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贵州:8月12日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情况
2010-08-1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统招:

序号

院校名称

科类

计划数

录取志愿

最高分

最低分

1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255

255

平行

373

314

2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

10

1

443

417

理工

15

1

373

209

3

保山学院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405

307

平行

371

368

理工

增加计划顺投

1

360

230

4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472

289

理工

增加计划顺投

1

415

221

平行

351

296

5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理工

增加计划顺投

1

384

218

平行

377

268

6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理工

10

1

374

240

平行

417

417

7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文史

30

1

448

320

理工

50

1

401

228

平行

410

398

8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385

294

理工

增加计划顺投

1

393

204

平行

397

367

9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

11

1

467

423

理工

19

1

426

366

10

东华理工大学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452

396

理工

6

1

396

365

11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理工

5

平行

357

252

12

贵州财经学院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479

413

理工

增加计划顺投

1

450

324

13

贵州师范大学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496

407

理工

428

1

435

275

14

河北北方学院

理工

15

1

390

206

平行

403

317

15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文史

增加计划顺投

1

433

397

理工

增加计划顺投

1

389

212

平行

384

284

16

九江学院

文史

32

1

475

373

理工

36

1

419

256

平行

373

373

17

辽宁工业大学

理工

5

1

382

328

平行

424

397

18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理工

1

平行

229

229

19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理工

10

1

406

232

平行

396

372

20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理工

20

1

412

285

平行

418

232

21

上海师范大学

文史

27

1

463

331

理工

23

1

437

234

平行

396

234

22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文史

18

1

443

292

理工

2

1

382

255

热门院校

  • 贵州理工学院贵阳市观山湖区
    学校简介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在原贵州工业大学校址设立的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1月,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0年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现在两个校区办学,老校区位于贵阳西南阿哈湖畔,占地866.7亩,新校区位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博士路,占地约1757亩,规划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校区二三期工程建设。学校设置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9个学院,逐步形成“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8个,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联合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等8个专业获批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 学校现有教职工916人。正高职称100人,副高职称295人,博士学历教师24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近30人;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共5人。 学校“资源勘查工程教师团队”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航空轻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果酒酿造工程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能源化学转化新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入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创新团队,隐伏矿床勘测团队等3个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和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被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为省级人才基地。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平台18个。其中: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岩溶工程地质与隐伏矿产资源特色重点实验室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流程性工业新过程工程研究中心、氟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6个,以及国家级健康智造众创空间、贵州省特种功能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分别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共建贵州磷石膏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贵阳市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等9个技术创新平台。 建校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1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4部,主编与参编各类教材38部,主持研制国际ISO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研制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获各类知识产权581项,实现知识产权转化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16项。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3054人,包括来自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23个国家的留学生。2018年以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和省级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166项,省级各类奖项327项。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分别与省交通运输厅、中航贵飞、阿里巴巴等开展联合办学。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框架下,学校于2017年7月发起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学校成立的“易班发展中心”成为贵州总站。 面向未来,贵州理工学院将持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主动服务贵州省关于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决策部署,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人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办学治校,以严谨求实的校风教书育人,努力建设“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
  • 学校简介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是2017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省教育厅直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学院位于贵阳市清镇职教城,占地500亩,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红枫湖畔,毗邻国家4A级景区时光贵州古镇。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对学院发展寄予深切厚望,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希望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全校师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以高标准党史学习教育引领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始终以省级理想教育信念基地为依托,打造学校特有的“忠诚工匠”文化品牌,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和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家和省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引,以“双高”院校建设为动能,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职业教育政治高地、贵州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在贵州省职业院校中拥有多个唯一:是贵州省唯一一所由机械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授牌的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中心授予的贵州省唯一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唯一拥有数控、汽车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的装备制造类职业院校;唯一一家承建省级装备数字化军民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的单位。