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2011年艺考将按1:4比例发证 文化成绩是道槛
2011-01-0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月1日,记者从省招考院获悉,在我省2011年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考试中,部分专科专业要求考生有校考合格证,而校考将按专业招生计划1:4的比例确定合格考生名单。对于报考省内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来说,2011年的高考文化成绩仍是一道不低的“门槛”。

  31院校美术专业可用统考成绩

  按照要求,普通高校非美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原则上不安排专业考试,认同所有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本科专业合格成绩。美术类专业,教育部明确的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和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的普通高校、部属院校、211工程院校的美术类本科专业,可在我省统考的基础上进行校考,也可使用我省统考成绩;其他省属二本院校的美术类本科专业原则上使用我省统考成绩;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美术类本科专业及所有在鲁招生的美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均使用我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学校不再单独组织校考。

  部分专科专业要有校考证

  考生填报艺术本科志愿时,美术类考生既可以填报取得校考《合格证》的院校及专业,也可以填报使用省统考成绩的院校;非美术类考生只能填写取得《合格证》的院校及专业。考生填报艺术高职(专科)志愿时,美术类考生可以选报除中央美术学院动画专业、中央戏剧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之外在鲁招生的任何院校的美术类专业。非美术类考生,选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在鲁招生非美术类专业、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表演艺术专业、部分院校的空中乘务专业、航空服务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等经批准进行了专业考试的特殊专业,必须取得校考院校的专业《合格证》;选报其他的专业,要与取得本科专业《合格证》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艺术校考按1:4的比例发证

  在2011年山东艺考中,美术类考生要参加全省统考,获得本科合格证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高校组织的校考。非美术类考生则不设统考环节,只参加高校的校考。各校考招生院校在考试及评卷结束后,按专业招生计划1:4的比例确定合格考生名单,并发放《2011年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各学校要在《合格证》中明确注明考生的专业成绩和排名,并于2011年4月15日前发送至考生,同时通过本校招生网站向社会公布。《合格证》中的专业代号、专业名称必须与教育部高校招生来源计划数据库里的信息保持一致。

  省内录取文化成绩是道“槛”

  在2011年高考艺术类录取中,将划定本专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招考院专家表示,对于报考省内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来说,文化成绩仍是一道不低的“门槛”。本科录取时,省内院校的美术类专业关联省统考成绩、非美术类专业关联招生院校提供的专业成绩,按文化成绩排序,分专业按招生计划1:1.5的比例向招生院校投档,招生院校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也就是说,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只有先进了那150%内,才能看专业成绩。(尹玉涛)

