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海南:优秀高考贫困生快报名 最少可获助5000元
2008-07-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以“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为龙头,海南省“助学工程”、海南金光“西部助学工程”、“椰树创业者扶困助学工程”和“李福顺爱心助学计划”现已同时启动,资助我省优秀贫困生读大学。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每人受助2万元

 

    2008年中央“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名额80名,与之配套的海南省“助学工程”资助名额80名,总数160名。受助学生每人资助2万元,分四年资助,每人每学年获助5000元。

 

    资助条件: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完成学业、符合国家计划生育基本政策、具有我省城镇或农村户籍的贫困家庭学生。重点是贫困农民子女,个别为下岗困难职工子女和其他特殊困难的学生。该项目有详细的思想品德考核指标和学习成绩考核指标、家庭经济困难考核指标。

 

    资助对象:在我省第一批录取(不含提前批)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211工程院校及同批录取院校)、省属重点院校的本科生。享受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师范大学免费教育学生不属资助范围。学生不能同时享受其他形式的入学资助。

 

    申报方法:6月30日至7月15日,学生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和校级以上获奖证书材料。学校考察决定预备人选。预备人选填写《海南省“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申报审批表》,并由学校统一报送市县文明办。7月21——24日,各地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入户调查全部预备人选,并拍摄1张学生家庭成员合影照片。7月29日至8月3日,各市县拟定推荐人选,在当地媒体公示3天(省直属中学推荐的学生,要回到户口所在市县公示),接受社会监督。7月底,省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明查暗访。8月20日前,省实施“助学工程”领导小组审定受助学生人选,经媒体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各市县及有关单位,同时将受助学生名单报中央文明办备案。

 

    省文明办强调,受助学生不得以任何名义摆升学宴,一经发现,取消其资助资格。

 

   3家爱心企业及个人资助260人

 

    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示范带动下,海南金光集团、海南椰树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南恩祥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李福顺,今年继续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实施海南金光“西部助学工程”、“椰树创业者扶困助学工程”和“李福顺爱心助学计划”活动,资助一批优秀贫困大学新生。

 

    海南金光“西部助学工程”资助名额40名(重点资助中西部8个市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每人资助2万元,分四年资助,每人每学年获助5000元。

 

    “椰树创业者扶贫助学工程”资助名额120名,资助范围为主要椰子产地、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生。每人一次性资助5000元。

 

    “李福顺爱心助学计划”资助名额100名,资助范围为中西部地区10个市县(琼中、五指山、保亭、陵水、白沙、昌江、乐东、东方、定安、屯昌)和省属3所重点中学。每人一次性资助5000元。

 

    资助条件: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完成学业、符合国家计划生育基本政策、具有我省城镇或农村户籍的贫困家庭学生。重点是贫困农村子女,个别为下岗困难职工子女和其他特殊困难的学生。

 

    资助对象:在我省第一批录取(不含提前批)的全国高等院校、省属重点院校的本科生(享受师范大学免费教育学生不属资助范围)。“椰树创业者扶困助学工程”、“李福顺爱心助学计划”受助学生可以是我省第二批以上(含第二批、不含提前批)录取的高等院校本科生。受助者不能同时享受其他形式的入学资助。

 

    申报方法:6月27日—7月23日,学生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学校考察决定预备人选。预备人选填写《受助学生申报审批表》,并由学校统一报送市县文明办。经明察暗访、社会公示,8月25日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审定受助学生人选,经媒体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各市县及有关单位。

    (作者: 许欣 实习生 陆莎)

