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已录取本科生84640人 29日公布三本院校投档线
2011-07-2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大江网讯 记者朱正、实习生陈遥报道:7月27日,大江网记者从江西省2011年高招录取现场获悉,江西高招已在当日对第三批本科进行了两次生源测算,今日将进行最后一次生源测算,并最终确定正式投档比例和计划增加数。7月29日上午11时,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三本投档线。此外,大江网记者从高招现场获悉,江西高招目前已录取本科生84640人。

  江西三本艺术类专业投档正紧张进行

  据了解,江西高招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批本科的艺术类专业投档录取工作。此外,第三批本科文史理工类、体育类的平行志愿生源预测模拟投档工作目前也正在进行中。

  据悉,今年江西省高招外省三本独立学院的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将各校第一志愿达到省考专业三本合格线、文化成绩达到出省分数线的考生,一次性投到各校,由学校按照招生章程中所规定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本省三本独立院校的录取分两步走,首先对达到省考专业本科合格线和本科文化线,仍未被录取的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志愿进行优先投档,由学校择校录取;之后,在达到省考专业三本合格线和本科文化分数线的考生中,依据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剩余招生计划数1:1的比例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

  “三校生”本科录取与三本同时进行 共招生626名

  据了解,在三本录取工作中,今年江西省“三校生”本科批次也将与普通高校录取第三批本科同时进行,根据计划,今年共有10所院校在江西招收“三校生”本科生,共计划招生626名,其中文理类615名,艺术类11名。

  根据江西省今年高招录取工作规定,“三校生”录取时按照本科、高职两个批次,依次进行录取。其中本科批次与普通高校录取第三批本科同时进行,高职批次与普通高校录取高职(专科)批次同时进行。“三校生”不实行平行一志愿。

  江西高招目前已录取本科生84640人

  此外,2011年江西高招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的招生录取工作已全面结束,共录取本科生84640人。

