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贵州:2011年高考第一批本科院校理工类平行投档情况
2011-07-1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代码 院校名称 计划数 院校要求投档比例(%) 投档数 最高分 最低分 最低位次
3 安徽财经大学 26 105 28 514 487 8939
6 安徽大学 14 105 15 499 488 8843
7 安徽工业大学 35 105 37 482 456 15929
11 安徽理工大学 25 105 27 495 473 11909
33 北方工业大学 42 105 45 521 483 9780
41 北京大学 12 100 12 682 643 28
4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0 100 10 563 536 2841
46 北京工商大学 30 150 45 521 494 7753
48 北京工业大学 26 105 28 546 520 4298
5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5 100 55 601 560 1380
52 北京化工大学 81 110 90 567 505 6147
5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2 105 13 508 483 9861
57 北京交通大学 89 102 91 574 539 2657
61 北京科技大学 46 110 51 580 541 2495
65 北京理工大学 58 110 64 591 552 1760
67 北京联合大学 10 105 11 492 481 10130
68 北京林业大学 46 105 49 541 490 8452
69 北京林业大学(定向) 2 100 2 469 449 17971
76 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 33 110 37 503 454 16522
79 北京体育大学 18 105 19 509 460 14986
80 北京外国语大学 5 100 5 594 574 892
84 北京邮电大学 48 100 48 599 515 4854
85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6 105 1 498 498 7163
87 北京中医药大学 22 110 25 555 480 10409
96 长安大学 98 110 108 551 504 6369
104 长春理工大学 34 105 36 485 471 12317
118 长沙理工大学 78 105 82 518 492 8157
142 成都理工大学 41 105 44 513 473 11754
158 重庆大学 149 105 157 589 536 2861
176 重庆交通大学 171 105 180 527 495 7646
194 重庆医科大学 30 100 30 565 531 3266
196 重庆邮电大学 97 105 102 519 487 8978
204 大连大学 33 105 35 509 462 14501
207 大连海事大学 33 105 35 536 497 7411
210 大连交通大学 57 105 60 516 478 10845
212 大连理工大学 65 105 69 578 544 2292
213 大连民族学院 49 120 59 477 455 16388
217 大连医科大学 85 105 90 566 483 9746
228 电子科技大学 82 103 85 578 528 3578
231 东北财经大学 22 105 24 572 534 3008
233 东北大学 50 110 55 552 514 5051
23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40 105 42 534 484 9576
236 东北林业大学 42 105 45 493 459 15258
237 东北林业大学(定向) 7 105 3 458 450 17690
238 东北农业大学 55 105 58 489 457 15721
240 东北石油大学 80 105 84 501 462 14421
241 东华大学 52 110 58 546 501 6786
244 东南大学 54 103 56 601 559 1410
24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9 100 19 612 575 833
274 福州大学 50 105 53 528 506 6074
286 复旦大学 18 105 19 641 620 121
3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6 105 17 563 527 3632
327 广西大学 66 105 70 507 483 9853
351 广西医科大学 10 100 10 533 521 4280
357 广州大学 21 105 23 518 485 9419
366 广州医学院 10 100 10 529 511 5362
367 广州中医药大学 30 105 32 524 481 10216
379 贵州大学 3367 107 3606 524 452 17291
380 贵州大学(农林类) 678 105 39 498 448 18541
381 贵州大学(定向) 32 105 34 504 462 14541
4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 100 10 530 502 6558
4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60 105 63 600 557 1540
4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30 102 31 539 516 4818
423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 110 22 559 514 5077
426 海南大学 160 106 170 527 477 11092
44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04 105 110 523 483 9814
444 合肥工业大学 91 105 96 528 499 7100
449 河北工业大学 17 105 18 507 494 7756
469 河海大学 81 104 85 552 516 4809
474 河南大学 42 100 42 503 474 11543
519 湖北大学 27 105 29 498 468 12938
545 湖南大学 58 105 61 560 529 3431
565 湖南科技大学 40 105 42 500 479 10563
574 湖南农业大学 10 105 11 477 460 14861
583 湖南师范大学 18 105 19 515 492 8198
60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57 105 60 566 535 2987
60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67 103 70 603 552 1786
605 华东交通大学 34 105 36 498 480 10443
607 华东理工大学 38 105 40 578 521 4208
608 华东师范大学 47 105 50 567 451 17463
609 华东政法大学 23 110 26 549 506 5976
610 华南理工大学 64 105 68 572 548 1991
612 华南农业大学 119 105 125 495 463 14338
613 华南师范大学 13 105 14 516 486 9163
614 华侨大学 66 105 70 505 481 10206
616 华中科技大学 104 103 108 605 568 1093
619 华中农业大学 64 115 74 506 476 11158
643 吉林大学 52 105 55 584 480 10327
672 暨南大学 12 105 13 517 504 6242
684 江南大学 36 105 38 529 496 7535
687 江苏大学 77 105 81 514 484 9516
691 江苏科技大学 47 105 50 498 477 11068
693 江西财经大学 26 110 29 541 520 4336
764 兰州大学 32 105 34 554 509 5608
781 辽宁大学 66 105 70 511 475 11390
78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07 105 113 481 463 14102
80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7 105 29 482 462 14573
850 内蒙古大学 20 105 21 481 460 14899
860 南昌大学 79 110 87 528 499 7072
865 南昌航空大学 24 105 26 498 472 11958
870 南方医科大学 51 105 54 585 516 4764
871 南华大学 66 105 70 506 474 11644
873 南京财经大学 26 105 28 540 514 4936
874 南京大学 36 105 38 616 602 291
876 南京工业大学 110 105 116 509 484 9569
8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7 100 67 585 522 4170
880 南京理工大学 32 100 32 541 519 4459
881 南京林业大学 36 105 38 481 467 13183
882 南京农业大学 64 105 68 524 481 10221
885 南京审计学院 32 105 34 570 529 3475
89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7 105 50 541 476 11168
89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 4 105 5 509 488 8837
893 南京邮电大学 92 105 97 523 484 9540
895 南开大学 25 103 26 606 586 553
904 宁波大学 61 110 68 503 475 11488
906 宁波诺丁汉大学 15 105 16 549 478 10674
910 宁夏大学 18 105 19 475 467 13291
932 青岛大学 54 105 57 513 484 9535
938 青岛科技大学 60 105 63 494 472 11987
939 青岛理工大学 130 105 137 515 479 10499
943 青海大学 20 105 21 489 470 12614
949 清华大学 19 155 30 677 634 55
950 清华大学(定向) 4 100 4 632 627 75
971 三峡大学 4 105 5 519 483 9821
981 山东大学 43 120 52 561 532 3187
982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33 103 34 520 495 7658
1016 山西医科大学 2 100 2 553 544 2273
1023 陕西科技大学 10 110 11 476 470 12578
1025 陕西师范大学 14 105 15 490 461 14742
1033 上海财经大学 28 120 34 614 591 450
1037 上海大学 121 105 128 559 512 5289
1043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3 105 25 548 514 5001
1049 上海海事大学 78 105 82 525 488 8886
1051 上海海洋大学 7 105 8 490 470 12529
1056 上海交通大学 19 100 19 630 621 116
105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8 105 9 624 586 551
1059 上海金融学院 7 105 8 530 512 5239
