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考生今年可报考台湾高校
2013-05-0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日从省招考办获悉,经教育部批准,2013年台湾地区高校将在我省首次招收自费本科生。今年,共有134所台湾地区高校计划在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8个省、市招收2000名左右大陆学生。

  省招考办介绍,参加今年6月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文化考试的8个省、市应届高中毕业生,可申报台湾各高校本科学士班,录取线不低于“二本”线,实行网上报名的方式。具体报名手续及相关信息可登录“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网站()进行查询。台湾各高校将及时在该网站上公布招生政策。

  据悉,凡被台湾高校录取并经本人确认就读的考生,不再参加大陆高校统一录取。据统计,去年台湾地区高校计划招收2014名大陆学生,最终录取1328人(本科班999人,硕博班329人)。

  有关人士介绍,台湾地区高校每学年学费约2.4万元人民币;每学年住宿费根据学校所在的不同地区,在4000元—6000元人民币。加上每月生活费,一名学生在台湾一年花费约4.6万元—5万元人民币。

  作者:魏娜 巩平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于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所专门培养具有外语特长的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座落在风景宜人的东湖之滨,坐拥湖光山色,尽享武汉著名景点“东湖绿道”秀丽风光。校园北邻武汉火车站,高铁、地铁、公交全方面覆盖,出行尤为便利。校园占地面积480余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63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目前,学院共设有35个专业,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为湖北省特色专业,“旅游英语”专业为武汉市重点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万余人。学院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实习实训条件,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54余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70余个。为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院还专门建起了功能全面的多语种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包括400余座的开放性外语自主学习室、同声传译实训室、教学录播厅、教学影视观摩厅、境外广播电视卫星接收站等)。学院组建富有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00多名,副高以上职称占35%,80%以上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拥有11位“楚天技能名师”。为加强外语教学,体现国际化办学特色,学院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十多名专职外籍教师进行外语教学。学院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型、服务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以“外语+专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推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高级护理”和“动车乘务”专业获批两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多次获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 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家级、省级的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中争光夺奖,捧回了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三等奖;“用友杯”全国信息化技能大赛二等奖;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省级及省级以上荣誉。多名青年教师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大赛中夺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8+1”城市商业圈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建立了17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2+1”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实现就业的双向选择。学院充分发挥地处武汉光谷核心区的地理优势,与武汉市东湖高新产业开发区管理局建立密切校政合作关系,在政府人才部门主导下,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定向为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培养配套服务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运行,学院抓住机遇与铁路部门深度合作,定向培养高铁动车乘务员。目前学院与武汉铁路局、南昌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已定向培养及输送了1000多名高铁动车乘务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动车乘务员培训基地。2013年5月,学院加入“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与武汉铁路局合作建立的实习实训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引进国际酒店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服务理念,定向培养五星级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是学院的特色。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逐步推进以及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发展,小语种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学院的应用英语、应用法语、应用西班牙语、商务日语毕业生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供不应求。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商务、护理、汽车技术服务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均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学生在校期间可选送到上述高校短期交流学习,毕业后可以申请到上述合作院校继续深造本科和硕士,已有300多名学生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渠道,走出国门,提升学历层次。
  • 海军工程大学武汉市硚口区
    学校简介海军工程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任职培训相结合。海军第一个本科专业、第一个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全国重点学科均出自我校。学校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工程与管理、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海军高等学府,是全军著名的多兵种专业类高等教育院校,是军队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硚口区解放大道,占地面积140多万平方米,校园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经过七十年建设,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环境。目前,学校有2个全国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是军队重点建设院校,拥有6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6个军队重点实验室,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一级学科和5个硕士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开设3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海军绝大部分专业领域。电气工程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30%。可比性办学指标跻身军内领先行列,部分达到国家“双一流”高校水平。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海军院校,培育一流军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合格的海军建设者和未来领导者为己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严谨、求实、拼搏、创新”的校风。承担海军31.5%本科和41.5%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为海军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军事人才,走出了近百位共和国将军和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海军军官的摇篮”。近年来,学校7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获提名奖,101篇论文被评为全军、海军、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学校建有创客空间和42个学员实践俱乐部,学员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以上奖项1565个,其中最高奖项371个。连续6年代表海军参加土耳其国际航海技能竞赛四获冠军。