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上海:高考提前批录取4日启动 9日可查结果
2010-07-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批录取将于7月4日启动。本批次院校包括有军事(含国防生)、公安(本、专科)、航海、政法、海关、护理、航空飞行等本科院校(专业)以及免费师范专业、香港的两所纳入计划内招生院校与艺术、体育本科院校(专业)等。

  报考军事、公安院校但未参加体检、面试,院校不会录取。考生一旦被提前批招生院校(专业)录取后,后面的其他院校志愿就自然失效,不能再参与后面院校志愿的投档录取。未被提前批志愿录取不影响第一批本科及以后批次的录取。

  被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录取的考生,不需要面试,若考生未被两所院校录取,仍有机会在其后批次中被投档录取。

  报考其他港校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凡被这些香港院校录取并经考生本人确认就读的考生(以7月7日前考生按香港录取院校要求或交纳“留位费”或递交“确认书”为正式确认录取),内地院校不再予以投档录取。

  报考澳门5所院校的学生,如果收到内地或香港院校录取通知书,同时又收到澳门院校录取通知书,可选择一所院校报到注册。

  考生可于7月9日22:00起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上查询到录取结果。此外,部分招生院校实行的是全国统招统录的方式,院校确认录取名单和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会稍晚些。(张茜茜)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国家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系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的上海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贤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学校现有虹口、崇明两个校区,虹口校区地处市区东北部,毗邻上海外国语大学;崇明校区地处崇明区陈家镇,新古典主义和托斯卡纳风格的优美建筑与特有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虹口校区)(崇明校区)雄厚师资与特色教研体系背景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了以语言、商科类学科为核心,艺术学、教育学及法学等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6大学科门类2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8500人。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弘扬“贤者惟德、达者善事”的校训,紧紧围绕“具有高尚情怀、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英语+”“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新文科建设,强化国际化特色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以英才计划为引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2018年起,学校实施“英才培养计划”,配备高层次教授队伍,为品学兼优、具备发展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起,学校设立学生管理服务中心,下设学生发展部与学生事务部,坚持落实“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企合作资源丰富,全球知名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先后与东方国际集团、华东建筑设计集团、锦江旅游集团、用友新道、尚清实业、日本伊藤忠物流、松下电器、携程国际旅行社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际化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与世界知名高校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教育之路,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师资团队中引进了50%以上的优秀海归教师,并先后与英、美、加、澳、德、法、西、瑞士、日、韩、埃及、约旦、阿联酋、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学校通过学分互认、带薪实习、公费交流生、政府奖学金海外学习、本科双学士学位和本硕连读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海外学习、实习机会,感受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近3年来,平均每年有26%左右的学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地处“985、211”高校集聚区,跨校跨专业学习条件优越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全英语、双语分班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参与东北片(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为学生跨校辅修、选修课程创造条件。创新、灵活、开放、包容,创建国际化知名应用型大学学校不忘初心,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坚守公益性办学方向。目前,学校正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内在的发展潜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作为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的高校,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己任,利用已有的学科和综合优势,勇担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拥有5名两院院士,5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97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7个一级学科;药剂学、生药学、药理学3个二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卫生5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设有18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药学等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建立了6个海外中医药中心,2个“太极”健康中心;设有一个药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1个教育部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顺利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学校办医规模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9家附属医院,覆盖上海市所有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医院总床位数近8000张,每年服务来自世界各地患者1900余万人次。附属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全国领先,在2018、2019年国家公立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中多家医院取得三级中医医院和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第二名。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教学与科研实力以及主要学科全国排名领先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 学校简介国家级优质院校建设校上海市市级特色高职院校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上海市文明校园学校概况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37所高职院校之一,为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目前在校生规模7000余人。学校设有七个二级学院及基础教学部和社会科学部共9个教学单位,20多个招生专业,涵盖学前教育、经济管理、财务金融、交通运输、机械制造、艺术设计、信息传媒和医疗卫生等学科门类。现有6个高本贯通专业、1个教育部国控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建设专业和3个上海市骨干建设专业。学校荣誉学校于2012年被列为上海市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和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曾荣获“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殊荣。2017年,被列为国家级优质院校建设校,并荣获“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称号。2018年,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入围中国特色高职院校(CCVC)排行榜——综合实力榜TOP500;2022年,入围GDI高职高专排行榜——人才培养榜前300强。目前已连续12年蝉联六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专业优势 学校致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7项,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共12支。累计建成上海市级以上精品课程12门,承担上海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累计191项。