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新疆:2020年高校招生录取第三次征集志愿9月9日进行
2020-09-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录取日程安排,新疆教育考试院将于9月9日8:00至18:00进行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未完成计划第三次征集志愿。本次征集志愿范围为:普通类、双语类、民语言类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本科二批次未完成计划,9月10日-11日投档、录取;9月11日8:00至18:00,单列类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本科二批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9月12日-13日投档、录取。

新疆教育考试院提醒,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参加征集志愿。考生原填报以上2个批次志愿不再作为投档依据,未被录取考生只有填报了此次征集志愿,才能参与征集志愿的投档录取。为帮助考生及时了解征集志愿相关信息、准确填报征集志愿,现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确认自己是否被录取。填报征集志愿前,考生须登录“新疆招生网”新疆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凭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密码确认自己是否已被录取,已被录取考生所填报的征集志愿无效。

二、知悉征集志愿时间。我们前期已公布了今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时间,考生及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疆招生网”和“新疆招生”官方微信发布的相关消息,及时了解各类招生计划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时间。

三、登录“新疆招生网”了解未完成计划情况。我区今年继续通过“新疆招生网”新疆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发布未完成计划信息和填报征集志愿。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查看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征集志愿。

四、了解征集志愿设置要求。考生须用电脑登录新疆招生网”查看征集志愿要求,全面了解参与征集志愿院校的招生章程、专业信息、学费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所报专业不属本次征集志愿范围的,其所填志愿无效,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本次征集志愿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本科二批次可填报9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

五、把握征集志愿填报操作要求。考生登录“新疆招生网”选择新疆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界面,凭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网上最终填报密码进入系统(如忘记密码,联系所在学校管理员初始化密码),通过“征集志愿公告”,查看未完成计划相关信息,再选择“填报志愿”,在左侧栏中选择相应的批次进行填报,将确认填报好的志愿“保存并提交”后选择“安全退出”。

六、特别提醒。考生可在参与本次征集志愿同时修改或重新填报高职(专科)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批次、“三校生升高职”批次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提前做好准备。

考生及其家长如遇疑问,可拨打自治区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咨询专线电话(0991—8750000)咨询。

“新疆招生网”网址:

