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各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013-06-2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重庆: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各类 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热门院校

  •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南岸区
    学校简介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学校现有南岸、科学城、大坪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全校固定资产总值36.93亿元,校舍建筑面积82万多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总值7.38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文献427.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22.9万册,电子图书204.7万册。年订报刊1000余种,购有SCI、EI、Elservier、CNKI、万方、维普等中外文数据库约50个。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约2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约900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人才和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160余人次。聘请李应红、王光谦、郑皆连、杜彦良等两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孟凡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蒋树屏等一大批业界精英担任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获批重庆市3个一流学科、16个重点学科、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2个“人工智能+”学科群。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20个学院(部)。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3个国家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学校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健全完善教育教学协同联动机制,创新人生教育,拓展实践平台,凸显“交通+”培养特色,打造“创新创业园”,开办茅以升班、英才班、卓越工程师班、海外项目管理人才班、CIMA班、创新创业班等实验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名,其中普通本科生2.4万余名,在校博硕士研究生6000余名。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24年超过90%,学校入选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办学7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各类各层次人才20万余名。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学校拥有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智能物流网络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4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所、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85项。公开发行《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等核心学术期刊。国际交流合作富有成效。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后与30余个国家近10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中(国)波(兰)大学联盟,并一直担任轮值主席。学校在非洲贝宁和美国开办有2所孔子学院,拥有欧洲研究中心和贝宁研究中心共2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约600人次/年,留学生曾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联合举办的“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中摘金夺银。先后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合作举办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斯里兰卡和贝宁等国高校和机构合作举办了3个境外办学项目。党建引领保障推动事业发展。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教职工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九大代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一些基层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案例入选中组部、教育部工作案例汇编。学校建成重庆高校首个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中心,入选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弘扬“甘当路石、进无止境”办学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争创一流,努力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为交通运输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重庆交通大学注:相关数据更新至2021年8月。地 址:中国 · 重庆 · 南岸 · 学府大道 66号邮 编: 400074校内电话查询:(023)62651999学校通讯服务部传真:(023)62650387党政办公室电话:(023)62652333 62652334党政办公室传真:(023)62650561法人代表:唐伯明网 站:http://www.cqjtu.edu.cn/渝ICP备 11007697号-1
  •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巴南区
    学校简介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学校溯源于1940年创办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1950年后,学校先后更名为21兵工厂工业职业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工业学校、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制造工业学校、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57年,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金属切削专业并入。1960年,升办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undefined学校坐落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其中,花溪校区位于巴南区,地处长江之滨,毗邻南山山脉,花溪河环校而过,蝴蝶山蜿蜒于内,环境优美,风光旖旎;两江校区位于渝北区,东临长江支流御林河,背依铁山山脉石壁山,坐落在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产业带;杨家坪校区位于九龙坡区,地处商圈腹地,绿瓦楼古朴典雅、闹中取静,科技楼巍然挺立、领航创新。学校总占地面积2152亩,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的花溪主校区建筑群婉约典雅,景观山水交融,获得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被评为“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和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专业体系,是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拥有 “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14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 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目前,设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特色专业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6个、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4个、应用转型试点专业3个、“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1个、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市级虚拟教研室试点2个、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2个、示范性未来技术学院立项1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约3万人,累计为社会输送10余万人才。学校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重庆英才、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聚集计划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93人次。拥有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重庆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6个、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2个。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学校始终注重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端装备技术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与控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5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及服务平台。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等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导建设了我市首批五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策划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重庆数控机床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院等3个项目入驻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4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4000余篇,Nature系列、Science系列、ESI高被引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出版教材、著作4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5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55项。学校办有6种中英文期刊,现已发展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EI收录期刊、ESCI收录期刊、SCIE收录期刊。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协同办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4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平台共建、教师研修、学生访学与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学校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与中芬应用科技大学校长联盟等国际联盟组织成员高校。学校接收来自世界20余个国家的短期学习及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来华留学生。学校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务实推进川渝高等教育领域合作。与江苏、浙江、河北、重庆所辖多个市(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兵器装备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通用、长安、华为、中兴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 八十余载风雨,八十余载辉煌。