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新疆:2023年普通高考成绩拟于6月24日18时公布
2023-06-2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自治区2023年普通高考成绩拟于6月24日18时公布。届时,考生登录新疆招生网(www.xjzk.gov.cn),凭考生准考证号和密码查询本人高考成绩和排位。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如对本人成绩存疑,可于6月25日至6月30日,向报名中学或报名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申领《2023年自治区普通高考成绩复核申请表》,按程序申请复核。复核结果将由报名中学或报名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向考生反馈。

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提示: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妥善保管考生信息,如遗忘密码或密码被他人修改,需与报名中学或报名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联系初始化密码。


热门院校

  •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学校简介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2月,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而设立的一所以工、农、商为主,面向全国招生,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全日制高职院校。2007年又挂牌成立了“巴音郭楞技师培训学院”,与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运行机制。学院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现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新疆旅游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新疆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研究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自治区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教职工707人,其中专任教师496人,“双师型”教师28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11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117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名师3人。现有包括本科、高职等层次在校学生13694人。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15项,发明专利36项。学院设置有马克思主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纺织服装、旅游与商务经济管理、生物工程、交通工程、石油化工、冶金与资源、传媒、公共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共13个二级学院,已形成了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试点,高职教育为主体,中职(技工)、职业培训及鉴定、成人继续教育并存的完备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服务新时代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推进服务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综合承载区建设,形成了以石油石化、纺织服装、旅游、智能装备制造、特色林果业5个现代化专业体系布局。其中重点专业7个(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油气开采技术、学前教育、现代纺织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会计),特色专业6个(园艺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音乐表演、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石油化工技术),品牌专业3个(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建有自治区级高职特色专业3个(畜牧兽医、冶金技术、园艺技术),自治区级高职精品课程5门(汽车电气系统维修技术、香梨生产技术、杏生产技术、香梨贮藏与加工、新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园艺技术专业),自治区技工院校重点专业2个(机械设备维修、维修电工),自治区技工精品课程1门(PLC应用技术)。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4个(冶金技术实训基地、园艺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自治区级人才培训基地3个(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训基地、纺织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机械设备维修高级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个(新疆塔里木特色林果业公共实训基地、会计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食品加工技术实训基地、石油化工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冶金技术、畜牧兽医),自治区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个(食品加工技术)。学院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陆续与州内67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84家。学院现有院内专业实训基地21个,专业实训室55个,工位总数4515个。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用生产过程指导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人才培养与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院近年来按照“办学跟着就业走、专业跟着产业走、课程跟着岗位走、人才培养跟着总目标走”的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紧紧围绕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工作部署,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巴州现代职业教育。
  •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学校简介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西北边境,伊犁河谷,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宁市。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由1955年创立的原伊犁农业学校(曾为新疆农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中专学校)、1956年创立的原新疆伊犁畜牧兽医学校(曾为国家农业部A等三级学校)和1965年创立的原伊犁农牧机械化学校(曾为伊犁州政府重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是一所以农科为主,以畜牧兽医类专业为特色,文理兼备,以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伊犁州地方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伊犁州唯一一所高等职业学校,有西、东、北三个校区。学校坐落在伊宁市北郊,校本部地址为新疆伊宁市胜利路179号。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82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63人,中级职称教师137人,“双师型”教师91人,研究生48人,其中博士2人。现有在校生7051人,其中高职4086人,中职2965人。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占比分别为65%和89%。学院以“品正技强”为引领,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职业教育方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基层人才”的办学方向。确立了立足伊犁,面向全疆,服务西部的办学服务区域定位。明确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就业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院开设有适应伊犁经济发展需要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园艺技术、植物保护、现代设施农业、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6个高职专业和25个中职专业,构建了以农科为主,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为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继续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辅的办学格局。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24万册;建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4个,校外实训基地173个,校外厂中校基地1个;有各类实验(训)室48个,拥有价值2388.95万元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有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和植物保护专业)、自治区精品课程6门(养牛及牛病防治、农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养禽及禽病防治、养羊及羊病防治、兽医诊疗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农业部教学名师1人、新疆“天山英才工程”高层次人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2人,自治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人,伊犁州拔尖人才2人。学院是新疆北疆草原畜牧业示范性培训基地(伊犁基地)、伊犁马规范养殖技术培训基地、自治区“三煤”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农业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256站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一职业技能鉴定站,专事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学院已走过十五个春秋,凝练成了“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为己任,以主要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点”。学院合并成立以来,为伊犁及新疆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一万余名,遍布天山南北。多年来,在伊犁州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关怀下,学院快速发展,办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和水平得到社会认可,享有较高声誉,是自治区农科类职业教育最具实力的院校之一。