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文理类本科一批16日起录取
2013-07-1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7月16日至24日,我省将进行高考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其中艺术类专业本科一批一志愿、体育类专业本科一志愿录取7月14日开始。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招办获悉的。

  据介绍,这一批次主要包含国家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重点高校、部分省属重点高校、部分高校的7年学制专业,体育本科专业,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7月22日,考生需填报文理类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含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本科二批志愿,艺术类、体育类本科一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春季高考招生本科一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志愿。未列入提前批和本科一批的本科高校和专业录取时间是7月29日至8月3日。(记者王玲)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山东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国内高水平省属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学校建有济南(校本部)和日照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各类训练场馆约17万平方米。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动休闲产业学院)一期工程已于2021年5月在莱西市七星河畔开工建设,项目占地580余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为政府交钥匙工程,2023年交付使用。学校现有教学机构12个,包括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中国举重学院3所“国字号”学院和1所附属中学(挂山东省体育实验中学牌子,设初中部和高中部,办学规模3000人,面向全省招生)。其中,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是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的以足球、篮球为特色的应用型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学校以体育学学科为主,是山东省2017—2023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等5个二级学科,以及3个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英国拉夫堡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中专生1300余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15个,其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特殊教育、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特殊教育、运动训练等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学校在全国首创马术运动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先河。现有教职工726人,其中正高级58人、副高级235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27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5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其他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7个。学校现有运动健康与健身科技重点实验室、体育健身器材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运动戒毒实验室、运动与健身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运动与健身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体育实验教学中心等29个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仪器设备总值约2亿元。图书馆藏书261万册,是省内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7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同时,获批省部级项目等200多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获得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由我校发起并承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永久落户我校。学校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创建了28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文创基地,包括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一带一路”国家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暨校园足球训练总营、山东省体育产业研究院、山东体育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省互联网+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齐鲁体育文化研究中心)、齐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展中心、山东省体育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等。受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秘书处、山东省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管理办公室设在我校。学校主办《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科技》2个学术期刊,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品牌赛事——SCBA全国篮球联赛。学校主动探索专业体育院校服务国家奥运战略新路径,创新推进“训科医教培”五位一体训练基地建设,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单项体育协会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共建了国家举重队备战奥运会训练基地、国家田径队备战奥运会训练基地暨中国田径协会青训基地、中国橄榄球协会奥运备战基地、山东省体育局日照训练基地。首创了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研发了备战奥运科技保障车,组建了多支科技服务团队,积极助力奥运备战。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引进西班牙武康大学“教练员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运动生理学”等国外优质课程,聘请米卢教练团队、乌克兰教练团队等多名外籍专家(教练)到校授课(执教)。学校与法国国家马术学院等共建爱马人国际马术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邦尼集团共建国际电子竞技学院,与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市政府达成建设山东体育学院欧洲实训基地协议,与世界健身联合会(国际)共建世界健身联合会中国培训学院,与AFA亚洲健身学院共同打造高校职业健身人才培养基地。建校63年来,累计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人才。学子张常鸿、孙一文、张梦雪、李晓霞、张成龙、周璐璐、奚爱华、邢傲伟、林伟宁、邢慧娜、唐功红等人在近六届奥运会上共获15枚金牌、29枚奖牌。在2021年举办的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上,27名学子和校友参加了10个大项21个小项的比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2金3铜,打破1项世界纪录;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学子和校友获得38金30银25铜,成为山东代表团金牌和奖牌总数“四连冠”的主力军;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荣获“校长杯”,成绩列山东省高校第一位、全国体育院校第二位、全国高校第十位。学校5次获得省委省政府通令嘉奖、集体一等功等表彰。2020年12月,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2021年4月,学校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是山东省唯一被授予该奖项的省属高校。学校积极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经验登上《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近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远超山东省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秉承“坚卓竞远、严勤创实”的校训校风和“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育院校。
