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北:升学指导测验——专业选择测试介绍
2013-04-0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升学指导测验——专业选择测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发,是指导高中生进行专业、职业规划的心理测评。它采用科学、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兴趣和能力倾向进行测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能力倾向,同时推荐符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特点的大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信息,帮助考生找到适合的大学专业。

  “升学指导测验——专业选择测试”作为一个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旨在通过测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看待大学专业的选择,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能力特点的专业,为将来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好准备。

  考生购买“升学指导测验——专业选择测试”卡并获得“专业选择测试”的测试卡号后,可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上网测试,到http://sx.neea.edu.cn主页下输入卡上的序列号和密码,然后按步骤答题。学生结束测验后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测评结果报告和相关专业的介绍。

  “专业选择测试”作为考生在高考专业选择时的一种参考意见,并不代表测试建议的报告结果是唯一的报考专业依据,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本报告,认真选择大学专业。

  “升学指导测验——专业选择测试”卡每张定价40.00元。

  购买方式:

  1.实体书店直接购买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资料发行部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石铜路2号(红旗印刷厂院内)

  本市内乘车路线:市内乘14、15、107、78、311路公交车,风机厂站下车南行50米红旗大街路西侧石家庄红旗印刷厂院内即到。

  咨询电话:0311-83823367。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9:30至17:30 (中午不休息)

  周六、周日:9:30至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2.网上书店购买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资料发行部开通网上书店。网上书店网址为www.hebeeaddd.com。可直接登录后,依据网上书店购书流程购买。

  邮购:

  收款人名称: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资料发行部

  收款人地址:石家庄市石铜路2号

  邮编:050091

  邮费:每张10元。

  备注:请在汇款单上认真填写汇款人地址、汇款人姓名、汇款人电话及所购书目等准确、有效信息,将所购书款及邮费一并寄至上面地址。

热门院校

  •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市长安区
    学校简介 河北中医学院前身是1956年在保定市成立的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1957年开始招收首届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958年定名为河北中医学院。1962年与天津中医学院合并,校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隶属河北省。1969年天津中医学院整建制迁至石家庄市,与河北医学院合并组建为河北新医大学。1979年恢复独立设置,重新使用河北中医学院校名。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重新恢复独立设置。虽历经分合,但中医药本科教育持续开展。建校60余年来,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吴以岭、张英泽,国医大师李士懋、李佃贵在内的数万名优秀人才。现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拥有杏苑、橘泉和祁州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82621.78平方米(873.93亩),建筑面积29.30万平方米,主校区为杏苑校区,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杏苑路,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橘泉校区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毗邻火车站,交通便利;祁州校区位于千年药都安国市,中医药文化浓厚,区位优势明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4.33万余册,其中线装古籍图书22906册,珍善本1299册。现有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107个,含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1所,教学医院40所,社区实践教学基地7个,其他实习实训基地37个。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16个,其中5个获批省级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临床医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在校全日制学生938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8397人,硕士研究生872人,博士研究生114人。学校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中药学、护理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应用心理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市场营销、汉语国际教育、中药制药、助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健康服务与管理2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强化以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注重中医经典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拥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拥有河北省重点学科2个,河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7个,省局共建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专科7个,河北省中医重点专科5个。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涵盖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学校现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服务传承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Ⅱ级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6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6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1个,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3个,省中医药数据中心1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2个。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758人(含直属单位),其中,校本部845人,第一附属医院1617人,第二附属医院209人,省中医药科学院87人,正高职称287人、副高职称474人。学校拥有专任教师725人,其中,博士学位201人,硕士学位423人。学校拥有一支学养深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54人、硕士生导师415人。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享有盛誉的名医名师,李士懋、李佃贵教授分别于2014年、2017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李佃贵、方朝义教授2016年12月被评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梅建强教授2020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疫优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拥有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以及省管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工程专家人选共计100余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年)》结果显示,我校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中总分排名第一。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是全省最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校之一。与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联合创办拉美地区首家中医孔子学院,与十余个国家的20所大学、医疗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韩国、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多个国家开展学术交流。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中医药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求源,厚德济世”校训,恪守“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中医药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推进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医教协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丰富多彩,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中医药社杯”“挑战杯”“创青春”等多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医鼻祖扁鹊故里,河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中药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大省。面对中医药振兴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良好机遇,河北中医学院将进一步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作风,着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为河北中医药强省建设和中医药事业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衡水市桃城区
    学校简介1923年建校,历经直隶第六师范学校、冀南建设学院、河北省立冀县师范学校、河北冀县师范学校等历史时期,1998年由冀州迁至衡水,2001年升格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占地面积233.5亩,固定资产总值1.358亿元。设有10个党政处室和计算机系、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外语系、社会科学部和体育工作部等6系2部。现有教职工307人,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72人,硕士以上学位100人,双师型教师73人。38个专业,面向全国9个省招生,在校生7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办学理念:扬长补短,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发展思路:三个融合(校园融合产业园、专业融合产业链、课程融合岗位群)发展战略:一体多翼(1+M+N模式,1—学院本部,M—若干特色二级学院,N—若干公共服务平台)办学机制:一校两制(1+X+Xn模式,学院主体的公办性质和二级学院的混合所有制相结合)学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落实“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爱衡职•做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学三提”主题读书活动,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部达到“双带头人”标准。2016~2019年,院领导班子连续四年在年度考核中被省委评为“优秀”等次。学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中国梦·大国工匠”衡水大讲堂,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通语明志”推普脱贫社会实践小分队入围2019年“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教育部和团中央专门致信感谢。学院坚持质量立校。2019年11月,学院通过河北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复核。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会计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高水平实训基地、成本会计在线精品课程、企业管理在线精品课程、现代装备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冀派内画、武强木板年画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工艺美术品设计示范专业点等8个项目入选第二轮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争取项目资金830万元。学院积极推进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2019年,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首批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目前已开工建设。参与起草《河北省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试点方案》,该《方案》在2019年以省政府正式文件下发。理论文章《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基于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实践》在《中国发展观察》刊发。2019年教师节前夕,河北省省长许勤到学院慰问,对学院改革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学院坚持集团化办学。牵头组建了河北省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集团,为河北省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北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等13家河北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理事单位。学院持续提升双创品牌。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实体项目54个,直接带动就业600余人,获得专项资金2300万元,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投资513万元建成先进制造双创中心、VR测试与互动中心、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众创空间”“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河北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等称号。
  • 学校简介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确认,由华北理工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京津冀---“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唐山市,区位优势优越,环境优美。华北理工大学前身河北联合大学于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2015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留学生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别和层次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会员,学院坚持以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设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等学科,共计70个本科专业、 16个专科专业。学院以一流专业建设为龙头,努力打造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队伍,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河北省教学名师2名、河北省优秀教师3名、河北省师德标兵1名、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支,教学研究成果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能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成人与成才并举,多举措、多渠道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学院在每年的大一新生中开设“新生训练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成长成才奠定基础;每年举办“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表彰在学习、科研、文艺、体育、管理、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学院组织开展多个项目技能培训,实行“1+N”多证式培养,孵化咖啡厅、台球厅、物流中心等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通过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逐年提高学生的升研率,学生升入985、211等名校继续深造;学院通过“一月一品牌”、“一院一品牌”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通过推进应用技术类人才创新培养实践活动,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近五年,我院学生成功创业184项,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际奖52项、国家级奖279项、省级奖702项。包括国际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包装艺术大赛、全国科技动漫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学院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与河北乃至京津地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20余个,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京津冀各类型企事业中。学院坚持“特色办学,品牌建校”的办学方针,办学声誉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最具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学生满意度最高独立学院”、“中国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校友会2020中国京津冀最好大学排名10强,轻工学院位列(独立学院)榜单中位列第6位。校友会网权威发布2021中国民办大学(含独立学院)排名,轻工学院位列第33位。在武书连关于大学评价和排名中,轻工学院连续三年位列“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综合实力百强。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秉承“勤奋求实、敏思健行”的院训精神,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续写学院新的辉煌。
