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多种教师能力培训学习与实践锻炼一体设计。本专业2015年获批省级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教改项目,2020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核心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成长研究、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小学班队工作理论与实践、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小学教具课件设计与制作、小学语文课标教材教法研究、小学数学课标教材教法研究、教育统计学、小学教育测评、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理论与实践等。

就业去向:在小学、教师教研与培训机构等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工作、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校外辅导与培训工作。

2、应用心理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实施CGPS(课程、团队、平台、学生)四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中坚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三者融合,突出学科理论、个体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强化心理学指引个体成长、社会理解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最终增进学生良好的自我发展与生命成长。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服务人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监狱系统工作人员、国家企事单位公务人员等。

3、学前教育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通过以技能性课程展示性考试为标志的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实现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办学思想,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与强化,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培养知能合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本专业2016年获批省级卓越幼儿教师培养教改项目。

核心课程: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育统计学、幼儿游戏论、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

就业去向:在幼儿园、托儿所、各类幼儿教育及相关培训机构,幼教管理部门、社会文化与教育机构的少儿部从事幼儿教育及相关管理工作。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创建于1984年,下设法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现有专业课教师近9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7人,副教授18人;98%专业课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36人(其中外籍博士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具有美、英访学、培训背景的教师10人;教师中还包括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市级“十佳”“双创”导师等10余人;特聘10余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聘请30余名行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200人。法学、知识产权、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关系学等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专业面向全省招生。

学部执持“良法从则,善管允公”的专业理念,通过践行“道理法术,正文立人”的育人观,培养学生“理念主导,变革思维,和谐协调,高效执行;笃行法则,能写善辩,律人驭事,建制善管”的法、管专业核心能力,培育学习力、应用力、创新力、就业力、发展力综合素质,造就有理想、有本事、有情怀、有正气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学部办学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成就突出。法学院是校级转型发展示范学院,其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荣获省级三等奖。先后创建社区矫正研究中心等两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省法律援助研究所等近十个实务型科研平台,助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法学专业系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教学改革和卓越法律人才基地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系法学特色专业和校级应用示范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系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应用示范专业。司法考试通过率多年保持在70%以上、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多年保持在80%以上。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居全校前列。专任教师中绝大多数属于双师型教师,兼任省市法学会的学术职务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公共管理学院建成省级特色专业“行政管理”及省级精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品质突出;公共关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全省唯一的稀缺专业。学部承担全校唯一省部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应用人文教育”;教师获教育部“精彩一课”一等奖,多人多次获全校教师赛课、辅导员基本功大赛第一名。师生全员参与服务社会,近年完成服务工作百余项(次),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多次蝉联全校第一。学生获教育部“全国优秀班集体”称号;学生公务员考试及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成绩一直位居全校前列;参加全国、省级专业竞赛,先后荣获一、二、三等奖多项,列全校前茅;近五年学生考研成绩居全校第一。

近年来,学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6项、教育部项目4项、司法部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0项;发表科研论文近300篇,出版著作近20部;获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学部建立了7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创青春”“挑战杯”“大创”“模拟法庭”等比赛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部分学子已经成长为政、法、商界名流和学术精英,他们中包括清华北大博士、教授、副市长、国有大型企业总裁等。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竭诚欢迎广大青年学子加盟,我们愿张开双臂,助你圆梦青春!

2021年招生专业:社会工作(本科)、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本科)、行政管理(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公共关系学(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5075、3530972 0831-3545067 、3530931

1、社会工作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构建了高校、政府和社会组织组成的实务能力培养体系,奠定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加入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引进美国高校16门课程,在应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衔接了国际标准;人才培养水平高,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政策与法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行政等。

就业去向: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管理与咨询、社会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社会服务评估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够在经济组织从事市场运行、策划、人力资源服务等相关工作。

2、法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职业导向明确。学生70%以上顺利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注重应用。构建由课程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应用能力突出;追求创新。创新创业训练普遍开展,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的改革全面落实;责任担当。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在社区矫正、青少年法治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兴法律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探索。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刑事法案例教学、民事法案例教学等。

就业去向: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等法律相关实务部门,能够胜任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务主管等职位。

3、知识产权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考研率高。首届学生考研上线比例在20%以上,上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机率较高;行业支持力度大。省、市知识产权局全力支持,学生能在知识产权对口行业实习并顺利就业,在校期间能进入宜宾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兼职;设立专门奖学金。知识产权行业部门设立专门的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生供不应求。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全省每年毕业生不足200人,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急迫需要,毕业生容易在知识产权及相关领域就业;毕业生待遇好。相对于很多文科专业来讲,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薪酬明显高出一筹。

核心课程: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文献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等。

就业去向:知识产权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大型国有企业法务、上市公司法务、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法律相关实务部门,能够胜任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务主管、专利代理、商标代理等职位。

4、行政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以基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多元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以众多的校外合作单位、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基层行政管理研究与地方社会服务成果为特色支撑,培养具有依法行政理念和市场观念,具备理论创新精神和实践工作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组织中从事日常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人事管理、宣传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专业2010年起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2016年立项为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较高,每年录取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的比例均居全校前列。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公共经济学、文秘与公文写作、比较政府、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伦理学、公务员应试基础、公共政策学、领导科学等。

