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计划十年内与三至五所国外知名大学办学
2010-09-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中新社广州9月1日电 (杨薇 粤教宣)广东省教育工作在接下来的10年时间将有大动作。记者1日从广东省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广东省计划10年内引进3到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实现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目前,已有多所港澳的高水平大学来粤设立分校,如香港科技大学落户广州南沙,建立研究院,同时,澳门大学也启动了珠海横琴新校区的建设项目。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大会上透露,广东将加强粤港澳台和国际间的教育合作,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全方位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建设成为中国南方有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的教育高地。

  汪洋说,广东省有着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并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接下来与港澳之间的教育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广东省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共同建设以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为特征的南方教育高地,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培训、师资交流、技能大赛等方面的合作。他还提出广东省将解决港澳人士在粤接受教育问题,支持设立港澳人士子女学校和港澳知名大学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广东省除了向港澳敞开教育大门外,同时也向台湾示好。黄华华说,广东欢迎台湾学生来内地大学深造,建立粤台高校交换学生培养机制,探索支持台湾知名大学来粤合作办学,以此推动广东省实现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目标。

  黄华华还透露,广东省将充分利用友好省州、城市等合作平台和侨务渠道,建立高层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并将加强双语教学,实施国际知名学者来粤讲学计划,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鼓励优秀留学生毕业后留粤工作。

  同时,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开展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推广活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孔子学院也被列入了广东省计划之中。同时,广东还计划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水平。

  广东目前尚未透露具体与境外哪些高校进行合作。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这是一个积极但又谨慎的工作。”但他表示,将为广东培养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创造种种条件。

