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2012年高考说明出炉 名师解读如何备考
2012-02-2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第二轮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考。记者昨日上午从宁波市高校招生办获悉,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家编写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新鲜出炉。《考试说明》是浙江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的规范了今年高考试题的要求。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说明》,本报特邀宁波中学的名师、骨干教师,对《考试说明》进行解读,并提出复习建议。

  语文

  内容表述微变 分值题型不变

  (谭梦诗 宁波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分值、题型和总量与2011年《考试说明》保持一致,内容表述只有一处词句出现微变,而“古代诗文阅读”中的总述部分,延续了2011年增加的“理解经典文化论著”的内容,在分说部分的第10点仍强调,明确规定考查“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1B考查的能力要求、内容与题型基本不变,在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二)鉴赏评价第1点的表述中,将“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变为“重要语句丰富含义的体会”,变化不大。

  复习建议:

  1.语言文字运用:重视字音、字形的常规性识记与整理,多音字与形近字仍是复习重点。

  2.现代文阅读:重视课本《外国小说鉴赏》中的八个话题的理解运用。

  3.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复习重视依本拓展、抓点带面。

  4.作文:重视记叙类与论说类文章写作的训练。关注热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知与价值取向,重视新材料的积累与角度开掘,审题立意的多元、材料内涵的拓展等。

  数学

  要求稳中略变 内容有减无增

  (周丕芬 贾俊 宁波中学高三理科、文科数学备课组长)

  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知识点的考查稳定,五道解答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与2011年的保持一致,没有发生变化。可见2012年高考数学科考试将继续保持“稳”字方针。

  然而,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有调整,因此,相应的考试内容有减无增,文理科数学都删除的内容为:

  (1)在常用逻辑用语部分,删除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这一节的内容;

  (2)在数学(1B)部分,删除了《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及《矩阵与变换》这两个模块。

  理科数学另外删除的内容为:在概率与统计部分,删减了“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复习建议:

  1.注重教材,夯实基础。高考数学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法通解。在复习中,应以抓双基落实为重点,通过双基的巩固,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2.注重联系,提升能力。要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纵向和横向的有机联系,这些联系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如运算能力等。

  英语

  注重用词准确性 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蒋园芬 宁波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对用词的准确性以及阅读能力的要求比以前更高。单项填空越来越趋向于词义辨析以及情景立意。完形填空着重考察考生对语意、语境和语篇的深层理解。阅读要求考生达到每分钟60个词左右的阅读速度。短文改错则考察学生阅读短文的能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判断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用英语写一篇100~120个词的短文。写出必写内容,还要求考生发表建议或看法,使考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复习建议:

  1.重点做一些精练的语境化、综合化、干扰性强的练习,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多翻字典,多体会例句。记单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并不断对方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立体结构。

  2.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多接触长篇阅读,注重文章结构和文脉的逻辑关系,接触不同题型和体裁,找出有效的阅读技巧。考生在最后阶段,每天接触英语阅读(可坚持两到三篇的长篇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语感、语流、语速能力和掌握整篇阅读的语篇能力。

  思想政治

  变化程度较前两年明显加大

  (竺超红 宁波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从样卷来看,题型与各模块分值分布比例与2011年的浙江文综高考卷保持一致,《经济生活》与《生活与哲学》仍然是考试的重点。

  变化的程度较前两年要明显加大。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删去了《经济生活》中“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政治生活》中“联合国”等相关考点,而在选修《国家国际组织》中,增加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等考点,把必修与选修在内容上有重合的部分都并入选修的考点,对考点的知识掌握要求更全面、更细致,难度更高。

  某些考点在具体表述上更准确、精练、更突显时代气息。比如《经济生活》中某一考点去年的表述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今年调整为“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

  复习建议:

  1.要立足于“双基”,参照《考试说明》梳理考点,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切忌随意取舍。要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2.知识面的辐射要“宽”,即在点线复习的基础上,把教材的内容做到“纵横”延伸和辐射。