就业去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战略规划、组织人事、策划宣传、办公文秘、财务运营、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5、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回应经济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激增的背景而开设,是具有良好就业前景的朝阳专业。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1+3”课程体系为载体,以“校、政、企”合作为依托,以校内外“双导师制”为抓手,以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为平台,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基本理论,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非营利组织从事社会保障、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福利救助、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历年就业率(不含创业)均在95%以上,发展势头良好。

核心课程:社会保障学、保险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原理、社会保险学、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伦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风险管理。

就业去向:国家各级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行政单位;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会福利、救助机构等非营利组织;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社会咨询服务机构等。

6、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注重素质综合性、专业实践性和就业普适性培养。立足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公共理性的社会管理者和服务者,培养具备政治德性和公益品性以及创新与批判思维,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拥有公益志愿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能够创造性承担医院、学校、卫生保健、文化管理、科技管理、基层政府、街道、社区等公共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近十年来,本专业已有近70%的学生考入各类政府机构及其公共管理部门,发展状况良好。

核心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原理、公共伦理学、社会调查方法、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

就业去向: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计划、组织、营销、策划、调查统计与管理工作。

7、公共关系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在职场环境方面,本专业作为全国稀有(仅21所高校)、四川唯一的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同行竞争激烈程度较低,就业前景广阔。在培养方法上,突出以实践促操作能力,以参赛促竞争能力,以服务地方促发展能力的专业培养特色。在素质提升上,依托政管学院深厚的公共管理学科基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的培养体系、优质的实习基地,以培养懂管理、善策划、会传播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目前,该专业学生已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公关语言学、广告学、现代交际礼仪、公关危机管理、公共伦理学、公共政策学。

就业去向: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公益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关系、政企文化、行政管理、企划、项目营销及其他相关工作。

国际教育学部简介

国际教育学部始建于1980年,下设外国语学院、澜湄汉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汉语国际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00余人。有专业课教师89人,高职称教师21人;博士5名,外聘博士6名,硕士54人。17名教师有海外学习、进修及工作经历。外聘教师11人,其中英语外教2名、日语外教1名、汉语国际教育外教1名。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学部已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教学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1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称号,3人获得“李硕勋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人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7人先后获校级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2人获校级“教学十佳”称号,2人获校级“科研十佳”称号,2人获校级“十佳辅导员”称号,1人获“宜宾市第八届教师风采大赛”总决赛第一名。聘有西南大学、烟台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成都友好国际旅行社等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或任课教师。学部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建有1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部被评为校级“党建标杆院系”;同时,学部教师扎实推进教研科研工作,全心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在语言学、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近五年来,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学部坚持“厚语言功底、显人文情怀、辅他科知识、重应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语言基本功扎实、文学知识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通过“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外语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及就业竞争实力。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5项;100名学生考取悉尼大学、大阪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

国际教育学部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毕业生专业技能扎实、语言交际能力强,广泛就业于学校、外事、机关、外贸、旅游等单位,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学生就业率连续5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赞誉。

2021年招生专业:英语(本科)、日语(本科)、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5057、3530969、3541032

1、英语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以培养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作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应用、重创新”作为主要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凸显教师教育核心素养。专业重视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实践环节,学生均要经历教学见习、观摩、教育实习、说课与课件制作等实训环节,同时专业重视学生语音、口语等对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并通过“外语文化节”、英语角以及学科竞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训练、英语语音实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交际、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口译、英语基础写作、英语创意写作、英语学术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学科教学论、英语学科微格实训、英汉翻译、语言学概论、语用学与英语学习、创新性思维与方法、发明创意与设计、普通话与教师语言等。

就业去向:广泛就业于学校、外事、机关、外贸、旅游等行业或部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翻译、文秘、管理、营销和涉外导游等方面工作。

2、日语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立足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本位,注重日语语言技能系统训练,强化对学生的商务日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以“日语+”培养模式,通过已搭建的国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学生宽口径实习、就业、升学对接机制,促进日语专业内涵式发展,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建设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应用型日语人才。该专业就业渠道畅通,近三年日语专业学生全部就业。

核心课程:基础日语1-2、综合日语1-2、基础日语会话、基础日语运用与实践、基础日语听力、初级日语写作、中级日语写作、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中日跨文化交际、日语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等。

就业去向:广泛就业于商贸、外事、教育、旅游等行业或部门从事商务、文秘、管理、教学及涉外导游等工作。

3、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兴起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社会对汉语、汉文化推广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的大环境下开设的。以培养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兼备,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汉语/汉文化传播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本专业紧扣四川省南向发展战略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动服务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围绕提升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等,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西方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培养、基础英语、汉英翻译、西方文化与礼仪、国画训练与美术鉴赏、茶道等。

就业去向:广泛就业于新闻机构、学校、企业、旅游等行业或部门从事文秘、编辑、教育、导游等工作

理学部简介

理学部是由原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的两个一级学科整合而来,下设物理学院和数学学院。现有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本科专业(师范方向)和数学教育专科专业(师范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余人。拥有计算物理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其中物理学为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和四川省一流专业。拥有《热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多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