1061 上海理工大学 113 105 119 518 493 7948
1074 上海外国语大学 10 100 10 579 562 1311
1084 上海中医药大学 17 105 18 507 475 11312
1092 深圳大学 22 105 24 536 498 7181
1097 沈阳工业大学 85 105 90 510 465 13653
1102 沈阳建筑大学 88 105 93 516 472 12108
1104 沈阳农业大学 72 110 80 475 452 17303
1106 沈阳药科大学 44 105 47 510 472 12018
1115 石家庄铁道大学 28 105 30 507 478 10797
11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9 100 29 542 503 6512
1126 首都医科大学 6 105 7 579 529 3452
1131 四川大学 251 105 264 596 537 2756
1148 四川农业大学 70 105 74 510 471 12233
1157 四川外语学院 7 105 8 510 491 8256
1170 苏州大学 68 105 72 551 513 5169
1188 太原理工大学 50 105 53 512 494 7854
1198 天津财经大学 27 105 29 554 531 3315
1203 天津大学 26 105 28 592 564 1243
1208 天津工业大学 136 100 136 516 477 11047
1231 天津外国语大学 25 105 27 535 494 7779
1235 天津医科大学 48 105 51 583 514 5015
1241 天津中医药大学 7 105 8 528 495 7676
1246 同济大学 65 110 72 619 594 395
1256 温州医学院 50 105 53 513 489 8570
1271 武汉大学 91 110 101 606 568 1080
1272 武汉大学(定向) 2 105 0 0 0 0
1282 武汉科技大学 65 105 69 511 491 8285
1285 武汉理工大学 134 105 141 545 519 4454
13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0 105 95 550 514 4990
1305 西安工业大学 9 105 10 488 474 11607
130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 120 24 553 508 5748
1311 西安交通大学 25 105 27 613 577 800
1312 西安科技大学 6 105 7 491 482 9991
1314 西安理工大学 20 105 21 503 486 9126
1324 西安外国语大学 9 105 10 529 497 7279
1329 西安邮电学院 18 105 19 500 460 15024
1331 西北大学 33 105 35 513 495 7713
1333 西北工业大学 40 105 42 567 525 3815
133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0 110 77 523 483 9759
1338 西北政法大学 7 105 8 520 499 7094
1343 西交利物浦大学 22 105 24 524 472 12050
1345 西南财经大学 41 110 46 592 554 1695
1347 西南大学 183 120 220 544 505 6238
1350 西南交通大学 110 105 116 562 524 3947
1352 西南科技大学 61 105 65 502 476 11105
1355 西南民族大学 208 100 208 513 469 12673
1357 西南政法大学 50 110 55 566 516 4790
1360 厦门大学 69 100 69 608 574 876
1361 厦门大学(定向) 4 100 4 525 480 10333
1377 湘潭大学 39 110 43 502 465 13664
1385 新疆大学 20 105 21 466 451 17555
1410 延边大学 25 105 27 497 463 14227
1413 燕山大学 30 105 32 507 477 10910
1414 扬州大学 41 105 44 514 481 10200
1434 云南大学 23 105 25 511 480 10482
1479 浙江大学 29 100 29 633 615 150
1558 浙江大学(民族班) 15 100 15 620 607 228
1482 浙江工业大学 70 100 70 518 479 10580
1488 浙江理工大学 25 110 28 513 489 8617
1490 浙江师范大学 26 105 28 492 475 11383
1495 郑州大学 64 105 68 524 500 6977
1502 中北大学 78 105 82 480 465 13609
1504 中国传媒大学 16 105 17 562 523 4010
15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3 105 35 548 511 5453
15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5 105 69 531 503 6424
1510 中国海洋大学 50 105 53 532 513 5117
1512 中国计量学院 65 105 69 501 473 11752
15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100 6 622 606 232
1515 中国矿业大学 122 105 129 549 495 7627
15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2 102 23 526 505 6232
1519 中国民航大学 69 105 73 532 480 10466
1521 中国农业大学 41 103 43 567 521 4204
1523 中国人民大学 15 100 15 633 612 180
15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6 105 17 558 527 3664
15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2 105 45 530 502 6642
1529 中国药科大学 66 115 76 557 501 6757
1530 中国政法大学 14 101 15 583 566 1149
153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2 100 32 577 545 2178
1533 中南大学 166 105 175 581 526 3710
153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0 105 42 474 451 17448
1536 中山大学 90 110 99 608 560 1396
1540 中央财经大学 36 102 37 602 584 598
1541 中央民族大学 48 100 48 554 519 4431
1542 中央民族大学(定向) 6 105 7 503 472 11974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有花溪、宝山、白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300亩。设有24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 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82.1万余册,其中古籍文献约10万余册,电子图书168.8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27万人,教职工259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8人,师资中有教授309人、副教授699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2人。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人才84人次;获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人才230人次。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涵盖哲学、文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贵州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I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2个二级学科)、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86个本科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是“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有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基地9个。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3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3个。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有师生交流项目。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之一,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有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SQA-AD),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开设有本科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合作举办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历经八十年风雨,代代学人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修身治学,培养培训了28万余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逐步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学校简介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贵州医科大学与贵州神奇集团合作举办的一所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现有笋子林、惠水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32亩,校舍面积共31.8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64万册,电子图书28.63万册。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00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4万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贵州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学院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了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置有19个本科专业,形成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医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院现设4个二级学院,12个教学单位。