热门院校

  • 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市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学校简介潍坊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综合竞争力100强”。 学院坐落在世界风筝都——山东省潍坊市,现有滨海、奎文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5亿元,图书馆藏书148万册。学院设有农林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经营管理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等9个全日制二级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潍坊职业农民学院等跨专业教学机构,开设“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3个,三年制高职专业53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300人,博士、硕士700人。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泰山学者2名、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2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8名、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名、省青年技能名师4名,聘任发展顾问、产业教授等8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7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5个。教师在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获奖4项,在省级教学能力大赛等比赛中获奖80余项,青年教师在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18项,100余人次荣获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深化产教融合、学岗融通的“双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先后与潍柴、海尔、歌尔、北汽福田等8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1个、共建专业40个。牵头成立山东省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机电设备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学前教育产教联盟,潍坊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入选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潍坊市机电设备职业教育集团被评为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山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大力推进国家级现代学徒制、山东省混合所有制项目试点,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成效显著,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大力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入选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学分制管理试点高职院校、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院校、山东省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17个项目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认定,包括9个骨干专业、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现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4个、山东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3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7个。学院主持、参与8个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 大力开展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全面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学院建有15个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890余项,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9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2800多篇,荣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410余项。组建20支科技服务团队,近三年开展社会服务119020人次。成立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农业经理人学院,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年举办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学员1万余人。近三年实现各项社会服务收入6400余万元,学院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区域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重要集聚地。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平台孵化、双线并行”工作机制。先后同60多所国(境)外高校或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派出10批次学生赴国(境)外留学研修,引进外籍教师50余人,培养外国留学生600余人。选派4批农业专家赴刚果(金)承担商务部援非项目,在巴基斯坦、刚果(金)等建成海外技术培训中心3个,举办中外(鲁台)合作办学项目2个,成立中德潍萨学院和山东(潍坊)中德师资培训基地,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标准;与韩国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和游学活动。学院连续三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深入挖掘“明德尚学 强能善技”校训文化内涵,凝练形成“崇实尚行 敢于争先”潍职精神。广泛开展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七个一”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4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85项(其中一等奖32项),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54项。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171项,2020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1金1铜,“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1金1银。学院获评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中国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创客之家、山东省退役士兵单独招生试点学校、山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院构建起全方位、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指导体系,保障学生成长成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倍受用人单位青睐和欢迎。 2020年11月8日,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在学院成功举办,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活动并讲话,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展示活动中,陈宝生、刘家义来到职教活动周活动现场,观摩了参展学院、企业展板及学生技能才艺展示,参观了学院实训中心,视察了由学院承办的高职工业设计技术赛项和园艺赛项比赛现场。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院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经过60余年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发展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融合一对接”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学院将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创建”的工作主线,以“双高/职教高地”建设为抓手,聚焦区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双师队伍等重点领域建设,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全力打造“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市东港区
    学校简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山东省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日照经贸学校)和日照水产技工学校并入我校。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6582人,教职工1056人。学校设有海洋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现代汽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创意设计学院10个二级学院,现有招生专业51个,涵盖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电子信息、旅游、文化艺术等13个专业大类。先后与齐鲁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开展了5年制本科贯通培养。学校面向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30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被确定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连续三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校企合作及创新创业卓越奖。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与诊改制度建设优秀案例、全国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优秀案例50强,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中获A级等次。 专业(群)建设方面,学校根植地方产业发展,专业设置随区域产业发展动态调整,形成了“地方发展和培育什么主导产业,学校就设置和建设什么专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聚焦日照主导产业,按照“衔接产业、优化布局、重点突破、梯度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对接“向海经济”、现代高效农业、现代建筑业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打造水产养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对接精品钢铁、汽车零部件、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建设省内领先、骨干培育的智能制造、汽车服务、文化创意设计、软件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对接现代服务、精品旅游等产业领域,建设基础支撑、特色发展的旅游服务、会计、商务与管理、航空工程与管理等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建设了国家示范专业5个、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9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牵头成立了海洋与渔业、艺术2个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大师名匠引培、卓越教师培育、“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教师成长“五大工程”,深入推进人才招聘、考核评价、职称聘任、岗位竞聘、绩效分配“五项改革”,全面优化教师发展环境,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建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1个,拥有国家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29人,教授60人、副教授303人,博士29人,10名教师被聘为市社科首席专家,54名教师被聘为日照市社科及行业评审专家。