理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5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20人。有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宜宾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共计18人次。主持承担国家级基金项目5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以及市、厅级和校级科研课题或应用型项目共计近100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300余篇。

学部高度重视学生师范技能训练,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近3年,学生参加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暨自制教具比赛、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四川省大学生普通物理知识竞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四川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2019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首届师范微课大赛,获全国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优胜奖一项。学部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积极努力地搭建平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有10余个。学部学风良好,2020年研究生考研率达到25%,在就业中也凸显出较强的竞争力,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学部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均积极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多项学科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多次获国家二等奖、三等奖和四川省一、二、三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5项,在获奖质量上有较大突破。学部物理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大三学生可获得到西南大学为期一年的访学机会。

2021年招生专业:物理学(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5063

1、物理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2007年为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2016年为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8年为四川省第二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为四川省一流专业。具有“物理学专业+师范技能”的卓越物理教师培养体系。

核心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就业去向:主要到中学、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从事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物理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2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以培养基础教育数学教师作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作为主要人才培养规格。重视学生师范教学技能的实践环节,已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组织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微课大赛等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成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核心课程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复变函数、数学教育学、初等数论、实变函数。

就业去向:主要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也可以到相关部门从事数学教学研究及教育管理工作,还可以攻读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简介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源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93年,位于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内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对接国家、四川省、宜宾市的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智能终端等产业需求。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厅市共建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三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宜宾市机器人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宜宾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院士专家工作站、宜宾市“源代码”众创空间、宜宾市智慧城乡大数据研究院为学部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部现有教职员工60余人。其中,专业课教师50人,实验技术人员9人;教授(研究员)11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4人;博士20人,硕士40人;4名留学回国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同时,聘请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客座教授7人;外聘企业高级工程师作兼职教师7人。

学部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五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000人。所属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配置有计算机等仪器设备2400余台件,建有软件类、硬件类、媒体处理类、创新设计与应用类共计27个专业实验室,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需要。

学部加速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示范专业、软件工程重点专业建设的同时,借助于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项目和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建设等优势资源,构建起产教、校地、互联网+教育、国际化、跨学科等多元高度融合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方向IT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

近年我部教师独立开展各级科研课题150余项,其中,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5项、市厅级项目80余项。编撰专著、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十三五”期间,连续五年被学校年终综合考评为优秀二级学部;连续五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五年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成绩跃居全校前列;成功立项国家级样板党支部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程序设计基础》成功立项四川省一流课程和省级思政课程项目建设。

“十三五”期间,学生共计荣获省部级以上大奖255项,其中国家级48项,省级207项;立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79项,其中国家级29项,省级50项;学生申请专利10项,课外科研项目近60项;学生考取省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学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系统、国企公招达300余人,学生就业率除2020年因疫情影响之外连续保持在95%以上。卓越的人才培养成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技术支持。

2021年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数字媒体技术(本科)、软件工程(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83599 3582599 3582966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通过本专业学习的毕业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嵌入式开发能力和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能力。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技术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实训,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就业去向:可在IT行业,科研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设计、应用、维护等工作。可报考IT类、人工智能类等硕士研究生。

2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校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专业思政示范专业,与出版、新闻、影视等文化媒体及其它数字媒体软件开发设计行业的要求相结合,重点培养数字图像处理、影视动画设计、游戏设计开发、多媒体后期处理和摄录编处理的数字媒体作品设计与开发创新型应用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音视频技术、摄影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影视制作技术、影视动画技术、游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虚拟现实技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美术基础、工程制图、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角色与场景设计、游戏引擎应用与开发、WEB前端开发、广告策划与创意、影视后期特效、数字图像处理、UI与信息可视化、影视短片制作、新媒体管理等。

就业去向:可在影视制作公司、新闻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广告公司、游戏软件企业、教育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数字音视频制作、数字媒体开发、广告设计、游戏动画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管理等相关工作,可报考数字媒体技术、IT硕士研究生。

3软件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软件工程是中美“双百”合作专业,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校级一流专业,校级卓越软件工程师和校级重点发展学科,实行“基础理论+专业模块+项目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设计的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专业模块、项目开发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和就业机会。让学生毕业后进入IT行业,能够顺利高质量就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方法学,WEB前端开发,移动软件开发,Java EE企业级应用与开发,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概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大数据处理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

就业去向:能在大中型软件公司、网络公司、手游公司、移动通信公司、银行、国家机关、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等从事软件研发、系统优化、性能测试、数据库与软件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具备自主创新创业的技术基础,可报考软件工程、IT硕士研究生。

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针对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软件工程和大数据技术理论基础,掌握大数据系统平台的搭建部署与应用开发,掌握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能够从事大数据处理技术开发、数据中心运维、解决方案规划和设计、大数据产品部署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核心课程:计算思维、高等数学、离散数学、多元统计分析、大数据处理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Python)、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基础、面向对象方法学(Java)、云计算原理及应用、大数据工程实践等。

