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新疆: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温馨提示(二)
2023-01-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亲爱的考生,自治区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即将举行。

请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随时关注天气状况、注意御寒保暖。

合理安排食宿、提前熟悉考试环境、及早规划出行路线。开考当天提前到达考点,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身份验证、安全检查等检查验证环节,并按照考点安排,有序进入考点考场参加考试,避免因天气、交通等原因耽误考试。考试期间,服从考点工作人员管理。

亲爱的考生,一定要带好本人的《准考证》、《报考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请认真阅读、自觉遵守《考生须知》。按《准考证》上的时间要求提前到达考点,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场次考试。

亲爱的考生,一定要端正认识、放平心态,在雨雪冰冻的路上不要滑倒,在诚信考试的路上也不要摔跤,自觉遵守考场规则,诚信应考,杜绝任何违规行为。严禁携带手机进入考场!考试过程中如随身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试题、答卷纸等均属于涉考材料,不得以任何形式拍照传出或带离考场。

凡在艺术类专业统考中被认定为违纪或作弊的考生,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其中被认定为作弊的,将取消当年高考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含高考文化考试成绩和所有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请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切勿以身试法。

亲爱的考生,近年来,在艺术类专业考试期间,一些不法人员利用考生及家长的迫切愿望,故意编造和散布各种谣言误导考生。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应从正规渠道获取考试信息,切勿相信虚假涉考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祝愿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梦想成真!

