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2021-2022学年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11月4日启动报名
2021-10-2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我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定于2022年1月15日—17日举行,报名工作将于2021年11月初启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2021年11月4日-26日。

二、报名对象

我市普通高中2019级(高三年级)、2020级(高二年级)在校学生以及申请高中同等学力人员。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受到停考处罚尚在处罚期的人员、触犯刑法被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等禁止报名。

三、报名地点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在就读学校报名,其他人员在区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报名点报名。

四、报名流程

(一)采集考生基础信息(2021年11月4日—11日)。

首次报考考生提交二代居民身份证(或者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等有效身份证件),报名点扫描、采集考生的基础信息。已经采集过基础信息的考生不再采集。

(二)生成考生学考号(2021年11月12日—18日)。

首次报考的考生基础信息采集整理完毕后,市教育考试院按照编排规则为考生编排学考号。

(三)登录系统报考缴费(2021年11月19日—26日)。

1.登录系统。考生进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www.cqksy.cn)或“重庆招考信息网”(www.cqzk.com.cn)点击“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栏目,凭有效身份证件号和初始密码(证件号后六位)登录“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成功登录后,阅读确认《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根据系统提示依次完成修改密码、确认班级等操作。

2.选报科目。本次考试开考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

根据课程计划和考试安排,除对高二年级学生默认选择报考物理、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外,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报考。报考外语科目语种默认选择为英语,如需报考非英语语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向报名学校申请,其他人员向区县招考机构申请。区县招生考试机构按市教委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后方可报考。

3.缴纳费用。考生确认报考科目无误后,进入缴费页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缴费,待系统提示“缴费成功”后返回,完成报考。系统支持“微信”和“银行卡”两种支付方式,任选一种方式进行缴费,收费标准为20元/生·科。

