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陕西:今年高考外语口试6月20日举行
2015-06-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讯(记者吕扬)近日,陕西省招办出台文件,就今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试工作作出安排。报考外语专业及其他要求外语口试专业的考生,除参加统考外,还必须参加外语口试。口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缴费、在线打印准考证的方式进行。

考生于6月10日9时至12日17时,登录西安文理学院网站“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试网上报名系统”(以下简称“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sxksbm.xawl.edu.cn或http://sxksbm.xawl.org)进行网上报名。考生网上报名时须缴纳考试费35元。

报名参加外语口试的考生须通过资格审核。网上缴费成功的考生于6月15日9时至17日17时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核结果,通过审核的考生自行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在线打印《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试准考证》和《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试成绩记录表》。

外语口试于6月20日进行,全省共设9个考点,西安市、铜川市考点设在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市、杨凌示范区考点设在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渭南、榆林、延安、汉中、安康、商洛市考点分别设在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榆林学院、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

热门院校

  • 西藏民族大学咸阳市渭城区
    学校简介渭水之滨,钟灵毓秀。巍巍学府,立德树人。西藏民族大学地处陕西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西藏民族大学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民主改革前夕的特殊历史时期,担负着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的特殊历史使命,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学校前身是1957年党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2018年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学校 60 年来的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和办学精神,明确指出了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办学63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精勤进取、笃行不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积极发挥西藏高等教育孵化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藏在内地的重要窗口等作用,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全力服务西藏经济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培养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校至今,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学校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有59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现有在校生11607人,其中本专科生10336人,研究生1271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51.9%。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43名(其中校本部101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3名,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161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55名;专任教师766名,其中教授151名,副教授229名,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16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48名。现有“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学校不断深化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力攀高峰。现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3个;近五年来(2016-2020)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540余项。建有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西藏高原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产出了一批以《西藏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13对关系)研究》《西藏县级政权转型发展研究》《当代西藏产业经济发展史》等为代表的重大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智库作用。其中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亚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获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依托高原环境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藏药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培育)中心以及高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实验室,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等重大项目,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学校现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57.48亩,校舍总面积49.8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室168间,160个实习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图书馆面积2.3万平方米,形成了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馆藏文献总量达319万多册。学校充分发挥援藏政策优势,积极构建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在中组部、教育部和陕西省的统筹部署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12所对口支援高校,不断创新援藏形式、拓宽援藏领域、丰富援藏内涵,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目标,即: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建成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展望未来,西藏民族大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和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西安市秦渡镇,占地783亩,建筑面积约42.4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卫生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临床医学(3+2)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陕西省“双一流”院校建设单位。【专业特色】学校开设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助产、康复治疗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药学等专业。其中护理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为陕西省高职重点专业;药学专业被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口腔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护理(老年服务)专业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是目前陕西省仅有的两所院校之一。【基础设施】学校附属医院、多功能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室、实训楼、公寓楼、科研楼、大型餐厅、塑胶运动场、图书馆、浴池、游泳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学习、生活设施齐全,为学生在校成长成才提供了可靠保障。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约90万册,馆内建有电子阅览室,可以满足师生不同阅读习惯,开阔师生视野。学校附属医院位于校园西侧,占地约300余亩,一期设置床位1200张,环境优雅,设备先进,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附属医院引进先进的医院管理团队和各领域权威教授专家负责医院日常管理和诊疗工作,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学生见习、实习、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现已形成了“校院一体、医教融合”的鲜明特色, 在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学校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设有内科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妇科实验室、儿科实验室、解剖陈列室、口腔治疗室、口腔技工实验室、放射实验室、急救模拟实验室等各类医学专业实验室134个,可同时容纳2600名同学进行实训、实验、实习。学校护理实验实训基地和临床实验实训基地被评为陕西省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人体生命科学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总体投资300余万元。馆内收藏各类人体断层标本、人体塑化标本、解剖铸型标本、系统解剖学标本500余件,是解剖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探索人体奥秘、弘扬生命科学及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基地。【教学科研】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774名,专任教师57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86人,占专任教师49.74%,高级及以上职称128人,占专任教师22.26%,校外兼职教师360人。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理念,以各类技能大赛为抓手,突出学生实操、实践能力的培养,连续多年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多项奖项。