就业去向:政府、银行、金融、互联网、企业等部门从事大数据处理技术开发、数据中心运维、解决方案规划和设计、大数据产品部署等工作,可报考IT类、金融类研究生。

5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立足信息计算,突出算法设计与数据分析,提高应用技能。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离散数学、信号与系统、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及其应用、网络安全原理与技术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科技、信息产业、经济金融、证劵、教育等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工作,可报考数学类、信息安全、IT金融类等硕士研究生。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简介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4人,博士40余人,硕士20余人,硕士生导师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多人,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材料化学等4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近三年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市厅级项目4项、横向课题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有“过程分析与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宜宾市先进材料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色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现组建有药物合成与高效制备、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利用两个专业科研团队。

学部有实验用房约10000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30多个,拥有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三维荧光光谱仪等各类大型教学科研设备共计8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近1500万元;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宜宾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拥有1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的教学科研试验基地,投入近2000万元建有材料与化工产品的合成、材料改性与成型加工等多套中试装置和分析检测中心。此外,学部与企业合作共建有3D打印协同创新创业中心,与宜宾天原集团共建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21年招生专业:化学(本科)、应用化学(本科)、材料化学(本科)、制药工程(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32199、3545095

1、化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化学专业聚焦于培养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除学习化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师范教育类课程之外,化学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师范生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创新实验大赛、微课比赛等,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此外,每年还有约30%的毕业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基础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化学软件应用及微课制作等。

就业去向:在中学从事化学教学及管理、在其它高校或科研院所读研深造。

2、应用化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富有创造性的专业。本校的应用化学是省级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拥有“过程分析与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科研平台,宜宾学院-天原集团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高水平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面向地方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全方位、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核心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备与机械课程设计、化工工艺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过程设计、工程制图、化工仿真实训、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等。

就业去向:在化工、材料、冶金、制药、能源、环保、资源、食品、等部门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质检、科学研究等工作。

3、材料化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材料化学专业是为了服务西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而新建的材料类本科专业。本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66%,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4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2项。按照新工科要求,本专业构建了完善的实践实习课程和基地,结合教师科研项目,采用项目驱动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高度重视该专业学生的继续深造学习,考取研究生是该专业的重要毕业去向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性能学、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材料表界面等

就业去向:在化工、轻工、冶金、环保与能源等领域从事材料设计、开发、质检、生产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继续深造选择较广,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化学学科及交叉学科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生。

4、制药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生物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本专业将培养学生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通过专业实验教学、药厂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研发能力;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在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化妆品、精细化工等行业从产品研发、生产组织、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服务西南、辐射全国的创新型应用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基础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新药研发与申报、中药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药事管理与GMP等专业知识和实验(设计)技能、制图与CAD、制图与CAD实验、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等。

就业去向:制药企业研发岗位(新药研发、原料药合成工艺研发、药剂研发、药物分析方法开发等),食品药品领域的分析检测岗位(食品检测、药品分析检测、农残检测等),中药相关研发相关岗位,化妆品开发岗位,精细化工企业研发岗位,生物医药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设计和技术改造岗位,医院药剂科岗位(需考取相关证书),医药销售代表。

艺术与产品设计学部简介

艺术与产品设计学部前身为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01年。拥有面积达78亩的独立校区,1000余平米的美术馆,教学设施齐全,专业图书资料5万余册。

学部现有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学院两个三级学院,开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4个本科专业和艺术设计专科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读学生1600余人。专业课教师和外聘教师9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2人、讲师(工程师)35人、助教42人,博士6人、硕士58人,另外学部还聘有多名客座教授、特聘教授、行业技师。

教师在科学研究、教研教改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完成或立项各级别纵向、横向科研项目90余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作品)280余篇(幅);独著或参编教材12部、出版专著6部;获得专利12项;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展赛170余次;完成或立项各级本科教学工程20余项。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3名教师的作品入选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在法国卢浮宫、墨西哥、委内瑞拉、巴拿马、马来西亚等国、以及北京798艺术中心、四川省文轩美术馆等举办跨国界联展和个展多次,多件作品被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采用。

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国际化培养。拥有市级“创艺MoreFun”众创空间、涵盖各学科专业的工作室16个。与宜宾市政府共建“杨剑涛竹创意技能大师工作室”,其成员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原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方伟教授,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浙江农林大学余学军教授,国家级非遗竹簧工艺省级传承人钟国富先生及多位专业实践教师和竹工艺技师。与川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获得多项社会捐赠,为学生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部高度重视跨文化交流,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人员举办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多名学生前往欧洲、日本、台湾等参与国际与地区学习交流。

近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130余项、市级220余项。近四年学生考取研究生50余人。历届毕业学生以其良好的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2%以上。

学部秉持“尚美人生、创美社会、和美团队”理念,立足本土资源与文化优势,全面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富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艺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近年来社会效应凸显,多次被人民日报网络版、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宜宾日报等媒体报道。逐步形成“立足本土、贯通产学研用、艺术创新服务社会”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艺术与产品设计学部。

2021年招生专业:美术学(本科)、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环境设计(本科)、产品设计(本科)、艺术设计(专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5037、3545061、3540990、3531185

