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高考成绩占六成:偏科生愁,均衡生喜
2015-03-1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交大:今年与去年有根本区别

相比普通类型自主招生,复旦、交大的特殊类型自主招生报名条件降低了,但选拔方式与以往自招有很大不同,因此高考生们有喜有忧。不过,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明确表示,“631模式”更强调客观标准依据,公信力更高,与中学教育秩序衔接得也比较顺畅。

偏科生:高考或成迈不过的槛

相比普通类型自主招生,复旦、交大的特殊类型自主招生报名条件降低了,但选拔的严格程度并没有放松。交大招办常务副主任郑益慧提醒考生,“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和往年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有着根本区别,尤其是偏科考生不能心存侥幸。

就读大同中学选报理科的张同学现在就非常苦恼。他的父母说,孩子偏科厉害,数学、物理拔尖,但英语和语文是弱项,原本按照往年交大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报名参加华约联考,很有把握进面试。而以往面试综合素质决定了最终是否获得预录取资格,一般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被录取。而今年的招生政策,使得其进入面试的机会很渺茫。

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按照交大的招生方案,进入面试的考生是依据高考成绩来定的,交大分文、理、医科,按照招生计划的1.5倍给予面试资格,比如校本部理科招生计划500人,则理科高考成绩前750人才能进入面试。一旦在高考上稍有偏差,则就有可能无法进入面试,也就无缘通过“综合评价招生”优先进入交大。

郑益慧表示:“‘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是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去年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招生模式也是采取‘631’的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面试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占10%。这项试验是交大进行了多年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一体化探索之一,为今年正式实施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

均衡生:面试正常就很有希望

不过,对这一招生条件,也有学生表示高兴。王同学是一名本市“四校”学生,平时在年级排名前100名左右,也参加过若干竞赛,但并未拿到“含金量”足够高的名次。早前多所名校公布自主招生简章时,5%录取率以及“高中阶段获得全国奥数省级赛区一等奖”等条件让他感觉“心里拔凉拔凉的”,而昨天复旦、交大公布的2015年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招生简章则让他宽了宽心。

“我各科成绩比较均衡,理科稍好些,虽然不像有些同学在某一科上特别出色,所以如果拼自主招生肯定没优势,但好在也没有特别弱的学科,高考正常发挥的话应该总分还可以,而这次综合评价录取高考总分占比60%,学业水平考总共才10分,差距一般也就1到2分,只要面试发挥正常,还是很有希望的。”在王同学看来,这个综合评价录取方案为他这类各科成绩比较均衡的学生带来了曙光。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表示,复旦交大的“631模式”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也是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案,相比以往的“千分考”等形式,更强调客观标准依据,公信力更高,与中学教育秩序衔接得也比较顺畅,“有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尺度,学生对自己的竞争力也更心中有数”。(晨报记者 李星言 杨育才 董川峰)

