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西:高校本科专业“瘦身强体”
2018-07-2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 赵岩)记者日前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截至2018年春季学期末,山西高校共有本科专业1392个,2018年秋季学期实际招生专业1160个,招生专业中包含新增的新兴应用型专业66个。不安排招生专业232个,其中撤销85个、停招97个、实施间招19个,因办学条件等因素暂缓招生31个,另有77个陈旧专业方向被取消。

据了解,自2017年12月山西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全面启动以来,该省教育厅按照“余量消减、存量升级、增量优化”部署,多措并举,推动专业优化调整工作,促进山西高校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目标迈进。

此次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山西省教育厅积极引导高校对所设置专业进行分类定位,通过统计分析,掌握了全省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与办学方向符合程度低、与办学定位不一致、办学同质化等问题。据统计,全省本科专业生源质量低的专业236个,占比18.21%;就业率低的专业190个,占比14.66%;生师比高的专业232个,占比17.90%。

在摸清底数、提高认识、做通思想的基础上,山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成立学校专业优化调整领导组,以“低质过剩错位”为红线,提出专业调整意见,把撤停专业的突破口放在与办学定位符合程度中等以下的专业上,为特色发展争取空间。

山西省教育厅还印发了本科专业增设指南,提出了鼓励增设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煤层气、信息化产业、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等12个产业领域相关的94个专业。下一步,山西省教育厅将继续深入开展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建立专业优化调整与招生计划、专业新增联动机制。