现有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具有硕博学位占比38%,高级职称占比33%。 学院自创办之日起,一直奉行“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神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贵州苗药工程技术中心、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阿尔兹海默症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2020年,经第十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批准,学院成立了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长年有3-5名院士驻站,指导开展生命健康及脑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院科研团队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个,发表高质量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20余项,其中“胎盘组织及其提起物治疗阿尔兹海默症”、“鸡胚胎生长因子抗衰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科技创新发明成果,为神奇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科研支撑。 学院采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签约数十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投资建成了4个二级学院、19个本科专业的实习实训中心,100余个实验室,满足教学的需要。 2012年4月,学院顺利通过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6月,学院顺利通过了由贵州省民政厅组织的全省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在全省参评的近400个机构中名列前茅,被贵州省民政厅授予5A等级单位。 学院办学17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重德尚学,维新育才”校训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办校,依法治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四新”抓“四化”,服务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有特色的省内一流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 , 国家教育部备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直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办学层次为高职( 专科 ) 教育,同时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一所集教育、培训、技能等级评定为一体 , 以培养文化旅游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是全国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省级职业院校旅游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贵州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学院坐落于贵州(清镇)职教城,办学规模为 6000 人,占地面积 300 余亩,教职工 200 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68%,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 49 人,高级职称 50 人。学 院 开 设 有 酒 店 管 理 与 数 字 化 运 营、 旅 游 管理、歌舞表演、美容美体艺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等 专 业, 现 已 建 成 专 业 实 训 室 185 间, 与 省 内 外30 余家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起“政 -产 - 学 - 研 - 用 ” 一 体 化 的 校 外 实 训 基 地。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助力贵州“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 的发展战略,以“人本化、精细化、生态化、国际化”为方向,围绕“实用、专业、特色、品质”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开拓创新、德技兼修、知行合一”为宗旨 ,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并举,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并重的教育体系,着力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之责任、敬业之精神、博爱之胸怀、国际之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文化旅游服务技术技能人才。
  • 学校简介贵州财经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任贵州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学校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的贵财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致力于为“富民兴黔”培养“儒魂商才”,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培训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西南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证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有花溪、鹿冲关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029亩。学校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有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设有学院(部)18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8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人,硕士研究生2483人,本科生16127人,留学生56人。有教职工1996人,其中专任教师118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701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16人,博士生导师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贵州省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9人,黔灵学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优秀教师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5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2人,千层次人才12人。学校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纳入省级众创空间管理的众创空间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第五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有省级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2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3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建设项目1个,一流课程建设(培育)项目3个,5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获批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形成了以经管学科为主体,以理工学科、文法学科为两翼,以教育学、社会学、艺术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等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有省级高端智库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6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中心(院)5个、省级创新团队8个,校级科研机构42个,形成了绿色发展、反贫困、生态经济、山地经济、经济史及普惠金融等特色研究领域。《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强化社会服务,助力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承担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贵州省“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营商环境评估”“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贵州缩影’‘贵州新路’‘贵州样板’的理论阐释”“特色林业及林下经济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等社会服务工作,多项咨政报告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确立了对我校的帮扶关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澳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十余所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的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是贵州省第一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3个本科专业;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马歇尔大学合作举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设有4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制)》;现有合作办学本科学生4758人。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非洲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与研究院合作建有1所孔子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围绕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大工程、三化同步”发展战略,以“学术立校”为根本、以“服务兴校”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关键、以“数字治校”为驱动,加强“人文贵财”和“生态贵财”建设,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贵州财经大学全面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
