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美术与设计类、书法学、戏剧与影视类、 舞蹈类)成绩五分段统计表
2021-01-2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我省2021年度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书法学、戏剧与影视类、舞蹈类专业统考于2020年12月进行,考生参加校考资格线已经省招考委划定。为便于考生和组织专业校考的招生学校了解专业统考成绩分布情况,现把专业统考成绩达到校考资格线考生的专业总分五分段统计表进行公布,供考生和招生学校查阅。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21年1月21日

热门院校

  • 成都工业学院成都市金牛区
    学校简介成都工业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迄今已有109年的办学历史。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学校染织专业学习。在连续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急需为己任,坚守实业兴国教育情怀,形成了“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和以工为主、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育人传统。学校先后隶属原二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以及四川省原电子工业厅等部门,长期面向行业办学,主要经历了“全国重点中专”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和“全国示范高工专”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两个办学阶段。2000年,学校由四川省电子工业厅划转省教育厅主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推进本科产教融合“厅委共建”全省唯一试点高校。学校占地总面积1645.74亩,有郫都、宜宾、花牌坊、大丰等4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校舍建筑面积约38.75万平方米。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三江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与郫都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高效协同、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300余人,设有二级院(部)14个、本科专业39个,涵盖管理学、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重点面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3个领域,构建起了适应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布局。近年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地方、“治蜀兴川”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和“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空间明显扩展、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以贯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大局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抓手,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省级“三全育人”试点学院、省级思政精品项目各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形势与政策”课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依托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设立成都工业学院红色文化研究院,被列为全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培育项目。建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纪念园,充分发挥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坚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积极抢抓机遇,现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商务”等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位列省属高校第8、新建本科高校第1,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6门、省级首批应用型示范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28门,建有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学校省级教育成果奖实现新突破,牵头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参与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十。学校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实施以“产教五融合”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与创新。获批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为全省5所本科高校之一,新建本科唯一。有5项产教融合案例被教育部规建中心优秀案例集收录。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深受各界欢迎,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科、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粮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华为、京东方、长虹、九洲、重庆平伟、迈普、上海莫仕、德州仪器、富士康、通威太阳能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均在95%左右。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获得2019、2020、202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省级“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等。2020年学生学科竞赛位列中国高教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第299位,在全省本科高校中排名12。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和科技兴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和教学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1070人,其中,专任教师829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5人,引进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260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具有国家、省部级人才称号的拔尖人才50余人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9人,“天府学者”特聘专家1人。2020年,位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单第5位。学校现有无人机与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等3个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哲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53个建制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国家级“新工科”实践项目2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近年来,学校注重培养特色鲜明的学术团队,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四川省电子终端产品制造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机电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获批建设。2022年,人文与设计学院教师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产品获得德国IF设计奖。学校切实践行高校责任担当,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努力实施“开放国际战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搭建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国(境)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学校是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工学院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与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爱尔兰、丹麦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乌克兰、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俄罗斯、蒙古、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等国留学生来校进行学历教育及汉语学习。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与成都市,宜宾市,达州市,甘孜州,成都市金牛区、郫都区的校地合作,注重与行业领域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合作建立了97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3个为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中,学校积极发挥智力优势,定点帮扶的色达、宣汉县脱贫摘帽并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称号,直接帮扶的宣汉县渡口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学校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脱贫攻坚嘉奖,学校驻村干部获表彰5人次,1人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学校聚焦创新改革和能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四川样板”示范效应日益彰显。学校积极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是“国家‘十三五’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5个项目获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当选“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电子信息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四川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不断凸显。新百年新征程,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天府大地办大学,回归应用之魂育英才,围绕人才培养核心,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贯彻落实“三个大会”精神,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心同向持续推进“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建设。