同时,学校是贵州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职教集团成员共71家;是贵州省装备制造协会职教分会会长单位;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贵州省高职院校专升本依托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贵州赛区、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装备制造类赛项和贵州省技能大赛主要承办单位。建有省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省级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工程中心,数控技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黔匠工坊”等机构,是贵州27个产业链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生7500余人,其中直接服务于新型工业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学生4000余人,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本科专业1个,首批招生150人。学校现有专兼任教师4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69人,“双师型”教师14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91人,其中有全国机械中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12名,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裁判员27名。学校科学合理制定办学布局,深度对接我省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自动化三大装备制造专业群,开设高职专业26个(其中装备制造类12个,电子信息类3个),建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1个,黔匠工坊1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美的”、“360”、“吉利汽车”等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与“061基地”、“011基地”、“航天电器”等军工企业协同育人,建设校外实习就业基地200余个,校内实训场地达到45个,教学实训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万余元。学校的贵州省第七十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贵州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平台,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校坚持以赛促学,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50余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驱动高质量发展。对接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打造贵州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成“行业领先、贵州一流,特色鲜明,全国示范”的高水平高职学院。成为服务贵州先进装备制造的“新脊梁”,成为贵州先进装备制造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 学校简介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取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名,是2001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新机制独立本科学院。学院充分依托母体学校--贵州中医药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着重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高级人才,面向全国招生,在2005年教育部专项检查中,学院成为贵州省唯一获得良好评价的独立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医学为学科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院拥有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242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含其他正高级职称)66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级职称)95人;拥有博士学位27人,硕士学位16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5%。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师生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努力践行“博学多闻 精勤济世”校训,积极营造“求实、勤奋、进取、创新、报国”优良校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将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综合性独立本科院校。
  • 学校简介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贵州省水利厅。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现已成为一所以高职为主、中职为辅、成人继续教育协调发展、水利水电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4万余人,教职工520余人。新校区位于贵州(清镇)职教城,占地面积600亩,规划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是一所蕴含浓郁水文化特色的节水节能、生态环保的现代化智慧学校。建校以来,学院面向地方和水利电力行业培育了数以万计的水利电力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贵州水利水电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贵州省水利厅授予“贵州水利人才摇篮”殊荣,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省文明校园”“‘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合作项目学校”等近百项各级各类表彰及荣誉称号。2021年成功入选贵州省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润泽明德 崇实笃行”校训,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育人理念,对学生在政治思想、生活学习、工作就业等全面关心基础上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和规范要求,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搭建思政教学主渠道、党课教育、道德讲堂、校园文化周、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各类丰富多彩的育人平台,育人成效显著,被教育部、人社部共同授予“全国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院高度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个人”“全国职教名师”“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一大批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学院目前开设有水利工程类、电力工程类、土木工程类、管理工程类、智能工程类五大专业群,共计25个专业。学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与贵州水利投资集团公司、贵州建工集团、中天城投物管公司、帝豪花园酒店、深圳万家灯火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企业广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校内建有以水工综合实训中心——“大禹馆”和建筑工程实训中心——“鲁班馆”为代表的、能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校内大中型实训基地20余个、各类实训室100余间,充分彰显“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特色。学院已建成“向国兴大师工作室”“邓阿孜水利造价大师工作室” “杨正策省级名师工作室” “杨照祥省级名师工作室”,坚持以文化驭匠心,传承工匠精神。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组织学生每年参加全省全国技能大赛屡获佳绩,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排名稳居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招收孟加拉国、泰国、柬埔寨等七个国别的上百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先后与美国、柬埔寨、哥斯达黎加、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每年组织优秀学生到境外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作为贵州省第一个“走出去”办学的高职院校,先后开办了“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柬埔寨马德望理工学院·亚龙丝路学院”和“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哥斯达黎加丝路学院”,与美国贝佛大学合作举办的大数据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也于2022年4月成功获得教育部正式备案。学院与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昌工程学院联办成人大专、本科教育,同时是全国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培训考试基地、贵州省第十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扩规模、强内涵,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沿着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高职院校道路砥砺奋进、行稳致远!
  • 学校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校系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占地面积11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29亿,纸质图书115万册,中外文数据电子资源平台10个。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47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有教职工870人,汇聚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市管专家和教授、博士等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00余人。学校现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1个、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3个、毕节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贵工程园区等平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省级一流课程4门,一流平台1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10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贵州省本科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