学校先后被评为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建设先进院校、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被军队列为“双重”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坚持以教员为办学之本,尊师重教,民主开放,激励创新,拥有一支以院士名师为龙头、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优秀中青年骨干为基础,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政治、军事、业务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0名,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在这支人才荟萃的师资队伍里,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委员、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教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琳教授,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东,有第2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肖飞教授,有被国家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的鲁军勇研究员,有“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张晓副研究员,有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入选者龚耘教授,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拥政爱民模范、一等功荣立者官东。近60人次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创新研究群体”入选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电力集成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团队奖,舰艇降噪、装备保障等专业团队获得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实施大科研战略,形成了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实现、服务保障为一体的科研体系。加强基础和自主创新研究运用,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创新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承担多个国防重点工程项目,建立的26个科研机构,已成为军队新装备研发和提升战斗力的生力军和智囊团。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600多项,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军队(省部)级一等奖61项。学校曾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可储存液体火箭推进剂、第一台“巨龙号”内燃机车。“舰船新型供电系统”“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某型双绕组发电机系统研制”“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和“电力集成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首创的“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选择了海工大,就是选择了成功,海军工程大学努力为每个有志青年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学习成才的机遇,我们期待着与有志于献身祖国蓝色海疆的优秀青年携手同行,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 学校简介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始终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发展共命运。全校师生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孕育和积淀了矢志不渝的工匠精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优良的校风学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已基本形成了理、工、管、经、艺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综合竞争力、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节节攀升。区位优势:学校坐落在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纱帽街,这里是“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和“通用航空之都”,GDP全市第一,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家中西部开发区中排名首位。这里是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永久举办地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举办地。学校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1万4千余家企业环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学校紧邻武汉环城和汉洪高速,武汉地铁16号线职教园站离学校大门仅百米,实现了与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各大汽车站以及武汉各大商圈、景区无缝对接,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生态环境:学校毗邻武汉欧洲风情小镇、恒大现代都市田园综合基地,风景秀丽的马影河流经校园,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越,是湖北省“园林式校园”。这里绿树成萌、草木葱茏、四季花开,“杏园”“樱园”“梅园”“水杉园”“镜湖”……园湖掩映。学校是武汉市“文明高校”“平安高校”“卫生高校”,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整齐的教学楼、整洁的学生公寓、宽敞的运动场、现代化的体育馆、时尚的学生食堂、覆盖全院的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文化:学校始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明德、修业、砺志、笃行”的校训,“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校风,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激励和鞭策着全校师生在新时代不断前行。学校着力构建“十大(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体系,努力形成“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丰富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领航人生”工程、社团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校园红歌会、读书活动月、道德讲堂、职业教育活动周……逐渐成为学校文化品牌,师生健康、向上、诚信、友爱、坚韧、奉献。学校拥有大学生健美操队、大学生艺术团、教职工合唱团等40多个师生社团组织,近年来,以学校健美操队为代表的多支文体队伍和专业技能团队,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斩获大奖20余项,捷报频传。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512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现设有7个二级学院,51个高职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是湖北省立项建设的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学校目前建有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拥有一批治学严谨、业务精湛、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9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5人,“双师型”教师211人,楚天技能名师7人,省级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就业创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全面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多年来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就业合作关系,与数百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订单,在国内诸多领域的知名大中型企业中建有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逐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以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重点就业区域。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学校毕业生以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供不应求。助学体系:学校建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勤工俭学、特困捐助、医疗保险”八位一体的资助帮扶体系,让每一个有激情有才华的学子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追逐梦想。学校与重点大学合作开设专本套读,学生主修我校实用技能型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可套读重点高校本科课程,同期获得双学历。学校还与韩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开展联合办学,毕业生可升入相关大学就读本科及研究生。各种提升渠道,助力学子在学业上展翅腾飞。步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国内知名、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砥砺奋进。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东西湖区