  • 攀枝花学院攀枝花市东区
    学校简介攀枝花学院是教育部布点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法、经、管、医、艺、农9个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的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市区。近年来,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文明校园”“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兴川战略人才强省示范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养单位”。历史沿革:学校应三线建设需求而生,始建于1983年,由方毅、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费孝通先后题写“攀枝花大学”校名。1994年与攀枝花教育学院合并,1998年攀枝花卫生学校并入,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攀枝花学院”;2004年攀枝花市高级技工学校整体划归学校,2005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直管附属医院划归学校管理,2017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成为学校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起举办研究生教育(与西华大学等大学联合培养),2017年开始举办留学生教育,2018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定位:学校立根攀西、放眼全国、胸怀世界。经过39年办学实践,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定位更加精准、路径规划更加清晰。办学理念: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应用为先。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发展目标定位: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卓著的应用型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家国情怀、现代文明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发展路径: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30年基本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2035年全面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春有百花秋有荷,冬沐暖阳夏拥风。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224亩,教学科研主要在紧邻的南苑、西苑两个校区,校舍面积57.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99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495万册,为四川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被誉为攀枝花市网红打卡地。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扎根三线、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的师资队伍。学校下设21个教学单位、1个科研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个直管三甲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68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92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近41%,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天府峨眉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省市各类专家116人次。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7个、专科5个,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2项、省级精品课程11门,形成了以钒钛为优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2016年成立全国首个康养学院,2017年成立全国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2018年成立钒钛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与《廉政瞭望》杂志社、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联合共建)。人才培养:学校身在“三线”,对标“一流”,以“自律”搭建人才培养高地。学校确定了“自律攀大人”示范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大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增量”一流。生源范围稳定保持在28个省(市、区),临床医学专业率先纳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及研究生、留学生15428人,中专、技校在校生1483名,成人教育学生2940人。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4%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考研通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二批合作高校,拥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实训实践平台7个,近年来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65个,成功孵化企业62家,带动参与创业大学生近11000人次。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是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四川省首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建有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攀枝花钒钛孵化器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市级科研平台16个,管理运行在川高校钒钛材料协同科创平台。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5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235项,转化科技成果52项,创造社会效益12.7亿元;获得专利授权14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311篇,其中SCI、CSSCI、EI论文479篇。2021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基金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乌克兰、加拿大、瑞典、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独联体钛协会成员,在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学生可通过游学、交换项目、本升硕项目等到合作高校学习或学历深造。积极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钢集团公司、西南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大型企业在科研合作、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了中德、中日护理人才交流项目,承办了2017年中国(四川)--尼泊尔卫生医疗人员研修班(该项目为我省首次在成都以外地区承办的国际医疗卫生培训交流项目)。获批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1个,承担2020年度四川省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1项,柔性引进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等7人为客座教授或担任钒钛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全职聘任外籍教师7人,现有在读本科留学生63名。服务社会: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智聚力增强服务能力。深耕“钒钛+”,建立全国首个国际钒钛学院和国际钒钛研究院,承担涉及钒钛的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钒钛方面专利100余项、研究成果奖34项,在钒钛材料研究领域居全省第一方阵。紧密对接绿色低碳,积极服务阳光产业布局,建成中国攀西康养产业文化基地、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攀枝花康养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卒中中心、治未病中心,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积极助力清洁能源发展,建立了太阳能利用技术集成工程实验室,建成了全省首个扬程为620米的逆变升降压光伏提水系统、全省首条年产12万吨工业型煤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干燥生产线和全省首个110KW屋顶分布式光伏实验电站。创建了以“攀枝花县域发展论坛”为平台的校地合作模式,近年来承担政府委托课题和咨询项目40余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2016年、2017年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五个一”精准扶贫先进单位,2021年获评“四川省高等学校及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教育脱贫攻坚专项嘉奖单位”称号。继续教育事业持续繁荣,累计输送毕业生5万余人,培训90.5万余人次。迈步从头越,自律启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攀枝花学院将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潜心培育自律之品质和自律之校风,以“自律攀大人”作答新时代育人“答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增量一流。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旺盛的干劲躬身“更名”和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献身“新三线”、服务“新战略”,以一流的过程实现一流的梦想!
