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吉林:规定高考携带手机进考场就算作弊
2013-05-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今年,吉林省进一步强化入场检查措施,首次实行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无声”入场。即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在进入考点时,由专门人员对其服装、鞋帽,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磁卡、信用卡、钥匙、硬币等物品及其他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检查,检测设备未出现报警声音方可进入。

  教育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设备者,认定考试作弊,各科、各阶段考试成绩无效,情节严重者,最高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3年。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参与替考、参与或者组织考试作弊,一律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开除学籍。凡违规违纪、参与舞弊或为舞弊提供便利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违规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五个一律”、“六个严禁”要求严肃处理。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一所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医药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按国家统一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是东北地区建校较早的以医护类专业为主的高校,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学校立足长春,面向全省,辐射东北,以服务吉林和国家重大健康战略为责任,面向医药行业发展未来,以吉林省、东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护理、口腔医学、药学、康复治疗为主,兼顾医学技术、健康管理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构建对接长春市、吉林省及东北区域医药卫生战略发展的学科专业群,培养服务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6年,学校在现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新校区建设。新校区规划占地总面积5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9.0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7.6亿元,2019年1月实现整体搬迁。校园建设理念先进,校风校貌和谐清新,环境卫生整洁优雅,为学校“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校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大实习实训教学力度,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教学安排,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目前,共有校外实训教学基地500余家,德惠市人民医院、长春泰康拜博口腔医院、九台区中医院、松原市中医院、吉林国文医院、德惠福阳医院成为我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眼视光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护理3个专业被吉林省教育厅认定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教师队伍中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5人。学校荣获国家和行业学会多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奖,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在示范区内建设直属附属医院,集医养、康养、文养于一身,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学校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与韩国世翰大学、光州大学、信韩大学、日本帝京平成大学、德国莱茵护理学院等多所高校积极开展医药卫生领域国际合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健康中国、振兴吉林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药健康基层人才是长春东方职业学院的社会责任和永恒追求。全校近万名师生将团结一心,和衷共济,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建设百年知名医药大学努力奋斗!
  • 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市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学校简介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2021年1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专科层次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具有通用航空产业特色,以培养航空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以培养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与教育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辅,服务省内乃至全国航空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吉林市职业教育园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48万平方米,园区内现有12个公共实训基地,门类齐全,可以辐射通用航空领域大部分产业方向,另有文体活动区和生活区11万平方米左右为中高职共享。学院目前开设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地面设备维修、民航通信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智能焊接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航空物流管理、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护理等17个专业。2021年首年招生实现开门红,学生规模1600余人,创省内新建院校首年招生人数之最。结合职教园区现有专业优质资源,学院计划5年内逐步调整与增设航空运输类、航空装备类、航空服务类等30余个相关专业,办学规模达到6000人以上,形成航空类办学特色。 吉航职院将通过“稳步运行、规模拓展、提质创优”三个阶段实现快速发展,努力将学院建成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同步、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对接的省内知名高职院校。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借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有利契机,积极推进中高职合作、专本合作、职普沟通、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学校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探索吉林市职教园区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双区一体化”发展模式,使专业服务行业、学科服务产业、学校服务区域,形成高职引领、中职为基、中高职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逐步将通航职院打造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型学院、同区域航空产业相融合的产教融合型学院、人才培养灵活高效的创新型学院,引领全市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 学校简介通化师范学院是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坐落在位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畔、中朝边境的通化市。通化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9年成立的辽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通化师范学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1958年改为通化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学校始终秉承崇德广业、与时偕行的校训,坚持“师范性、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型”的总体定位,坚持“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奔高水平”发展之路,坚守“质朴的教育”理念,传承“以靖宇精神建校育人服务长白山区”的办学特色,坚持党建筑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亮校、文化荣校的办学方略,凸显“一魂一师一山一城一族一史”的办学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最美生态校园”、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校、全国非遗教育特色院校。2021年,生物学教师团队荣获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映山红”支教教师团队荣获“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荣誉称号。学校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779万元,馆藏图书总量200万册。设有20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6个校级科研院所。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籍本科生12065人,专科生1044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24108人。现有教职员工884人,专任教师7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5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73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技能名师4人,吉林省教学名师6人,吉林省教学新秀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人选1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经吉林省人才分类认定,B类人才2人,C类人才1人,D类人才17人。聘用校外高级专家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技能名师300余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9个,非教师教育专业32个,涵盖文学、理学、法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9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生物科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历史学、生物科学、化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物业管理),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历史学、物理学),省级特色专业6个(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5个(历史学、生物科学、中药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省级品牌专业3个(历史学、生物科学、物理学),省级重点学科4个(生物学、中国史、教育学、民俗学),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中国史、中药学),省新兴交叉学科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14门,省级优秀课52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6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项目3项,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引领项目3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4项,省级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项目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1个,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省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1个,累计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医药健康产业学院入选吉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学校突出长白山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研究,拥有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8个。