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自主招生试点暂行规定
2009-04-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进行我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自主招生(以下简称高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高职自主招生试点旨在探索新的选拔模式,以进一步拓展选拔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 高职自主招生试点执行教育部和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的政策规定,坚持“六公开、六不准”制度,实施阳光招生工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考生公平竞争权利。

  第四条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审核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的资格,对院校招生方案进行备案,审核院校招生章程和录取名单,并对院校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五条 试点院校应成立试点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具体实施命题、考试、录取(或确定入选考生)等工作。

  试点院校纪检负责人参加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本校高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

  二、招生模式

  第六条 我省高职自主招生分“单独考试、单独录取”和“校考与高考结合”两种模式。

  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实行单独报名,单独考试,高考前单独录取。校考与高考结合模式实行单独报名,学校考核,参加高考(第三类考试科目),提前录取。

  第七条 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招生对象为符合高考或高职单考单招报考条件,并已办理高考或高职单考单招报名手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有关院校可对个别专业的招生对象提出特殊要求。

  校考与高考结合模式招生对象为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已办理高考报名手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第八条 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的试点院校根据招生计划确定录取名单。

  校考与高考结合模式的试点院校按不超过招生计划150%的比例确定入选考生名单,并根据有关要求确定考生参加高考录取的降分幅度。

  三、招生院校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本规定和学校自身情况,向省教育考试院申请参加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经批准后开展高职自主招生工作:

  1.国家、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或其他设有特殊专业的院校;

  2.近三年招生工作中没有发现违纪舞弊行为。

  第十条 试点院校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社会紧缺、应用性强的专业为自主招生专业,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同意。

  第十一条 自主招生计划列入试点院校当年招生计划。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试点院校计划总数的5%以内,招生行为规范的,从第二年起经批准后,可扩大到10%;校考与高考结合模式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试点院校计划总数的2%以内。

  未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后可转入当年统招计划。未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试点院校不得擅自调整招生计划。

  四、招生方案

  第十二条 试点院校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的自主招生方案,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自主招生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招生管理机构与人员、职责,选拔测试标准与实施办法,工作进程安排,监督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试点院校根据自主招生方案制订自主招生章程,作为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和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招生章程经本校主要领导审查,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向社会公布。

  试点院校法定代表人须对本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 招生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院校全称、校址,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要求,身体健康状况条件,政策加分项目,考试办法与规则,划线比例,志愿填报办法,成绩合成办法,录取办法(或入选考生的降分幅度)、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监督举报办法以及其它应周知考生的事项。

  五、招生报名

  第十五条 报名工作由试点院校组织实施。试点院校须认真审核考生的报考资格,并与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

  第十六条 考生根据本人情况和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报考条件自主报考。报名时须提供《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证》或《单考单招高职报名证》。每个考生限报一所院校。

  第十七条 试点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做好宣传工作,确保招生信息公开透明。

  六、招生考试

  第十八条 试点院校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测试项目、方式及标准。测试可采用笔试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也可采用其它科学规范的考核方式。

  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文化课笔试科目不得少于3门。

  第十九条 试点院校按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有关要求,制定具体考试管理办法,严格按规定操作,确保考试科学、公平、安全、规范。

  第二十条 试点院校遴选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工作认真负责,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经培训后参加命题、监考、面试、评卷等工作。考试工作人员依有关规定实行回避制度。

  第二十一条 命题工作由试点院校负责。试卷命制须目标明确,科学规范,难易程度合适。每科均须有备用试卷。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文化课笔试试题须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必要时进行抽查。

  第二十二条 笔试、面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均属国家秘密材料。试点院校须按照国家教育考试保密工作有关规定,制定保密制度,与所有涉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落实试卷命制、印刷、运送、保管等各环节保密责任。

  第二十三条 凡采用面试形式的,须制订详细的实施细则并向考生公布,面试时严格按实施细则执行。建立面试评委备选师资库,考试前随机抽取产生当次面试评委,每组评委5名以上。面试评委产生和面试过程须有纪检部门人员现场监督。

  第二十四条 笔试评卷工作由试点院校按国家教育考试评卷工作的要求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 考试成绩由试点院校公布,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七、招生录取