【校园文化】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生为本,求实创新,依法管理,实践育人”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加强社团建设,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崇尚真理,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价值观。学校大力开展“三雅”(学生文雅、教师儒雅、校园高雅)系列校园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连续八年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对外交流】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先后赴韩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教育机构、医疗行业、高等院校交流访问,与部分院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学生交流、教师访学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丰富和深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提高教师国际化视野,构建学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就业安置】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全程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安置、就业跟踪等服务工作。学校通过拓展国外就业市场、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校园招聘会、以实习带动就业等方式,积极寻求就业途径,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学校扎实的学生就业服务和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每届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已累计为全国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三万余名素质高、技术好、业务精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学生资助】学校建立了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农村困难学生免学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学等多位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得到必要的资助,实现了“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目标。【社会荣誉】★ 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院校★ 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建设专业: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药学、护理★ 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陕西省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单位★ 陕西省级重点专业:护理、口腔医学★ 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护理和临床医学实验实训基地地址:西安市秦渡镇邮编:710309电话:029-81483012(校办)029-81483333(招办)网址:http://www.xagdyz.com
  • 学校简介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通信信息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学院为通信行业及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综合人才,享有“陕西通信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院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陕西省高校创新创业教改试点院(系)”和“陕西省首批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先后被授予“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校园”等荣誉称号。学院占地面积13.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2万平方米,建有综合教学楼、实训楼、培训楼、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学生活动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等教学生活场所,图书馆藏书21万册。学院现有在校生4800余名,教职工300余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1%,硕士及以上占教师总数的65.5%,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学院以高职教育目标与企业需求为依据,开设有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等26个热门专业,覆盖了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经济管理等领域。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的毕业生理论扎实、技能娴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几年就业率均名列同类院校前茅。学院每年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技能节,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达700多人次。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制度,实行奖、助、贷、免、补结合的激励制度,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全方位服务,能确保每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作为陕西省邮电培训中心,在全力做精做优日校教育的同时,紧密切合市场需求,着力打造自主培训品牌,近几年为企事业单位举办各类培训班370余期,培训学员13余万人天。多年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服务,在员工培训、科技咨询、技能鉴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行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获得了广泛赞誉。六十余载兴学育人,六十余载桃李芬芳。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秉承“明德、尚能、进取、创造”的校训和“乐教、爱生、身正、业精”的教风,坚持日校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理念,走“产教融合、特色引领、内涵发展”之路。在“十四五”期间,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学院建成“陕西省双高院校”和“智慧校园”。
  • 学校简介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直属陕西省教育厅,面向全国招生。学校位于中国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处于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建校63年来,学校秉承“尚德躬行、笃学擅用”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为国家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明德敬业、严谨求是”的校风。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1979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隶属于空军,1985年改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更名为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2001年由空军移交陕西省管理,升格大专并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通过了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百所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还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高职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国防部、教育部确定为陕西唯一一所空军、陆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被教育部遴选为“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项目院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确定为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被陕西省遴选为优质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南、北、东3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多亩,在校生13000余人。设置有航空维修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航空管理工程学院、航空材料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士官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并创建了通识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等6个教学单位,1个航空制造工程中心,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三全育人”研究院等2个研究院,开设了通用航空、航空维修、制造、材料、管理、人工智能、自动化、汽车等门类齐全、航空特色鲜明,紧跟时代发展的高职类专业50余个,涵盖了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管理服务、交通运输营销等职业门类。学校现有波音737-300等19架飞机,拥有教学实验室184个,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14954台(套),依托航空产业的校外实训基地297个。建有集航空人才培养和航空科普于一体的航空科技馆,国家重点支持的数控实训基地,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联办的“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合作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开展IHK证书培训。学校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8项;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中也在全国名列前茅;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交通运输类专业示范点。学校获批建设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建设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拥有设施完备的塑胶田径运动场、大学生体育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生均达1.5万元。