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专业省统考工作顺利进行
2017-12-1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专业省统考工作正全面展开。艺术类省统考共有美术、音乐、广播电视编导三种类型,其中音乐、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据统计,我省2018年艺术专业省统考报考总人数约为4.57万人,其中,美术省统考报考人数约为3.28万人,比2017年增加约1700人;音乐省统考报考人数约为6300人,比2017年增加约460人;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人数约为6660人,比2017年减少约1300人。

我省美术以及音乐、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的笔试已顺利结束,全部考试过程平稳顺利,安全措施严密,考场环境风清气正,全省未发生一起失密泄密事件,未发生一起群体违纪舞弊事件。目前美术省统考评卷以及音乐省统考、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的面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其中,美术省统考的速写、素描科目已实行网上评卷,由14位评委背对背独立评判。色彩科目使用计算机辅助系统,由7位评委独立评判。同时,质检组专家对已评判试卷进行仔细全面的抽查,有的科目抽查率达到90%。

音乐、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的笔试评卷工作均严格按照高考文化科目的评卷办法进行管理,全部采用计算机网上评卷,所有题块均随机发放给两名不同的评卷教师分别独立评阅,若两名教师评出的分数在学科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阈值范围之内,取所评分数的平均值;超出评分阈值范围的,则进行三评甚至四评。

音乐省统考面试全部采用高保真录音录像,此项工作目前已经结束,下一步将进入评委评判环节。面试全程实行“七随机”管理,即:随机编排考生考试时间、随机抽取考生考试顺序、随机抽取考生考试考场、随机抽取考生考试曲目、随机安排声乐考场伴奏、随机确定考场评委、随机抽选考试评判曲目。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面试包含才艺展示和综合素养考查两个科目,面试环节严格遵守“五随机”原则,即:参加面试的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产生,考生面试顺序随机生成,考生面试考场随机生成,评委评分考场随机生成,考生面试试题随机抽取。通过随机的方式进一步确保面试工作的公平公正。

为进一步提升招生考试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12月14日下午,省教育考试院邀请了省内主要媒体记者对艺术类省统考的评卷和面试现场进行了实地的采访。