  第二十六条 试点院校根据专业的招生要求,结合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十七条 在国家有关招生政策的框架内,试点院校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确定政策加分的具体项目及分值,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后,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加分值累计不得超过50分。

  第二十八条 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的试点院校择优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校考与高考结合模式的试点院校择优确定拟入选考生名单及参加高考录取时学校投档线下的降分幅度,降分幅度不得超过50分且必须在同批次线上。在本校网站和浙江教育考试网同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第二十九条 公示结束后,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试点院校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经审核同意后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已录取考生不得参加当年高考和高职单考单招;

  未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当年高考及高职单考单招,不影响其正常录取。

  校考与高考结合模式的试点院校将拟入选考生名单及其降分幅度报省教育考试院,经审核同意后向考生发放入选资格通知书。入选考生须参加当年高考,其高考成绩达到我省当年第三批最低控制线,省教育考试院在第三批提前录取最后一天,先行向有关试点院校投档,由试点院校根据原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已录取的考生,其他院校不再录取;未录取的,不影响其后面正常投档。

  单独考试、单独录取模式的录取通知书和校考与高考结合模式的入选资格通知书发放在5月底前完成。

  八、附则

  第三十条 对高职自主招生中工作人员违反规定的行为,按我省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实施意见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如因试点院校组织管理不完善造成较严重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的,省教育考试院视情给予警告直至取消其自主招生试点资格。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解释。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汽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英语、德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等33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500余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职称与学历并重、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学校依托同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已拥有一支由520余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20%、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5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超过60%。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应用型、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并实施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等三大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校将继承和发扬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坚持以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共享、实践平台共享、图书资料共享、管理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共享,精心打造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优秀工程师、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 学校简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高等旅游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拥有萧山、千岛湖两大校区,共占地1080亩,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两大校区分别与钱塘江、千岛湖交相辉映。萧山校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校区依山傍湖,尽享5A级景区资源,是理想的求知圣地。学校前身为1983年创建的浙江省旅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升格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旅游类唯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并荣获首批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学校设有酒店管理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厨艺学院、旅游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千岛湖校区管委会(千岛湖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徐霞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西式烹饪工艺、空中乘务等30个旅游类专业,其中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1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学校坚持“依托行业、产学结合、接轨国际”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已稳居全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前列。拥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其中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建有全国惟一的旅游类专题博物馆——浙江旅游博物馆,拥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浙江省乡村旅游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旅游培训中心、浙江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等十大研究平台,也是浙江省旅游产业产教融合联盟的牵头单位,是13个联盟中唯一一家高职院校的牵头单位。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先后与全省60多个县(市、区)和开元酒店集团、乌镇旅业集团等1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凯悦、开元、蜗牛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9个,建有现代学徒制班级15个,形成以省部共建为重点、局校共建为支撑、“1+6”校企(地)合作工程为平台的多方联动式办学机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秉承“励志、惟实、博爱、精致”的校训,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高品质的教学团队。学校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全省第一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全国首批“中美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院校。现设有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在国外设立中俄旅游学院、中塞旅游学院、中意厨艺学院三个合作办学机构,成功实现了走出去办学。学校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威廉•安格力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意大利ALMA国际餐饮学院、俄罗斯国立旅游与服务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台湾高雄餐旅大学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迪斯尼公司、阿联酋迪拜豪华酒店集团、意大利歌诗达邮轮集团、日本温泉饭店等80余家全球顶尖旅游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每年出国(境)留学、研修、实习、访问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以上,同时每年招收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荷兰等国留学生近百名,聘请外籍教师近25名,85%的一线教师与管理者有国(境)外学习培训、考察访问经历。2018年国际化总体水平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2017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截至2021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836人,教职员工730余人,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2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其中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5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6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3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38项;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6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国家级教材建设奖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9门。