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2011年体育专业素质测试考生须知
2011-03-3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致参加2011年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考生


各位考生:

  欢迎参加2011年湖北省高考体育专业素质测试。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工作,现将有关测试事项公布如下,请认真阅读,并在测试中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1.测试项目及计分方法

  (1)100米短跑、二级蛙跳、三角形障碍跑、原地推铅球、5米三向折回跑、800米中长跑。

  (2)记分方式。各项目分值设置如下:

  100米100分

  二级蛙跳100分

  原地推铅球100分

  800米100分

  三角形障碍跑或5米三向折回跑100分(报两项者取较好一项成绩记入总分)

  总分满分为500分。评分标准及规则见测试指南。

  2.测试时间

  100米短跑、二级蛙跳、三角形障碍跑考试时间为:4月9日-21日;原地推铅球、5米三向折回跑、800米中长跑考试时间为:4月10日-22日。具体时间安排附后。

  3.测试地点

  (1)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100米短跑、二级蛙跳、三角形障碍跑三项测试。

  (2)在湖北大学进行原地推铅球、5米三向折回跑、中长跑(800米)三项测试。

  4.报名程序及考试流程

  (1)报名:测试前一天,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和普通高考报名登记表,到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考务办公室领取准考证和签订《考生诚信应考承诺书》(由考生本人签字后现场上交),了解熟悉测试相关规定,同时向保险公司驻现场工作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0元/人),每人须缴纳服装费(30元/人),领取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服装。

  (2)测试当天上午7:30、下午1:30之前,华中师范大学考点在体育学院南湖篮球馆南门前点名;湖北大学考点在3号体育馆2楼点名。考生必须参加考点的点名检录,凡3次点名未到者,按体育竞赛和体育测试规则视为自动放弃测试。

  (3)编组及候考:考生在点名处报到,一律着统一考试服装(否则不能进场考试),按8人一小组,30-40人一大组,由带队老师集体带往各项素质测试地点。测试未轮到者,请在指定地点等候,不得擅自离开或进入考试场地,否则后果自负。考生须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得随意跑动或掉队,以免漏考。

  (4)成绩确认。考生在每项测试完毕后,听测试工作人员宣读成绩,并在成绩单上确认签字。800米由于考生体力问题,对签字不做要求,每组测试完成以后当场公布成绩。

  (5)华中师范大学测试地点安排

  ①100米项目在南湖体育学院田径场(塑胶跑道)上进行。测试时,每位考生必须使用起跑器,穿跑鞋的考生必须使用塑胶跑道的专用鞋钉,否则不得进行测试。

  ②二级蛙跳项目在室内田径棚内进行。

  ③三角形障碍跑项目在南湖篮球馆内进行。

  (6)湖北大学测试地点安排

  ①原地推铅球项目在2号田径场进行。

  ②5米三向折回跑项目在2号体育馆进行。

  ③中长跑项目在1号田径场(塑胶跑道)上进行。测试时,穿跑鞋的考生必须使用塑胶跑道的专用鞋钉,否则不得进行测试。

  (7)华中师范大学三项测试完后,考生请带好准考证和统一的考试服装,于第二天到湖北大学3号体育馆点名、编组测试。

  5.纪律要求

  ①考生应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听指挥。若出现特殊情况由各县(市、区)及考生所在学校领队与测试办公室联系解决。

  ②考生须遵守考生诚信应考承诺书的承诺,如有违规,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情节严重者,取消当年度高考文化课考试资格。

  6.考试期间各考场设有检举箱和曝光栏,由纪检人员负责公示。

  请各位考生注意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和财物安全。

  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2011年3月23日


  2011年体育专业素质测试时间安排(华师测试时间)


  测试日期 人数考生 所属市(州)、县(市、区)

  4月9日 985 恩施州965人(恩施市282人、建始县164人、巴东县185人、宣恩县38人、咸丰县81人、来凤县131人、鹤峰县84人),神农架区20人

  4月10日 1091 利川市437人,随州市584人(随州市区187人、曾都区116人、随县91人、广水市190人),竹溪县70人

  4月11日 1078 十堰市948人(十堰市区305人、郧县260人、郧西县107人、竹山县62人、房县158人、丹江口市56人),荆门市区130人

  4月12日 1092 荆门市463人(京山县215人、沙洋县79人、钟祥市169人),仙桃市213人,潜江市181人,天门市235人

  4月13日 1084 宜昌市841人(宜昌市区148人、夷陵区45人、远安县45人、兴山县70人、秭归县170人、长阳县49人、五峰县26人、宜都市73人、当阳市84人、枝江市131人),大悟县243人