预计艺术类省统考面试和评卷工作将于元旦前完成,经过统分、成绩合成、核查等系列环节,2018年1月15日左右发布考生成绩并公布省统考合格线。

热门院校

  •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市江宁区
    学校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时期更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学校建有江宁校区、五台校区和康达学院连云港校区,校本部有教职工1900多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7人(含双聘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8人次。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其中,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学位授权点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9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6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等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获评B+等级,药学获评B等级;9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设有19个学院,拥有附属医院、区域医疗中心、教学医院、附属疾控中心等丰富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教学资源。设有25个本科专业,2个本硕博一贯制专业方向、3个“5+3”本硕一体化专业方向,在校学生总数近2万人。学校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校专业总数七成以上,5部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建有一大批国家级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学校拥有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个体化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3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医学模拟教育中心和江苏省医药动物实验基地,建有省内唯一的省级卫生政策智库—健康江苏研究院。“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近百项,产生了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近年来,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各级政府,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联系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双边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学校聚焦一流医学教育、一流学科体系和一流办学条件,凝心聚力、统筹施策、开拓创新、改革攻坚,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
  • 学校简介●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连续四次荣获“全国高等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连续两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国家级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江苏省技能竞赛先进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全国高分子材料(橡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两汉文化旅游区,南依风景迤逦九里山,北望碧波荡漾九里湖,山水相连、人文荟萃;校园芳草萋萋,环境幽雅,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所。学校创办于1964年,现有九里校区和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100亩,学历教育在校生1.3万人。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先行者、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职业教育领头羊、服务淮海经济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创建“产教融合特色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服务贡献卓越校”“国际影响典型校”的发展路径,努力培养“有德、有能、有技、有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国内一流、海内外有影响的服务区域型高水平本科职业学校。学校设有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学校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高分子材料实训基地、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化学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即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以及6个省级研发中心(江苏省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橡胶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全合成胶非公路型轮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工程涂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凹土功能材料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绿色橡胶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5个市级实训平台(徐州市校企共建现代物流公共实训平台、徐州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徐州云计算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徐州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以及39个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学校现开设39个招生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橡胶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以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三分天下有其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光伏材料应用)、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物联网技术,皆是江北和徐州地区唯一的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唯一被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学校还有6个海外招生专业,有来自24个国家的近500名留学生,规模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370余人,博士6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国家行业教学名师9人,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0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3人;有“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级教学团队”“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国家级教练团队”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项等多项荣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比超过85%,还有18名江苏省产业教授领衔的200余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学校是江苏省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实施精英高职人才培养和导师制学生管理改革工程,学生“低进高出”。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学生与985/211本硕博学生同台竞技连年获奖,2017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环境监测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摘得两个全国一等奖;在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上荣获金奖、银奖,捧得“优胜杯”。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年可以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奖助学金50%以上。学校社会服务成果丰富。成立了由“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与徐工集团、东方雨虹、吉利汽车等多家国内外龙头、知名企业共建了9个产业学院,开展了服务社会的“三百工程”活动,每年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技术服务到账额3000余万元。每年面向徐工集团等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旋挖钻”五项全能钻机手等80余个工种“三新”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形成了“苏橡培训”品牌,赢得了行业企业和省内外同行的肯定与好评。学校积极开展现代职教体系人才培养。学校与徐州工程学院联合培养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4+0”本科班,实现本科培养零突破。与淮阴工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开展“3+2”项目2项、与新沂中专等学校联合开展“3+3”项目17项,总数位列全省第四,实现了现代职教体系项目类别全覆盖。学校拥有一大批优质的实习就业基地,与徐工集团、可成科技等80余家单位建立了智能制造类专业实习就业基地,与协鑫集团、赛轮集团等130余家单位建立了材料化工类专业实习就业基地,与中国建材、东方雨虹等60余家单位建立了建筑工程类实习就业基地,与京东集团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商贸物流类实习就业基地,与徐工信息、杭州士兰微等60余家单位建立了信息工程类实习就业基地,与吉利汽车、蜂巢能源等70余家单位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类实习就业基地,徐工订单班毕业生遍及全球16国。学校积极开拓用人市场,主动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历届毕业生受到了社会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就业率、毕业生薪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七年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学校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七万名专门人才。
  • 学校简介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招生代码1233)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素有“一城青山、半城湖”之称的徐州。学校始建于1956年,具有60多年的历史,办学特色鲜明,人文底蕴厚重,曾培养10万余名专业人才,有无数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学校一直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办学定位,坚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植物、动物以及人的发展与保护为主体的专业群,是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工程类专业院校。学校现有泉山校区、云龙校区、新沂校区和沛县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40万册,并建有208个实验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7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设有农林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药品食品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生物装备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4所附属医院,设有药学、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现代农业、护理、康复治疗、医用电子仪器、智能医疗装备、环境工程、财经信息等40个专业,其中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1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牵头服务徐州“六大千亿元产业”重点专业、2个徐州市特需专业建设项目,全日制在籍生1万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481人,其中专任教师387人,高级职称148人,硕博士204人,“双师型”教师257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8人,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双百工程”优秀专家3人、拔尖人才8人,市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快乐学习、教师愉快工作、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三快”办学理念,以涵养学生人文、提升学生技能为己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大力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学改革,着力学生技能培养、情商养成、兴趣延展与个性飞扬,努力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校学生可就业、可创业、可升学。与千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嵌入式教学与订单式培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建有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与资金资助。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学生升本、考研提供渠道。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回报社会先进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单位、淮海现代农林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 学校简介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始建于1999年2月,前身为南通医学院杏林学院,2004年5月在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和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后,更名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学院以启东校区为主体办学校园,校区坐落于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临黄海,比邻上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建设生态式、花园式、数字式、海景式校园为目标,规划总面积近1200亩。