记者 赵岩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山西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坐落于素有“龙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70年来,学校弘文励教,薪火相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2万余名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面协调发展,财经特色凸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为优势和特色,推进经、管、法、理、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现设有教学单位21个、校级科研机构14个、院级科研机构64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项目9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共有本科专业5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专业3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7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11个、双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15个。师资力量雄厚,教育体系完备。学校现有教职工17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20余人,教授、副教授5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43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30余人,校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200余人。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本科生1.7万余人,硕士研究生近4000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人,继续教育学生1.3万余人,来自5个国家的留学生30余人。紧握时代脉搏,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坚持扎根山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足科研资源与智力优势,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导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主动承接各项任务,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编辑出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统计学报》等学术刊物,主办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经济高峰论坛”、“每周一讲”与“振东管理大讲堂”等,努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财经智库。2020年,学校共获得各类项目53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6项;获得各类奖项54项,出版各类著作、教材等45部,在SCI、SSCI、E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85篇,在CSSCI来源、CSCD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6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33次,学校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注重内涵建设,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特色与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荣获教学成果奖66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140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心营造“鲜明、厚重、开放、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风建设,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连创佳绩,参赛级别与获奖人次大幅增长。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大学生创业取得丰硕成果。深化开放办学,拓展交流空间。学校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积极拓展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设立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现为山西省唯一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9年来共有3000余名学生在校期间赴德国学习。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北亚利桑那大学、堪萨斯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西苏格兰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捷克奥帕瓦西里西亚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京畿大学等4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签署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学习交流协议,国际化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分坞城、迎泽和平阳三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1956亩(含东山校区),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38462.03平方米,纸质藏书177万余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66个。拥有实验中心、网络与信息教育技术中心、体育场馆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及晋商博物馆等现代化教学、科研和实验设施,其中,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学习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新时代,山西财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精神,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一流学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为主攻方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培育特色、增强实力,向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努力奋进,矢志为山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山西林业学校,是山西省唯一一所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办学70年来,学院秉承“知行合一、树木树人”教育理念,坚持“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总基调,发扬“艰苦创业、追求卓越”林院精神,经过几代林院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办学实力显著增强。1992年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7年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2014年山西省第二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A级,2015年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2020年先后确定为教育部和山西省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2021年入围山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胜利桥东汾河之畔,西临汾河公园和湿地公园,北接太原市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92675.23平方米,建有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东山实验林场)10.57万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5051.52万元,图书馆藏书54.4万册。设有6个教学系、3个教学部。现有教职工324人,专任教师231人,高级职称81人(其中教授6人),硕士学位以上193人(其中博士5人)。学院先后面向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人6345人,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0%以上,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化、人工智能和技能社会等重大发展战略,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智慧林业、现代园艺、生态园林、经济贸易、信息技术和环境艺术设计六大类专业群,开设有林业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35个专业。学院与157家行业企业建立了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关系,建有园林工程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无人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校内实训基地68个、校外实训基地220个。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建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部级重点、品牌、特色、骨干、示范等专业20个;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有专业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园林技术专业实施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承担教育部和山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5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中加、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试点专业3个。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院级在线开放课程27门;主编、参编“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30部、校企合作教材16部;近五年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54个、二等奖68个、三等奖117个。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示范性、重点、高水平实训基地11个;建有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3个、山西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机构1个,开展森林消防员、园林绿化、插花花艺师、茶艺师等9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学院强化优秀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先后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名师工作室1个、技艺传承平台3个;现有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部级“双师型”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8名,省级模范教师4名,专业带头人28名,双师素质比例达75%。组建6个科技创新团队和3个技术服务团队,培育“三晋英才”3人、省林草科技领军人才2名、拔尖人才6名、青年人才2名。“十三五”以来,承担央财推广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8项、横向课题8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1170万元;开展技术服务80多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61项,社会培训每年11000人日以上,技能鉴定每年2000人次以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学院坚持特色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林业职业院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平安校园、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单位等称号。现为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林业职业教育学会副主任单位、山西林草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山西省农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林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职业教育农林牧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传承着七十余年的职教血脉,沐浴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秉承“厚德、笃学、精艺、果行”的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学院办学实力和水平,全方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全力打造“山西绿色人才摇篮”,为服务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实行理事会统筹下的分工负责制,设有党委会、行政团队、院务委员会和工会。为弘扬和传承老区精神,学院成立了“老区精神研究中心”,创办了《山西老区职业教育》校刊。学院坐落在省城太原汾河西畔和平北路东流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过多年打造,现已成为一所多专业的综合性职业院校,设有护理、助产、医学美容技术、针灸推拿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中药学、市场营销、会计、导游、酒店管理等12个专业。学院配备了各专业教学实验实训的教学仪器,教学手段先进。现有80余所医院和协议单位,专门服务于学生校外实训实习。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24人,其中专任教师17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44人,硕士研究生17人,专业带头人9名,“双师型”教师103名。学院秉承“为革命老区医卫事业和经济发展培养各类职业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打造专业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强基固本,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以护理、助产为品牌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山西综合康复医院合作办学的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类高职针灸推拿重点建设专业,眼视光、药学、会计等专业齐头并进发展的良好趋势。学院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展示多方面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历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护理工作者,许多人已成为省内外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骨干。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年平均就业率稳步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学院先后被教育部授予“高等教育先进集体”、省委授予“新社会组织先进党组织”、省直工委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授予“老区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打好基础、提升水平、促进发展、服务学生”的工作要求,始终以“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抓内涵、抓特色,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一流院校。
  •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吕梁市离石区
    学校简介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一所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吕梁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吕梁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就业模式。学院依托吕梁产业发展,秉承吕梁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成为吕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学院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区,胜溪湖森林公园和孝河湿地公园环绕其周,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学院占地面积540亩,绿化面积40%以上,总建筑面积26.13万平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4840余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89余万元。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70个,多媒体设备83套,计算机机房7个,2个语音实验室,教学用计算机700余台,馆藏图书26.6万余册。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79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讲师23人,中级职称5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96人,“双师型”教师56人。学院设有大数据学院、矿业工程系、机电系、电子信息系、经济系、基础部等6个二级院系部。围绕吕梁主导产业开设有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煤矿智能开采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酿酒技术、电子商务等24个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大学生2840余人,非全日制扩招生1547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学院办学体制、改革创新、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办学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8月,学院与北航教育集团、腾讯云(北京)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大数据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吕梁大数据产业“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学院秉承“把握方向、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服务吕梁、辐射山西”的办学理念,构建“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大数据公共实训基地、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大数据认证考试培训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专业入选省级高水平重点专业。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财务数字化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平台运维、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云计算开发与运维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入选“1+X”证书试点院校。——市场化办学理念逐渐浓厚。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积极推进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院与孝义鹏飞集团共建的“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与孝义金达集团共建的“吕梁职业技术学院金达继续教育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拓展了吕梁学院交口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学院部分专业学生实训基地。学院与北方教育集团投资2000万元共建省内一流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顺利签约。学院先后与长安汽车、中关村、美锦集团、离柳集团、中科华孚集团、孝义鹏飞集团等20多家省内外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互设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共同制订课程内容及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实现了招生、教学、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学院正在努力找准服务吕梁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努力从“自我发展”向“服务社会”转变,进一步厘清“产业需要什么”和“我们能做什么”的关系,在主动服务中体现办学担当。学院大力开展企业在职人员、农民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素质和技能提升培训,为山西离柳焦煤集团、孝义市煤炭局、山西锦瑞煤业公司、山西金达集团等当地企业单位累计培训各类人员4500余人次。——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建校后先后荣获“山西省第十四届职业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西省总决赛一等奖”、“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一等奖”、“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高职组全省第五名”、“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山西省第七名”、“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综采电气维修二等奖”、“山西省第十三届高职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二等奖”等奖项;荣获“吕梁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吕梁市先进基层工会”、“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十佳综治单位”、“平安校园”、“义务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申报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项目“地方政府对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荣获三等奖;学院教师先后荣获“山西省三晋英才”、“山西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优秀教练”、“山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学院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学院正在朝着区域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 长治医学院长治市上党区
    学校简介长治医学院是山西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素有红色之都、魅力之城美誉的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太行、太岳腹地和晋冀豫三省交界,是本地区开展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窗口。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护士学校,是在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由延安中央医院院长何穆博士亲手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之一。1948年改建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科专门学校,1950年7月更名为山西省立长治医科专门学校,1958年更名为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198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长治医学院。1996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4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2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3年成为省内第一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单位。2016年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回访。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临床医学、护理、药学3个专业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在长达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历史使命,秉承“面向基层、德育为先”的优良传统,坚持“重质量、重实践、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厚德精业、济世报国”为核心的长医精神,为社会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医学人才。 发展至今,学校形成了医、工、文、理、教育、管理、艺术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构建了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设有19个教学院系(部),开设本科专业23个。在校生1255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65人、本科生11038人、成教学生1050人。现有校本部和五龙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7.17亩,建筑面积30.0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5.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9亿元。 学校现有在编职工975人,专任教师622人,高级职称教师236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4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3名。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名、省级教学名师8人、“131”科技领军人才13人、“三晋英才”27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1331”工程提质增效重点创新团队1个。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山西省特色专业4个,山西省品牌专业2个,山西省优势专业2个;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8门;山西省高校首批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实践教学基地172个。临床医学专业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卫生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临床医学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护理、药学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为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学科群”为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23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23项。发表论文3233篇,被SCI收录556篇;教师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多名教师赴国外进行访问研修、学术交流。邀请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伊萨卡大学等院校的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美国罗克福德学院、英国阿伯丁大学、黑山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举办中美心血管疾病国际研讨会、太行·国际消化道肿瘤微创高峰论坛、第六届国际微移植暨细胞免疫治疗学术研讨会等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会议30余场。 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全面持续深化改革,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奋进,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