“新疆招生”官方微信号:xjzs140304

热门院校

  • 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市
    学校简介新疆师范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师范院校,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其前身是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新疆师范大学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第一批新设立的高校之一,沐浴着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四十多年来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成长、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路子。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始终不渝地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形成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学校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教学区占地面积2435亩,分为温泉、昆仑、文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于水磨沟区观景路100号、沙依巴克区新医路102号、新市区喀什东路16号。温泉校区是学校主校区和行政中心,教学区占地面积1994亩,承担学校文科类专业本科、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及预科教育培养任务;昆仑校区现主要承担学校理科、艺术类专业本科、研究生以及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文光校区主要承担专科培养任务。学校现有20个学院,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于1993年获得硕士单位授权,2013年获得博士单位授权,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学校办有2所附属幼儿园、1所小学、2所初中和1所高中,学生总数5389人,均为新疆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其中高中部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先后荣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自治区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自治区首家北京大学先修课程基地。经过长期的努力,学校已形成包括普通本专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基础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预科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大学部现有教职工1864人(在编1709人,同职级待遇工作人员155人,不含后勤聘用人员),附中、附小、幼儿园428人。学校有大学专任教师1092人,其中正高级159人,副高级327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4.5%。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1人、自治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3人、自治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艺界)1人、自治区天山领军人才2人、自治区“天池特聘计划”9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2人、自治区“天山英才”11人、自治区“天池博士”38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4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3人。学校现有在校大学生27369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9977人,研究生3712人(博士研究生232人、硕士研究生3480人),留学生205人,内地预科生3475人等。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在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共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4项。现有一流专业2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12个;一流课程27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6门。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及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基础研究创新发展及其与应用研究紧密融合,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逐渐成为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智力库、思想库和人才库。学校现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拥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自治区重点学科、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润疆研究院、涉疆问题研究院等24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学校各级各类社科课题立项数均居全疆高校前列。学校拥有教学型、专业型、研究型实验室37个,拥有多媒体教室(含录播室)458间、语言实验室6间、智慧教室14间、公共机房27间、VR实验室1间、书法教室6间、微课室1间、议课厅1间、教学观摩室1间、集控中心2间。学校图书馆面积达5.4万平方米,全校图书藏量174.8万册,专业期刊1281种,精选电子期刊14.8万余种,电子图书54.7万种,各类数据库34个。《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自然科学版(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维文)。其中《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新疆唯一一家入选五(全)核心的社科综合类学术期刊,首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也是新疆唯一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综合类学术期刊,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评为“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百强报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2020年度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最受欢迎期刊”称号;期刊复合类影响因子为6.593,位列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一名。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内高校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实现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与俄罗斯、日本及港澳台等国(境)外2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教师国(境)外进修、访学、学术交流已常态化。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任教,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学校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建有3所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国家汉办授予的“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教育示范基地”“中亚汉语推广基地”、上海合作组织的中方项目院校。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聚焦立德树人,建设一流师范”办学定位,始终把培养一流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业主责,全力办好师范类专业,认真做好以“国培项目”为主的教师职能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研究教育,把师范教育的本色不断转化为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学校的办学优势,努力构建完整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把新疆师范大学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性、高水平师范大学。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学校简介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成立于1985年,是乌鲁木齐市属唯一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后新疆成立的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2109.5亩。学校总资产7亿元,拥有22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5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含电子图书)95万余册。学校设有经济贸易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和1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在编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47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2%,“双师”教师比例为88.47%,硕博比为56.7%。  学校目前开设63个专业,包括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10个。学校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始终保持良好态势,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0%,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左右。  学校现已成为新疆现代服务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龙头高职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自治区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职教园区理事长单位和乌鲁木齐职教集团龙头高职院校。2015年成为文化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试点院校。科研能力居全国高职院校第67位、新疆高职院校第1位。2016年入选全国“服务贡献50强”高职院校,是自治区首个大学生(高职)就业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建设单位,孵化基地现已获得乌鲁木齐市、自治区和国家三级“创客空间”授牌。  学校与新加坡PSB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设有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专业。与俄罗斯联邦鄂木斯克州陀思妥耶夫斯基国立大学互建“文化中心”,实现教师、学生互派。与同济大学、湖北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等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 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市
    学校简介 座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脚下,巩宁古城遗址上的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现任党委书记谢树青教授,校长蒋平安教授。  学校前身为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学校隶属于新疆军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首任院长为涂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由王震、王恩茂等同志任命;第一副院长杨捷(时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第二副院长孟梅生由彭德怀和习仲勋同志任命。1958年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4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国家林业局共建。学校现有老满城、亚心、陆港、天格尔等四个校区,谢家沟草地试验站、呼图壁牧草试验示范站等7个校属实习基地和329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中,老满城校区(校本部)占地面积约1500亩,亚心校区占地面积约500亩,陆港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天格尔校区(实习林场)占地面积约15万亩。  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节约型机构示范单位,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首批自治区党建示范高校。1个基层组织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基层组织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2个国家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自治区“党建工作标杆学院”、8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6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坚持“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恪守“明德笃志、励学竞业”的校训,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大精神,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本、硕、博为一体的全学段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24个学院,1个教学部。