热门院校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龙湖区
    学校简介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市。汕头是国家经济特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连接点,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经济特区考察。2021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是市属全日制综合性大专院校,是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校,有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有省级二类品牌专业、省党建工作样板院系培育立项单位。现有院本部、金园校区、新津校区和东墩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67.4万平方米(含450亩在征),建筑面积28.3万平方米。设有计算机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艺术体育系、人文社科系、自然科学系、学前教育系8个系55个专业。高职在校生13588人,另有高职扩招在职学生1900人,成人教育学生500多人。1.办学历史悠久。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原汕头教育学院等6所学校合并而成,其中汕头市幼儿师范学校创建于1956年、汕头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于1960年、汕头商业学校创建于1964年、汕头供销学校创建于1976年、汕头机电学校创建于1976年、广东省汕头教育学院创建于1982年。汕头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96年,2019年并入我院。2.师资力量较强。学院编制802人,现有在编教职工780人、专任教师50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57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84人,76.8%是“双师型”的教师。学院同时还聘请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3.招生就业良好。2021年在广东、广西、西藏、云南、山西、新疆、安徽等省招生6083人。2021年小学教育全科班招生199人。建校18年来毕业学生6万多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7%以上,用户满意度超过97%。学生近五年获得全国省级技能竞赛奖项138项,2020年获得第五届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全国高职组团队特等奖。4.服务汕头到位。学院专业设置与汕头市优势产业对接,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在汕头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49个;学院设有汕头市职业教育集团,有团体会员216家。建有保税产业学院等多个产业学院;有13个合作企业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同时学院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与社会经济文化服务活动。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汕头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建设辐射周边地区的职业教育基地,加快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力度”。汕头市委市政府支持我院建成区域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我院与本科院校“3+2”联合招收本科生,正努力达到本科专业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 学校简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的广东,工会事业蓬勃发展,广东省各级工会急需培养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工会干部,1952年秋,还处于筹建时期的广东省总工会成立了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196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被撤销,1963年广东省委批准建立广东省工青妇干部学校,1971年广东省革委会下令撤销省工青妇干校。直到198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恢复,借用广东省总工会招待所作为办学场地办班。1986年,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占地32亩,改变了“边筹建、边办班”状态,成为广东全省工会干部培训中心基地。1993年7月19日,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在其基础上创办了广东省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南华工商学院,走上了长达24年的公有民办新体制办学的探索之路。干校与南华长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承担工会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两种功能。2016年8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办学性质由民办转为公办。2017年5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文,公布通过2017年教育部备案的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名单,同意学校转为公办院校并更名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学校现有天河校区(广州市天河区沙太南路)、黄埔校区(黄埔区长洲岛)、清远校区(清远清城区职教基地)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9亩,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清远广东省职业教育城,校园占地995亩。学校总资产13.36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共计132.88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8.58万余种、光盘2.03万张),订购现刊317种、报纸51份。自2009年始,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一直维持万人规模,截止2021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达到12056人,学籍人数15734人,专任教师及外聘教师60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广州地区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金教鞭奖”“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师多名,“双师型”教师200余人。2009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1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项目68项,厅局级项目114项,学会课题42项,横向课题94项,公开出版著作、教材105部,发表论文1462篇。2016年专利实现零的突破,至今已取得各类专利40项。学校现有7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艺部,共有15个系,在专业结构上以商科为主,兼含工科,涵盖经济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2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二类品牌专业立项、1门省级精品开放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5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学团队立项项目、64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4项省级1+x证书试点、7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1个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省第二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成功立项成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清远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学校面向全国17个省、市、区招生,并开展中高职衔接、高本衔接、高职专业学院以及针对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开展多种类别招生模式。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统计,2021年我校普通历史组、物理组最低录取分均为421分,高出省专科线261分,比2020年分别高出文科18分,理科13分,美术类全部本科线上录取。至今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术技能人才6万余名,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省内外享有良好声誉。根据《学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6.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8%(89%)。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与人才培养规律,围绕学生“专业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线定位,博雅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果。2020年,学校获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以高职院校团体总分第五名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优胜杯”,并获“优秀组织奖”。在2020-2021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学校共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共计43项奖项。学校现有招生专业总数50个,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100%,精准对接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岗位群,有效匹配广东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2021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5654.26元/生。学校先后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东教育出版社、航天信息(广东)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6个,先后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百事通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8家知名集团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关系。大参林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公证处、广州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市东方宾馆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与我校合作,开设校企合作订单式专业培养,为报读该些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助学金。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生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建档立卡专项资助、应征入伍学费资助、学校内部奖学金、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奖励、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获得奖励资助。学校大力加强社会服务。2018年,学校成立全国首家工匠学院“广东工匠学院”,广泛开展职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2019年中央电视台13套《新闻周刊》栏目以广东工匠学院为主线拍摄时评节目《工与匠》,在五一期间播出,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重点打造广东省“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基地”项目,全面服务平远县乡村产业振兴,开展消费扶贫、海外名师开展堆肥技术培训、设计创新工作室等项目。与揭阳市揭东区教育局签订基础教育帮扶协议,对揭东区开展基础教育帮扶。在教育厅组织下,积极参与龙粤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建设,结对帮扶黑龙江职业教育发展。成为“清远市第一批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在“营销员、电子商务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保育师”五个类别,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广州市天河区街道合作,推进老年大学建设,共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兴华街道老年大学退役军人事务站”。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2007年以来,分别与釜山外国语大学、东明大学、东国大学、新罗大学等韩国大学合作,施行“2+2”专本连读模式,截止2017年,输送到韩国大学就读的人数达700多人,已成为广东省同类型院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和韩国留学的重要基地。2014年,学校与泰国博仁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设了东盟国际贸易专业方向,是广东省第一家与泰国建立合作关系的专业方向。2015年,学校商务日语专业开始运行2+1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以半工半读形式在日本实习1年。学校还与我国台湾地区兰阳技术学院、铭传大学、亚洲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互派交换生。2018年与加拿大卡纳多应用文理学院合作,开展短期交流、学分互认、留学深造。2020年,学校获批招生港澳学生资格,从2021年起正式招录。2021年,学校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开展学分互认项目,于2021年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招生。29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南华人践行“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健康和谐、儒雅自尊”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的发展与繁荣。进入“十四五”时期,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强、特、亮、融”为十四五发展主线,做强商科,做特工科,擦亮工会底色,深化产教融合。围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抓好“扩、提、强”核心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商科上水平、工科有特色、工会底蕴浓厚”的高水平高职名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商科人才。
