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关于公布2018年普通高考术科统一考试成绩及艺术类术科本科资格线的通知
2018-02-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地级及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

我省2018年普通高考艺术类(音乐、美术)、体育类术科统考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将艺术、体育术科统考成绩及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术科资格线下发,请你们迅速转发至各县(区)、中学并通知考生本人。

一、术科成绩公布方式

考生术科成绩将以二种方式向社会公布:

1.2月7日18:00起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固定电话和电信、联通、铁通手机拨打96040,发送短信(移动、电信和联通均可)等方式进行查询。(详见附件)。

2.下发考生音乐术科、美术术科统考本科合格证到各市招生办公室。请各市于2月9日上午到我院信息管理处领取。

考生查到成绩后,如对成绩有疑问,可于2月9日12:00前向市、县(区)招生办提出查分申请。请各市、县(区)招生办公室于2月9日12:00前将申请查分考生名单通过普高报名管理系统(网址:)录入完毕后上报,逾期不予受理。查分范围为考生成绩登记、合成是否有误,不涉及评分标准宽严。考生成绩以省教育考试院打印的术科成绩单为准。

二、艺术类术科统考本科资格线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我省考生考试情况,经研究,考生报考2018年我省艺术类术科统考涉及到的本科专业的资格线为:美术185分、音乐180分(其中:报考统考规定18种乐器之外的器乐考生本科资格线为115分);专科层次不划资格线。考生术科统考成绩在资格线以上的可报考省术科统考或省术科统考涉及校考的本科艺术院校(专业)。录取时,省招委会根据艺术类招生计划以及考生文化课考试、术科考试成绩情况,按一定比例确定各批次艺术类高校(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

附件: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术科统考成绩查询方式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2月7日

附件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术科统考成绩查询方式

一、官微查询方式

考生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ID:gdsksy),在页面底部选择“小程序”栏,点击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小程序,即可查询考试成绩。

二、短信查询方式

(一)广东地区的联通用户编辑短信息:“192+准考证号+4位出生年月”发送至10629500,即可预定或查询成绩。客服电话:0755-28811899。(提示编辑手机短信时不需要输入+号,连续输入数字即可)

(二)广东地区的移动用户编辑短信息:“RWA3+准考证号+4位出生年月”发送至10669500,即可预定或查询成绩。客服电话:0755-28811899。(提示编辑手机短信时不需要输入+号,连续输入数字即可)

(三)中国电信手机用户编写“KAF+准考证号+4位出生年月”(例如准考证号是0123456789,出生年月是1996年6月,则发送:KAF01234567899606,),发送至10622168,即可预定或查询成绩。