  历史

  考试范围稍有增删

  (苏顺娇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宁波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长)

  与2011年的《考试说明》相比较,历史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考试范围也是基本相同,个别地方稍有增删:一是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价》中的“恩格斯”被删去,二是必修3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增了“睁眼看世界”的内容。

  而自选模块(选修1B)部分也小有变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内容增加了“王安石变法”;《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内容中由2011年的“秦陵兵马俑”改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新增“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

  复习建议:

  1.坚持以《考试说明》为中心、以教材为本,注重专题阶段特征,能够横向、纵向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框架。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于考生来说是关键,理解试题要求,明确考查意图,并对提取的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和延伸解读。

  地理

  IA模块和IB模块调整

  (杨凤 宁波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IA模块和IB模块的调整:原来的IB模块《旅游地理》调整为IA模块,成为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的考试范围,而原来的IA模块《城乡规划》调整为IB模块,成为高考自主选修模块之一。但是各个模块具体的主干知识没有变化。

  复习建议:

  1.在高考复习中,学会对各类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和地理区域图的判读。

  判读的常用方法是:一看图的标题,确定知识范围;二看图例注记,发现图像信息;三看图像特征,寻找标志数据;四要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分析。

  2.注重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整合,重视乡土地理。

  物理

  查询自己弱项 不做超纲练习

  (孔晓岚 宁波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考试内容有三处调整,第一是删除了3-5模块,将该模块改为自选模块的考核内容。第二增加了“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的主题,其中包含了三个知识条目“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谱”,考试要求均标注为Ⅰ级。从理综样卷分析,增加的这部分内容虽然要求较低但在今年高考中应有所体现。第三实验部分删减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复习建议: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查询知识缺陷,分析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做超纲的练习。

  2.关注Ⅱ级要求的知识条目。它们属于主干知识,提升能力的最佳借力点,要懂得这些知识来龙去脉,关注物理问题的过程和本质及应用,选择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题目适当精练。

  3.细节决定成败,重视良好解题习惯和解题规范,才能提高未来高考的得分率。

  化学

  常规题中见新意

  (李闻霞 宁波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继承2011年高考的试题风格,既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又表现在常规题中见新意,注重化学学科思想的把握。更加突出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会贯通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对考生获取化学信息知识并进行有效提取、加工吸收、整合重组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对考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更加关注对考生的表达能力、解释能力的考查,如样卷的第10、12、26、28题。

  模块的变化:化学考查内容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的内容,不考《化学与生活》模块,针对《化学与技术》只考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六的考查。

  复习建议:

  1.以教材为依据,围绕《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展开复习;关注新增内容,重视样卷信息。

  2.注重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整体性和严密性,着重对解题思维过程的反思、对解法多样化的反思、对题目本身或解法本身所存在的规律的反思、对题目变化的反思,从而提高实战能力。

  生物

  知识微调 IB生物能力提升

  (王科慧 宁波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与2011年相比,在考试能力要求上没有变化,在知识内容有所改动。

  删除了1—3(6)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1—4(5)细胞的全能性、2—6(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4—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道的全部3个条目。

  增加了1—2(4)细胞溶胶的功能、3—6(2)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生物量、5—1(7)探究酶的专一性。修改了部分知识内容的表达及考试要求。

  IB生物也有微调:能力要求中实验与探究能力第2点中增加了能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思路。

  考试范围中增加了1—1(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中(3)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删除1—2(2)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2—1(1)设施农业、2—2(2)酶的类型及酶制剂的生产、2—4(3)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将2—2(2)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生产原理改为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2—4(2)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改为2—4(3)生物净化。

  复习建议:

  1.根据考试说明进行教材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主干知识的复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重视实验复习知识,提高实验探究、设计、分析能力。

  3.注重解题规范完整,用准确科学的名词术语答题。

  (记者:毛信意)