1、美术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培养中学美术教育师资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进行专业建设,重视学生师范教学技能的应用,已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微课大赛、课程见习合实习、特色工作室等提升师范综合能力。培养以德育为先,掌握美术基本技能,有较强教育实践能力、人文艺术素质与表达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能带动区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美术师资人才。本专业经过长期积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社会美术培训与教育,美术研究与管理,美术创意与实践,文创产品开发与应用等专业特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1(平面造型)、设计基础2(色彩构成)、快速表现、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色彩基础、国画基础1(花鸟)、国画基础2(山水)、油画基础1(静物)、油画基础2(风景)、书法基础、书法与篆刻、美术学科教学法、试讲与微格实训 、班级管理与团队工作、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书写、现代教育技术、师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等。

就业去向:中小学美术教师;报社、出版社、文化传媒机构美术编辑;专业机构研究、管理人员;职业艺术工作者;设计公司设计、策划人员。

2、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坚持勤勉刻苦、创新活泼、诚实守信的专业价值观,结合我校“2468总体谋划,融合学部学生培养的六维计划。以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培养具备较强平面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专业技能、较好的美学修养与设计素养、过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传播机构、中等院校的设计、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高质量创新型应用人才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与快速表现、色彩基础与配色方法、电脑美术基础、中外设计艺术史、文字与版式、装饰与图案、企业形象、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美学、展示与陈设、大众传播学等。

就业去向:相关事业单位专业教学与科研人员;报社、出版社、文化传媒机构美术编辑;专业机构研究、管理人员;职业艺术工作者;广告、设计公司设计、管理、策划人员。

3、环境设计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以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特色工作室为载体,将涵括城乡规划、园林设计、环境雕塑设计、室内外空间设计及公共设施设计等领域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地方城乡建设实践中,强化和推进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系统的设计方法论。通过四年的课程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成为能够从事城乡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工作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与制图、构成、人机工程学、中外工艺美术史、数字化相关软件设计cad、室内空间设计、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室内外效果图表现技法Sketchup、建筑设计方法学、建筑设计史、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

就业去向: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教学与科研人员;建筑、装饰行业设计、施工、管理人员;职业艺术工作者;广告、设计公司设计、管理、策划人员。

4、产品设计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围绕区域智能终端、交通工具、医药器械、装备制造、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发展方向产业和社会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与资源,依托特色工作室,结合学生个性与兴趣,注重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系统掌握产品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与管理技能,具备一定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能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相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或设计部门从事产品用户研究分析、外观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形象规划、主题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与展示设计等设计开发、研究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构成、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工业设计史、制图、产品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学、产品语意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结构、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价值分析等。

就业去向: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教学与科研人员;报社、出版社、文化传媒机构美术编辑;专业机构研究、管理人员;职业艺术工作者;产品开发与设计公司设计、管理、策划人员。

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简介

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始建于1985年,下设生物工程学院、川茶学院、竹学院三个学院,有生物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学校优先发展学科和一流学科,生物学、生物工程、农学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应用生物科学、茶学、动植物检疫和林学8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是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应用示范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建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是教育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专业、省级应用示范专业、省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生物科学是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学部是学校硕士点建设重点单位、四川省“5+1”产业体系省领导联系指导精制川茶产业机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副会长、四川蓝莓产业科技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宜宾市茶商会会长单位和宜宾市香料植物开发利用国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部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按照“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为教师成功搭建平台、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使命,坚持“依托产业办专业,人才校企共培育”的专业建设思想,构建并实施交互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校地共建、学校主导、企业主体参与、政校企联合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承担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省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已建成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应用示范专业2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3门,省级应用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现有教师12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9人、博士57人;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宜宾英才计划等省市人才19人次。

学部拥有2万平方米的独立实验大楼,建有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酵资源与应用和香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宜宾市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植物检验检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动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3个宜宾市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内实验农场,仪器及设备总值4000万元;建设了近50个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部依托油樟资源与利用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白酒生产技术、中国蝮亚科蛇分子系统地理学、香源生物与产香生物技术及非粮酿造酒与资源利用4个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围绕地方特色资源和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科研项目2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47项,经费约3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5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56项,制定省级标准4部、市级标准4部、各类规划46部,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0余项、省级30余项;学生共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157项,其中国家级学科竞赛奖7项,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74项;学生考研率在25%以上,学生就业率95%以上。

2021年招生专业:生物工程(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物科学(本科)、农学(本科)、应用生物科学(本科)、茶学(本科)、动植物检疫(本科)、林学(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87829、3582967

1、生物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科研平台,建成了校内外协同交互的能力培养基地,有“白酒生产技术”、“非粮酿造酒与资源利用”等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已形成了创新型应用生物工程技术人才“交互协同”培养体系(获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具备优越的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与条件。

核心课程:生物产品创新与开发(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省级应用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生物工程分析与检测(省级应用示范课程)、中国白酒生产技术(省级应用示范课程)、固态发酵技术与应用、液态发酵工艺学、发酵食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生物分离工程、废水生化处理、生物工程设备、工程制图等。

就业去向:在发酵食品、生物医药、生物制品、生物环保等相关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工艺开发、分析检测或产品销售等工作;或继续在国内外教育机构攻读研究生;或在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检测、质量监管等工作。