  • 学校简介济宁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山东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科院校。学校现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占地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与济宁国家高新区共建教学科技园。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7.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馆藏图书总量为360余万册。学校建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6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7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编制床位3100张,通过国际医院信息化(HIMSS)六级认证。附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为山东省唯一一家省级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编制床位750张。学校建有山东省医学院校唯一一个省高校司法鉴定中心,并通过国家实验认证和资质认定二合一评审。学校现有教职工6165人。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90余人;有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行为医学领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际行为医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山东省法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8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732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 %以上,研究生考取率位于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33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医学教育为主体,涵盖医、理、工、管、文五个学科门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4项;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12项;有国家级示范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等2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课程等34门;拥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和山东省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学校,主办《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和《济宁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名列基础医学类期刊第一名,并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学校坚持“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的办学宗旨,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的校训,弘扬“求精、求是”的校风,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形成了“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应用型现代医药科技大学”的宏伟目标,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
  • 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市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学校简介潍坊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综合竞争力100强”。 学院坐落在世界风筝都——山东省潍坊市,现有滨海、奎文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5亿元,图书馆藏书148万册。学院设有农林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经营管理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等9个全日制二级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潍坊职业农民学院等跨专业教学机构,开设“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3个,三年制高职专业53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300人,博士、硕士700人。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泰山学者2名、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2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8名、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名、省青年技能名师4名,聘任发展顾问、产业教授等8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7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5个。教师在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获奖4项,在省级教学能力大赛等比赛中获奖80余项,青年教师在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18项,100余人次荣获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深化产教融合、学岗融通的“双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先后与潍柴、海尔、歌尔、北汽福田等8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1个、共建专业40个。牵头成立山东省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机电设备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集团、潍坊市学前教育产教联盟,潍坊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入选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潍坊市机电设备职业教育集团被评为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山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大力推进国家级现代学徒制、山东省混合所有制项目试点,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成效显著,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大力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入选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学分制管理试点高职院校、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院校、山东省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17个项目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认定,包括9个骨干专业、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现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4个、山东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3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7个。学院主持、参与8个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 大力开展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全面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学院建有15个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890余项,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9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2800多篇,荣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410余项。组建20支科技服务团队,近三年开展社会服务119020人次。成立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农业经理人学院,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年举办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学员1万余人。近三年实现各项社会服务收入6400余万元,学院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区域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重要集聚地。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平台孵化、双线并行”工作机制。先后同60多所国(境)外高校或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派出10批次学生赴国(境)外留学研修,引进外籍教师50余人,培养外国留学生600余人。选派4批农业专家赴刚果(金)承担商务部援非项目,在巴基斯坦、刚果(金)等建成海外技术培训中心3个,举办中外(鲁台)合作办学项目2个,成立中德潍萨学院和山东(潍坊)中德师资培训基地,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标准;与韩国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和游学活动。学院连续三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深入挖掘“明德尚学 强能善技”校训文化内涵,凝练形成“崇实尚行 敢于争先”潍职精神。广泛开展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七个一”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4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85项(其中一等奖32项),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54项。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171项,2020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1金1铜,“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1金1银。学院获评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中国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创客之家、山东省退役士兵单独招生试点学校、山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院构建起全方位、多元化资助体系和就业指导体系,保障学生成长成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倍受用人单位青睐和欢迎。 