  4月14日 1097 孝感市776人(孝南区341人、孝昌县68人、云梦县71人、应城市74人、安陆市88人、汉川市134人),咸宁市321人(咸安区152人、嘉鱼县133人、通山县36人)

  4月15日 1090 通城县144人、崇阳县119人、赤壁市52人,襄阳市775人(襄阳市区451人、襄州区303人、保康县21人)

  4月16日 1104 南漳县100人、谷城县119人、老河口市153人、枣阳市342人、宜城市143人、鄂州市247人

  4月17日 1110 荆州市1062人(沙市区96人、荆州区160人、公安县242人、监利县103人、江陵县79人、石首市152人、洪湖市151人、松滋市79人),江岸区48人

  4月18日 1049 黄石市667人(黄石市区328人、阳新县155人、大冶市184人),新洲区382人

  4月19日 1098 黄冈市1039人(英山县168人、浠水县322人、蕲春县362人、黄梅县187人),汉南区59人

  4月20日 1107 黄州区102人、团风县123人、红安县124人、罗田县142人、麻城市183人、武穴市119人,黄陂区249人、江汉区65人

  4月21日 1095 硚口区77人、汉阳区128人、武昌区80人、青山区104人、洪山区133人、东西湖区109人、蔡甸区145人、江夏区319人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2018年在湖北同类高校中率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得到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学校位于武汉市现代港口工业新城阳逻经济开发区内,与光谷生物城隔江相望,武汉地铁21号(阳逻)线直达主校门,区位优势突出。校园终年鸟语花香,四季风景如画,是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亲切关怀和指导。1994年春,钱学森院士先后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热情称赞“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办学原则,牢记“严谨、自强、求是、创新”校训和“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形成了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医、文、管、教、艺、经等9大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4个学院,设有68个本、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工程、农业、兽医等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湖北有关人才项目设岗学科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以博士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现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约为81%,自有博士教师数量居湖北同类高校首位,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省级人才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2人,“荆楚好老师”3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继续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94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申报专利近200余件,获批专利77件,居湖北民办高校首位。  学校创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3项。先后与省内外2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形成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双创教育模式和以“自强自立、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双创文化品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先后荣获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北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建设了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培养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20余栋,学生公寓40栋(其中二人间寝室占比34%,其余均为四人间寝室),并实现了空调全覆盖;有学生餐厅6座,室内外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2万多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292.33万册,无线WiFi覆盖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实习实训基地4个、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4万余平方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形成了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科学发展、因材施教、乐教乐学、共同进步”的育人理念,培养的杨子威、许大卉、程菲、骆群曙、肖洁丽、张聪等一批大学生先进典型,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昆虫达人”赵宇晨、“美女学霸”范琴等学生受到网友追捧,成为正能量“校园网红”。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群体示范效应。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连续八届)、“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省级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5人。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8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7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5个。此外,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15个。定期公开出版专业刊物26种。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学校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湖北省品牌专业17个,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和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校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3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得到充分肯定。2018年,“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校园文化,近120个学生社团活跃其中,“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桂苑之歌”等成为我校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及学生宿舍空调全覆盖,图书馆馆藏面积46857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体华中师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为早日将华中师范大学建成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武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2002年,2012年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更名为武昌工学院。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权。学校秉承“厚德、笃学、自强、求新”的校训,践行“敬业、修身、治学、树人”的教风,培育“尊师、善学、明志、笃行”的学风,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2019年,学校获评“中评榜”湖北民办高校十强、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0年,学校在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中稳居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1年,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跻身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西傍长江,南接黄家湖大学城,北邻被誉为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开端”的武昌起义门和武汉市地标之一——武昌火车站。武汉南大门快速通道(白沙洲大道高架)与杨泗港长江大桥在校前交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学校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知识殿堂。学校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图书馆纸质藏书120万余册,电子藏书312万余册,报刊1000余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齐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数达16000多个;学校建有综合实验中心6个,各类专业实验室100余间,校外实习基地160多个。学校拥有各类完备齐全的运动、生活设施,校园和谐有序。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0%以上,由一批国内知名专家、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学校聘请了200多名来自上市公司、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的高管、技术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师资力量居于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现有智能制造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学院,56个本、专科专业。学校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入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首批重点培育本科专业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3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5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在全省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学校把科研作为教学之源,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高,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科研经费稳步增长,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高校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中,我校北大核心发文量75篇,居湖北省同类院校首位;在2018年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各专业高校C刊(南大核心)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中,我校设计学类专业高校C刊论文发文量位居全国第12位。我校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是湖北唯一的获奖高校。