2、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教育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培育计划”专业、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宜宾学院优先发展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本专业以服务区域食品加工产业为目标,紧扣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熟练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和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专业综合实验、食品专业创新实验等。

就业去向:主要在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营销部门、质检部门、食品质量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从事食品加工、新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与控制、产品销售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3、生物科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学校成立较早、成果显著的优势专业,四川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一流专业。教学教科研团队师资雄厚,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优良,拥有省市重点实验室及、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和香料植物开发利用国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高水平科研平台。通过推进“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分流分层培养体系,支撑了“六卓越一拔尖”2.0的实施,在培养中学生物教师的基础上促进了一批卓越教师和拔尖人才的成长。近三年专业考研率超过30%、就业率达到95%,均居学校前列。

核心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普通生态学、生物学科教学论与微格实训等。

就业去向:在中、小学从事生物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也能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等相关的行业从事科研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4、农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农学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立足川南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开展酿酒专用粮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及高效栽培技术、川南特色蔬果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智能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研究。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经过多年发展,本专业形成校企紧密对接、专业根植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专业格局。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均超过30%、就业率达到96%,均居学校前列。

核心课程: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作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等。

就业去向: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农业行政管理人员;中专农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农业生产企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推广技术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员;初高中生物教师;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5、应用生物科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四川省转型发展(应用型)的试点专业之一,是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企业办学紧密结合的产物。专业通过构建“教学-科研-学生培养-产业服务”联动机制,提升“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水平;重点开展西南地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科研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形成了校企紧密对接、专业根植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专业特色。近三年专业考研升学率超过33%、就业率达到99%,均居学校前列。

核心课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子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

就业去向:在农、林、环保、食品、检测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教学、研究、推广、管理工作,以及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6、茶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宜宾学院重点发展专业,四川省转型发展(应用型)的试点专业之一。教学科研团队师资雄厚,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优良,建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服务地方产业需求为目标,紧密依托茶行业企业,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5432”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现代茶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践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形成产教融合、专业根植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专业。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茶叶生物化学、茶树育种学、茶树栽培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艺学、茶文化学、茶业经营管理、茶叶市场营销等。

就业去向:在各级农科院、农业政府部门、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技术推广、产品设计与研发、文化研究、经营管理、科技教育等相关工作;或继续在国内外教育机构攻读研究生。

7、动植物检疫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立足于“质量强国”发展战略的应用型特色专业,通过政、产、学、研结合,突出质量管理、检验检疫、标准认证等社会发展需求,主要服务地方农业、畜牧业、生物科技和食品等行业,为地方动植物疫病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培养一批“懂法规、重质检、强技术”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从而提高地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核心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组织切片技术、动物传染病学、动物检疫方法与技术、植物检疫方法与技术等。

就业去向: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兽医卫生监督机构、动植物保护机构、农畜产品生产及销售企业、动物医院、生物科技公司、贸易公司、环境保护机构及相关教学和科研部门从事检验检疫、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也可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8、林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由宜宾市人民政府、浙江农林大学、宜宾学院三方共建,以竹为特色,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突出“林业种植与生态、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林(副)产品开发与加工”中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宜宾竹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和宜宾市竹产业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的优势,为宜宾打造“中华竹都”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核心课程:植物学、树木学、测量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

就业去向:在森林培育管理、森林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建设、林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文旅等行业部门从事林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国际应用技术学部简介

国际应用技术学部下设中美应用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两个三级学院,有环境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余人,专业任课教师75人,其中博士32人,外籍博士6人,硕士36人;教授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0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0余项,承担横向研究课题近100项,在SCI、EI、CSCD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及申请各类专利30余项。建有教育部长江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共建基地,长江水环境研究联合实验室、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柔性生产管理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专用汽车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德科技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有四川省智能终端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诺奖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究平台和学术研究机构。

学部秉承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先后与中石油、中气集团、中电科集团、三江机械、凯翼汽车、赛通动力科技、丰川动力科技、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四川省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研发平台、共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学部对接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项目,分别与美国国际科技大学、美国布罗沃德学院、美国加州波莫纳州立理工大学、日本中部大学会签合作备忘录,与德国柏林贝尔特应用科技大学、萨尔兰经济与应用技术大学、下萨克森州应用技术大学相关学科专业教授开展合作,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对接国际标准、引入国际优质工程教育资源,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学生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竞赛、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新竞赛、四川省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双百计划”专业英语技能大赛、四川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高水平赛事上获得国家级奖和省级奖项。学生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30余名学生先后赴日本、美国、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进行交流学习,100余学生考入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2021年招生专业环境工程(本科)、工程管理(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工业工程(本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7233、3531107

1、环境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国际化。采用美国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引进美国应用型大学的教学资源,全英文教材,引入六门职业能力通识课程,为学生在未来职场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师资国际化。聘请国内外相关专业专家联合本校教师实施双语授课。教学方法国际化。注重学生的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团队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业质量和效果好。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考研录取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