  • 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坪山区
    学校简介办学定位 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筹建深圳技术大学。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的通知。2017年7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的通知。2017年9月、2018年9月深圳技术大学(筹)依托深圳大学分别招收了226人和807人。2018年11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学校独立招生,标识码为4144014655,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2019年9月,学校首年独立招生录取807人,招生的六个省份均高于一本线(高优线/自招线)录取;其中,广东省理科投档线进入前十。 学校充分借鉴和引进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一流技术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致力于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成一流的应用型技术大学。办学特色 • 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 根据《中国制造 2025》和深圳、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急需设置学科专业。 • 弘扬工匠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教授负责制”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即进入实验室,跟随教授学习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秉承“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放眼全球”理念。 • 坚持开放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 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和师生评价体系,与国外高校及机构开展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引进师资力量,共建实验室、联合成立测试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 • 坚持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与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将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 全球揽才建设专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 从德国、瑞士等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专、兼职高水平教师;从企业、产业界引进高水平技术骨干,致力于打造一支既有突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技术开发及应用经验、有技术大学特色的师资队伍。学科规划 着力建设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并按计划分布发展和优化学科布局。目前,学校已开设26个专业,所开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至2025年,学校将继续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全面发展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
  • 广州华立学院广州市增城区
    学校简介广州华立学院(原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建于1999年,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独立学院,全面实施本科教育。2021年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广州华立学院。学校现有广州增城和江门银湖湾两个校区,校园占地近2000亩,开设了37个本科专业,共有9个二级教学单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8300余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医、艺术、教育类、海洋类等学科协调发展,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校园环境:学校坐落于美丽的增江河畔,中西合璧的现代化建筑群,古今名人雕塑点缀屹立,人文气息浓厚。绿波荡漾的华立湖,连绵飘香的荔枝林,适合林中漫步的湖边绿道,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全部配有空调的宿舍、图书馆和教学楼,覆盖全校的Wifi,中西不同风味的餐厅,34个篮球场,2个田径场,20个羽毛球场,10个网球场,师生生活服务设施齐全。人才培养:学院围绕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设了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一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校外实践基地数量超过500家,覆盖了全校所有专业。现已形成以世界500强等大型、知名企业为龙头,行业50强等领先企业为主体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实平台。通过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大学生竞赛项目的开展,学生的实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华立学子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类专业竞赛获奖国家级超过100项,省级近500项。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国家级大学生A类竞赛“挑战杯”中,华立学子作品每年入围全省决赛,并获得金奖。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外的一张“名片”,成果比肩公办高校,获奖数名列民办高校前茅。校园文化: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现有5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同时设有钢琴、吉他、管弦乐等培养艺术和人文素养的音乐俱乐部,成为广大青年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马拉松、社团文化节、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营销创业实践挑战赛、电子设计大赛、校园舞蹈大赛、十大歌手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多个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文化育人的效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成果荣誉:办学20年以来,学校始终以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办学定位,以打造“百年名校”为愿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3万余人。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广东十佳独立学院”“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在“全国校友会独立学院排行榜”连续5年上升。2020年在《校友会独立学院排行榜》排名46位,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的“应用大学(独立学院)TOP100榜(2020)”榜单中排名第36名,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 学校简介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1958年创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设有19个学院(部)、2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其中药物制剂、中药制药、药物分析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排名分别居全国第8、第9、第10,省内第1、第2、第1。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3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内科学等19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4万余人。学校学科特色突出,以药学、中西医结合为龙头的大药学、大健康学科群优势明显。临床医学学科2017年率先跨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持续至今,化学、药理与毒理学于2020年、农业科学于2021年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并列第21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在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第4。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包括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2021年11月,学校增列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科研实力日益雄厚。建有“国家级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教育部糖脂代谢病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3个,建立了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为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437项。近年来,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国家专利优秀奖等;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项;参与研发81个新药产品与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826人,其中专任教师149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人员占比89.9%(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比4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49.3%,共有博士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其中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粤百杰培养工程人才、珠江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特支计划”系列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等163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个。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以维护健康、呵护生命为己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药医及相关领域高素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4万多名毕业生,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三分之一。学校先后与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4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合作,近年来承办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19年年会暨中俄国际医药科技创新与合作峰会、第25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等,主办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2019中国整合药学大会暨粤港澳健康产业发展(云浮)高峰会议、2020年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等,牵头成立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2021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学术、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