2020年,学校参研成果《谷物加工链增效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是被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建设的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2014年3月,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在武昌工学院成立,该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之一,是全国唯一一所获批的民办高校。同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授予武昌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2015年起,学校与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培养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2016年,机械工程学院获批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2017年,学校4个项目获批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立项数量居湖北省同类院校第二。学校奖助体系完整,建有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减”的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体系,构建以优秀学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为激励措施,以广文教育基金、董事会助学金为基本保障,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学校勤工俭学为基本途径的奖助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育人成果丰硕。学校注重校园文化项目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形成了以“最美青春——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榜样的力量巡讲、社团文化月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2011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等众多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为学校捧回480多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8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在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08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现已是江西省国利建设集团总经理,成为江西省建筑业佼佼者;08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现为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13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职于美国亚马逊研发中心,任数据科学家一职。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2015年学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18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在近几年考研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众多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双一流”高校及国外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机械工程学院还出现两个“最牛考研寝室”,两寝室8人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江海浩荡,百舸争流。扬帆竞进,勇立潮头。武昌工学院已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学校将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学为主、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 学校简介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地处“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市,毗邻武汉·中国光谷,是华中地区的唯一一所生态类高校,培养美丽事业建设者的摇篮;是世界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也是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十大职业教育品牌、省级文明单位(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占地面积729亩,校外实习基地1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4.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02亿元,图书馆藏书70万册。学校建有林业3S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处理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花艺设计、古建筑设计与施工、室内设计、木材工艺、家具制作、数媒设计、智慧旅游、财务云共享、京东电商生产性实训、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等100多个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基地。学校建有智慧林业产业学院、湖北园林产教联合体、湖北殷祖园林古建产业学院、家居产业学院、新华三数字工匠示范学院等10余个“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院所,以及林业调查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创美装饰设计、非遗传承、生态旅游、佳影传媒等10余个工作室,并建有12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654人,其中专任教师507人,有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人员178人,楚天技能名师16人,“双师”素质教师401人。教师中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有29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人,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教师3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湖北省技术能手3人,湖北省技能大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教学名师2人,荆楚好老师1人。近几年,学校教科研成果丰硕,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9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国家规划教材500余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00余篇。学校现有生态环境学院、园林建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信息机电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中职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8院1部,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围绕生态文明,打造了“五美”专业群,即:“山水风光美”的林业技术专业群,“城乡环境美”的园林技术专业群,“居室艺术美”的室内设计专业群,“科技现代美”的林业智造专业群,“休闲生活美”的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群。开设了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1个大类共30余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1个,湖北省林业职业教育品牌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6个,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校)合作共建专业及实训室,与武汉林业集团、中铁五院、湖北殷祖古建、普邦园林、京东集团、远洲集团、新华三集团、芯慧联、木德木作家居、武汉一家一欧标等100多家大型企业深度合作,现共建有30个现代学徒制的订单班,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依托校内“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级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目前先后有70余家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创业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率达95%以上,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学校坚持以高职教育为主体,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非全日制专升本学历培养,学生可同时获取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并授予学士学位。近几年,学校每年还有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武汉纺织大学、江汉大学、武汉轻工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本科院校继续进行全日制学习深造。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坚持党建引领、思政铸魂,紧紧围绕“举生态旗、走绿色路、打林业牌、创特色校”的办学思路,践行“心修自然,强技养德”的校训,全面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深度融入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把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谱写新时代学校工作的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3月)