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态学;环境学概论;工程测量;环境法学。

就业去向:在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市政部门、环保产业公司、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国内外资企业、学校等单位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也可以选择去国外或在国内深造。

专业咨询电话:18875209227曾老师

2、工程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专业积淀深厚。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是宜宾学院设立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近20年的办学历史,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基础;突出技能训练。紧紧围绕土木工程领域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房地产估价师等含金量较高的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着重针对学生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招标代理、投资、造价咨询等应用型技能进行强训练,成为国家执业师工程师培养的摇篮;名校对口培养。根据《同济大学、宜宾学院关于合作培养宜宾学院本科生的协议书》,宜宾学院每年可从工程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中选派优秀学生到同济大学对口专业学习一年(第三年级课程),宜宾学院派出的学生在同济大学学习期间,享受同济大学学生的同等待遇;社会认可较高。由于专业涉及领域较广,应用技能凸显,得到用人单位充分认可,就在去年疫情肆虐产业滑坡的情况下,本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核心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经济、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与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房地产评估、工程实习、项目采购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物业管理、BIM、工程制图、工程测量、AUTOCAD等。

就业去向: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单位、房地产评估行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项目的规划及运行管理、工程估价、项目投资分析、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工作,也可通过考研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19882459894 凌老师

3、汽车服务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引进德国先进的“元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秉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理念,加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聘请德国教授、同济大学教授、企业专家、联合本校教师共同组成强大的教学团队,实施双语教学,强化德语综合应用能力,按照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打通学生赴德留学、访学渠道。积极探索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适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趋势的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电器技术、python程序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嵌入式系统、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动力电池技术、电动汽车概论、智能网联汽车导论。

就业去向:可在德资、中德合资、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智能汽车、智能制造、质检评估等领域的技术及管理工作,也可以选择学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或在国内外继续深造。

专业咨询电话:18683017896 何老师

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引进德国优质教学资源和世界先进的教学模式,采用德国双元制、美国OBE及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依托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办学资源,与同济大学紧密合作,实施宜宾学院教师、同济大学教师、德方教师及企业专家“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协同育人模式;秉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育人机制,加强产学深度融合,培养“讲德语、懂原理、会操作”能力结构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基础、计算机控制基础、电气控制与可编程、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CAD绘图、物联网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技术、C语言技术、PLC可编程技术、智能家居设计、与维护建筑设备控制技术等。

就业去向:可在建筑设计院、建筑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智能终端企业从事设计、开发,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及建筑工程电气与智能化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参与人工智能方面的开发维护与设计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18188499409 曾老师

5、工业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国际化。采用“新工科”、德国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对企业、组织的各生产要素人、机、料、法、环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新,使其运营效率、成本、质量及人机环境最优匹配。教学资源国际化。依托中外合作、校企合作,同济大学合作,聘请国内外相关专业专家联合本校教师实施双语授课。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广阔平台,为企业输送面向高端制造业的精益管理人才,为相关行业培养跨文化卓越工业工程师。

核心课程: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因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管理学、供应链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程图学、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系统工程、系统仿真、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去向:在工业企业、金融行业、咨询服务业或政府部门担任工业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生产工程师、管理顾问、操作分析员以及类似的职位,可通过德语考核,选择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深造学习或通过国家研招考试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17748435816 魏老师

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简介

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源于2015年8月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宜宾市人民政府、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现成都海关)、宜宾学院共同创建的全国首家“质检学院”。学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新时代市场主体对质量服务的需求,在质量与安全管理、品牌建设、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培养从事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安全评价等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方面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开展学术研究和产业孵化。

学部设有质量与标准化、质量与安全工程两个学院,现有质量管理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安全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安全技术与管理专科专业,在校生近600人。学部现有特聘教授7人、临聘博士19人;专业课教师38人,其中正副教授15人,博士17人、硕士19人。近年来,教师有12人次先后获得全国采矿工程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安全工程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秀奖、四川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宜宾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学部现有宜宾市标准化促进会、四川省知识产权培训(宜宾学院)基地、四川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宜宾分站等平台;建有专业实验室20多个,实践教育基地20多个。近年来,教师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市科研成果奖3项,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3项,横向科研项目28项,校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科研论文近200篇;教师承担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项,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师生共获得国家专利4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2项、省级33项,全国性、全省性学科竞赛奖项50多项。

学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求实、求是、开放、创新”的校训,以“标准为基、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特色为翼”为办学理念,扎根川南,立足四川,面向全国,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标准化+”引领学科和专业建设,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集“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质量发展研究、质量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多功能平台,狠抓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致力于建设“川内一流、全国知名”的质检学部。

2021年招生专业:质量管理工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安全工程(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31335、3582788

1、质量管理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联合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海关等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一体化;注重理工管多学科知识、能力的复合,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国际质量管理接轨,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质量管理导论、宏观经济学、工业工程概论、计量学基础、标准化概论、质量监督概论、服务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认证、质量检验基础、统计质量控制、六西格玛管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