2020年11月8日,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在学院成功举办,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活动并讲话,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展示活动中,陈宝生、刘家义来到职教活动周活动现场,观摩了参展学院、企业展板及学生技能才艺展示,参观了学院实训中心,视察了由学院承办的高职工业设计技术赛项和园艺赛项比赛现场。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院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经过60余年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发展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融合一对接”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学院将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创建”的工作主线,以“双高/职教高地”建设为抓手,聚焦区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双师队伍等重点领域建设,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全力打造“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是于1998年7月兴办的一所普通高校。1999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成立远东工商外语学院。200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建立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7月,学院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职教园区,设立分校区,占地面积400余亩,2020年8月计划启用曲阜高铁新校区。2020年9月,启用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高铁校区学校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徐森林教授担任,教务、学务等各职能部门主管均聘请教授、博士任职,实行专家治校。二、学院现状学院现设五系两部两中心(工商管理系、健康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文化教育系、艺术系、五年制专科部、公共基础教学部、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办公室、就业办公室、后勤处、资产管理处、人事处、财务处、图书馆、科研处、诊改办(督导处)、科研处、图书馆、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办公室、宣传处(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统战部、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安全保卫处、资助中心、公共关系部、工会、纪委、石门书院等29个管理与服务部门;学院目前设有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健康管理、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助产、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制造与维护、软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空中乘务、大数据与会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早期教育、播音与主持、表演艺术、音乐表演、应用英语、舞蹈表演、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中文、雕刻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动漫设计、书画艺术、民族美术等4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12000余人,学院师资力量充足,专任教师475人,拥有博士9人,硕士86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7人,高级职称教师近百人。学院优秀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贫困学生助学金(分三等分别为4400元,3300元,2200元)。学校同时有企业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院是山东省第一批设立武装部的专科高校,方便了我院大学生参军入伍,实现自己的参军梦。三、学院定位学院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种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为目标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办学目标定位:立足山东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建设服务,凸显学院特色,把学院建设成为我省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专业建设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商科类”、“书法(刻字)”、“电子信息”“旅游外语”等专业为重点,带动相关专业建设,不断凸现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培养既具备一定科学人文素养,又掌握一定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第一线培养和输送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学院的收入主要用于教学,优先用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教学改革等方面,每年直接用于教学的经费比例基本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远远超过了4000元的要求。除每学年按时、足额地向学生发放奖助学金外,学院还增设了各种奖学金等。办学基础:学院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在办学基础设施、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集中建设。近三年来,学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修缮教学办公室、教室、学生公寓,增添和更换教室、办公室、学生公寓的桌椅、家具、风扇、空调、热水器等设施;投资了80万元改造体育场,增加体育设施;完善教务管理系统;新建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室、ERP实验室、手工会计实验室、餐饮实验室、立体造型实训室、现代刻字实训室、焊接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彩电实验室、数字模拟实验室等,新增实训室及实习场所1.5万平方米。增加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的藏书量,扩充了图书资源,每年购进图书生均3册以上,图书总量超过办学指标规定的标准。学校新建、改建多处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完备的教学设施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学院已建成一个接入总带宽达1000M的校园网络,学院校园网光纤总里程约5000多米,无线WIFI网络覆盖校园信息点共计200多个。学院网络化建设为推进全院教学信息化,提供快速、便捷的网络服务提供了保障。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学院有有二十余年的行业办学历史,是省内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较早的高职院校,有较成熟的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院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在互惠双赢基础上,建立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合作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学院各个专业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了5个研究室,形成了学院与各系部、各教研室组成的产学结合教育工作网络,建立了研究、管理、指导、评价、推广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在加强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把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启创优科技股份公司、山东中兴云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珠山书画院、双元职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临沂众泰汽车有限公司、台湾联相集团、济南舜和酒店、苏州巨丰电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2008年6月与济南舜和酒店订立了定向培养合同。年底又与济南天外山庄建立了实训、实习合作关系。全院现有校外实习基地87家,涵盖了学院全部专业,合作机制完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稳定,运行情况良好。高度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实施“2.5+0.5”的教学模式,充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各专业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覆盖率达98%,实习时间均达6个月以上。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多种实习形式,增强顶岗实习针对性,提高实习成效。