热门院校

  • 浙江树人学院杭州市西湖区
    学校简介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一所由浙江省政协创立、省教育厅主管的社会力量办学本科高校。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视察学校,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道路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办学38年来,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已培养出9万余名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人文素质好、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学校现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设有院士领衔的树兰国际医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7万余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2.2亿元,图书馆藏书184万余册,电子图书约96万余种。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在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连续多年荣获第一。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学科涵盖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基础扎实、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4个省一流学科,教育部高校思政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白俄罗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和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省行业平台,1个省创新团队,25个校级研究机构及平台。开设50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其中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优势专业,1个省优势建设专业,4个省新兴特色建设专业,3个省特色建设专业。“浙江省污染暴露与健康干预重点实验室”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培育),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示范中心建设项目,1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战略需要,学校正加快建设交叉科学研究院、“医工信”研究及现代服务业基地等平台。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2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800人,博士200余人,博士占比26.5%,正高职称教师近100人。近年来,学校引进与培养了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共70余人。目前,学校聘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学校致力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有院士领衔的“智慧康养产业学院”“树兰国际护理学院”“绍兴黄酒学院”“万科随园养老学院”“绿城智慧物业学院”“钢结构绿筑行业学院”等12个行业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成为浙江省首批21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之一。通过校政企协同,产科教融合,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1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高教司“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9项。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建有“一园三区两空间一中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空间,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夺取一等奖,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等各类大奖。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奖8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创业率保持在全省本科院校前十位。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立德树人工作。有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省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培育创建单位,获批2个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近几年,连续获得浙江省高校新媒体综合竞争力十强、浙江省教育新媒体创新奖。通过构建两校区一体化育人格局,以“新思想导航”工程、“四季树人”校园文化建设、班团成才堡垒建设、“易班”平台建设等为载体形成“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学校注重开放办学。与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70多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重视卓越人才培养,鼓励有志继续学习深造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学校始终不忘“为国植贤”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秉承“崇德重智、树人为本”校训,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举措,力争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要窗口”。
  •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市南湖区
    学校简介嘉兴南湖学院,地处长三角中心城市—嘉兴南湖之畔,是经国家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嘉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其前身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20 年 12 月“建党百年、百年建校”背景下,学校以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南湖”命名,成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全面开启新征程。  学校办学基础好。目前占地 900 余亩(规划用地 300 余亩),下设13个二级教学单位、34 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医学等 6 大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7700 余人;拥有专任教师 430 余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占比超 30%;建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 11 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 亿多元,图书馆纸质藏书 76 万册。  学校教科研底子厚。拥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 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一批教科研专家学者;近年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 113 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0项,科研经费总额 1500 多万元,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73 篇、专著16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1项。     学校社会声誉佳。一直注重与嘉兴城市、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成长的互动融合,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京东方、杭钢集团、浙江机电、嘉兴国际商务区等有着深度的合作。本科办学18年来,立足嘉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深受用户单位喜爱、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5 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院校。  沐浴新时代的春风,学校紧紧围绕“红色基因,绿色发展,协同共赢,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强化红船引领、城市支撑和产学研融合转型,聚焦服务“革命圣地”、“战略要地”和“产学研高地”,着力打造“红色大学”、“城市大学”和“产业伙伴型大学”三大特色,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 学校简介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学校“积极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为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学校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以“立足浙江、服务区域,走向全国、对接国际”为办学宗旨,彰显“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传统、“敬业奉献”的教风和“取精用弘”的学风,着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拥有朝晖、屏峰、莫干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65亩,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个部,另有独立学院——之江学院。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9727人、各类研究生12732人、留学生1041人。在校教职工3425人,其中专任教师252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两院院士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30余万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6个,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一级学科未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机械工程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获得B+等级。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等8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己任,着力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网络的战略布局。现有国家级研究中心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5个。学校先后有近6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1项。“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0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4项,签订合同金额1000万元以上重大横向项目33项。2021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10.32亿元。学校与省内外60余个市、县(区)建立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关系,累计服务企事业单位6300余家。天高海阔帆正劲,乘风破浪谱新篇。今天的浙江工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对学校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推进浙江省“重要窗口”、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卓越贡献。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邮政编码:310014电话问询台:86-0571-88320114
  • 嘉兴学院嘉兴市