“互融为和,克己为礼,业精于勤,功成于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将继承与发扬“和礼勤进”的旅院精神,按照“改革为要、师生为本、产业为基、专业为核、开放为径”的总体建设思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培养有社会之责任、敬业之精神、博爱之胸怀、国际之视野的旅游英才,努力建设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着力打造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示范校、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囊团和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引领者,成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职业教育的领跑者,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于1999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托杭州成人科技大学开始筹建。2006年12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由杭州广播电视大学、杭州成人科技大学共同筹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学校与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在办学过程中,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亲自指导创办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杭州市城市建设学校、杭州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等先后成建制并入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16年被誉为“浙西山区园丁摇篮”的浙江省严州师范学校和杭州财税会计学校先后成建制并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均为学校可追溯的重要办学渊源。发展目标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两步走、创一流”:“第一步”是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奋斗,在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到建校十五周年(2024年)时,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达到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价值追求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传承和倡导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弘扬“爱满天下”的学校精神。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校训是“德业兼修知行合一”,校风是“苦硬进取惟真惟实”,教风是“教学相长自化化人”,学风是“手脑双挥匠心致远”。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逾11000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逾16000人。全校有教职员工逾800人,其中在编教职工52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数占比37%。学校下设8个高职二级学院、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基础教学部、1个中专二级学院,开设智能制造、智慧建造、物联网技术、汽车工程、艺术人居、新零售管理、会奖旅游、学前教育8大专业群38个专业。办学条件 目前,学校设有杭州城区、富阳高桥、建德严州等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逾900亩,总建筑面积逾42万平方米。在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的“三江两岸”形成了“拥江发展”的空间布局。其中位于杭州富阳高教综合体内的高桥主校区,占地面积近800亩,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是浙江省内最漂亮的山水校园、生态校园之一。学校教学、科研、实训和文体设施条件优越,现有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建有国内水平一流的多功能、现代化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网络中心,馆藏各类图书80余万册。学校拥有面积近3.5万平方米的17层创业园大楼,开展创业创新、科技企业孵化等工作,2020年被确立为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拥有面积逾3万方的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位于钱塘区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占地40余亩,投资3亿元,2022年将全面投入使用,致力打造杭州推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的重要平台和国内有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平台。
  • 西湖大学杭州市西湖区
    学校简介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等发起创办,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举办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首任校长由施一公教授担任。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宁波市鄞州区
    学校简介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置,统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由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作为全国第一所药科类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全国药监系统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全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我国首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故乡宁波市,现有奉化、鄞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33亩,总建筑面积30.79万平方米。学校以实施职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谋划专业学位点建设。未来学校将通过拓展办学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保持在12000人左右。现有教职员工671人,其中专任教师56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39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浙江省“151人才”5人,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7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厚德、明规、强技”的高素质医药类应用型人才,“基于产教融合的药学类人才‘三药’职业特质培养模式建立与实践”项目获得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按照国家职业本科学校建设要求,学校紧紧围绕“育高素质人才,建应用型院校”的办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以药学类、健康护理类专业群为主体,医疗器械类、食品类、化妆品类专业协同发展的应用技术专业布局。打造以药学、中药学、护理学为核心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协同发展的应用型学科布局。作为教育部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药学会药学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主持完成《药品质量与安全》《医疗器械经营与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健品开发与管理》等4个国家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牵头主持新增《药品质量管理》职业本科专业设置的论证工作,并列入教育部首批职业本科目录,有效发挥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的辐射引领作用。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地方医药事业发展。牵头成立浙江医药职业教育联盟,形成校企人才培养方案共商、教学团队共享、教材共编、实践基地共建、人才培养质量共评的互利共赢的产教共同体。聚焦解决医药产业发展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有首批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特色原料药与制剂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和载体,助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发挥行业特色院校“智库”作用,建有“浙江省药品监管科学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深入开展医药产业政策研究、基层药械化监管科学研究、药械化监管队伍专业化建设以及医药产业人才支撑等方面的研究。与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院合作,共建“国家药品监管局高级研修院长三角教学基地”,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打造行业人才培训品牌。积极助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浙江省共四批101个食品安全县(市)的第三方考核评价工作,高水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学校将始终铭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在致学校建校二十周年贺信中提出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要求,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医药行业特色发展,力争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发挥创新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奋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医药类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为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健康浙江”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