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0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承担“国家星火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93项、市厅级项目725项,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00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0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460余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发展紧密型校企联合体为重点,与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办二级学院、办专业、办订单班等合作形式,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等合办二级学院6个,与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合办了5个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专业16个、企业冠名订单班38个、共建以教学和实践训练为目的的生产型校内外“教学工厂”4个、共建“集教学实训、产品生产、员工和社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6个。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牵头成立文化创意、海洋与渔业2个省级职教集团。合作企业向学校投入办学资金和设备累计超过1亿元,年提供实习岗位5000多个。 社会服务方面,先后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共建了建筑特种工培训、交通行业特种工职业技能鉴定、二级渔业船员培训、旅游商品开发研究中心、退役军人技能技术培训、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等21个国家、省、市级培训考核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年开展长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5万余人次。建设1个国家众创空间、2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十三五”工程技术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心、5个山东省技能技艺传承平台。通过开放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方式,每年培养MBA硕士、成人本专科等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员2000余人。设立日照社区大学和日照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设“日照终身学习在线”平台,面向社会开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终身学习教育。在市区建设了8个社区读书站、9个社区教育基地和2个养教结合基地,常年开展“社区大讲堂”活动,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年公益培训2万余人次。 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校聘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和现代汽车集团原副会长薛荣兴先生担任名誉院长。与27个国家、地区的119个政府组织、高校及教育机构、企业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举办汽车、建工、物流、旅游、机电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选派200余名专业教师出国(境)学习培训,利用学校中澳师资培训中心开展200人次线上国际化培训。选派400 余名在校生赴美国、韩国、丹麦、新西兰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连续举办12届国际汉语夏令营,吸引500余名国(境)外师生来校展开文化交流。学校是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在巴基斯坦、柬埔寨分别建设了“五征学院卡拉奇分院”、“普拉科索马克职业技术学院语言和技能培训中心”。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招收学历留学生100余人。加入“技能非洲计划”项目,与加纳库马西技术大学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联合培养。 “十四五”时期,学校确立了“率先建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成功创建职业技术大学,打造创新日职、技能日职、绿色日职、智慧日职、幸福日职”的奋斗目标,学校将立足日照,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学校简介学校简介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已有23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魅力海滨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日照,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山东省首批高职教育综合评价、单独招生院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日照市中华职教社社务主任单位,拥有全国同类院校中培训项目种类、培训规模居前三位的船员培训中心,拥有交通部批复的豪华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资质,360°全视景航海模拟器是山东省装备的第一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智能电梯工程实训与鉴定中心、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消防工程实训与鉴定中心、智慧校园一体化建设列入山东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获批日照市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全省一流的电梯工程技术鉴定与实训中心、全国规模最大的消防工程技术鉴定与实训中心。学校与50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入校即入职 、就业即高薪”。目前,学校下设航海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工程学院、公共基础部、思政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开设25个统招高职(专科)专业,形成了航海类、机电类、信息技术类、旅游管理类、康养护理类五大优势专业群,走出了航海特色鲜明、应用工科见长、高质量就业的办学路子。2019年10月,中共日照市委专门在学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2021年1月,《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争办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办学优势区位优势明显,高校众多。地处日照大学科技园,高校众多,人文环境优良。北依卧龙山,东临日照黄金海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航海教育办学悠久底蕴深厚。有23年的航海职业教育底蕴,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办学业绩位列省内外高职院校前列,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十佳船员培训学校”“航运在线品牌院校”“船员最信赖的学校”,累计培养航运人才20多万名,五大洋的航线都活跃着航院学子的身影。师资优良,乐教善导。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27.5%,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双师型”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45.6%。《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操纵与避碰中的应用》获批教育部科研课题,牵头编写了《山东省船舶水手与机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参与完成了《航海学》《船舶结构与货运》等多部教材编著任务;主持或参与“航海气象传真图评估系统”、“船长智能软件研究”等省级以上项目的研究工作。GMDSS、航海英语、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等单科考试通过率多年来都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设施一流,实训突出。 拥有2个交通部海事局达标考试中心、71个专业实训室、50个校外实训基地,360°全视景航海模拟器是山东省装备的第一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智能电梯实训中心、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消防实训中心列入山东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消防实训中心获批日照市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移动日照分公司共建5G移动网络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面向市场。学校与 50 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就业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入校即入职 、就业即高薪”。就业创业,保障有力。引进校企合作企业建立校内实训工厂、创业孵化基地,从制度保障、政策扶持、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层层落实措施,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为学生顺利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学历晋升,渠道畅通。与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多个本科专业服务在校学生学历晋升。
  • 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市滨城区
    学校简介滨州职业学院(BinZhou Polytechnic),简称“滨州职院”或“滨职”(BZPT),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示范区——山东滨州,濒临浩瀚渤海,傍拥浩荡黄河,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黄河文化和齐文化在这里发祥交融,孕育了著名军事思想家孙子、政治家范仲淹等名人先贤。滨州职业学院于2001年7月合并原滨州农业学校、卫生学校、经济学校、工业学校、市农科所组建成立,已走过66年办学历程,历经“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实现从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从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转变”“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重大转变”“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骨干校验收,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入围全国200所优质高职院校行列,实现从科学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跨越”等重要发展阶段。从建国初期的筚路蓝缕,到新世纪初的克难奋进;从高职教育的战略转型,到走在前列的续写辉煌,一代代滨职人励志耕耘、薪火相继,砥砺出“崇德尚能”的校风,积淀出“知行垂范”的教风,培育出“博知敏行”的学风,凝炼出“责任”校训。滨州职业学院现占地面积3639.96亩,建筑面积84.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9.0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3986.07万元;设15个二级学院、47个招生专业;在校生23516人,在职教职工1425人,其中专任教师113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880人,占比77.26%;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52人,占比30.9%,其中正高48人、副高304人;双师型教师733人,占比64.35%;兼职教师385人,占比33.8%。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2个,“万人计划”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教学名师7人、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4个。学院是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首批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50余项国家级、省级称号,多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2017年9月,以全省第4名的成绩跻身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学校行列。