  据统计,截至7月26日18时,江西高招提前批本科院校共录取(含预录)考生14130名,其中文史类925名,理工类3019名,艺术类9880名,体育类306名。第一批本科院校共录取(含预录)考生23560名,其中文史类3975名,理工类19307名,自主招生文史类31名,自主招生理工类247名。第二批本科院校共录取(含预录)考生46950名,其中文史类13173名,理工类31188名,艺术类1272名,体育类1317名。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西省国资委主管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奠基于1978年成立的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1984年,在技校基础上成立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中专)。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并更为现名。2010年,学院入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2014年,成为江西省高职院校首批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试点单位;2018年入选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办学条件充足完备。学院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现有艾溪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另有一个共青城产教融合基地(2022年2月正式开工),总占地面积达1475.6亩.固定资产总值超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6亿元。校内实训基地216个(其中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训基地106个。绿色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m,阅览室座位1800个,藏书120万册,馆舍面积和藏书总量位居省内同类院校之首。先后获评全国教育信息化首批试点单位、全国高校公寓(宿舍)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资源建设60强院校。专业设置特色鲜明。学院下设7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7213人。开设高职专业60个,建成国家示范骨干专业8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5个,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和省级特色(示范)专业20余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形成了以材料工程、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主,紧密对接江西省“2+6+N”产业发展规划的特色专业群。先后两次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江西省1+X证书制度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点、21项试点证书的联盟牵头单位,共有48个专业参与证书试点工作。人才队伍稳步壮大。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校企共育”,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现有教职工1074人,其中专任教师83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8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420人,“双师型”教师654人,占比78%。获批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教学团队7个,工人先锋号2个,省级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52人(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技术能手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能工巧匠”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人、江西省首席技师12人);有全国建材行指委副主任1人、各类行指委员5人、专指委主任1人、委员6人,省督学评估专家2人。截至2020年底,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教师109人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建成国家精品(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86门;参与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2019-2021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七、江西第一。2017-2021年,连续五年蝉联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十三五”期间,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列全国第28名(其中2020年改革试点赛获奖数列全国第10位);累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03篇,出版教材(著作)122部(其中立项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8部,入选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3部);获批立项省级以上课题76项,获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78项;为社会开发高水平应用性技术成果41项,与企业合作开展的2个重点产学研项目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着力打通中职、高职、职教本科到研究生人才培养通道。文、理、艺术、“三校生”录取线近十年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2021届5008名毕业生有1540人升入本科高校,专升本率达30.75%;与东华理工大学合作培养的2021届应用型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48.57%。学院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 “五维一体”文化育人(一年级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二年级开展工匠精神育人,三年级开展校友文化育人,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心文化贯穿育人全过程),学院入选江西省第一批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在2021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质量测评中获评A等,单文增老师入选感动江西教育十大人物。学院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成2050平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中心。积极搭建就业合作平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以“优秀”等级通过2016-2018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以“A”级通过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强院校。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深入推进。依托江西省国资委平台,学院先后与260多家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6个,开设 “订单”班72个,其中现代学徒制订单班14个。牵头组建江西省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教集团——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25家。2020年,集团入选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学院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驻寻乌县南桥镇团红村扶贫工作队屡获表彰,其中第一书记赖玮被省政府授予“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派遣教师长期驻外工作,并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教师进修、校际交流互访、学生交换等项目,2名外籍教师获省政府授予“庐山友谊奖”。学院是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百家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试点单位、国家建材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优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江西省首批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评价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先后获评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高职院校校友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创建全国一流高职名校目标,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学校简介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航空工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学校地处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南昌市,现有洪都(东、西)、昌南两个校区。洪都校区位于我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地——南昌市新溪桥洪都集团大院内,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昌南校区位于南昌市南郊银三角,毗邻风光秀丽的南昌翠林高尔夫花园。一校两区,优势互补。学校设有航空制造学院、航空信息与控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士官学院等六个二级学院。建立了“三航一工”特色专业体系,开设专业30个,涵盖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管理服务等职业门类。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指定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000余人。专兼职教师400余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的占教师总数的56%。40%以上的专任教师有在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经历和经验。有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高校教学名师1人、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中航工业特级专家4人、飞行专家1人、省级首席技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国家级“飞机钣铆大师工作室”和省级“飞机维修大师工作室”各1个。聘请航空企业科技专家、国家技能大师担任兼师和客座教授,使教学紧贴生产实际和工程前沿。中国工程院院士、强五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K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先后担任过学校副校长、名誉院长。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校内建有32个实验实训室和1个飞机制造综合实训中心,依托航空企业办学优势,建有飞机装配与调试、飞机维修与维护、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数控加工、模具制造、航空物流、计算机技术、机电技术等20个企业实训基地以及面积达5400平方米的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为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优越条件。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斐然,其中在“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竞赛”中荣获团队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荣获特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获一、二等奖,“机械设计与制造综合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国际无人机飞行器创新大赛”荣获优秀奖。2019年我校学生叶钟盛在世赛飞机维修项目为中国夺得首枚银牌,创该项目亚洲最好成绩;2020年学生熊岑辉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以大比分的优势获得飞机维修项目江西省唯一金牌。建校65年来,学校始终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充分利用航空企业背景和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为航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被誉为“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自2007年至今,学校为部队培养士官生2751名。目前学校已形成了由中央航空企业、航天企业、装备制造业及航空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组成的稳定的就业基地。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每年约有60%的毕业生签约大中型国有企业,就业质量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21年,学校将迈入高职教育发展快车道,未来总投资达26亿人民币建设以下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亩的主体新校园;占地面积1000亩的南城实训基地(包括飞机维修实训基地、30米*1200米通用机场跑道);在南昌航空城建设南昌江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服务航空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江航职院源于航空、依靠航空、服务航空,始终坚持服务航空、服务军工、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航空特色与品牌已深入人心。江航职院将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抢抓航空发展的黄金期,以培养航空产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把学校打造成一所独具航空特色、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地处江西省赣州市。1958年5月建校,原为地质矿产部直属院校,历经江西地质学院、江西省地质学校、赣州地质学校、南方工业学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五个发展阶段。