学校也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服务和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品质+能力”、“课证赛一体化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设施方面,设有16个校内实训中心和103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面积14万平方米,专业实训工位数2000余个,为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学生岗位技能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师资力量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渐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专业、实训领域中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专业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69人,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70%,副高以上高级职称10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5.4%。外聘教师主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本科院校。就业升学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00%以上,签约率90.00%以上;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达90.0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0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为各大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报关物流行业、证券投资公司、电气集团、机械集团、飞机制造厂、铁路局、各大机场、航空公司、广告家居设计、计算机与网络服务、三甲医院等。学生可通过上海市“专升本”考试和海外院校“专升本”、“专升硕”等渠道继续学业深造。国内全日制“专升本”每年近200人,海外院校“专升硕”毕业生已达50人。奖助政策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教育资助、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奖学金、庄飞柳奖助学基金及各类企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特殊/临时困难补助等近20个奖助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生源新生,我校设立了求学资助项目,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报到入学均可享受一次性3000.00元的资助。获奖受助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0.00%以上,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 学院简介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民远学院)是纳入国家正式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三年,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 ☉ 基本情况 民远学院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心区域新唐城地区,西邻张江高科技园区,南靠正在建设中的迪士尼乐园。校园环境优美,小桥、凉亭、草坪、湖水,相映成趣;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图书馆、实训中心、专家楼、学生公寓,鳞次栉比,矗立在川杨河畔。学院现占地160余亩,建筑面积近62356平方米,在校学生3028人,生源遍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教职工272人,专兼职教师198人,正副教授47人,为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历史沿革 民远学院筹建于1998年6月。1999年5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参加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点教育(三年制大专),同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设有社区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信息管理三个专业, 至2002年已发展成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等9个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紧缺人才相关的专业, 2003年3月,经上海市教委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同意民办民远学院正式建校为“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民远学院围绕上海“四个中心” 建设,定位在培养国际航运物流、汽车机电、现代服务等专业的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设置有国际航运物流管理学院以及现代服务、财政金融、应用技术、外语、艺术等1个二级学院、5个系、23个专业,具体有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国际航运保险与公估、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社会工作、体育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艺术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方向)、艺术设计(广告视觉传达方向)。这些专业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前瞻性,发展前景看好。我院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取得多张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出国留学提供条件,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我院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人才培养 学院着力营造“勤奋、敬业、合作、创新”校风,管理严格、教学规范,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来设定课程,以“新(颖)紧(靠)够(用)实(际)”为准,努力与用人单位的岗位实现零接轨,现已与一批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还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学生毕业后除享有国内院校专升本的机会外,亦可到国外合作院校继续深造。
  • 学校简介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等六个统战系统的社会团体及民主党派共同开办的民办公益性高职院校。市首批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非营利高职院校之一(1999年),市首批依法自主招生的高校之一(2005年)。2014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更改为现名。现有嘉定、青浦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2.44万平方米;教学院系设有4个二级学院、3系1部;招生专业30余个,已形成“以工为主、文商两翼、并举发展”的专业布局;现有在校生6500多名,教职工445人,专任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占79%以上、硕士以上占65%以上、高级职称占21%以上、中级职称占38%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39%;历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6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学校现有纸质图书48万多册,3个数据库,2668台教学用计算机,116个网络多媒体教室;已建立9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90个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017多万元。学校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市十佳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并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在2015—2016年度市属高职高专21所院校中脱颖而出,位居前三名;2016—2017年度被评为优秀单位;2017年12月学校首次被评为“2016—2017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度高校治安安全示范点”;2017年获得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星光计划”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2019年4月被评为“2017—2018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校园”;2019年,荣获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区组织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从2013年至2020年连续九年荣获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特色、智慧型校园建设、产教融合、探索实践双元制教学模式,以及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四有”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理想素养有境界,知识技能有特点,创新创业有实践,终身发展有潜力”的新型工商“四有”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探索与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以“建设成若干专业成为市级重点、若干专业特色鲜明的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上海市示范性特色民办高职院校”为目标;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不求做大、但求做精”的办学定位;坚持公益办学,办学之路,秉承“诚信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持续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重点建设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餐饮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 )”,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珠宝与艺术设计、现代服务、大数据与商务管理、学前教育等 7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群。