    学校简介嘉兴学院是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肇始于1914年,此后百年间数易校址,相继在宁波鄞县、杭州建德办学,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被誉为中国有色行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学校办学所在地——嘉兴,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中心腹地,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发达、经济繁荣,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江南文化发源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地、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学校下设17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5900余人,成教本专科生15000余人,拥有附属医院8所、附属幼儿园1所。校园面积166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222万余册,电子藏书230万余册。学校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入选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为学校校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原校长朱经武教授为学校名誉校长。学校现有教职工1660余人,全职院士3人,柔性聘用院士9人,有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人才入选者、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有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1人,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学校设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优势、特色)专业16个,省级师范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入选专业1个。拥有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平台11个。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与美、英、澳、德、日、韩等22个国家(地区)的80多所高校开展联培博士、本硕连读、双学位攻读、交换生培养等合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与化工硕士、会计硕士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一流学科6个,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级科研平台15个。《嘉兴学院学报》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学报,“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近五年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0余项;获省部级(含一级协会)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学校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高校的政治担当,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守牢红色根脉,建有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全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基地、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浙江省高校二级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单位、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浙江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研学基地(嘉兴市)依托高校、浙江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学校“红船先锋营”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省身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红船精神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原创红色话剧《初心》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报道。学校学子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2008—2010年连续三届“浙江骄傲”、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浙江省杰出志愿者、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浙江省首届美德学子等荣誉。学校充分发挥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核心区优势、与有色行业联系紧密优势,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学校拥有中澳先进材料与制造研究院、浙江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嘉兴市大学科技园、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信息网络与智能研究院、三江·嘉化未来技术学院等一批科研创新载体。学校被认定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一批合作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88个校企合作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学校创业学院入选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园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子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8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连续五年在浙江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列同类院校第1位。当前,学校正牢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有特色、善创新的综合性大学”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秉承“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校训,践行“求是求真求正”校风,勇猛精进、追求卓越,大力实施“1358”战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全力以赴创建嘉兴大学,建设有特色、善创新的一流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 学校简介浙江万里学院由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是一所具有72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被教育专家誉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2004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2005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并成为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7年,成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在德国汉堡设立浙江万里学院海外校区;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地处宁波,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钱湖、回龙等校区。校园风景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获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学校”“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创新办学20多年来,学校已经成为一所文、经、管、理、工、农、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现有商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基础学院、国际学院、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54个招生专业,国际商务、生物与医药、工程管理3个学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万多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现有教职工1400余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近600名,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省高校教学名师、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学校拥有国家教学团队、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省高校创新团队、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等。学校拥有省重中之重学科、一流学科、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等75个省级平台;拥有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2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7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近两年,在浙江省分层分类评价多科性教学为主型高校中位居前列。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01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54个平台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级教学成果奖89项。校政企协同,产科教融合。学校成立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学院、宁波知识产权学院等11个行业特色学院,其中获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宁波市级行业特色学院3个;获批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旨在为行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现对行业的有力支撑,从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拥有全国首家“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首届理事单位”“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和“浙江省创业型大学试点高校”,在2019年创业时代网“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中位列第28名。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调查数据公布,我校学生毕业三年后创业率达到8.21%,居全省前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综合素质满意度平均分92.79,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浓厚国际化氛围。近年来,学校相继成立“捷克语言文化交流中心”、“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一带一路语言学院”。与美国、英国、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8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辟交换生、海外学习、2+2双学位、本硕连读等各种类型的学生国际交流学习项目。每年近400余位学生分赴合作院校进行学习交流,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式发展,社会声誉日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浙江电视台、宁波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万里学院的报道达3000余次。学校坚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服务型的办学追求、创业型的办学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特征,恪守“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弘扬“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的大学精神和“自强不息、恒志笃行”的校训传统,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势,以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着力形成以产科教融合、校政企协同、国际化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四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