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65项;被政府采纳咨询报告8项;出版学术著作113部。以科研国际化为引领,开展国外引智项目3项。学校与国(境)外57所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交换生、“2+2”、“3+1”、短期交流、赴国外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本科生交流项目,已有学生271人次出国(境)学习交流。学校累计招收留学生101人,现有在校生22人,其中,学历教育留学生20人、非学历教育留学生2人。学生近30人次经国家汉办选拔赴韩国、泰国等国家从事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学校共派出教师177人次赴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访问交流、培训学习及学历提升。多次与合作院校开展学术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现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韩国岭南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韩国清州大学合作举办生物科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学校主动服务吉林振兴发展,全面助力通化经济建设,积极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深化转型发展,构建“教师教育、医药健康、艺术与传媒、管理与服务”四大专业集群,不断深化校地、校企、校校、校友合作,与通化市、集安市、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等地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成立吉林省首家乡村振兴学院,与通化市人民政府共建“医药健康产业学院”“葡萄酒产业学院”“冰雪产业学院”“人参学院”“文旅产业学院”“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与行业企业共建“万通商学院”“九商银行会计学院”。施行“双百双进”计划,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学校通过实施“映山红支教计划”,实现师范生春秋两季滚动实习,构建顶岗、支教与实习一体化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学校曾被国家语委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获得吉林省文明单位,荣获吉林省模范集体。展望“十四五”,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1234567”战略基点,以“举旗铸魂”党建领航工程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建成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目标,打造立足吉林服务全国的高品质红色育人基地、吉林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长白山区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研究的高水平创新基地,深化“四个合作”,坚持“五个方略”,凸显“六个优势”,建设“七个一”党建引领、红色育人模式,全面实施“十大专项工程”,将学校办成一所特色更鲜明、办学更开放、师生更向往、行业更认同、社会更需要的省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打造吉林省应用型大学的师范样板。
  • 学校简介  长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良好社会声誉,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5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0亿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944人,其中本科生8683人,研究生1584人。教职工1092人,其中专任教师68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5人,博士生导师75人,硕士生导师445人。获评国医大师3人,获得白求恩奖章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8人。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已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4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及海内外。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主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8部,主编 “十三五”行业规划教材24部。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金,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体系。现有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吉林省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36项;高水平科研成果524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院士工作站、吉林省中医骨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6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走出了学研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学校建设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长春中医药大学将继往开来,向着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
  • 吉林师范大学四平市铁西区
    学校简介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王喜库,校长杨小天。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舒适,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配套齐全。现有21个学院,1个教学部,46个研究所,182个实验室。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3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7.13亿元。图书馆藏书287.02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797人,研究生3194人,中国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项目留学生31人,专科生2180人。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639人,其中正高级158人,副高级461人;博士生导师59人,硕士生导师588人;双聘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省高级专家3人次,省拔尖创新人才29人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5人,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10人,省主讲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5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教学新秀4人。学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保持本科教学优势特色。现有6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院校。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4个,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项目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9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67门;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教育训练基地3个,省级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吉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校连续7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9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72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学校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多次被授予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2021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3个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项目院校”,先后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中文及专业课程,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学校科研事业发展迅速。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有46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包括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 收录1500余篇,CSSCI 收录期刊论文308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9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0件,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6项。学校对外交流活跃,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外专引智、留学生教育、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来,通过各类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境)外留学进修300余人次,选派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交流项目、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形式赴海外交流学习1000余人次。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6个。吉林师范大学秉承“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努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教师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以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素质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品格与专业技能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生成。毕业生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1999年以来,学校连续4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模范集体”。2009年,学校先后被吉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2010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授予“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2015年,学校被授予“吉林省文明单位”称号。展望未来,吉林师范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六大发展理念,执行“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协同合作、开放融合”六大战略,建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学术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综合治理体系、文化铸魂体系”六大体系,向着创新吉师、法治吉师、和谐吉师、平安吉师、美丽吉师、幸福吉师阔步前行。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