  • 学校简介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渤海之滨、古运河畔、扁鹊之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公办高等医学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院校,河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单位。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天津专区医学院”。1963年改建为河北沧州卫生学校。199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卫生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60年来,学校面向基层、立足沧州、服务河北、辐射周边,艰苦创业、奋发图强,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医药卫生技术人才68000余名,他们当中一大批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  【基础设施】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46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00余万元。多媒体教室117个,网上教学资源丰富。馆藏纸质图书65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349种,电子专业期刊27067种。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综合数据库,实现了书刊文献资源的自动化检索与管理。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和篮排球场。有单元式学生公寓楼14栋,大型餐厅、生活馆、浴池、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新筹建的图书馆2万平方米,综合教学实训楼2万平米,健康养老教育实训中心6万平米。  【实践条件】  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39所,省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00余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15个、实验实训室206个、科技实验中心1个,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校内附属市人民医院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床位1100张、示教室40个。  【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49名,兼职教师313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9名、副高职称126名,博硕士223名,双师型教师256名,专业带头人18人,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3名。学校聘任多名省内外知名医学院校教授、专家、博士为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指导教学科研工作。  【专业教育】  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涵盖了本、专科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设有医学系、口腔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健康管理与服务系和基础医学部、公共课部、思政理论教研部等六系三部。开设有护理、护理(老年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医学营养、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20个专业及方向。学校是现代学徒制全国试点校,拥有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3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骨干建设专业1个、校级骨干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1门、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主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4个。主持制定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1个,参与制、修订3个。与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科研强校】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提升科研质量。2012年以来,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10项,其中省部级课题59项,获得上级资助98.80万元。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24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主、参编著作257部,其中专著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38部。发表论文1168篇,其中SCI收录7篇、SCIE收录1篇、EI收录1篇。申报专利12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学校创办校刊《沧州医教研究》,已编发47期,收录教师学术论文1400余篇。  【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名。文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平均高出全省高职院校录取控制线120分以上,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新生报到率年均保持在95%以上,当年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5%以上,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态势。近年来护理、助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累计100余人次。学校每年举办人才招聘会,就业单位遍及京津冀等十几个省市,毕业生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社会赞誉。  【订单培养】  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建有定向实习基地63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分别确定我校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临床医学、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解放军301医院、304医院、307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华润新龙医药有限公司、北京朝阳三环肿瘤医院、河北狮城百姓集团、上海誉兴商贸有限公司等单位与我校密切合作开展了“订单”培养,现有订单班级23个、学员800余人,形成了“入学、培养、就业”直通车。  【示范引领】  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河北省卫生职教集团牵头单位、高职高专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技术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护理类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全国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办学声誉】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显著成绩。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成为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好和社会公信力高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校园、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在省内乃至全国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愿景】  六秩华诞,继往开来。我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办学定位、目标,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为区域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民健康保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市
    学校简介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著名爱国主义学者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两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贺泓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是我校著名校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6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学校于2011年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占地1829亩,馆藏图书31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7 个。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69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7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21人,副高职人员100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08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20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66人,其中校外实践导师229人。在校本科生25135人,在校硕士研究生5242人,博士研究生518人,成人教育学生11090人。学校现设25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有本科专业93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1个、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4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4个。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设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河北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河北省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教育科研网河北省主节点等机构。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名师25人。近年来,学校共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以学分制、顶岗实习支教、大类招生培养为重点,推进本科教学三大基础性变革:学分制改革不断完善,满足学生自我设计和自主发展的需求。构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三教并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整教师教育体系。顶岗实习支教工程深入开展,有效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就此项工作曾两次作出批示予以推广;201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校视察工作时,对学校在基层锻炼学生的做法和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人生选择给予了高度评价。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强化通识教育。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初步形成四种培养模式,构建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创业就业众创空间”;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双创’示范基地”。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类项目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孙大业院士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蒋春澜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博”行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辞书奖、鲁迅文学奖等。在Science、Nature、Cell、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协同创新。已建成“细胞信号与环境适应”、“数字教育”、“燕赵文化研究中心”三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燕赵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长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入选河北省首批新型智库;组建了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移动物联网研究院、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畿辅学研究中心、县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评估中心、AR重点实验室、晏梁学智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25个国家的9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生互换、网络课程、科研合作和国际引智等方面和200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交往,办学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接收单位,每年有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国际学生600余人在我校就读本、硕、博学历教育和长短期汉语语言教育。已建成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合作建设了1所葡中双语高中、1所海外学院、2所海外预科学院,向20多个国家选派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组建了秘鲁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和新西兰研究中心,着力构建区域研究平台。 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工作”的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等称号。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并在2020年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称号。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校上下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推动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