    学校简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的前身中原大学诞生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是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一所“抗大式”的革命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荟萃大量学术造诣深厚、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于1953年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由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师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60余人、博士生导师190余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名师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3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6人。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300余项,产出科研成果14000余项。培养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来华留学生500余人次,继续教育学历学生6500余人。现有本科专业5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3个,作为创始成员之一成立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牵头发起中国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并当选理事长单位。学校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全国高校首设经济学、法学、管理学通论3门必修课程,开设了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课程,同时开设法学-经济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有力推动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人才培养特区文澜学院,在多个学院开设经济学、法学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成效明显。着力打造学术科研、创新创业、人文艺术、公益志愿等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历届毕业生均能实现充分就业,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责任意识强烈,社会服务深广。学校坚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确立了“服务重大战略,聚焦优势领域,坚持开放协同,产出一流成果”的发展战略,在与财政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良性互动中,产出了一批财政改革、法治建设、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一流决策咨询成果,打造了一批高质量智库。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委智库3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6年,学校在中国智库索引发布的“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以100分荣获第1名;2018年,学校5家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入选数量和质量居全国高校第2名;目前,学校6家智库入选CTTI来源智库。积极开展社会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承担全国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阅卷工作、全国司法考试阅卷工作、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相关工作。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高。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意学院,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上奥地利应用科技大学设立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究院塞尔维亚分中心、奥地利分中心,与雷恩商学院共建中法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研究中心,与诺丁汉大学共建田野实验调查研究中心。积极支持教师深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参与欧盟科研委“罗马法学家”(Scriptores iuris Romani)国际研究项目,多名教授担任财政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咨询专家。发起或加入多个区域大学联盟,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韩国东西大学分别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学位项目和本科教育项目。与格拉斯哥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合作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签署交换生协议,每年出国(境)学习学生人数近1200人次。获得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与美国石溪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来华博士留学生学术论坛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品牌活动。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之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拥有图文藏书993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81个、子库416个。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景色优美。  70多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40余万人,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党政界、学术界和商界的中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建设“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市荆州区
    学校简介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于2001年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7万余名各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是江汉平原最负盛名的职业院校。在校学生15000余名。办学成果丰硕。学校是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省教育厅和荆州市共建改革试点高职院校;是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职工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项目牵头单位、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建设单位、荆州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和发起单位;学校先后荣获“高职院校满意度全国20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科技进步奖。是就业数据免检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坐落于荆州市学苑路21号,荆州东接武汉,西望三峡,北依千年古城,南掬秀美长江。是著名的滨江城市。荆州水陆空交通立体便捷,气候四季宜人,文化底蕴深厚,高教资源丰富,是学知识、强技能的理想之地。办学条件一流。学校占地1996亩,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米,在湖北省名列前茅。学校馆藏图书73万余册,电子资源逾95T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亿元。校园实现了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整体接入带宽7G。学生公寓功能完善,空调、热水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00人。其中,担任全国行指委委员1人、专指委委员2人,教授22人、副教授270余人,博士硕士220人,“楚天技能名师”18人。教师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建有计算机、会计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电子商务省级技能名师工作室。获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省级优质师资培训基地各1个。学校参加全省高校辅导员能力大赛,4次获得优异成绩,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专业门类齐全。学校主动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设立机电工程学院、护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医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生物化工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48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护理、服装与服饰设计、畜牧兽医、环境艺术设计等6个专业为国家骨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会计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旅游管理、护理、畜牧兽医、环境艺术设计为省级特色专业;软件技术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实习实训设施完善。学校建有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机电应用技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2个省级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合作共建海尔智能化学院、华为网络学院、红叶服装学院等名企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2个,“校中厂”式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6个,“厂中校式”实习实训基地18个。人才培养成绩喜人。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突出。2017年,学生获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一等奖数列全省高职第二名;2018年学校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竞赛,获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排全省第五位、全国第二十一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学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就业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于90%,全省名列前茅,优秀毕业生正在成为学校最好的名片。办学目标志存高远。荆州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将支持我校发展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投资16亿余元,支持学校高标准建设“9+1”工程。学校立足内涵质量发展,规划推进“1711”十大质量建设计划,努力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