热门院校

  • 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市
    学校简介 座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脚下,巩宁古城遗址上的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现任党委书记谢树青教授,校长蒋平安教授。  学校前身为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学校隶属于新疆军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首任院长为涂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由王震、王恩茂等同志任命;第一副院长杨捷(时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第二副院长孟梅生由彭德怀和习仲勋同志任命。1958年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4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国家林业局共建。学校现有老满城、亚心、陆港、天格尔等四个校区,谢家沟草地试验站、呼图壁牧草试验示范站等7个校属实习基地和329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中,老满城校区(校本部)占地面积约1500亩,亚心校区占地面积约500亩,陆港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天格尔校区(实习林场)占地面积约15万亩。  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节约型机构示范单位,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首批自治区党建示范高校。1个基层组织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基层组织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2个国家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自治区“党建工作标杆学院”、8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6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坚持“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恪守“明德笃志、励学竞业”的校训,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大精神,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本、硕、博为一体的全学段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24个学院,1个教学部。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3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中。学校积极参与教育部“双万计划”,现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8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围绕现代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领域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水利水电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森林培育学、林学),自治区高峰学科2个(草学、水利工程),自治区高原学科5个(园艺学、畜牧学、作物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拥有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现代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新疆果品加工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6个。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646人,专任教师1046人,其中教授152人,副教授3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2人。学校入选国家人才专项计划3人,政府特贴专家4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农业农村部岗位科学家2名,天山领军人才5名,天山英才40名。有全国先进工作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林草局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教学名师14名,“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学校现有学生36281人,其中博士生340人,硕士生3861人,本科生30318人,成人教育学生1762人。建校至今,学校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共识,推进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人才。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自身农业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成功解决水利工程排沙难的世界性难题;“乳用马、肉用马新类型培育及产业化示范”成为首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乳用马和肉用马新品系;培育的“新疆细毛羊”成为天山南北牧民增收致富的源泉;“红优二号西瓜新品种”成为全疆瓜类主栽品种,享誉全国;“棉花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创造了单产、总产、面积,高等级优质棉、病虫防治、肥料利用率、节水等7个全国第一。  “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018项,马产业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10项,到位经费近5亿元。近三年到位科研经费连续突破1亿元。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6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登记科技成果36项,审定新品种20个,授权专利300项(发明专利80项)、软件著作权260项,认定地方标准36项。育成“雪香”梨、新大豆27号、新农大棉1号、4号等新品种,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聚焦全面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人才培养、专业布局、服务“三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新农科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突出特色、扎根实践”的新农科发展之路。成立“新疆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6个,积极开展涉农科技研究和科技推广服务,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现代葡萄酒产业学院、马产业学院、棉花产业学院,与合作单位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学校将人才、科技、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探索出“1+4+N”科技服务模式,推进实用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一线快速转化,持续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学校2次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名教师获得脱贫攻坚“创新奖”“奋进奖”。  学校始终坚持扩大教育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加速国际化进程。不断优化留学生结构,加强涉农等优势学科学历生的招生,规范留学生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通过教学及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学生交流学习,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稳妥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学校“中亚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成立“新疆-中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科学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业院校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  走进新时代,新疆农业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践行胡杨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建设,努力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的一所全日制师范类普通高校,2018年7月转隶和田地区管理,主管单位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学校位于和田市北京西路169号,始建于1938年“简易师范”,1957年改名为和田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追求“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学进取、求是致用”的学风,致力于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各类人才,建校以来,累计为和田地区先后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人才。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成绩;2010年获得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2015年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连续两次获得“优秀”,2019年学校被纳入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前教育专业)培育建设单位。【机构设置】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副厅级单位,内设机构均按“小局大处”设置,处级机构24个,其中管理机构设置14个,教育教学、教辅机构设置15个,附属机构3个。【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专科生6833人。校园总占地面积1924亩,学校设有校本部(和田市北京西路169号)、新校区(和田县工业园区)两个校区和实训基地(罕尔日克镇)。校舍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5.2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97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3200 平方米,学生食堂3988 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62万平方米,图书馆7200 平方米),固定资产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2394.6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225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4073个,语音实验室座位数84个,理、化、生、地等专业基础实验室28个。馆藏图书60万册,专业学术期刊100余种。办有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学科、专业设置】学校目前开设专业23个,其中师范类17个,非师范类专业6个,覆盖教育与体育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旅游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文化艺术大类等5个大类。