三、电话查询方式

中国电信固话及手机用户、中国联通及铁通用户,拨通96040(全省各地均可直拨,无需加区号),按1号键,根据语音提示输入10位准考证号码及4位出生年月,即可预定或查询到成绩。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有46年办学历史,是全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最悠久的院校之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379人,高职扩招学生9054人。院校代码:12060,办学性质:省属公办,录取批次:专科。【办学历史】学校前身为广东韶关钢铁集团职工大学,始办于1976年3月,办学初期校名为韶关钢铁厂“七二一”工人大学;1982年6月,粤北三所冶金职工大学合并为韶钢职工大学,由韶钢管理,并迁至曲江区原广东工业大学旧址办学; 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2014年6月,由宝钢集团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移交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曲江校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曹溪路188号,邻近京珠高速公路,紧靠广韶公路,毗邻粤北名胜南华寺,占地39.7万平方米;浈江校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狮塘路50号,占地21.7万平方米。我校秉承“以人为本、教育创新、依法治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笃志弘毅、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励精图治,于2005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毕业生近年来总体就业率均在99%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我校下设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8个二级教学单位。教职工49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204人;副高以上专任教师88人,双师素质教师302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2人,南粤优秀教师6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广东省技术能手5人,韶关市首期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人,国内外中青年教师访问学者56人。我校现有兼职教师191人,并聘请了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罗东元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优秀技术人才为客座教授和德育导师,打造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并取得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我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党委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工作优秀组织奖、固本强基工程创新奖;先后获评广东省高校优秀“书记项目”1项,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2个,“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单位1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1个,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2项,广东省暑期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1项,广东省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学校先后被授予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学校、全国冶金高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就业指导工作在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中荣获全省第四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省教育厅考核中获优秀等级。【专业建设】我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思路,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群。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数控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三个专业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中央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获第一批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实训基地建设】我校按照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发挥背靠韶钢的大优势,探索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央财、省财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的建设为牵引,进一步充实实验、实训硬件资源,初步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实训基地体系。现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11个,下属实验室、实训室、计算机室共112个。其中,中央财政扶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两个: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8个:机电维修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软件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机电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个。我校校企合作蓬勃发展,在韶关和珠三角等地设有150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其中4个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宝钢集团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韶关分公司)、广州市友迪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曲江团委(韶关)。在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设有30个实习实训教学点。丰富的实训资源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技能考证和竞赛】依托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1+X证书评价组织,积极开展高新技术考试、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我校建立全国高新技术考试站和职业技能鉴定所,能组织10个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具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资质,基本满足学校各专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需求。近十年我校曾先后三次被广东省职业鉴定指导中心评为技能鉴定“先进组织”,并被推荐为1+X证书实施优秀单位。积极推进“双证书”和1+X证书制度的建设,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取得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据统计,我校历届毕业生有近半学生考取了两种以上证书,最多的甚至考取了八种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升了我校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同时,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贴近行业企业标准及规范的系统赛前训练。近两年来,我校师生先后斩获几十项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奖项,圆了广大师生“人生出彩”的职业梦想。【文化育人建设】我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推进图书和信息资源建设,建有音乐室、绘画室、形体训练室、九龄广场、松林公园和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二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建立奖、助、贷、减、免制度,依托大学生就业与终身发展协会、心理健康协会、英语俱乐部等70个学生社团,发挥红色文化节、校园读书节、商务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文教育和社会实践,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促进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育了学生“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人文精神。46年的发展历史,我校在教学、技能培训、学生管理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校以来,培养了以“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庄庆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管理骨干和以黄晓波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人才。我校毕业生素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著称,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我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幽雅的校园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立志成才的求学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为企事业单位推动技术技能累积、科学研究、培养订单人才架设了平台,校园文化育人主体功能和功效得到充分展现。
  • 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市天河区
    学校简介广州体育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市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创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432亩,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在职在编教职工550人。2008年取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学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5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获得港澳硕士研究生招生权,2006年获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与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和单项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2007年招收国外硕士留学生,2009年成为广东省新增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拥有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6大学科门类。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医学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闻与传播硕士、体育硕士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舞蹈表演、新闻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等18个本科专业,其中,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3个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休闲体育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特殊教育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2门国家精品课程和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15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4人,占比近八成,副高及以上职称172人,占比超四成。现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学校拥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培”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健美操训练基地、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15个省部级教学训练基地。有3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114个本科校外实习基地。学校拥有首批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和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运动与健康促进实验室、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等6个广东省高校重点研究平台。学校主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等3种综合性体育科学学术期刊。 学校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承担一大批国家级研究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委托研究项目,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一等奖、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和多项省部级科技优秀成果奖和一大批科学发明专利。2018年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体育学立项数,均名列全国体育院校第二名。近年来,学校在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等竞技项目上形成特色优势,多次在国际级比赛中位列前茅。