(四)浏览报名信息

完成报考后,考生可在报考截止时间前重新登录系统查看个人信息、报考科目和缴费完成情况。如有错误及时向报名点提出修改申请。

热门院校

  •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巴南区
    学校简介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学校溯源于1940年创办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1950年后,学校先后更名为21兵工厂工业职业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工业学校、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制造工业学校、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57年,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金属切削专业并入。1960年,升办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undefined学校坐落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其中,花溪校区位于巴南区,地处长江之滨,毗邻南山山脉,花溪河环校而过,蝴蝶山蜿蜒于内,环境优美,风光旖旎;两江校区位于渝北区,东临长江支流御林河,背依铁山山脉石壁山,坐落在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产业带;杨家坪校区位于九龙坡区,地处商圈腹地,绿瓦楼古朴典雅、闹中取静,科技楼巍然挺立、领航创新。学校总占地面积2152亩,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的花溪主校区建筑群婉约典雅,景观山水交融,获得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被评为“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和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专业体系,是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拥有 “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14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 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目前,设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特色专业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6个、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4个、应用转型试点专业3个、“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1个、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市级虚拟教研室试点2个、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2个、示范性未来技术学院立项1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约3万人,累计为社会输送10余万人才。学校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重庆英才、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聚集计划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93人次。拥有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重庆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6个、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2个。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学校始终注重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端装备技术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与控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5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及服务平台。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等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导建设了我市首批五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策划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重庆数控机床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院等3个项目入驻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4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4000余篇,Nature系列、Science系列、ESI高被引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出版教材、著作4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5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55项。学校办有6种中英文期刊,现已发展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EI收录期刊、ESCI收录期刊、SCIE收录期刊。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协同办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4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平台共建、教师研修、学生访学与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学校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与中芬应用科技大学校长联盟等国际联盟组织成员高校。学校接收来自世界20余个国家的短期学习及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来华留学生。学校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务实推进川渝高等教育领域合作。与江苏、浙江、河北、重庆所辖多个市(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兵器装备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通用、长安、华为、中兴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 八十余载风雨,八十余载辉煌。经过历代“重理工人”续力拼搏,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被誉为“重庆近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引人瞩目的高校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访谈录》一书中评价学校“抓住了强项、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放眼未来,玉汝于成。赓续首任校长李承干先生“值得吾人尽力而为者,唯有教育”的办学情怀、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作词的校歌中“工以建国、技以利工”的殷切期翼,学校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目前,“重理工人”正秉承“明德笃行,自强日新”的校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全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重庆市合川区
    学校简介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原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曾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是重庆市首批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坐落于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重庆,在合川区和铜梁区建有3个校区,在校学生超2万人,教职工1千余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综合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设置12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8个,专科专业4个,涉及7个学科门类、22个专业大类。其中应用经济学为市级重点学科,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为市级一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为市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2021年获批“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学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获“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入选重庆市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立足重庆,面向数字经济服务型产业和数字经济应用型产业,瞄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对人才的需求,打造以“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为主体,英语、商务英语、日语、翻译等专业为语言支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等专业为技术支持”的“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格局,构建“商贸+语言+技术”的应用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开放意识强、技术应用能力强的跨境商贸和跨文化传播人才。学校历来注重教学科研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国家发改委重大建设项目库,重庆现代数字经济研究院为学校捐资成立的市级科研平台。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拥有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等3个区级科技创新平台。设有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试验区,智能教育与智慧学习协同创新中心,网络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全媒体创意传播研究中心、“智慧管理+”研究发展中心等12个校级科研机构。“互联网+”时代下的双创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跨境数字经济产学融合创新创业人才班教学研究、腾讯云大数据综合实验室建设等6个项目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基于涉外通关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5个项目获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学校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全面深化“产教城”融合发展。与合川区和铜梁区相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腾讯云(北京)有限公司共建西南地区高校首家腾讯云实验室;与北京星宏传媒共建星宏影视融媒体产业学院;与北京中科文峰共建国家级智能经济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与保利(文旅)、爱奇艺(重庆)有限公司、欧文教育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学生带薪实践项目。与阿里巴巴、京东等1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签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凸显对外特色,实行开放式办学,与泰国、韩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在校任课和讲学,开展师生留学游学访学活动。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项目发展成熟。 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5万余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未来,学校将主动融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重庆市黔江区
    学校简介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级众创空间、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职业技能定点鉴定基地、重庆市外贸职业认证考点、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点、重庆市建筑岗位培训考试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点。学院地处渝东南中心城市重庆市黔江区,交通便利,离机场两公里,离高速出口三公里,离建设中的高铁站两公里,占地630亩,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10余万元,馆藏图书62.9万册。校内建有高尔夫球场、标准化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室内健身运动场馆,有渝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驾培集团。设有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应用工程学院、数字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创新学院等教学单位;有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27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78人,硕士、博士59人。学院以“培养优秀大学生,成就优秀创业青年”为培养目标,秉承“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和“自信与创新使人生更有价值”的校训。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阿里巴巴、中软国际、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北京广慧金通、VIVO总部、重庆一方财务等单位合作,在课程开发、订单培养领域共建会计、云计算、空中乘务、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拓展学生专升本学历晋升通道;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加坡、白俄罗斯等国家多个知名高校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国外留学机会。建校以来,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各类技能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131项,历届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院将坚持理念导航、管理科学、制度保驾治校,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特色品牌与文化发展并举并重,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努力创办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 学校简介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是重庆市团校,1987年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6年转制为普通高职院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秉承“明德笃学、求真强技”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培育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力提倡“向善向上、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着力强化内涵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进学院提升质量、彰显特色、扩大影响。学院现有北碚、巴南两个校区,北碚校区坐落于重庆高新区歇马拓展园,巴南校区坐落于重庆高职城。学院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拥有校内实习实训室59个,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基地63个,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在校学生10000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26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健康医学院、航空与汽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共有招生专业29个。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重点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培养学生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积极拓展学生成长发展平台,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市民学校服务团、科创中心、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活动组织及社团24个,社团活动百花齐放,团学活动精彩纷呈,育人效益成效明显。近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比赛1854人次,参加国家级比赛136次,获得省(市)级及以上荣誉或奖项182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培养了“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市优秀志愿者”“团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学院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先后与京东方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华夏航空、华龙网等市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航空学院、华龙网学院、医学院等二级企业(产业)学院,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遴选成为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培育建设单位、重庆文化产业孵化基地、重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青年干部培训基地、中泰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重庆市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重庆市旅游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等。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市黔江区
    学校简介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10年3月,是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地处“中国峡谷城 武陵会客厅”重庆市黔江区,校园占地312亩,校舍面积14万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有博士、硕士学位240余人,国家、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高技能人才50余人。学院面向中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籍学生7000余人。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出彩创造机会”的职教理念,坚持“把握‘四为服务',推进依法治校,彰显旅游特色”的办学思路,秉承“修己明志,精艺济用”的校训精神,严格实施“有健康身心、有文化底蕴、有精湛技艺、有创新精神、有发展潜能”的“五有”人才培养标准,持续深化“1+X”证书制度,文化育人特色鲜明。学院按照以旅游大类为主体、以民族文化为特色、以智慧旅游为支撑的专业建设思路,建有“工商与旅游管理、艺术与文化旅游、外国语与涉外旅游、财经与旅游商贸、智能制造与旅游交通、大数据与智慧旅游”6大专业群,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28个专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其中,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为市级骨干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是“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院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持续落实“八个多元一体”举措,深化内涵建设,文旅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院导游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全市唯一的“旅游类”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管理专业立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双基地建设项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评为“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国旅游地理》被评为市级重点立项建设教材。近五年来,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院围绕服务“大文旅”和“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造性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以民族技艺传习创新中心、非遗美食工坊、民族表演艺术展演中心、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民族文化讲堂等平台为依托,设立有11个传习室、1个文旅商品创意设计室、6个国家级非遗美食大师工作室、50个美食工坊,组建民族表演艺术团队,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学院被授予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示范基地、全国民族特色工艺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重庆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及渝东南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旅行基地,是重庆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单位。面向未来,学院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两点”定位和“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工作部署,致力打造西部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窗口、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着力提高学院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建设旅游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院校。院址: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学府一路一号 电话:(023)85086555 (023)85086111 传真:(023)85086111 网址:www.cqvit.com Email:cqvitdzb@163.com 官方微信:cqlyzyxy (重庆旅职院)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