热门院校

  • 海口经济学院海口市琼山区
    学校简介海口经济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创办的海口业余大学,历经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人才培养),突出“两根主线”(教学、科研),推进“三大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条件环境)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高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园占地1800亩,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逾30亿元。教学设备设施齐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馆藏丰富,环境优雅,馆藏纸质图书157.5万余册,电子图书190万余册;文化体育设施齐全;生活设施完善,为理想的求学胜地。  学校下设中广天择传媒学院、南海音乐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华都影视学院、南海电影学院、新丝路时尚•体育学院、德行智华会计学院、聚星数字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东方外贸外语学院、腾竞网络学院、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及公共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等2个教学部。开设52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2012年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  学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蕴育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拥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学团队8个、特色专业5个、精品课程2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把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定位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战略性高度,已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将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学校的教学环节中,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学子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和选择。  学校强力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2016年12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琼教高〔2016〕215号 );2021年4月,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学校建设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关工作进行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在应用型试点转型建设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的目标,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2021年6月,省教育厅请示教育部同意,下文( 琼教高〔2021〕75号 )确定我校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用真诚和待遇吸引人,用事业和环境凝聚人,用精神和制度激励人,努力营造“凝聚、和谐、平等、包容”的新型人际关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纳贤士,组建起高效务实的管理、教学、科研团队,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共谋发展。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曹成杰同志是首届“海南省杰出人才”、省市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委员、海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他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学院创新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历届校长刘伊文教授、李秀生教授、刘耘教授、刘和忠教授、陈啸教授等,都曾担任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多年,有着丰富的大学教学及管理经验,是深谙高等教育的专家。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名,其中专任教师93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聘请校外教师46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62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其他全国、省级各类优秀教师(专家)18人。聘请了20多名年轻的博士后为兼职教授、3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教师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断增强科研能力。近年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7人次,省部级奖励302人次,校级奖励353人次。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承担省市级课题513余项;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435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64篇,被SCI、EI、ISTP收录110篇;获教学科研成果奖38项,体育、文艺作品获奖141项;出版教材、著作554部,专利作品51项。  学校以“无论公办民办,都是党办;无论体制内、体制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无例外;无论营利性、非营利性,都始终保持教育的公益性”的政治自觉,始终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形成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格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多次受邀在全国有关会议上做典型发言;辅导员培训体系完善,等级晋升制度科学,逐步迈向职业化、专业化;思政课改革步伐加快,思政课建设被评为省级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处于海南高校领先地位;校工会入评“全国模范教工之家”;校团委被评为“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步伐,紧密服务于海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确立了“加强应用型研究,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目标,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出资200万元设立了创业基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将素质拓展纳入学分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育人合力和良好环境。联办改制以来,共有20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乃至国际赛事奖项,甚至填补海南省获奖空白。在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海经学生志愿者表现突出,广受赞誉。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之路,先后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思禹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宁波艾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青城雅和教育投资管理中心、世纪华都海天国际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可立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丝路海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聚星超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航空、道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海口港、海南电视台、海口电视台、海南洋浦实业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联办改制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均在90%以上,培养的近5万名毕业生遍布沿海及内地,以“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普遍青睐与广泛好评。不少已成为企业高管、社会精英。  学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蕴育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拥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学团队8个、特色专业5个、精品课程2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把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定位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战略性高度,已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将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学校的教学环节中,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学子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和选择。  学校强力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2016年12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琼教高〔2016〕215号 );2021年4月,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学校建设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关工作进行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在应用型试点转型建设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的目标,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2021年6月,省教育厅请示教育部同意,下文( 琼教高〔2021〕75号 )确定我校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用真诚和待遇吸引人,用事业和环境凝聚人,用精神和制度激励人,努力营造“凝聚、和谐、平等、包容”的新型人际关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纳贤士,组建起高效务实的管理、教学、科研团队,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共谋发展。