2018-2019年,学校在省政府倡导下牵头粤港澳三地80余所高校、中学、体育机构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并成功举办两届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育节,为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做出新贡献。学校开展足球援疆、排球援藏服务,促进民族团结事业。 学校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20多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承办2010广州亚运会科学大会,开创了我国高校一校承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科学盛会的先河。学校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构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合作开展本科2+2学分互认双学位项目。近年来,一大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受国家委派出国援外,加强体育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 建校63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4万多人,其中世界冠军60多人(奥运会冠军7人)、政府高级管理人员60多人(大学校长30多人)。广东省50%的体育本科生和70%的体育研究生为本校培养。 办学以来,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我校优秀学子并鼓励他们为国争光。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容国团先锋连等9个党建特色品牌,培育全国、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教师“双带头人”工作室等1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单位”称号,学校是广东省唯一连续获得三届“感动南粤校园年度人物”荣誉的高校。 在未来发展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四个回归”,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建设一流体育大学为目标,弘扬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致力于运动与健康研究与实践,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服务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和人类健康事业,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世界客都”梅州千百年文教史上首间公办高职院校—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梅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学制三年(主要招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学院在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办学基础上,总用地面积达到640.88亩,包括“三大校区”(本部北区、东区、西区,城东校区,广梅产业园校区)总规划建筑面积29.93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1.2万人。学院设置农业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教育学院5个二级学院,计划开设45个专业;首届招生开设畜牧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数据技术、学前教育、烹饪工艺与营养等5个专业,2021年秋季开始招生,计划招生1000名学生。学院立足梅州,服务广东,辐射闽赣,打造一流高职院校,为服务梅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梅州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三个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壮大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进一步完善梅州教育结构,打通梅州中、高职连读渠道,扩大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升学空间。目前,办学历史悠久的梅州农业学校继续招生,充分利用教学、实训资源和系统性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升学、就业途径和选择空间。
  • 学校简介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罗定师范学校,设立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立了云浮市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云浮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和云浮市自动化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是共青团中央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云浮市文明单位。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区教育学院、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和艺术体育系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财经商贸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旅游大类共八大职业门类专业,共36个招生专业,学院建设有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专业2个、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中心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1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开放课程4门、‘1+X’证书建设项目5个,与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立了三二分段专升本育人试点项目。学校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联合开设专升本自考(函授)沟通班,共有15个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同时兼修,按要求修满所需学分可获所选修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200多人。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诚朴勤学、砺能求索”的校训文化,积极传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校风,全面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着力倡导“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风,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与云浮、佛山、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同育人友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先后为社会输送了359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状况好,总体就业率超过98%。新时代,学校大力倡导“政治办学治校、安全办学治校、标准办学治校、特色办学治校、绿色办学治校”,按照“补短板、建内涵、树品牌、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创建“师范传统,工科特色”的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市源城区
    学校简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学校背靠梧桐山,面向东江河,紧依东环路,风光旖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27.7万平方米,校园内教学大楼、老隆师范纪念楼、学生公寓、师生饭堂、图书馆、实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荟萃湖、贤能广场、萧殷广场、铭德榕、桃李园、双馨园、书香园等人文景点蕴寓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莘莘学子求学修身、磨炼技能的理想场所。学校2001年由原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升格成立,2004年整体搬迁至河源市区办学,2007年底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全省15所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的职业院校之一,2011年成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试点院校之一,2013年获得第二批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2018年通过项目验收,正式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有全日制大专在校生13352人,教职工670人,其中专任教师46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57人,博士、硕士共361人,双师素质教师477人。学校下设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老隆师范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7个教学院部;设有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管理、服装设计、文秘、学前教育等48个专业;建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3个省级专业群;建有40个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581个;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3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0.73万册。学校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目标不动摇,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动摇,坚持“规则意识、责任良知”不动摇,积极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行动导向、项目载体、能力本位、做学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学校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积极构建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于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突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长期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异成绩,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9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3个。建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学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自2008年国家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我校组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10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获奖总数排名广东省第四。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博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广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河源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河源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河源市技术应用研究院2个。近五年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77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25项;出版著作87部,发表论文1117篇,其中核心刊物以上发表84篇;获授权国家专利202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科研经费总额2700多万元,其中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800多万元。学校于2013年6月牵头组建了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搭建了“政行企校、四方共建”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平台,现有成员单位156家。学校与河源市“五县三区”产业园和科技部门实施“战略合作”,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常态化工作机制,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服务河源企业200多家。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10多名,深入河源市30多个贫困村开展人才对接和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学校近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以上,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2%。由于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学校招生形势喜人。目前,学校面向全国9省招生,新生报到率连续三年达86%以上。学校先后与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平县技工学校、河源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等7所院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台湾14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短期交流生项目;与美国的康涅狄格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开展“3+1”、“2+2”模式的联合人才培养,学校的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