学院医学类专业目前在崇川校区办学,崇川校区坐落于“中国近代第一城”、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江苏省南通市。校园内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一步一景,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陶冶情操、放飞梦想的理想家园。学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2000人,设有48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行政管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中被评为星级专业。学院依托南通大学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享母体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的灵活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在党建思政、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教师硕博学历占比88%,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新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等省市级科研项目,在省内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成绩优异,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学院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多项比赛中屡创佳绩。多年来,学院形成了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科学的办学管理机制:合理的培养方案——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制定适合学院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采取“因材施教、科学管理”的教学管理策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积极有效地为每位杏林学子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高效的管理机制——学院管理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灵活,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一系列以人为本、科学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构建形成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网络。完善的助学体系——建立由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和社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补助等构成的助学保障体系。学院设有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实行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配备人文科学素养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各种学习合作小组、科技创新小组、兴趣爱好小组、创业工作室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助学成才体系。丰富的校园文化——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多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技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围绕“提升质量、凸显特色、创出品牌”的总体目标,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辅导员专家化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充分挖掘学院、社会及家长三方资源,为培养具有必要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明显技能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淮安市清江浦区
    学校简介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肇建于1978年,2020年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是教育部首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学校坚持思政工程立德,恩来精神树人,生产实训培技,双师队伍赋能,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培育两化融合人才,服务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秉承“明德尚行”校训,传承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勇于争先”的办学精神,长期形成和凝练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严谨、规范、求真、铸魂”的优良教风,“博学、慎思、明辨、躬行”的优良学风。学校毕业生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发展后劲足,连续八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评20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为江苏“两化融合”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2020年度荣获江苏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020年度普通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优秀等次。学校跻身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教学资源50强、学生发展指数100强。建校以来,为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7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占地1000余亩,坐落在风景秀美、充满人文底蕴和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淮安高教园区,校园规划科学,设计精致,环境优雅,景致宜人、交通便捷。设电子网络学院、数字装备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商学院、智能交通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素质教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现有在校生13000余人。学校遵循“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理念,紧扣电子信息产业链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等49个高职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23个。其中,通信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等7个专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建有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2部、省级重点教材29部,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奖2项;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7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9.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86%,“双师”素质的教师占86.37%;现有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5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人选23名、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人选8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0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1名,省科技副总15名,江苏工匠1名。教师在全国信息化类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并蝉联“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0个,建成各级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330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1个,可开展74个工种技能鉴定。2007年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投资建成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校内单体生产性实训基地;2018年与戴尔公司共建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化示范中心;学校牵头成立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教联盟。各主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分别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167个,是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与联想、华为、中兴、立讯、鹏鼎、敏实、京东、华润、富士康、奥的斯、保时捷、新华三、新美星、中邮建等11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成立立讯学院、臻鼎学院、富准学院、联想学院、西子奥的斯学院、易宁正弘电商学院等6个企业学院,设立富誉自动化班、苏州轨道交通班、嘉环订单班、迅达电梯班、京东物流班等45个企业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率先在全国推进人生导师制,着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学生德育体系与“大思政”工作格局,始终扭住“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吸引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注重文化育人,入选首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职业技能显著增强。自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12年参赛、12年夺金,共获得一等奖32个,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均名列前茅。学校7次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围绕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地方经济发展,完善了教师激励、资源共享、师生协同和成果转化机制,全面提升了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立跨领域协同创新科技服务平台,实现专业(群)科技平台“全覆盖”。近三年,建成省级优秀科研团队3个,主持和参与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7项。注重社会服务功能,建成14个省厅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位列全省高职院第一。强化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获省教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农业技术推广奖、轻工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授权专利1101件,授权发明专利99件,科研到款6522.9万元。高职发展智库显示,2020年度我校科研社会服务经费排名全国19名,发明专利授权数排名全国39名。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59件,专利转化数量186件。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全面开创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近五年,先后与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共邀请境外学者来校访问150人次,外派骨干教师境外研修338人次,外派学生出境学习176人次,接收16个国家海外留学生142名,专任教师在国外公司、国际期刊、国际机构、学校等担任职务27人,国际化办学氛围日益浓郁。2019年我校获批淮安市首个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设立的汉语登记考试(HSK)考点。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全面加强与西部省区职业教育合作,与西藏、青海和贵州等地高职院校建立校级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细化与西部部分中职校合作,东西部教育区域合作工作呈现全面发展态势。积极服务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与省内13所中职校合作开展“3+3”分段培养项目,与省内7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专接本”教育,与西部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与省内3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本科教育,与省内1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4+0”本科教育,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学校努力探索一条集质量、特色、品牌为一体的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令人瞩目的办学实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先后多次被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等部门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教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省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和“江苏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立足淮安、面向江苏、辐射全国”服务面向,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江苏省高水平高职学校为抓手,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发展能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认可”高职名校,在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中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