  • 学校简介烟台地处胶东半岛东部,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出了全力打造“仙境海岸”“文旅名城”和“康养胜地’的战略目标。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3月22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烟台工贸技师学院基础上设立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鲁政字〔2020〕48号)。5月11日,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备案(教发厅函〔2020〕22号),正式开始高职专业招生。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是“十三五”时期全国唯一一所在技师学院基础上建立的职业高等学校,也是落实教育部山东省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的重要成果,被授予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旅游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山东省金蓝领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全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烟台工匠孵化基地、山东省文明单位和中国鲁菜学府等称号。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适应文化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专业设置契合产业、特色鲜明学院主动对接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烟台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的战略定位,致力打造“餐饮服务、智慧旅游、休闲康养、数字创意、现代商贸、智能制造”等专业集群。2020年学院首批开设烹调工艺与营养、广播影视节目制作、酒店管理、空中乘务、电子商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6个高职专业,拟招生1500人。同时学院还设置了单招和综合评价招生计划。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主要培养餐饮管理、厨房管理、食品烹调、营养配餐等技术技能人才。成立了烟台市鲁菜研究所、山东省技师工作站、中国鲁菜学府、中国鲁菜研发基地、山东省旅游饭店业鲁菜研发推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与产业标准化推广应用标准创新平台、山东省鲁菜文化与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传承和弘扬鲁菜文化、培育一流烹饪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是学院与杭州时光坐标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共建的特色优势专业,主要培养电视栏目、影视剧、影视广告、专题片等项目的制作管理技术人才。引进企业一流的影视制作实训基地、数字电影虚拟摄影棚、数字高清虚拟场景资产库等资源,为专业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酒店管理专业与喜来登酒店、万豪国际酒店等国际品牌连锁酒店和百胜餐饮、凯瑞餐饮等国内品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主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深谙各地文化,熟悉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技巧,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实操经验的酒店管理高级技术技能型管理人才。空中乘务专业是学院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上海教育培训基地校企共建的特色专业,为航空运输企业输送“品行正、修养好、气质佳、纪律严”,同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中英文双语服务能力,完全胜任航空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主要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营销、商务平台设计运营与管理、进出口贸易操作等岗位,以及旅游行业的网络营销策划、宣传页面设计与制作、旅游产品推广与营销、H5页面宣传与设计等岗位,培养具备营销推广、商务平台设计运营与管理、进出口贸易操作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现代邮轮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交流与沟通能力,符合国际海事组织 STCW78/95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邮轮乘务适任标准的要求,并能从事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酒店服务管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课程体系能力为本、工学一体学院在全省职业院校较早推进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适应移动互联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内容,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精神、企业文化、创新创业、文明礼仪”等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近三年编写校本教材60余部,评选精品课程16门,在省市教学竞赛获奖150人次,国家省市技能竞赛获奖300余项。其中,在全国烹饪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11个,连续7年获团体一等奖。三、师资队伍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学院建立了“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新秀”选拔培养机制和一体化教师认定机制,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13人,硕士以上学位165人,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90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齐鲁首席技师4人,山东省技术能手6人,烟台市首席技师12人,烟台市技术能手30人。组建了“烟台市导游大师工作室”“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礼仪名师工作室”和“烟台市制造业首席技师工作站”,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80余名企业能工巧匠和管理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一流的管理理念、生产工艺和企业文化及时传递到教学一线,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四、立德树人形成品牌、成效显著学院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全域德育工作体系,培育“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加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加强德育实践体系建设,通过五常管理、实习实训、企业走访、社会实践、集中家访等形式,构建学校、家庭、企业、社会横向联动的管理体系。志愿服务、道德讲堂、经典诵读、升旗仪式、创新创业等特色德育活动贯穿教育全过程,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队被团中央评为暑期“三下乡”全国重点团队。加强德育文化体系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行业文化进系部、企业文化进课堂、专业文化进班级”系列活动,建设礼仪文化研究中心、鲁菜文化等传统技艺体验中心,打造“一系一品”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学院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五、校企共建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了长期、稳定、高效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人民大会堂、山东航空、中集来福士、东岳汽车、山东核电、渤海轮渡、希尔顿酒店、中国石化、中国移动等300多家优质企事业把学院作为人才培训和储备基地,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成立“百纳餐饮产业学院、时光坐标影视学院”等二级学院,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育人。坚持引企入校,引智入校,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契机,致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工业级3D打印+先进制造业孵化平台、3D打印+义齿制造研发平台、中国海派鲁菜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中国葡萄酒专业导游研究中心和海洋旅游培训基地。六、社会服务平台多元、开放共享学院重点打造烟台市餐饮服务、智慧旅游、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构建多功能、多元化、开放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鲁菜学府、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中国鲁菜研发基地、中国鲁菜之都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全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金蓝领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工作站、烟台工匠孵化基地、烟台市医养健康人才培训基地、烟台邮政快递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烟台市莱山区社区教育学院等基地为平台,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广泛开展金蓝领、失业职工、大学生创业、大学生技能、退役军人以及老年才艺、家政教育、养老护理等培训项目,年培训总量近万人次。七、办学设施先进一流、功能完善2019年,按照信息化、人文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标准,投资6.8亿元、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占地500余亩的新校区建成并全面启用,实现了教学设施的全面改善和提档升级。校区建有17个标准化实训基地和160个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实习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设有 98 家校外实训基地,267 家就业实践基地,充分满足教学实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培训等多元需求。总投资1.5亿元的智慧校园工程于2018年启动,以创建“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校”为目标,建设了一流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在阳春三月以全新的姿态开启了新的征程。学院将紧紧围绕烟台建设“仙境海岸”“文旅名城”和“康养胜地’的战略目标,紧密服务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理念超前、设施一流、特色鲜明的职业高等学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