学科专业设置涵盖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近年来,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四有”人才,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先后与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台湾地区30余所院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备忘录或协议书,开展多项师生交流;已有近三百人次教师和管理干部赴海外培训考察、近六百名学生到国外参加专升本、“三明治”培养等学习和实习;学校已获得聘请海外教师的资格,并已聘请了海外名师来校任教。 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突出技能培养的鲜明特色。学校建有教育部认定的“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产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两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市政府资助的“汽车运用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与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校内实训场所9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3个,获批4个校企合作(技师学院)项目。学校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要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高职办学模式。与上汽集团、央企大唐集团、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思科公司、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吴德昇文化艺术中心、上海会展协会、北京国际会展中心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学业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强与嘉定职教集团和嘉定区内上百家企业合作,在提升学校为嘉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大量的机会,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交替,而且还加强了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融合。学校开设了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证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不断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各级各类竞赛成绩突出。学校目前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2项、拥有上海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2 项、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1门;市级及国家级教育教学优秀奖8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上海市首席技师工作室2个;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其中核心4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1本(其中主编“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本);市级以上科研立项70余项。近三年,学校师生参加各项赛事获奖数居同类院校之首。荣获市级以上组织奖、团体奖等各类奖项近80余项;市级以上各等级奖项300多人次。2019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决赛分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17个竞赛项目中获得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25人次,5个团体一等奖和1个团体二等奖等好成绩,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操作与示教”项目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上海选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华为杯”网络技术大赛中,大唐信息技术学院参赛学生几乎包揽头几项大奖,成绩斐然,其中1人获得特等奖、2人获得一等奖;第21届FHC国际烹饪烘焙艺术比赛中获得5银一铜;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珠宝系谢建维同学参加“珠宝加工”赛项,顺利进入中国集训队。2020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中,“商务软件解决方案”“珠宝加工”“CAD机械设计”“烹饪”等项目分别获得3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7人进入上海集训队,学校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团体银奖;2020年学校获“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团体银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上海选拔赛(高职组)”获得特等奖和“‘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总决赛(高职组)”中获得三等奖;上海市第八届“中华杯”车联网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竞赛和网络系统管理竞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学校获得团体奖;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中,我校获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第八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我校中式烹饪分别获得一等奖和创意奖;第22届FHC国际烹饪烘焙艺术比赛中获得2金牌1银牌3铜牌。2021年,“景格杯”第二届汽车技术虚拟仿真竞赛中,汽车系参赛学生成绩斐然,其中6人获得特等奖、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2021Hotelex“明日之星”厨师大赛华东赛区中获得团体赛铜奖;2021年上海市第9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技术、商务软件解决方案、虚拟现实技术、网络系统管理、珠宝加工、汽车电子技术6个赛项获得一等奖;移动应用开发、数控铣获得二等奖;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数控车获得三等奖。其中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珠宝玉石鉴定三个项目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是2021年在32个省市611所高校30974名选手参加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我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同台竞技,艺术设计系学生林欣雨在“创意工艺类”中荣获一等奖,也是创意节比赛中全国唯一一所获得一等奖的高职院校。在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龙文化全能赛中荣获三等奖,在上海市学校共青团“四史”学习教育微团课大赛荣获“三等奖”。加强就创业指导与宣传工作,确保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保持在全市高校前列。在今年疫情导致行业经济下滑、企业用工减少的情况下,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78%,签约率95.50%,位于全市高校前列。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三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各院系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咨询服务活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长板、补短板,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始终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在今年的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学校自2016年成立创新创业中心以来,创新创业中心从创业指导服务升级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服务,每年设立创新创业基金50万、创新创业奖学金,并面向全校大二学生开设《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必修课,2020年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推动下,全校申报专业创新工作室30个,开设专业创新选修课30余门,大力推动全校师生专业创新的新思维。学校不仅开展理论教学也非常重视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外冈镇人民政府支持及资源共享,已成功举办5届“创飞扬”创意创业集市,并募集善款25万余元,捐于云南楚雄扶贫基金会、嘉定区慈善基金会;“工商杯”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9届,孵化落地项目20余个;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过国赛铜奖1个,入围奖1个,上海市金奖4个,银奖2个,铜奖13个,优胜奖21个,并连续2年获优秀组织奖;第五届“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1个;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上海市金奖1个,银奖1个,全国银奖1个,并获优秀组织奖。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