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先后荣获“中国职业教育50强”、“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两次)、“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称号,连续16年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等级学校”和“先进单位”。学校校园占地1255.41亩,总资产8.4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9亿元。现有教学机构11个,全日制在校生1.9万人。学校形成了以自然资源类专业(涵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测绘三大领域)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兼顾其他门类的专业体系,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7个专业专升本联合培养。现有专科专业5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6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拥有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8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31人(其中教授5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550人(其中博士25人),“双师型”教师437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学校建有校属企业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与中国电建(江西水电)联合承担总投资 2.4 亿元的会昌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初具成效,被列为全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江西省国土资源职业教育集团”(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混合所有制特征的讯方技术学院,与业内标杆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共建新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讯方技术学院)、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华测检测产业学院、砺剑天眼产业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学校于2021年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成为江西省首个牵头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了ICT科创中心、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15个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近5年技术服务产值1.97亿元,年技术服务产值3940万元,综合效益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十三五”期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得奖项831项,其中国家级奖263项,国家级一等奖74项。数学建模全国领先,2011、2019年两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最高奖“高教社杯”,2021年荣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学校是攀岩运动世界冠军基地,竞技攀岩运动成绩全国第一、世界一流,为国家培养了4名国际健将,12名国家健将,3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攀岩运动先后荣获23项世界冠军,22项亚洲冠军,200余项全国冠军,10次打破世界纪录,现为国家攀岩队训练基地,江西省攀岩协会、江西省攀岩队设在学校。自2006年至今,攀岩技术支援西藏硕果累累,16年来培养的西藏籍运动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30金、38银、37铜。目前已有4名西藏籍队员进入国家攀岩队集训。
  • 南昌师范学院南昌市东湖区
    学校简介南昌师范学院(原江西教育学院)是江西省属公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现有昌北、青山湖两个校区,是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公室,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是江西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西省红色文化宣讲基地、江西省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国民营养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综治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江西省节水型高校、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江西省谱牒协会、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江西省高等学校摄影学会、江西省食育学会(筹办)等一批省一级学会以及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学校长研究会、小学校长研究会、幼儿园园长研究会设在学校。历史悠久。作为江西省最早创办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南昌师范学院从南昌市豫章中学小礼堂出发,六易校名、十迁校址、几更体制,走过了艰难坎坷而卓有成效的办学历程。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1956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教育学院,新中国江西首任省长邵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69年与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大学文科合并,先后成为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学院的组成部分。1979年恢复江西教育学院,1981年教育部在我校召开全国教育学院会议,会后颁布《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30号)。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南昌师范学院,奠定了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首次成功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重点建设单位,标志着学校事业发展迈向了新台阶、开启了新征程。师资水平高。建校以来,在逻辑史、书院史、学校管理心理学、古籍整理、训诂学、拓扑学、语文教学论等学科领域涌现了周文英、李才栋、李旷、吕小薇、邓志瑗、吴东兴、袁牧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学校现有教职工808人,教师高级职称人数占比30.3%、硕士博士占比68.9%。一大批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荣誉,聘请欧阳自远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近100人担任荣誉(客座、兼职)教授。大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理论文章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用,承担《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意见》和每年《江西省基础教育发展报告》(基础教育蓝皮书)的起草等任务。特色鲜明。学校根植基础教育谋发展,扎根赣鄱大地办大学,情系江西老区育人才,以师资培养培训“起家”,以教师教育“兴业”,承担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中小学合格教师的社会责任,肩负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重任,勇担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时代使命。立足“以师为主、根植地方、突出应用”的办学传统,秉承“厚德修身、博学育人”校训,坚守“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强师能”的价值追求,孕育“红色初心、砥砺创新”的办学精神,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全校本科专业中师范类专业占比56%,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做优做强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群,进一步强化课程育人,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全省一流专业。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策应江西教育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等战略,打造文旅融合类专业群,现有一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项目、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积极培育并形成了“五青思政、四位一体、三方协同”的“543”办学特色。育人质量好。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家禽分子育种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共建食育基地、共建中国食育研究院,与南昌大学、印度尼西亚乌达雅纳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有江西省卫健委、江西省教育厅授牌成立的江西省国民营养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与江西省文旅厅合作共建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与江西省文旅厅、南昌市政府、资溪、金溪、南昌经开区、泰和、南丰、萍乡、赣县区等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正邦集团、江西电信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建有江西省地方鸡种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中心、江西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项目。学生屡获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冠军等奖项,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江西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11名师生主编、主导、主演的“金色赣鄱”江西彩车展演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地方彩车最高奖项“华美奖”。师生获2019年教育部全国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三等奖,“红色走读”竞赛活动一等奖获奖数量两年蝉联全省高校第一。学生受邀赴巴基斯坦参加建国七十周年庆典演出、受邀赴印度尼西亚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巡演,“一线生鸡金凤筑梦”大学生扶贫助农创新创业项目代表江西省高校参加2019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得到了李克强总理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并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金奖。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莅校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建设专题调研时充分肯定学校育人成效。培训优势显。学校承担教育部国培示范项目及省培、委培、援培项目,培训学员遍布全国18个省、覆盖江西11个设区市的100个县(市、区),培训效果年年获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员、专家的好评。自建校以来,学校集中培训中小幼教师、校(园)长13万余人次,远程培训与集中面授中小学校长和教师400余万人次。学校培训过江西90%的中小学校长和80%的骨干教师,连续承担6期江西名校长培训工程。江西2400余名省级特级教师、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800余人在学校参加过集中培训,100%参加过学校远程培训。为江西中小幼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作出重要贡献。社会影响大。学校累计培养本、专科学生14.5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在基础教育、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的知名校友,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80余人,教授、博导、硕导,高级、特级等名优教师万余人,成为江西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等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擘画“十四五”发展蓝图,进一步树牢人才培养中心定位,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条件建设,促进我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而继续努力奋斗,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毗邻“山势嵯峨,层峦叠翠,四时秀色,气候宜人”的梅岭风景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生活、交通极为便利。学院立足南昌,辐射江西,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文化,重点打造健康医疗、健康管理、健康技术、中医药健康四大专业群,力争建成一所办学目标明确、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健康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0人,博士、硕士以上教师61人,双师型教师63人;校园总面积567亩、规划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大楼、图书馆大楼、音乐大楼、学生公寓等现代化楼群;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大类设置“四系三部”,四系——中医康复系、护理系、健康技术系、中医药健康系,三部——思想政治部、公共文化部、基础医学部;目前主要设置中医康复技术、护理、助产、口腔医学技术和药学等5个精品专业。学院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50余个,配备了1所二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特色育人模式和完善的产教研合作育人机制,坚持主动入市、引企入校、校企联姻等协同育人,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使毕业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