2019年6月,入围全国200所优质高等职业院校;12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的新征程。聚焦产业深化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的办学理念和“开门开放、多元多样”的办学模式,成立理事会及各级校企合作组织,与省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共建知识产权学院,与滨州各县区全面开展战略合作;牵头成立中国职教学会职业院校培训工作委员会、中国护理职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职业院校工作委员会,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校企共建高端铝产业学院、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滨州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黄河三角洲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科研机构和合作项目;被空军确立为“全国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涵盖海军、空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等3个军兵种的4个专业。对接产业布局专业,厚植内涵发展新优势。精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5+5”十强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形成了智慧康养、医学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电子信息、现代金融、商贸流通、土木建筑、海洋运输、教育等十大专业群。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9个、国家骨干专业1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6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入选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6种。顺利通过2015—2018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22个,位列全国第七、全省第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获批2019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8个、省委托项目1个,重点项目数量占全省高职院校1/8,名列全省第一;是全国第一家连续两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护理大赛、全国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职业院校。围绕产业培养人才,锻造技术技能生力军。近年来,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正式就业率90%以上;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190余项。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18个培训资质,每年培训6万余人次,创收2500余万元,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精准扶贫“323”工程,立足于“一个乡镇”“一个村庄”“一批学生”“两个学校”“多个区域”,培训新型农民和下岗工人4万余人次。服务产业协同创新,注入转型升级新动能。牵头成立全国性职教集团(联盟)3个、区域性职教集团(联盟)4个,建设产业学院5个。成立滨州应用科技研究院,与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合作打造“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校企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博士研究中心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7个。获批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综合试验站、省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主持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各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7项,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蓝黄”两区重大理论课题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社科成果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87项;成功选育棉花新品种“滨职棉”1号,国审大豆“滨职豆”1号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1个项目获批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5个项目获批山东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近百项,累计实施成果转化200余项,创经济社会效益近10亿元。“唱念做打”培根铸魂,实现立德树人有作为。坚持“唱念做打”工作理念,落实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百场讲堂”;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开展“师生面对面”活动,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经常性深入一线,参加学生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开办“鲁彬之”文化沙龙和学术讲堂,并上升为滨州文化大讲堂,成为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与市政协在校内共建全国第一家地市级政协文史馆;校企共建校内企业文化馆,设立民俗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开展“四季一节一赛”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一轴二山三区四湖五场六馆九园”的校园空间布局和景观格局。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等称号。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构筑对外办学大格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国际工匠”的国际化办学愿景,累计与德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或地区的3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护理、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有滨州“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国际人才专项基金滨州工作站、欧美亚教育联盟UWEE滨州校区等平台;建有滨台产学研交流中心和滨台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心。叫响“鲁彬之”品牌,探索特色发展新模式。成立以“鲁彬之”为集体笔名的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室。受托组织制定全国本科职业教育标准,主持或参与教育部、教育厅12个职教文件起草;受教育部委托,承担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Logo和宣传海报设计并被永久采用,承担全国人大职业教育法实施检查各省(市)省职业教育述评工作,策划“大国名匠”系列宣传报道,是全国首家图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高校、在《中国教育报》开设专栏的高职院校,是全国唯一一家自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以来连续承担网络宣传的高校。在创建“双高”和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新长征路上,学院将紧扣“特色、融合、创新、提升”发展主题,笃定“升本、创特、建高、强基”目标任务,全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率先建成新时代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山东管理学院1938年始于革命老区沂水县,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1987年改建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山东管理学院。学校坐落在泉城济南,现有长清和历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3.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28万平方米,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备。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是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建设学校,拥有劳动关系和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6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76人,占比31.32%;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523人,占比93.06%。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研究团队2个。学校设有劳动关系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等13个院(部)。现有30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417人,其中本科生899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6.33%。建有14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3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先进的研讨型教学楼、功能完备的室内外体育场馆、24小时学习空间和大学生双创中心,馆藏纸质图书118.11万册,电子图书170.01万册,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是“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山东省课程联盟平台在线开放课程27门。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近三学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673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41项、省级64项。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建设院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设有齐鲁工匠研究院、工会理论研究院、山东省劳动政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研究平台或机构25个。“十三五”期间,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26项;发表学术论文1366篇;出版专著82部;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108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专利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学校是山东省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和工会理论研究基地,是山东省工人运动研究会法人单位。“十三五”期间,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269期,累计培训2.4万人次,承办省级大型职工竞赛9次。学校被评为“全国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学校主办的《山东工会论坛》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工运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治类专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古琴传承基地、山东地方戏传承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利用这些平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实行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全面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大发展战略,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迈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