  • 学校简介武昌理工学院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万平方米,坐落在美丽的梅南山麓,被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三面环抱,欧式风格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风景如画,是全国十大美丽湖景校园之一。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建造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适素质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学院,开设56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国际学生17000余人。一、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师956人,博士24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1%,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5.2%,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40.6%。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8人,外籍专家教授20余人。◆教学科研生活设施。每个学院拥有一座教学实验大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等均超过教育部“部颁标准”。校园信息化位居全国同类高校领先水平。建有一流专业实验室180个,功能涉及各学科门类,拥有工业机器人实验室、VR技术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无人机低空遥感实验室、离子色谱实验室、生物信息实验室、摄影棚、空中乘务实训仓等一大批科技前沿实验室。图书馆建筑面积3.52万余平方米,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纸质藏书173万册,电子图书217.9万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25个。各类设施齐全,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大学生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教师公寓和食堂、3D影院、标准化学生公寓、国家标准体育运动场、俱乐部、健身中心、金融服务网点、医院、超市等一应俱全。建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203个,其中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1个。二、办学特色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把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创建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三”即三维素质培养目标,“二”即二条基本路径,“一”即一套评价系统。三维素质培养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制订“通适素质教育为基础、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创新素质教育为高阶”的三维一体、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通适素质过硬、专业素质扎实、创新素质突出”三维素质培养目标。二条基本路径,一是“全息场”德育,即德育主体通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德育制度四要素耦合成“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实现德育目标。二是“开发·内化·创新”教学,即开发学生潜质潜能,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创新,形成和发展素质,实现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变,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套评价系统,即以素质分为计量单位,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通适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进行量化测评,构建“素质分制”评价系统。形成了“以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为路径,专业素质教育、通适素质教育、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出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的三维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学校办学特色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亲笔题词:“坚持成功素质教育,培养更多成功人才”。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组成了“武昌理工学院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深度调研,形成了“武昌理工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经验及建议”调研报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中央书记处书记杜青林批转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武昌理工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值得推广。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题为《武昌理工学院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专题简报,向全国高校推广武昌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2017年5月25日,全国政协、教育部、湖北省政府、省政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战略规划办领导和专家就落实刘延东副总理批示来校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有效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5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领导来校考察。10余所高校学习借鉴该校大学素质教育经验和做法。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杨叔子、杨福家、李培根、瞿振元、顾海良等来校指导,给予高度评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国内动态清样》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该校大学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和成效。 三、办学成就 ◆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5%,毕业生签约率曾连续两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名;历年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稳居同类高校前列;考研考公率位居同类高校前列,近30%毕业生就职于国家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涌现出一批年薪在20万以上的就业“高薪族”。培养出了华为“天才少年”张霁,著名企业家卢伟坚、解砾,大学教授张孜仪、李锴、管乐、张新平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生自主创业蔚然成风,成功创业者近3000人,资产过千万的达千余人,不少校友创业的公司资产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有的校友公司资产达百亿。学校多次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国就业竞争力民办大学”等殊荣。学生创新素质。近年来,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奖项5600余项,其中德国IF设计奖5项、红点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工程算量软件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一等奖103项;学生发表论文近1000篇,获专利312项,发表小说、诗集30余部;编剧、拍摄电影5部,其中一部为院线电影,一部荣获中宣部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教学及科研标志性成果:·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独立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任务· 全国高校中唯一拥有“素质教育研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主持制定ISO国际标准· 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主持获得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设有海外校区· 湖北省同类高校中率先拥有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省同类高校中率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湖北省同类高校中率先拥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省同类高校率先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际标准研究平台和省级科研平台5个;主持制定2项ISO国际标准(同类高校唯一);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7项。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国际化竞争力。学校连续三年位居“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第二名。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起步早、范围广、数量多、竞争力强。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同类高校中率先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在校国际学生300余名,并在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尼亚加拉开办有海外校区,与加拿大尼亚加拉学院合作成立“中加学院”,与韩国多所高水平大学合作成立了“中韩学院”,开班本硕连读项目;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顶尖名校开设本科预科班或硕士直通班,为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国外带薪实习、海外游学和就业开通了直通车。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000余名学生提供了赴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学习交流、读本升硕的机会。四、社会声誉学校的校训“追求卓越、走向成功”成为学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是一所享有盛誉的文明校园、平安校园、魅力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双创校园、无疫情校园。学校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连续两届授予“湖北省级文明校园”,被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和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称号,荣获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最具公信力排行榜”位居全国本科高校第144位,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上榜。学校包揽全国六大权威媒体2019年度教育总评榜全部“第一名”:获评新华网“中国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央广网“中国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腾讯网“品牌实力民办大学”第一名、新浪“最具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网易“就业竞争力高校”第一名、搜狐网“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第一名。多次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国十大品牌民办大学”、“中国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等。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专业兴趣,充分满足学生的专业要求,高考录取过程中,经请示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同意,对已投档的学生按照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新生进校后可依规转专业。学生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颁发武昌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武昌理工学院学士学位。专科生经学校考试合格可以升入普通本科。 学校面向全国计划招生,按生源所在地的高考录取批次线择优录取。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