就业去向:在企事业单位和质量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质量策划、质量监督、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检测、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和标准化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2、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基于“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海关、宜宾市人民政府宜宾学院”签署的《五方共建协议》,紧密结合国家食品安全战略,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以培养“实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创新型食品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应用人才为目标,通过“政产学研”全方位深度融合协作,培养能够胜任质量与安全控制、安全评价、分析检测、标准认证及法规、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核心课程大学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学、食品工艺学、食品保藏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就业去向: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内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科研院所、食品行业各类协会等单位从事食品监督管理、安全评价、标准制定、检验检疫、分析检测、技术开发、专利申报审核、体系申报审核、科学研究等工作;也可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从事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安全控制、经营管理等工作;还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3、安全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突出“产学研用”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经验、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培养方向集中在建筑、化工、能源、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等国家重点和新兴行业;加强与行业对接,致力于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核心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通风安全、安全评价、化工安全工程、特种设备安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测、电气安全、防火与防爆技术、建筑安全工程。

就业去向: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各类企事业、安全中介服务机构等从事安全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管理、设计、施工、监测和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在安全监察、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教育与培训等工作;还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简介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从1995年开始招生,目前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四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业课教师14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9人、讲师47人、助教6人;博士7人、硕士58人;亚足联C级教练员1名,四川省足球教练员讲师1名,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交流留英项目访问学者1名,双师双能型教师63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裁判5人、市级技术学术带头人4人。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可用于教学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教学科研成果丰硕,2018年获批成为四川省普通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单位。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200余篇,参研国家级重点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多次承担省市各级运动会开幕式的策划和导演任务。近年来教师获得省教育厅主办的体育专业教师说讲课比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康复治疗专业教师获2018年四川省康复治疗技术大赛一等奖,2018年获宜宾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一等奖,2019年获西南地区吞咽障碍康复病例大赛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宜宾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学院着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运动及专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前五名5项、省级前五名200余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8项,参加省级创业大赛获银奖8项、铜奖2项;参加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团体三等奖、说课比赛第五名;学生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150余名学生考上了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严克美被评为全国劳模并当选十八、十九大党代表、2019年荣获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和台湾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体育学院、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体育与大健康学院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在学术、教学、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首批赴俄访学的8名学生已学成归来,尚有两名学生在俄继续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

学院立足新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办学目标,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力量,统筹校地办学资源,狠抓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勇于探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招生专业:体育教育(本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康复治疗学(本科)、护理学(本科)、体育教育(专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45055、3530955

1、体育教育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办学历史久,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办学条件好,专业师资强,青年教师在省教厅近三届说课比赛中学科组、术科组、公体组、团体均获一等奖。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师范技能、自主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培养质量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双高。

核心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就业去向:在中小学校或社会机构从事体育教育管理、体育教学或体育相关工作;可通过选拔考试成为公务员、选调生;也可通过考研攻读硕士研究生。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办学条件好,师资队伍强。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人文素质优、专业技能强、自主发展能力好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学生培养质量好,就业面广,就业率高。

核心课程:体育市场营销、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实践、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私教理论与实践、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就业去向:担任健身教练,从事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及社会体育相关工作;可通过选拔考试成为公务员、选调生;也可通过考研攻读硕士研究生。

3、康复治疗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是我校应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要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宜宾学院、宜宾卫校、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方共建专业。本专业拥有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康复治疗实训中心”。本专业顺应时代要求,更加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在儿童康复、产后康复、老龄康复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了可靠保障。

核心课程:康复医学概论、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康复功能评定、言语治疗学、物理治疗学、康复工程学、作业治疗学、神经康复学、运动损伤与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学、康复心理学、社区康复学、心肺康复学、老年康复学、假肢与矫形器学、询证医学等。

就业去向:主要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师技术工作;也可到疗养院、保健中心、儿童康复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残联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及康复评定工作。

4、护理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非师范类

专业特色:护理学本科专业是我校应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要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宜宾学院、宜宾卫校、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方共建的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学生实训条件好。本专业在儿童护理、产后护理、老龄护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与后继发展

核心课程: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技能实训、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社区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理研究、老年护理学、护理教育学。

就业去向:各级医院、保健院、其他卫生部门及职业学校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及教学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9年组建成立。其前身是宜宾学院“马列德育部”,曾更名为“社会科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等工作。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50多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近60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2人,博士6人,硕士42人,获“精彩一课”比赛全国一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和三等奖多项。教师中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专家组成员,有宜宾学院“教学十佳”、“我最喜爱的老师”、“感动校园人物”等。

学科建设成绩显著,科研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项和校级教学成果奖五项,获省教厅和校级教改课题多项。近年来,承担了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多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多篇文章被CSSCI收录,有的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索引或全文转载。

第二课堂活动紧扣专业建设和学生能力发展,形成了以公益助学、社会考察、理论研讨为特色的实践活动,学生学风浓厚,多年来考研率稳居全校文科专业第一,考公招教师成功率高,毕业生素质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诚挚欢迎立志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学子报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21年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专业咨询电话:0831-3530910 3532602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师范类

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宜宾学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突出仿真实践+专业成长,师范技能训练扎实。学生学风优良,考研率高,毕业生成长性好,优秀校友多。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法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党史、政治学、社会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伦理学、宗教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政治教学设计与微格实训等。

就业去向: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有关思想政治工作。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