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3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中。学校积极参与教育部“双万计划”,现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8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围绕现代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领域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水利水电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森林培育学、林学),自治区高峰学科2个(草学、水利工程),自治区高原学科5个(园艺学、畜牧学、作物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拥有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现代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新疆果品加工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6个。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646人,专任教师1046人,其中教授152人,副教授3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2人。学校入选国家人才专项计划3人,政府特贴专家4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农业农村部岗位科学家2名,天山领军人才5名,天山英才40名。有全国先进工作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林草局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教学名师14名,“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学校现有学生36281人,其中博士生340人,硕士生3861人,本科生30318人,成人教育学生1762人。建校至今,学校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共识,推进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人才。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自身农业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成功解决水利工程排沙难的世界性难题;“乳用马、肉用马新类型培育及产业化示范”成为首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乳用马和肉用马新品系;培育的“新疆细毛羊”成为天山南北牧民增收致富的源泉;“红优二号西瓜新品种”成为全疆瓜类主栽品种,享誉全国;“棉花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创造了单产、总产、面积,高等级优质棉、病虫防治、肥料利用率、节水等7个全国第一。  “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018项,马产业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10项,到位经费近5亿元。近三年到位科研经费连续突破1亿元。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6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登记科技成果36项,审定新品种20个,授权专利300项(发明专利80项)、软件著作权260项,认定地方标准36项。育成“雪香”梨、新大豆27号、新农大棉1号、4号等新品种,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聚焦全面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人才培养、专业布局、服务“三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新农科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突出特色、扎根实践”的新农科发展之路。成立“新疆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6个,积极开展涉农科技研究和科技推广服务,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现代葡萄酒产业学院、马产业学院、棉花产业学院,与合作单位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学校将人才、科技、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探索出“1+4+N”科技服务模式,推进实用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一线快速转化,持续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学校2次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名教师获得脱贫攻坚“创新奖”“奋进奖”。  学校始终坚持扩大教育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加速国际化进程。不断优化留学生结构,加强涉农等优势学科学历生的招生,规范留学生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通过教学及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学生交流学习,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稳妥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学校“中亚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成立“新疆-中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科学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业院校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  走进新时代,新疆农业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践行胡杨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建设,努力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学校简介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6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座落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古丝绸之路黄金古道昌吉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目前拥有位于昌吉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的新校区和昌吉市延安路的分校区两个校区。学院总占地面积981亩,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学院在校生1.5万人。教职工698人,其中专任教师540人,教授、副教授135人,研究生学历197人,双师素质教师226人。建成区(州)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教学名师12名、教学能手8名;州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州级专业带头人1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学院实行二级管理体制,下设九个分院:机电工程分院、能源动力工程分院、建筑工程分院、经济管理分院(旅游分院)、护理分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分院、学前教育分院、体育与艺术分院、基础教育分院、中职分院;三大实训基地: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大学生双创中心、民族药展馆;一校:汽车驾驶培训学校。拥有现代化各类实训室130余间、校外实训基地160余家。图书馆藏有图书80万册。学院常年聘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承担50%以上专业课和生产实训课。学院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建立本科函授站。学院常年招生高职专业40多个,覆盖了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主要领域,形成了以工程技术产业类专业为核心,带动现代服务产业类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布局。先后成为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国家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昌吉州特色产业(机电类)公共实训基地、昌吉州旅游人才教育基地、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基地、中央支持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倍养基地建设单位。学院与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订单式招生就业协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度达到90%以上,稳居全疆高校前列。学院是自治区首批高职高专示范校、自治区首个技工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单位,先后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十佳办学单位”、“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百佳示范学校”、“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 “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职业培训先进单位”、“自治区就业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自治区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督导评沽优秀单位”、“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单位”、“昌吉州先进学校”、“昌吉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一系列殊荣。 迈步新时代,再启新征程。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创新的思路,全力推进“双高”建设,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校园总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200余亩。1997年,学校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主体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了“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培育计划”,分别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支撑学科,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70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教风、“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中石大精神,是中石大文化的精髓。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石油大学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二、克拉玛依校区概况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2015年12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隆重揭牌。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新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崭新的步伐,开启新的发展历程。遵循“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绘就了“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发展蓝图。克拉玛依校区位于克拉玛依市城南新区,规划占地72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4.5万平方米,建设项目50项,建筑单体90余栋。校区按现场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为实训车间配置了生产性的实训设备,建设了基础实验室和部分专业实验室,初步建成了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克拉玛依校区将坚持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北京校本部已有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地理优势,坚持与北京校本部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把克拉玛依校区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做好一校两区的统一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建设规划、办学管理,保证克拉玛依校区与北京校本部的协调健康发展。校区坚持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共建的办学模式,坚持与北京校本部互补借力并差异化融合发展,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未来,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建立灵活、高效、开放、有序的治理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克拉玛依校区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