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曹成杰同志是首届“海南省杰出人才”、省市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委员、海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他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学院创新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历届校长刘伊文教授、李秀生教授、刘耘教授、刘和忠教授、陈啸教授等,都曾担任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多年,有着丰富的大学教学及管理经验,是深谙高等教育的专家。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名,其中专任教师93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聘请校外教师46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62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其他全国、省级各类优秀教师(专家)18人。聘请了20多名年轻的博士后为兼职教授、3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教师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断增强科研能力。近年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7人次,省部级奖励302人次,校级奖励353人次。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承担省市级课题513余项;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435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64篇,被SCI、EI、ISTP收录110篇;获教学科研成果奖38项,体育、文艺作品获奖141项;出版教材、著作554部,专利作品51项。  学校以“无论公办民办,都是党办;无论体制内、体制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无例外;无论营利性、非营利性,都始终保持教育的公益性”的政治自觉,始终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形成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格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多次受邀在全国有关会议上做典型发言;辅导员培训体系完善,等级晋升制度科学,逐步迈向职业化、专业化;思政课改革步伐加快,思政课建设被评为省级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处于海南高校领先地位;校工会入评“全国模范教工之家”;校团委被评为“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步伐,紧密服务于海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确立了“加强应用型研究,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目标,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出资200万元设立了创业基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将素质拓展纳入学分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育人合力和良好环境。联办改制以来,共有20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乃至国际赛事奖项,甚至填补海南省获奖空白。在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海经学生志愿者表现突出,广受赞誉。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之路,先后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思禹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宁波艾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青城雅和教育投资管理中心、世纪华都海天国际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可立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丝路海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聚星超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航空、道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海口港、海南电视台、海口电视台、海南洋浦实业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联办改制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均在90%以上,培养的近5万名毕业生遍布沿海及内地,以“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普遍青睐与广泛好评。不少已成为企业高管、社会精英。  建校45年风雨兼程,峰回路转;联办改制20年砥砺前行,一路凯歌。学校将始终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作为追求的目标,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上,以独有的大气魄、大手笔,书写新的辉煌!
  • 学校简介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成立于2020年5月,是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立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海南省唯一的公办卫生健康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地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坐落在贸易港建设中心、风光旖旎的省会城市——海口。坐拥秀华、椰海两个校区,占地面积为13.99万平方米(209.85亩)。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782人,教职工338人,其中专任教师228人;构建校、系二级管理体系,建成“一院、五系、三部、七中心”的体制设置,职能部门12个;建有基础护理、助产、药学、康复理疗等多个专业实验实训中心,设有医学基础及临床专业实验室100余间;拥有生命科学馆和中药陈列室等2个科普基地,是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海南唯一基地。同时,学校积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60余家,涵盖全省85%以上的三甲医院和100%的二甲医院。学校确立以“海南特色国内一流”办学目标、“职业性、特色性、国际化”办学定位和“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办学理念,学校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多维度高起点高标准深度开展“资源共享、教学同步、标准同质”三同步合作,高起点谋划发展蓝图。学校现设置五年一贯制和高职2个类别,高职专业11个和五年一贯制专业9个,护理、助产、护理(健康与社会照护方向)、护理(医学美容方向)、药学、中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其中中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护理(医学美容方向)、护理(健康与社会照护方向)等高职专业,填补海南乃至全国在相关领域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其中护理(健康与社会照护方向)为全国首创。建立了以护理专业为龙头专业,带动助产、药学等优势专业和医学检验、康复技术等特色专业发展,形成多专业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为国家教育部职成司认定为 1+X 证书试点院校,拥有9个职业技能证书试点项目,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海南乡村卫生健康科教讲师团”项目被评为2020年教育部“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学校为教育部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海南省急救医学培训基地、海口市120急救中心急救安全屋、国家灾难生命支持课程NDLS培训基地落户学校。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高、稳定性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21届学生就业率达98.82%。学院师生积极参加省内外各项技能赛事,建校两年来,学校各级各类获奖达475项,其中学生335项,教师114项。随着海南开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秉学尚德、精术济生”的校训精神,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作为海南唯一的公办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学校,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举“健康中国”和“健康海南”旗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岛,精准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健康产业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海南大学海口市美兰区
    学校简介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学校秉承“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敬业 厚德弘毅”的校风。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建设支持;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学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900多项科教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并获准设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建校以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岚清、尉健行、刘延东、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怀备至、倾力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学校现有校园面积6073亩,全日制学生4.1万人,拥有36个二级学院,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4个本科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作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科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专任教师25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近40人。在科研平台方面,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1个培育基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1个省级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15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立项4项。