具体专业设置有: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育、汉语、历史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英语教育、小学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综合文科教育)、生物教育、地理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管理、应用化工技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维吾尔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教职工452人,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87名,博士9人,硕士19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5人。【科学研究】学校加大与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合作,积极与西南大学、石河子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加大科研工作支持投入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参与科研。2017年学校课题立项3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3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教育厅教育综合改革科研项目1项,自治区教育厅思政教育“十三五”科研项目3项,西南大学科研项目3项,校级课题18项。2018年学校课题立项25项,其中“西部青年学者”项目1项,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课题1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校级课题22项。2019年学校立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职业教育课题1项,校级课题35项,成立校级科研平台10个。【交流合作】学校主动对接北京援和指挥部和西南大学、石河子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疆内外对口帮扶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共建、和田学院筹建等诸多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学校简介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新疆西北边境,伊犁河谷,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宁市。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由1955年创立的原伊犁农业学校(曾为新疆农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中专学校)、1956年创立的原新疆伊犁畜牧兽医学校(曾为国家农业部A等三级学校)和1965年创立的原伊犁农牧机械化学校(曾为伊犁州政府重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是一所以农科为主,以畜牧兽医类专业为特色,文理兼备,以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伊犁州地方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伊犁州唯一一所高等职业学校,有西、东、北三个校区。学校坐落在伊宁市北郊,校本部地址为新疆伊宁市胜利路179号。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82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63人,中级职称教师137人,“双师型”教师91人,研究生48人,其中博士2人。现有在校生7051人,其中高职4086人,中职2965人。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占比分别为65%和89%。学院以“品正技强”为引领,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职业教育方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基层人才”的办学方向。确立了立足伊犁,面向全疆,服务西部的办学服务区域定位。明确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就业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院开设有适应伊犁经济发展需要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园艺技术、植物保护、现代设施农业、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6个高职专业和25个中职专业,构建了以农科为主,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为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继续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辅的办学格局。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24万册;建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4个,校外实训基地173个,校外厂中校基地1个;有各类实验(训)室48个,拥有价值2388.95万元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有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和植物保护专业)、自治区精品课程6门(养牛及牛病防治、农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养禽及禽病防治、养羊及羊病防治、兽医诊疗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农业部教学名师1人、新疆“天山英才工程”高层次人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2人,自治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人,伊犁州拔尖人才2人。学院是新疆北疆草原畜牧业示范性培训基地(伊犁基地)、伊犁马规范养殖技术培训基地、自治区“三煤”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农业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256站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一职业技能鉴定站,专事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学院已走过十五个春秋,凝练成了“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为己任,以主要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点”。学院合并成立以来,为伊犁及新疆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一万余名,遍布天山南北。多年来,在伊犁州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关怀下,学院快速发展,办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和水平得到社会认可,享有较高声誉,是自治区农科类职业教育最具实力的院校之一。2008年学院通过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通过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督导评估,并于当年先后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自治州文明单位”,2015年通过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评估验收,在引领伊犁州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院面向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伊犁州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与伊犁州直支柱产业相适应、比例协调的现代农业类、新型工业类和现代服务类的专业体系,逐步向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发展,为社会培养品德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努力建成一所疆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1)服务定位:立足伊犁,面向全疆,服务西部。(2)专业定位:优化巩固农牧业类专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类专业、努力拓展现代服务类专业,形成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3)层次定位:坚持培养技能型人才,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体,兼顾中职层次,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4)类型定位:培养思想品德好,职业素质高,学习与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 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市
    学校简介新疆医科大学(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乌鲁木齐市风景秀丽的雪莲山脚下,是新疆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的医学高等学府。 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前身“新疆医学院”被正式纳入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中。学校始建于1954年,1956年7月建成招生。1998年6月,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8月26日,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省部委共建高校。 学校秉承“好学、力行、笃医、创新”的校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医学人才,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民生福祉、边疆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拥有雪莲山校区、新医路校区、鲤鱼山校区、明园校区、仓房沟校区5个校区;8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各附属医院协同发展、整体联动,形成了优势集中、各有特色、分布合理、实力强劲的医疗资源集群。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901人,教职工18443人(大学1550人,附属医院16893人)。拥有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67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6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下设25个院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类为主,其它学科相辅相成的专业结构与布局。现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学科在ESI全球排名为3.13‰; 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研究所24个。连续6年获得2项以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数量稳居全疆高校之首。 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与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了全面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深层次共建合作关系。与美、俄、日、英、法、德、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成为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培养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39个国家的百余名研究生、上千余名本科生。 