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现有专、兼职教师810名,其中二级教授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杰出教师各1名,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2项,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依托阎良航空产业区位优势,大力选聘行业领军人才、知名企业家、企业高管、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来校兼职,聘请了(飞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试飞英雄黄炳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薛莹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600余名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近年来,学校积极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陕西省‘挑战杯-彩虹人生’大赛”等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学生在技术技能水平、岗位创新能力、创业成功率等方面稳步提升,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50余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00余项,其中一等奖49项;近五年双创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1项金奖,实现该竞赛陕西高职金奖零的突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银奖2项、铜奖2项;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银、铜 奖共53项,连续两年获得职教赛道冠军;“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奖项14项。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泰国私立大学联盟、柬埔寨暹粒地区理工学院、韩国大林大学、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和韩国新罗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泰国金士顿芭堤雅职业学校签署留学生培养项目协议,与菲律宾共设航空教育创业基金、共建航空教育创业中心,助推中菲航空教育合作交流。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学校近三年累计选派110名教师赴德国、泰国、柬埔寨、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习培训。曾接收新加坡理工学院126名交流生来校进行航空维修实习,累计派出多名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活动。积极对接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项目”平台,多次承办“中美未来职业之星联合研习营”西安站活动。接待来自泰国、新西兰、韩国、菲律宾、非洲、美国等国家的院校、企业、机构等来访团组,共计21批219人次。2019年,学校被遴选确定为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202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并成功入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院校、“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院校。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建立了有效沟通交流机制,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航空学会等行业组织,担任“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常任主席单位,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单位;牵头组建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及陕西西安航空城职教联盟,探索实践“政军行企校”多元参与的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了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引领作用。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定期举办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目前已形成了由空军航空维修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企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企业、民用航空企业、航天企业、装备制造业等500多家企业组成的稳定的就业基地。学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每年约有60%的毕业生签约大中型国有企业,近40%的毕业生签约中航工业、空军装备维修、民航运输、航天科技等行业企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5720工厂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为部队、航空工业企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学校站在“双高”建设的新起点上,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军民融合”战略,根据国家“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要求,为建成航空特色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而努力奋斗。(数据截至2021年6月)文 化 理 念校训: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校风: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教风:崇德仁爱 守正致远学风:勤学精进 明辨笃行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办学思路:跟进基地,增强实力,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教学观: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学生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西航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精神及阐释一、“西航精神”概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地处素有“中国西雅图”的美誉的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这里是亚洲最大、中国唯一,集飞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国航空工业基地。学院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随航空而强,植根航空,情系职教,亦厂亦校,军民融合,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具有部队优良传统和军工文化基因,对接融合校园文化,形成了一整套符合高职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凝练提出了“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的校训、“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的校风、“以学生为中心 以就业为导向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的教学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的学生观以及“艰苦创业 团结奉献 育才树人 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为学院创新发展,追赶超越,争创“双一流”优质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追求、思想保证和文化浸润。二、“西航精神”阐释:1、办学理念: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提炼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创新创业,倡导扬长教育,培育“百花园”,努力培养一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专业设置、课程标准等环节对接岗位需求,学习与就业充分结合,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更好地体现人才的尊严和价值。——以质量求生存,就是要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追求精益求精,使之成为学院生存之道,竞争之本,发展之源。——以特色求发展,就是要教育师生员工树立“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不甘平庸,勇攀高峰,争创一流。2、校训:学校在总结悠久办学历史和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炼了“尚德、躬行、笃学、擅用”的校训,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同。“尚德”意为崇尚道德。语出《论语-宪问篇》“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寓意着学校重视立德树人,以德治校。体现了学校积极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天下为怀。“躬行”意为身体力行,亲身实行,强调实践应用能力。语出《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躬行”与学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相符合。“尚德 躬行”是对学校师生的宏观要求,即培养高尚道德、锻炼出色技能,为更好地做人、做事奠定基础。“笃学”意为专心好学,刻苦专研。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即学生要以学习为天职,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做到精通业务,钻研学问。“擅用”意为学以致用,能够灵活、正确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把文化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和企业经营的现实生产力。即要学以致用,专注专业,注重应用,基于岗位,提高动手能力,对接未来职业,突出职业精神。“笃学擅用”是学校师生对待文化知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西航职院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3、校风:“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的校风是学校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同化力、感染力和约束力。明德,光明之德。出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启迪人心的一种温暖力量与正面教育,学会审视自我,不断地朝着光明前进,追求美好精神境界。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教师要在注重完善自我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不断提高和完善人格修养,追求卓越、力臻完善的师德风范。严谨,指科学规范,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也指严于律己,从严治学等职业道德。严谨是对学校“从严执教,从严治校”管理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西航人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即探索真知,寻求真理,实实在在地办事。