热门院校

  •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上海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认可,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专门培养高等海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普通高校。前身是国家交通部部属全日制成人高校,组建于1978年。2000年根据国务院决定划归上海市管理。学院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由集团所属中国远洋海运大学代管。教育业务直接由上海市教委主管。学院于1986年率先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上海市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最长的院校之一。2003年3月被列入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单位;2006年接受了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通过复评验收,2010年再次接受并通过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2年入选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并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6年以优秀等第通过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评估验收。学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船员培训和干部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职院校。开设专业:设有航海技术系、机电工程系、航运管理系、公共教学部4个教学部门和1个培训中心,共设置16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教学设施设备:现有可使用校园占地面积55039.8㎡,建筑面积79151.02㎡。拥有教学大楼、实验大楼、信息图文大楼、学生宿舍楼、室外运动场等设施;建有海员职业开放实训中心、国际航运公共实训中心、航海技术实训中心、轮机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等五大实训中心。其中装备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轮机模拟器、模拟教学船、舵机实训室、GMDSS实训室、LPG模拟实训室等先进的实训场所。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2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占52.7%;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占91%;教师中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89.5%;具有船长、轮机长等各类双师资质教师达71.1%。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院设有培训中心专门从事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同时又是国内航海院校中船员培训规模最大、培训种类最多的船员教育培训机构之一。培训种类包括中国海事局认可的海船船员基本安全培训、船员适任培训和特殊培训以及船员其他培训项目,年培训各类船员逾万人次。目前开设的各类船员适任和合格证培训28项。学院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158号;邮政编码:200120;电话:58311677;传真:68670908;电子邮件:Sma.dzb@coscoshipping.com
  • 学校简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也是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和上海市唯一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建于1960年)与上海第二轻工业职工大学(建于1979年)于2003年联合组建。学院以工艺美术为办学底蕴和优势特色,60余年来培养了3万余名行业人才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大师、工艺大师、艺术家及企业家。学院是百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艺术设计类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和育人成效50强;连续五年位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海第一名,连续三年位列全国艺体类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是上海市“一流高职”建设院校。2019年,学院成为上海市唯一一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2020年,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获批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是上海市首所入选高职院校。学院认真贯彻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精神,以建设特色型高等艺术院校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深植中华文化、独具海派风貌,拥有时代特征和世界视野一流的文化传承与创意人才教育高地。近年来,学院确立“工艺美术+”战略,努力推进工艺美术与时尚生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相融合,设置了手工艺术学院、产品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数码艺术学院、WPP视觉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6个二级学院,涵盖工艺美术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等27个专业,为艺术创作、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娱乐、文化传媒等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创意领域提供优秀人才和服务。学院成立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着力非物文化遗产传承和生产性保护。 学院抓住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建立了“上海市数码艺术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工艺美术公共实训基地”等,汇集“东方学者团队”、国际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民间特艺大师等领衔的大师工作室,逐步形成以生产型实训工场和各类工作室为主体的办学形态。学院不断探索与国际顶级企业合作办学新途径,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学院教育改革项目成果《对接国际顶级企业,创新办学机制培养高端艺术设计职业人才》破解了高职校企合作的瓶颈,获得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院学生多次在国际四大创意设计顶级赛事之一的D&AD大赛、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华人世界最具规模的广告类创意奖时报金犊奖评选、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等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中获奖。
  • 学校简介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由原虹口区五所职业学校于2000年组建而成。学校现有三门路、密云路2个校区,占地面积137.6亩,建筑面积93927平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97人,在校生2434人。 2000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校,2015年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科文职工之家、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校、上海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等国家级、市级荣誉百余项。 学校现有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和文化艺术等五大专业群。拥有上海市职业教育国际商务开放实训中心、汽修开放实训中心和国际邮轮教学基地。是国家人社部命名的第43、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学校形成了“改革•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和“把需要生活的人培育成生活需要的人”的办学宗旨,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与上海商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电子信息技术学院、上海济光学院等开展了中职—本科(7年一贯),中职—高职(5年一贯)的贯通培养模式,与澳大利亚TAFE学院开展国际化办学,与多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并积极推进“双证融通”,让学生获取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步。 南湖职校建校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中外人士的关注。原上海市两任市长徐匡迪和韩正都先后来到学校视察,勉励师生。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和口碑。
  • 学校简介国家级优质院校建设校上海市市级特色高职院校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上海市文明校园学校概况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37所高职院校之一,为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目前在校生规模7000余人。学校设有七个二级学院及基础教学部和社会科学部共9个教学单位,20多个招生专业,涵盖学前教育、经济管理、财务金融、交通运输、机械制造、艺术设计、信息传媒和医疗卫生等学科门类。现有6个高本贯通专业、1个教育部国控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建设专业和3个上海市骨干建设专业。学校荣誉学校于2012年被列为上海市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和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曾荣获“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殊荣。2017年,被列为国家级优质院校建设校,并荣获“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称号。2018年,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入围中国特色高职院校(CCVC)排行榜——综合实力榜TOP500;2022年,入围GDI高职高专排行榜——人才培养榜前300强。目前已连续12年蝉联六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专业优势 学校致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7项,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共12支。累计建成上海市级以上精品课程12门,承担上海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累计191项。学校也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服务和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品质+能力”、“课证赛一体化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设施方面,设有16个校内实训中心和103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面积14万平方米,专业实训工位数2000余个,为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学生岗位技能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师资力量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渐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专业、实训领域中形成了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专业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69人,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70%,副高以上高级职称10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5.4%。外聘教师主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本科院校。就业升学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00%以上,签约率90.00%以上;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达90.0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0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为各大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报关物流行业、证券投资公司、电气集团、机械集团、飞机制造厂、铁路局、各大机场、航空公司、广告家居设计、计算机与网络服务、三甲医院等。学生可通过上海市“专升本”考试和海外院校“专升本”、“专升硕”等渠道继续学业深造。国内全日制“专升本”每年近200人,海外院校“专升硕”毕业生已达50人。奖助政策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教育资助、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奖学金、庄飞柳奖助学基金及各类企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特殊/临时困难补助等近20个奖助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生源新生,我校设立了求学资助项目,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报到入学均可享受一次性3000.00元的资助。获奖受助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0.00%以上,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市奉贤区
    学校简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创于1954年,是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类型高校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凸显“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科技创新文化,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00余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厚德精技 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明德 明学 明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爱科技”“六融合”“双协同”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入选首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42门;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个;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近五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00余项,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长期处于上海高校和同类高校领先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实力突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依托、服务和引领相关重点产业发展。拥有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6个,拥有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6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研究院、上海市大学科技园、上海创业学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和各类协同创新研究院、产学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平台。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制定各类标准40余项;2021年学校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上海市同类高校第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6人,博士生导师37人,“双师型”教师812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22人次、省部级人才137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日益提升。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1所;近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铁道工程技术人才,获批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协同育人和协同科创工作,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和数字赋能为路径、以大学治理体系优化为保障,努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选地和特色学科专业培育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民族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