2008年学院通过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通过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督导评估,并于当年先后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自治州文明单位”,2015年通过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评估验收,在引领伊犁州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院面向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伊犁州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与伊犁州直支柱产业相适应、比例协调的现代农业类、新型工业类和现代服务类的专业体系,逐步向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发展,为社会培养品德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努力建成一所疆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1)服务定位:立足伊犁,面向全疆,服务西部。(2)专业定位:优化巩固农牧业类专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类专业、努力拓展现代服务类专业,形成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3)层次定位:坚持培养技能型人才,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体,兼顾中职层次,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4)类型定位:培养思想品德好,职业素质高,学习与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 学校简介学院创办于1980年,2013年经自治区批准,由兵团高级技工学校、兵团工贸学校、兵团职业技师培训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40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6万余人,毕业生留疆就业54000余人、留疆就业率达91.6%。 学院现有在册学生11000余人,现有教职工45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72人,讲师83人。学院有5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3个兵团级“大师工作室”,2人分别获“中国技工院校优秀教师”“中国首届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称号,享受国务院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2人,兵团突出贡献专家1人。 学院原址位于乌鲁木齐市,占地172亩,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 2019年5月,兵团党委决定,学院迁址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按照在校学生10000人规模,占地1134亩,总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13.5亿元。第二师提供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建设资金4.2亿元。目前,学院整体建设在兵团各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实现了学院整体搬迁,保障了秋季正常开学。 学院设建筑与水利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教育艺术学院、现代服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以及兵团国家第八职业鉴定所。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数字媒体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电气自动化技术等34个高职专业。多年来,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新模式,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实习与就业“双基地”,确保毕业生100%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 学院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524个奖项,其中国家级技能竞赛278个奖项,与自治区同类职业院校相比,学院在获奖质量及数量上均名列前茅。 学院以“厚德强技 爱国荣校”的校训,“和谐创新 术业专攻”的校风,“人正学勤 业精善教”的教风,“自信自律 会学会用”的学风,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 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和田地区和田市
    学校简介和田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由和田地区行政公署举办,业务受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和管理。自建院始,学院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和地区脱贫攻坚的建设思路,遵循“玉汝于成、德技双馨”的校训精神,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全育人”为主线,以“扎根和田、服务和田、助推和田”的办学定位,以为推动和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使命。一、学院规模发展学院占地总面积1141亩,建筑总面积21.2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计划增建6万建筑平方米。学院现有旅游管理系、工艺美术系、工程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农林科技系、社会管理系6个系。开设有园艺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民政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13个专业。形成了商贸物流、旅游服务、农业科技、汽车工程、服装设计、社会管理6个重点特色专业群,形成专业覆盖行业,专业群带动产业的模式。二、学院特色建设“融合建设、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76家,覆盖学院13个专业。学院坚持把企业资源和元素引入校内实训基地的特色建设,以“校中厂”、“教学工厂”等模式,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同时依托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企业,开展紧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厂中校”的形式,将“订单班”开办在车间。学生通过校内外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为“毕业即能就业,就业即能顶岗”的育人目标打下基础。三、学院培训工作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承担社会培训任务,初显社会效益,累计开展基层干部培训、妇女工作培训、退伍军人转业就业培训、未就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10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为服务和田社会稳定及脱贫攻坚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结合学院教育教学实践,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三整合+项目”的培训工作模式,即一是依托和田地区职业教育联盟,扩大和田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二是通过天津援疆支援学校形成“学院包专业群”的模式,把东部优势产教融合项目引到和田地区,不断扩大援疆天津支援校的培训资源;三是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东西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合作实施重点培训资源,以项目推进培训工作。四、未来展望“十四五”期间,学院聚焦发展目标,坚持推动“三大发展”。一是坚持产业群与专业群精准发展,根据产业群优化专业群,并根据专业群发展实际科学配置师资和实训资源;二是坚持深度产教融合发展,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优势资源引入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三是坚持科学治理协同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管理,整合学院各类资源,推进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协同管理,实现“1+1>2”的办学效益。通过实现学院内涵特色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双提升”,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点,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 学校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校园总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200余亩。1997年,学校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主体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了“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培育计划”,分别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支撑学科,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70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教风、“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中石大精神,是中石大文化的精髓。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石油大学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二、克拉玛依校区概况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2015年12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隆重揭牌。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新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崭新的步伐,开启新的发展历程。遵循“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绘就了“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发展蓝图。克拉玛依校区位于克拉玛依市城南新区,规划占地72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4.5万平方米,建设项目50项,建筑单体90余栋。校区按现场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为实训车间配置了生产性的实训设备,建设了基础实验室和部分专业实验室,初步建成了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克拉玛依校区将坚持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北京校本部已有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地理优势,坚持与北京校本部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把克拉玛依校区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做好一校两区的统一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建设规划、办学管理,保证克拉玛依校区与北京校本部的协调健康发展。校区坚持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共建的办学模式,坚持与北京校本部互补借力并差异化融合发展,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未来,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建立灵活、高效、开放、有序的治理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克拉玛依校区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