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疆医科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健康中国”战略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矢志奉献,努力打造集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医学研究、健康产业“四位一体”的航空母舰,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学校简介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是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布局调整的需要,2012年初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自1974年6月成立的农七师师范学校起,历经奎屯师范学校、伊犁州奎屯师范学院、伊犁州教师进修学院、伊犁教育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等变迁,先后五次调整隶属关系、七次更名。2018年7月,自治区党委根据全区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的需要,将学院隶属关系调整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2020年12月25日奎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学院。 在自治区、自治州和奎屯市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下,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显著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获批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020年获批第二批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获批2个国家“1+X”证书试点,获批18个自治区“1+X”证书试点.申报成功疆内第一个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参与国家虚拟现实资源库建设,主持建设课程两门,参与建设两门。 经过四十六年的发展,先后培养各类学生60000余名,为新疆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曾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机构设置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机电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化工技术系、建筑工程系、园林园艺系、师范教育系、传媒技术系、音乐与舞蹈系、汉语言教学部等10个教学院系(部)。学院设立党院办、组织人事处、宣传部、纪检委、工会、团委、教务处、学生处、招就中心、财务处、科研处、保卫处、继续教育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哈萨克阿依特斯文化研究中心、离退休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20个职能部门。 (三)校园基础设施 学院现有四个校区(主校区、西校区、南校区、东校区),总占地面积652526.5㎡,978.79亩,校舍建筑面积120000㎡。非产权校舍面积89000㎡,正在施工面积53000㎡。图书藏量33.12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479台,广播语音教室143间,网络多媒体教室85间,专业语音教室3间。固定资产总值2.0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总值3940.96万元。建成了校园网、有线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闭路电视系统、电子督学系统、“一中心两平台”、多媒体语音视听系统、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等。 (四)教职工队伍 现有教职工507人,其中在编教职工488人,同工同酬19人,专任教师377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2.6%。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31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73人,中级职称171人。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及“双师素质”教师232人,占61.54%。2018年郭润华教授获评全国第六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2019年被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纳入自治州“伊犁英才”专家工作室,授予“优秀专家工作室”称号;2020年何欢欢老师获批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第三期培养人选。 (五)专业设置和学生 学院以全日制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积极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有机衔接,促进普职融通。按照适用性原则、突出重点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加快职业类专业建设。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对接自治区、伊犁州支柱产业,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化工生物技术、休闲农业、现代纺织技术、护理、移动商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12个新专业,形成了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园林技术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3个自治区骨干专业群为核心、以物流管理、虚拟现实技术、建筑工程、护理、现代纺织技术等5个院级优先发展专业群和师范教育、音乐舞蹈等2个特色发展专业群为支撑,服务区域高端产业或产业高端发展的专业群布局。 学院现有高职高专三年制专业38个,高职五年制专业20个(其中五年一贯制专业15个,2+3、3+2专业5个),中职专业8个。与塔里木大学联办的“4+0”园林技术专业,2021年秋季开始招生。 目前学院在校生9446人,其中高职7732人,中职1714人。近5年(2016-202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均在91%及以上,2021年毕业生2004人,就业1697人,就业率89.07%。 (六)近五年教学成果 学院积极开展三教改革,推行学分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按“平台+模块”设置,增加创新创业平台课程,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有自治区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34门;任选课推行网络课,扩大学生的各方面素养,正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31门,推动公共课分层教学。近五年,学院师生在自治区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201项,有20个项目进入国家级比赛并获得3个三等奖,1个二等奖。2020年,在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实现了2018年赛事改革以来新疆团队入围现场决赛零的突破。 (七)深入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学院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成立了学院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常年招生专业均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系(部)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合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有179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和19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现代纺织技术两个专业“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园林技术专业产学研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导向,能力递进,淡旺季学工交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2020级中泰班,并确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引入亚欧商贸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大师工作室,以校企联合的方式建成了云桌面,开创了自治区高校利用云桌面完成省部级、国家级考试的先河。与新细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的《不污染纺织服装原料的纺织服装机械润滑油》项目,成功入围国家工信部100强创新项目,联合参与“双创”大赛,荣获2017年度自治区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名和优秀奖,2018年度自治区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比赛。 (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学院下属的伊犁州直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孔子学院(国家汉办)指定的HSK、YCT(中小学汉语水平考试)直属考点、是伊犁州唯一一所公办保安培训机构、是自治区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是伊犁州退役军人培训机构,近年来组织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人员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000人次左右,2016年荣获国家HSK汉语考试“优秀考点”,成为国内300余家考点中17个优秀考点之一,是全国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学院作为伊犁州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组织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10586人,2019年荣获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选的“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园林园艺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了“天山祥云”和“天山霞光”抗寒月季新品种,分获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铜奖,目前已技术转让9家企业,实行产业化生产,种植面积达到近2300亩,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学院牢记地方高校社会责任与使命,主动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发挥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战。年均毕业生 2000 余人,南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占 57%,就业率保持在 90%以上。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结合新疆“访惠聚”工作,先后选派208干部、教师负责莎车县和英吉沙县 25个村脱贫攻坚任务及南疆幼儿园支教工作。从2018年以来,学院向莎车县投放200多名中职招生计划,南疆富余劳动力技能和语言培训 2000 余人,为新疆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2017年至2019年工作队连续三年被评为“访惠聚”驻村优秀工作队,2018年、2019年学院被评为“访惠聚”优秀派出单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