  • 学校简介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院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历史沿革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9年,原名“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是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1960~1962年,为配合第二重型机器制造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培养大学本科学生。196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撤销西南重型机电学院,恢复中专建制,学校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6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将学校移交给第二重型机器厂,与厂办的半工半读技工学校合并,学校定名为“第二重型机器厂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1973年,学校更名为“德阳机器制造学校”,隶属四川省机械工业厅。1977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8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学校增挂“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校牌。1999年,四川省机械职工大学迁入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合并建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同时撤销。2006年,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由此,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省市共建”。2006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之一。●学校简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学校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建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的旌湖之畔。千亩校园枕水而建,因势造园,既有芳草萋萋、枝疏叶浓的园林之妙,又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传来的琅琅书声……处处透出和谐的人文氛围和清新的现代气息。目前,学校占地1257亩,在校学生13000余人,教职员工近1400人,其中正高75名、副高252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6名、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聘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建立有5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仪器设备总值2.07亿元,固定资产8.5亿元,馆藏图书109余万册。开设有34个专业,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196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视察德阳工区时提出“先建校后建厂,先培养人才后生产产品,实行厂校一体”。60余年来,学校始终牢记党的嘱托,扎根西部大地,与重装企业唇齿相依、风雨同舟,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鲜明的重装特色。一代又一代师生不忘初心、报效祖国,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成套设备,到以C919、四代军机为代表的航空部段件的制造,续写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传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发展前景最好的高职学院之一。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构建了“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格局。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教融合,构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航材院、29基地、中国二重等合作,共建了“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和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四川省农机创新中心、国家科技汇智平台德阳军民融合中心等平台,经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联合批准,牵头成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积累了领先于同类院校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力,已逐渐成为区域内试验试制、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移转化、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支点,为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学校“创新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培养模式”成为我省首批全创经验成果之一,被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9月,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成就,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9年9月,该案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典型,反映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学校秉承“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精益求精”的校风,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方针,以创新的育人精神为每一位学生求知治学、强化技能、全面发展铺设成长成才之路。模式创新,率先建成“厂中校、校中厂”,探索出制造业“1221”和产学研一体化“1331”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行业顶尖专家、大国工匠为引领,以工程实验室、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传授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绝技绝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60余年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原全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国家“改革先锋”获得者刘永好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何波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回望历史,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孕育国家建设之人才,开创高职改革之先河,发扬敢为人先之精神,促进社会经济之发展”为使命。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开放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围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根本目标,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争做“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绘就中国现代高职传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恢宏蓝图!
  • 学校简介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创建于1963年,隶属四川省财政厅,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四川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全国财经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牵头单位,四川省国家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四川省财政系统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四川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地处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校园占地面积524亩,校舍建筑面积154219.48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用房面积53501.52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086人,纸质图书56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现有现代化实训室51个,多媒体及智慧教室21间,多功能报告厅3个,实践实训、教育教学条件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居于领先水平。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秉承“理财至诚 精业致能”的校训精神,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财经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为使命,坚持扎根财经沃土,坚持服务行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追求进取、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差异化、特色化、数字化、品牌化融合发展,先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7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财经人才。目前,学校建有大数据与会计、金融科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4大专业群,设有大数据技术、财税大数据应用、政府采购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财富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会计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47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28.16%,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占87.6%,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60.41%。学校师资队伍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名辅导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及多名专业带头人。近年来,学校科研团队参加中央统战部、财政部、教育部、亚行技术援助项目、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省人大、省哲学社会科学、省财政厅等20余项省部级项目,完成130余项市厅级和120余项校级项目课题立项申报与结题工作,平均每年课题立项近30项。教职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公开编写出版教材350余部。学校多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曾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名,并于2017、2018年成功举办了两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建设发展迎来了第三次跨越。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财经商贸类技能考试全省统考组考院校、西部会计职称考试阅卷基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首批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先进职工之家”“四川省工会财务工作竞赛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曾连续两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财经及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要求,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启动党建引领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人才鼎兴计划,不断完善诚信培育、实践培育、合作培育的“三维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成长为要素,学生方、教师方、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三纵三横”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积极争取全省职教本科试点,“三全育人”院系建设以及国家会计学院成都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学校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财经专业跨界新兴专业群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融入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努力建成“院校推崇的一流财经教育、行业认可的一流产教融合、社会信赖的一流财经培训、教工舒心的一流事业平台、学生满意的一流财经文化”的“五个一流”发展愿景的全国一流财经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大学专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于2005年,2015年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现场评估。学院占地面积450余亩,主校区座落于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崇州;分校区建在有“中国年画之乡”和“中国三大名酒之一剑南春”产地——绵竹市。在校生达130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400多名高学历、高职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党群组织和行政职能部门健全;目前设有三个二级学院共六个系部;建有设施设备配套、功能先进完备的教育教学、实训(验)、实践等教学场所;各类生活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学院着力培养面向区域、行业发展和在文化产业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一线需要的上手快、留得住、干得好、后劲足,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的文化传媒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现设有35个专业,根据四川省、成都市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主动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转型需求,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根本、以“文化服务和文化教育”为主体、以“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为支撑的“122”专业建设思路。着力构建广播影视、文化教育、艺术设计、表演艺术、航空服务五大特色专业群,重点打造影视多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学前教育、动漫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七个核心专业。每年新增一个新专业。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创作生产、传承创新的高等职业教育重要基地,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有较高知名度的高职院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