“求是”者,不论经历多少艰难,仍要坚持不懈地探索真理。4、教学观“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着力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确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观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5、学生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西航精神”:在学校校训校风和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把部队优良传统和军工文化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总结凝练出“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其中蕴含了学校建校60年来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核心理念、价值追求、文化自觉。在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弘扬过程中,学校将继续传承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秉承“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航空精神,推进“五个发展”战略,培育和塑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现代高职院校气质风范的学校风尚。7、教风:崇德仁爱 守正致远2014年9月9日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对人民教师的期望,好老师的共同特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崇德”:崇尚道德。出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仁爱”: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守正”:恪守正道。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语出《道德经》:“笃守正道,以新制胜”。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致远”:凝神、致力于远大理想。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8、学风:勤学精进 明辨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勤学”,即学习要珍惜时间,刻苦勤奋。学识来自逐步的积累,勤学才能收获满腹经纶,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勤奋。“精进”,即在学习时要精益求精,勇于钻研,追求进步。一心扑在工作上,专心致志于眼前所从事的工作,从而达到砥砺人格,提高修养的目的。“明辨”,即明辨是非,明白事理,形成清晰的判断力,能够抓住事物的规律和奥妙所在,能够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笃行”,就是要认真地去实践,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在品行方面,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做事方面,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不空谈,做到知行合一。省 级 以 上 重 要 荣 誉 一 览 表时 间授予部门荣誉称谓1983年劳动部确定西北五省区示范技工学校1984年西安市政府西安市绿化先进单位1993年陕西省政府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1994年陕西省政府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市文明学校1995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市文明小区1996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级卫生先进单位1998年空军航空工程部系统先进党委2000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省级文明校园2002年国家七部委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教工委陕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陕西团省委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为优秀等级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100所高职高专示范建设立项建设单位2008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西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系统201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2013年陕西省爱卫办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2014年陕西团省委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2015年陕西省教育工会委员会五一巾帼标兵岗2015年国防部、教育部空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2016年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中国青年报社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院校第一名2016年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项目院校2017年共青团陕西省委全省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优秀单位2017年国防部、教育部陆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2017年教育部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7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17年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平安校园2017年陕西省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教育部全国高职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20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18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教育部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 学校简介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恢复为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本科),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在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文理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奋勇开拓,文理精神薪火相传,教泽留芳,学校事业康庄发展、阔步向前。2008年学校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13年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学校被陕西省列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计划;2017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宝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学校建成宝鸡大学协议书;2018年学校获批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坚持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和应用型工科,文、理、工、管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学科发展定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立足宝鸡、服务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学校现有高新校区、石鼓校区、蟠龙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多亩;图书馆各类图书累积量300余万册。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20000余名,其中研究生1000余名。有专任教师1100余名,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20余名、博士300余名。同时,聘请了120余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有70余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其中30个专业获批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学士学位专业,4个专业获批陕西省“地方优师专项”定向培养资格。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3个省级名牌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哲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9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机械、旅游管理、艺术、体育、翻译、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会计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62个二级学科(领域)。有1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研究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1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科研奖励45项,尤其是近三年来,办学水平和实力显著提升,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获奖和高层次科研成果数量取得了较大增长。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动摇,依托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挖掘区域文化优势,汲取周秦文化精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和将周秦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的鲜明特色。学校秉承历史传统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强化教师教育和应用型工科两个基本办学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宝鸡市、陕西省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已为社会培养了14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学校先后荣获“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十四五”时期,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办学质量和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