经过历代“重理工人”续力拼搏,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被誉为“重庆近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引人瞩目的高校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访谈录》一书中评价学校“抓住了强项、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放眼未来,玉汝于成。赓续首任校长李承干先生“值得吾人尽力而为者,唯有教育”的办学情怀、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作词的校歌中“工以建国、技以利工”的殷切期翼,学校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目前,“重理工人”正秉承“明德笃行,自强日新”的校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全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迄今办学79年的四川美术学院,前身的一脉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等归国艺术教育家在成都创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一脉是1950年西北军政大学艺术骨干南下重庆创立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 1953年,两校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定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并于次年开始兴办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1959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招收4年制本科,成为当时全国五大美院之一。 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概况 四川美术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现有九龙坡区黄桷坪校区和沙坪坝区大学城虎溪校区,占地总面积1200亩。2018年11月,学校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选址150亩,兴办国际设计学院(中国西部艺术港)。 学校现设有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教育事业取得迅猛发展,建成了一流的专业美术馆和图书馆、一流的艺术创作社区、一流的艺术教学示范中心、一流的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在全国专业美术院校中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 学校近几年报考本科人数达10万人以上,报考研究生人数达3000人以上。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28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7550人。 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艺术学门类下的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4个一级学科,均招收硕士研究生。“十三五”期间,4个一级学科均列为重庆市重点学科进行支持和建设,其中美术学、设计学列为重庆市一流学科进行支持和建设。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4个一级学科均上榜,其中美术学获评A-、设计学获评B+,学科实力在重庆市和全国同类院校居于前列。 学校设有本科招生专业22个,其中绘画、雕塑、动画、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为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绘画、雕塑、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动画、戏剧影视美术、建筑学、美术学理论10个专业纳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进行支持和建设。 “十三五”以来,学校确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定位和“高素质、创新性、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本为本,全面开展教学建设,构建了“大平台+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全体学生,打造了“思政人文”“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四大平台,保障了本科教育整体质量。为培养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设立了“拔尖人才培养”“特色工作室培养”“青年艺术家驻留”“创新创业教育”等多通道培养计划,扶持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成长成才。“思政+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显著,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的高度评价;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持续打造“开放的六月”艺术游展览品牌,获批重庆美育改革实验区;建设特色校园,强化环境育人,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获得优异成绩,专家组一致肯定:四川美术学院历史辉煌,成就卓越,艺术英才辈出,社会影响广泛,是一所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艺术院校,是能够代表重庆乃至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舞台的高等艺术院校。 近年来,学校坚持艺术创作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力巩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等六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增设了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和设计创新研究中心、艺术与乡村研究院等,在重大题材主题创作、城市文化品质提升和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果斐然。 发展目标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 人,以“双一流”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美术学院目标奋勇前进。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市大足区
    学校简介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地处重庆市大足区双桥经开区,坐落在雄奇秀丽的巴岳山麓龙水湖畔,毗邻闻名世界的大足石刻,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教育部代码:14491)。学院扎根巴渝,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秉承“富道穷理,弘科通技”的校训和“匠心铸魂,经世致用”的校风,开拓创新,不断凝练特色、培育优势,是以工科为主,以科技、文旅和教育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科技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规划占地800余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学院生态园林式校园风景如画,环境优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综合大楼群、高标准的学生公寓(配置了电梯、洗衣机、空调和智能热水器、无线Wifi全覆盖)、现代化大学生食堂、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健身房等。学院实验实训室完善,具备教学、实训、研发、 生产四位一体功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家,覆盖所开设的全部专业。学院积极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设有智能产业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未来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民航旅游学院、通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八个二级学院,已构建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人工智能产业、汽车与机械产业、建筑产业、文旅产业、服装设计、未来教育六大专业集群26个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为重庆市骨干专业。学院面向国内10余个省市招生,在校生8000余人。学院有教职员工350余人,其中拥有教授、副教授等专任教师280余人。学院深入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建立了一支德高技精、具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超过20%,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占比超过30%,“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学院着力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和文化体育活动,在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励50余项。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学院多次被评为就业和创业先进单位;毕业生综合素质优秀,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院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云、大、物、移、智”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双桥工业园区和万古工业园区共建的产学研基地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开启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局面。奋进新时代,创造新未来。学院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八大工程”,突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努力建设西部一流的应用技能型高校。愿学院明天更加辉煌!愿每位学子事业有成!
  • 陆军勤务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是军队高等工程技术院校。创办于196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之一。1999年在全军率先荣获“教学优秀单位”称号。2006年,学院成为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学院创建于1961年,座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区。占地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建有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现有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岩土工程、应用化学、油气储运工程、后方专业勤务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应用化学等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建筑学、环境工程、土木上程、油料储运工程等22个本、专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市重点学科、4个学科专业领域进入军队“2110”工程,8个实验中心,1个军队重点建设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配套。学院有8个专业科研所,1个国家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级工程检测中心,1个国家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是国家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单位,污染治理专项设计乙级单位,水上保持方案设计甲级单位,重庆市污染治理工程甲级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252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107名,有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被中央军委授子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被讦为总后勤部“一代名师”、4人获“伯乐奖”、12人进入“三星工程”。  40年来,学院共培养输送各类后勤专业技术人才近4万人,共取得科研成果l500余项,其中400余项获国家、军队和省市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力学、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名次居全国高校和军队院校前列。1998年,学院顺利通过军队工科院校优秀本科教学评估。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军“三重”(重点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检查验收。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