  • 铜仁学院铜仁市
    学校简介 铜仁学院位于素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誉的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菁菁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贵州省“三全育人”示范标杆高校,是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单位。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校成为202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百年筚路蓝缕,弦歌不绝。学校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愿景目标,立足贵州大地、黔东大地办教育,深入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托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深入实施“小而精”和“育人为本、科研先行”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了以区域一流学科为引领、学科专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学校占地853亩,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93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9万册,电子图书300万册。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写作研究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国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4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化工与制药类、林学类、教育学类、计算机类实现了大类招生。学校现有在校生9011人,教职工996人,博士190人,硕士409人;正高级职称183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人、校内研究生导师57人,校外兼职硕导1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5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市管专家12人,“梵净文化人才”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18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4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4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3个、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1个;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贵州省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铜仁学院基础教育创新团队、铜仁学院民族学创新团队等校级人才创新团队22个。学校始终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能力逐步提升。现有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2个(美术学、学前教育)、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农村区域发展)、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视觉传达设计)、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6个(学前教育、英语、园林、农村区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1个、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铜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三年来,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及产教融合项目4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3项、省级204项。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教育发展与山区乡村振兴”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民族学)、省级重点学科5个(含支持)。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工程中心4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教育厅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铜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以以及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生态研究院等校级科研机构13个。三年来,学校获科研项目总经费10754.3万元、承担课题92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7项、省部级课题106项。发表学术论文214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57篇;获得授权专利875项,出版专著133部、教材91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其中,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贵州省科技奖4项。学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2016年成立了研究生院,是最早经教育厅批准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市州高校,累计培养100余人,与重庆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累计100余人。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校成为202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材料与化工硕士、农业硕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主动服务贵州省乡村振兴和大数据、大生态发展战略和铜仁创建绿色先发展行示范区的定位,不断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务实合作,深入推进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发展,创造性地形成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融合模式。三年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超过6210万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提升明显。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至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499人次;与柬埔寨教育部、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老挝沙湾那吉省教育厅、沙耶武里省教育厅、万象省教育厅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境)外79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选派学生494人次、教师121人次赴国(境)外交流访学;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围绕十大重点学科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国家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建立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为一体的老挝国别研究机构即“老挝研究中心”。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人,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锤炼“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跃升。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党支部和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第一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先后涌现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张蕾,贵州最美警嫂、铜城仁者田仁碧,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陆艳、梁正其,贵州省优秀共青团干部龙禹,“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王时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何林霞,“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常晓华、林婷娟,“贵州省最美大学生”王满怀等一批明德楷模。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展望未来,铜仁学院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铜仁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服务型大学,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铜仁学院的澎湃力量!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