学校依托海南区位优势,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凝练出“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办学特色,将“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确定为办学总体思路,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营造“知行合一、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求知治学氛围。近年来,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学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进完全学分制、书院制和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三项重大改革,力求打破学院、学科壁垒,强化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坚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思路,聚焦“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个重点研究领域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支撑、引领学校相关领域或学科方向成为“海南急需、国家一流”,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已达成合作的境外院校、国际科研机构和高校联盟208所(个),分别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已建成国际学生教育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2017年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立“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是旅游学科全国唯一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批批莘莘学子满怀激情与梦想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用青春热血奏响创新奋进之歌。60余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近3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了遍布全国和海南各大行业的管理与技术骨干,还有一大批人才在境外创业就业。当前,海南正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作为海南唯一和全国热带地区唯一、面向南海最前沿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海南大学正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海南省委沈晓明书记对海南大学提出的“要当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参与者、参谋部、孵化器和后备队”的要求,乘着海南“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东风,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全局,落脚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践,在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与海南自贸港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大学。
  • 学校简介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是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素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国际旅游岛海南省三亚市,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别具特色,毗邻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海棠湾一线海景等风景名胜,是理想的学习生活之地。Sanya City College (SCC) is 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offering full-time diploma courses for students nationwide. SCC is approved by the Hain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school is located in Sanya city, a beautiful international travel destination renowned as the “Oriental Hawaii”. Walking into SCC, you will be immersed in picturesque environment and artistic school buildings. Besides, the campus is adjacent to historic sites and natural attractions such as Sanya Bay, Dadonghai, Yalong Bay, and Haitang Bay, all of which makes it an ideal place for study and living.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三亚第一所高校,现有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城市管理系、达丽艺术系、公共教学部、国际部、商贸服务系,开设旅游类、经济类、信息类等专业。学院依托北京法政集团的国际教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自主品牌,已逐渐形成旅游与酒店类,信息与数字媒体类及建筑设计、财经、影视类等六大专业集群与服务中心,满足社会发展的高标准,高素质的人才需求。Sanya City College, founded in 2001, is the first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anya, Hainan. At present it comprises of six departments: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Urban Management Department, Dali Arts Department, public curriculum Department,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CC offers majors in such domains as tourism,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nefited from the advantages of Beijing Fazheng Group, we are exploring new path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reby establishing our own educational scheme. We have built 6 independent discipline brands and service centers: Tourism and Hote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Media, Construction Desig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Visual Arts. This way, SCC can meet the high standar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mand for talents.学院秉承科学发展观,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追求卓越的发展观念,着力提升学院办学活力,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争创海南一流,全国知名的应用型国际化职业学院。SCC’s development features a scientific strategy,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SCC is striving to become a dynamic, energetic, and competitive appli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that ranks among Tier 1 in Hainan, and well-known across China.
  • 学校简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办于1954年,至今有67年办学历史,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校现有三亚和五指山两大校区,校园面积1487.1亩。设有19个二级学院,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本、专科专业,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已有海洋科学等18个涉海类专业(方向),重点打造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生命、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旅游、民族与人文五大学科群。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9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7人、留学生110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0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南海名家、南海工匠、省515人才、全国师德标兵、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和海南领军、拔尖人才,也有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350项、省部级奖励690项;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43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其中院士工作站(院士团队创新中心)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双百”人才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13个。此外还有科技部、教育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批准或设立的大学科技园和对外交流、人文社科、人才培训类平台基地10余个。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成立了东盟研究院,先后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142所高校及教育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其中与东盟十国37个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43份。获批成为教育部、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马来西亚研究中心”,获外交部、财政部“中国-东盟海上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项目”立项,承办“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青年论坛”“中国-东盟智库论坛”等重要国际论坛或研讨会30余场。学校以十四五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大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海洋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